北府江山 第238节

  枋头大战前,拓跋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他一介文士,毅然决然的顽抗到底,这种胆气已非常人所有。

  辛恭靖脸色好了一些,“可惜洛阳没了,中原门户洞开,索虏铁骑随意进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后的事,何必杞人忧天?枋头之战,已经伤了他们元气,至少需要三四年休养,而且三四年后未必能抽出手来对付我们,别忘了,魏国的敌人不止咱们一家。”

  刘道规非常乐观。

  枋头之战意义重大,不仅伤了魏国元气,也打断了拓跋珪染指中原的野心。

  他是个聪明人,在没解决柔然以及河北之前,没有精力南下。

  而这个过程绝不止三四年。

  他在参合陂坑杀了五万降卒,河北至今还未归心。

  如今天下的形势,三四年后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

  三四年前,魏国也只是刚刚打赢了参合陂之战,转眼,就席卷了河北。

  “都督如此一说,老朽心中倒是好受一些,他日克复神州,莫要忘了我这把老骨头!”辛恭靖人老心不老。

  刘道规笑道:“辛公大可放心,这一天不会太晚!”

  “都督……”刘怀慎半跪于地。

  刘道规赶忙扶起,“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在意,兄长一人独战魏国四员大将,虽败犹荣。”

  滑台失守是必然的。

  当时刘道规正在合肥与桓玄斗法,魏国声东击西,不顾盟约,忽然出手,用的还是慕容垂攻滑台之策,刘怀慎手上只有四五千人马,一半还是临时招募来的青壮,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刘怀慎道:“我若坚守不出,定能支撑数月,只是可惜了那些牺牲的兄弟。”

  “来日方长,这个仇以后会有机会报。”刘道规拍拍他的肩膀。

  放回来的士卒足有四千之众。

  能经历血战活到最后的,必然都是勇士。

  刘道规将他们全部编入建威中军之中。

  休整了几日,春日凌空,大地回暖。

  拓跋珪真就掉头返回平城,对兵力空虚的邺城看都不看一眼。

  刘道规也留下沈庆之三千人马防守邺城,刘钟的水军镇守枋头。

  不是不想多留兵力在邺城,而是兵力一多,粮草军资供应就要增加,养一个中兵,至少需要二十五个农夫的田赋,若是骑兵,则是五十人。

  那么刘道规就不得不向邺城填充人口。

  眼下兖州都还有很多荒地没有经营起来,邺城实在没有精力。

  关键邺城就在拓跋珪眼皮子底下,几乎无险可守,经营起来也是为别人做嫁衣。

  所以干脆当成一座军城,将防守的重心放在枋头和黎阳,这两处都是渡口,与濮阳连成一线,还能威慑滑台,防守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长孙肥的一万多人马还留在滑台,虽然是座孤城,却如同一根钉子插在中原大地上,隐患极大。

  安排好防务之后,刘道规乘船返回彭城。

  洛阳虽然丢了,但收获极大。

  暂时遏制住了魏国向中原扩张的野心,声威也打出来了,振奋了北地晋人的士气。

  战场上打赢了,什么就都有了。

  连桓玄放下往日的傲慢,升自己为前将军、沛侯,都督冀、幽、并、青四州诸军事……

  他的楚国是晋室“禅让”的,有法理和名分在,以后不管谁上台,刘道规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

  “报——滑台长孙肥在拓跋仪的接应下弃城而走。”

  刚到濮阳,斥候带回了好消息。

  刘道规拍栏而笑:“还算他们有眼力!”

  滑台北面是黎阳、枋头,东面是濮阳,南面是开封,西面是虎牢,基本是一处死地,黄河解封,更是切断了与魏国的联系。

  长孙肥现在不走,等刘道规休养几个月,他想走都走不了。

  魏国连邺城都没什么兴趣,更不用说滑台。

  他们拿下洛阳,滑台的意义大大削弱。

  枋头一战,魏军见识到了北府军的实力,也就没之前那么狂妄。

  辛恭靖惋惜道:“若是能留下此人,便去了拓跋珪一臂!”

  刘遵也来了兴趣,“不如大军跟在后面,趁机收复洛阳!兄长的兵马也到了宛城!”

  “那是桓修的兵马,不是兄长的,我军伤亡惨重,没有实力留下他,长孙肥乃魏国元勋,大战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拓跋珪必携倾国之军卷土重来。”

  他在洛阳,不知道刘道规的底细。

  打仗,最怕的就是无休无止的纠缠下去,将两边都拖垮。

  如果对手只有魏国一个也就罢了关键周围都是虎狼之辈。

  所以两家点到为止是最佳选择。

  至于桓修的那两万人马,一直在宛城裹足不前,指望他收复洛阳,简直是白日做梦。

  这点人马别说攻打洛阳,连伊阙都拿不下。

  “都督所言甚是,大战连年,将士们已然疲乏,当休养生息。”辛恭靖也没再坚持。

  船队直接掉头去滑台。

  长孙肥走的非常匆忙,也没见事做绝,竟然还留下了两千多头牲畜,以及几千石粮草。

  斥候传回的消息,他从轩辕关入洛,绕开了荥阳。

  洛阳八门金锁,函谷关在秦军手上,虎牢关在毛德祖手上,其他伊阙、轩辕、大谷、孟津、平津都被拓跋珪攻陷。

  长孙肥进出洛阳的路径很多。

  “滑台交给你了。”刘道规依旧任命刘怀慎镇守此地。

  彭城刘氏宗族之中,最有才干者便是刘怀肃和刘怀慎两兄弟,以及刘钟。

  吃一堑长一智,人经历一些挫折也不是什么坏事。

  一辈子没吃过亏的人,反而会跌一个大跟头,从此一蹶不振。

  之前他镇守此地,招抚流民,开垦荒田,训练府兵,颇有建树。

  “都督如此信任,属下定以死相报……”刘怀慎满脸动容之色。

  刘道规笑道:“兄弟之间还用得着说这个吗?”

  这时外面一阵嘈乱,一名斥候高声道:“都督,东面出事了!”

第315章 东

  刘道规心中“咯噔”一下。

  东边出事,肯定就是南燕有动静了,为了打赢枋头之战,将防备南燕的精锐调了过来。

  慕容德本来就是一条凶残狡诈的老狼,闻着味就咬上来了。

  而且自己得势,受到威胁最大的便是南燕。

  兖州与青州肩并肩背靠背,中间只隔着一座泰山,一山不容二虎,地缘格局决定了两边不死不休的局面。

  之前因为魏国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暂时罢兵。

  现在魏国伤了元气,休养生息,慕容德北面威胁去了大半。

  其实就算他不来对付刘道规,刘道规也准备对他动手。

  “出了何事?”

  “慕容德亲率四万步骑攻破历城,侵入济北,攻破博阳、嬴、卢、谷城、漯阴诸县,掳走百姓两千余户,南面慕容镇侵入兰陵,一路烧杀,掳走三千青壮。”

  身处百战之地,就不可避免会面对这种局面,刘道规早就习惯了。

  “气煞我也!慕容老儿无耻至极!”刘遵怒不可遏。

  刘怀慎道:“慕容德威胁不在拓跋珪之下,此人蛰伏已久,步骑犀利,猝然出手非同小可,我军将士刚刚经历大战,军心疲惫,当以固守为上。”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付慕容德这种老狗,决不能示弱,我若固守,他必然以为我军不堪一战,便会越发得寸进尺,这一战不可避免,要退也是他们退,传令,全军顺济水而下!”

  跟胡人鏖战了这么久,刘道规早就摸清了他们习性。

  对付恶狗,你越是退缩,它越是来劲。

  刘遵骂道:“拓跋珪都不是我们对手,慕容德算个鸟!”

  其他将佐也都愤愤不平,“慕容德偷袭我城池,杀我百姓,岂能袖手旁观,我等宁愿死战,绝不退缩!”

  枋头之战,打出了他们的士气。

  心理上对胡虏有优势。

  慕容德见了拓跋珪掉头就跑,连邺城都不要了,而刘道规在枋头狠狠捅了魏国一刀,两边一对比,高下立判。

  见众人群情汹汹,刘怀慎也不好再劝。

  “不必多虑,慕容德若是缩在广固,我们反而不好对付,如今他自己钻出来,正是破敌之机。”刘道规转身,直奔港口而去。

  江、河、淮、济,古之四渎也。

  济水在中原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黄河与淮水,更是青兖豫三州之纽带。

  有了这条纽带,节省了刘道规大量精力。

  很多战争,花在行军和后勤补给上的精力远大于战争本身。

  为了激励士气,刘道规也下了血本,宰杀了五千多头羊,大飨士卒。

  船上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可以安心休息。

  慕容德的势头也非常快,拿下卢县后,直奔泰山郡。

  泰山主峰就在泰山郡的博县,是青徐兖三州的制高点,相当于并州的上党地区。

  不过刘广之早有准备,提前坚壁清野,将兵力收缩至奉高和博县二城,居高临下,以区区两千中兵四千府兵挡住了慕容德的三万步骑。

  两次击退了慕容法的进攻,斩杀两千余众。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刘广之这些年虽然不声不响,却是中流砥柱。

  虽治理能力有所欠缺,但胜在防守能力强,四平八稳,对刘道规忠心耿耿,对士卒威望高。

  他守住泰山郡,便是守住了兖州的大门。

  南面,王元德率两千府兵从平阳城支援氶城,挡住了慕容镇的一万步骑。

  刘道规顿时松了一口气。

首节 上一节 238/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