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沉醉不到两天就被打破了,次日下午,一支三千余人的吐谷浑骑兵疾奔而来,把将他们团团包围,一名万夫长大声喝喊,语气凶悍而极不友好,长孙晟上前和对方交涉。
萧夏有点奇怪,长孙晟居然懂他们语言,谢映登低声对萧夏道:“吐谷浑人的贵族是鲜卑人,他们统治了羌人,现在他们说的是鲜卑语。”
不多时,长孙晟回来道:“对方说步迦可汗的军队会对我们下手,所以我们必须由他们保护,但我感觉他们来者不善,我极力争取,我们队伍可以一分为二,由萧公子率领五十名士兵脱离队伍!”
长孙晟又对萧夏低声道:“吐谷浑也有亲隋派和反隋派,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是反隋派,这支军队很可能就是他派来的,但如果能找到王后光化公主,事情就有转机了,你一旦获得自由,就立刻绕道赶往伏俟城,想办法找到光化公主。”
萧夏点点头,“对方会放我走吗?”
长孙晟摇摇头道:“他们不可能让你走掉,但我告诉他们,我们有一批人不适应这里的高原气候,病倒了,要返回隋朝,我反复交涉,对方万夫长只同意由你带五十人离开,对方会派五百人把你们押解回赤岭,对方只有数百人,你要想办法半路逃脱!”
这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情,其实还是一回事,只是押解人少一点,逃脱的机会稍微大一点。
“我是他们指定的吗?”
长孙晟点点头,“因为你看起来还没有成年,他们觉得你的威胁小一点。”
长孙晟悄悄取出一面金牌塞给萧夏,“这是天子给的使臣证明,公主会要这个凭据,你别弄丢了。”
长孙晟又再三嘱咐萧夏:“按照他们的规矩来,不要随意反抗,否则会被他们处死,有绝对把握的时候再动手,你是我们的唯一机会,千万不要鲁莽,一定要有把握时再动手。”
萧夏默默点头。
队伍随即分为两部,长孙晟带着使臣队伍在对方的押解下继续西行,萧夏带着五十名士兵作为病号向回走,很快萧夏和手下们便发现,长孙晟远远低估了他们面临的困局,吐谷浑军队根本没有打算送他们回去。
第145章 深夜反杀
很快,萧夏和五十名士兵被提升了待遇,兵器、战马和盔甲都全部上缴,匕首也搜走,身无寸铁,他们列队成一行,用皮绳反绑双手,这种皮绳越挣扎勒得越紧。
再用一根长长的绳子牵着所有人,就俨如一串蚂蚱,他们竟然成为了吐谷浑人的战俘。
队伍被五百吐谷浑骑兵手执长矛押解着向东而行,走了十几里,又折道向南而走,脱离了原来的路线。
萧夏望着前面的几辆大车,大车堆满了他们的兵器和盔甲,长孙晟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他在考虑怎么脱困。
队伍中有一名校尉,叫做李望,西平郡人,是长孙晟特地安排他装扮成小兵,他能说几句羌语,除了贵族说鲜卑语外,吐谷浑的低层将领士兵们都说羌语。
他就跟在萧夏的背后,找了一个机会低声对萧夏道:“情况不妙,我听他们交谈,他们不是送我们回赤岭,极可能是把我们送给突厥人,我们得尽快突围!”
萧夏感觉有骑兵向他们奔来,他急促道:“晚上再说!”
“啪!”一鞭狠狠抽在李望的背上,痛得李望一哆嗦,立刻拉开了和萧夏的距离。
五百名吐谷浑骑兵居高临下,像狼一样盯着他们一举一动,他们没有和任何机会。
只有等晚上,大部分吐谷浑人都入睡了,他们才有机会。
………
夜幕降临,吐谷浑人找到一处背风之处,命令所有隋军士兵原地坐下,双脚也用皮绳绑住了。
吐谷浑人点燃了几堆篝火,开始享用他们的战利品,隋军的物资补给中,有大量冰冻羊肉,数百吐谷浑人围着篝火烤肉,大口大口喝着他们自己携带的奶酒。
几名吐谷浑士兵拎着皮袋过来,给每个隋军士兵嘴里塞一块干饼,又灌了几口奶酒,算是他们的晚饭,顺便给他们御寒。
几名士兵走了,隋军士兵这里又恢复了安静,有十三名负责看守的吐谷浑士兵在四个方向盯着他们,吐谷浑士兵不断地喝酒,啃着烤好的羊肉。
这时,萧夏运丹息到手指上,‘咔!’一声轻响,他手指的戒指内弹出了三把小小的指刀,这把指刀还是晋陵萧家的家主萧琳送给他。
指刀目前是他们所有人装备中唯一的漏网之鱼,它完全突破了吐谷浑人的认知。
锋利的指刀轻而易举地割断了手腕上的皮绳,萧夏侧躺着,依然假装被绑,他在耐心等待机会。
一个时辰后,机会来了,吐谷浑人开始换岗,这时,萧夏脚腕上的皮绳也被割断了。
就在吐谷浑人旧哨兵不耐烦转身离去,而新哨兵还在十几步外的瞬间,机会来了。
萧夏一翻身,俨如草原上的猎豹一般,闪电向远处奔去,速度快如影子,只有他身边的同伴发现异常,甚至其它隋军士兵都没有发现他消失。
李望眼睁睁看着萧夏消失,他立刻补上了萧夏的位置,把割断的皮绳压在身下。
十三名吐谷浑士兵走上前,检查了每一个士兵手上和脚上的皮绳,他们继续坐在岗哨位上,监视着每一个战俘士兵。
萧夏已钻到放兵器的大车下,这里没有人把守,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兵器,一根长槊,一把直刀和一副弓箭,又取了十三把士兵的匕首,为什么是十三把,因为哨兵是十三人。
他准备用飞刀把对方干掉,弓箭虽然可以远距离射箭,但取箭、拉弓、放箭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不像飞刀,瞬间可射出五六把,在对方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将所有人干掉。
萧夏伏在十几步外的草丛中,继续耐心等待机会。
时间渐渐到了三更时分,绝大部分吐谷浑士兵都熟睡了,哨兵也熬不住了,一个个在困倦打盹,好几个哨兵坐不住,直接躺下了。
机会再次到来,萧夏爬到一名哨兵身后,直接捂住嘴一刀捅进了后心。
就这样一刀一个,直接干掉了六人,他忽然起身,手中七把飞刀瞬间连续射出,每一刀都刺穿了对方咽喉,七名哨兵几乎是同时栽倒,萧夏闪电般扑上,一刀一个,结果了对方的性命。
所有隋军士兵都瞪大眼睛望着萧夏,萧夏转身割断了几名士兵的皮索,士兵们也冲上拔出飞刀,割断了同伴的绳索。
“跟我来!”
萧夏一摆手,带着士兵们向大车奔去,很多士兵都手脚麻木,只得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奔跑。
五十名士兵拿到了兵器,顿时士气大振,萧夏却不急,让他们把盔甲穿也上。
待众人手脚都恢复正常,盔甲也穿戴完毕,萧夏这才带着五十人向战马处奔去。
拴马处位于另一头,吐谷浑士兵打下十几根木桩,几百匹战马都拴在木桩上,由十名士兵看守。
萧夏摆摆手,让士兵们都蹲下,他如鬼魅一般摸了上去。
一把飞刀闪电般射出,‘噗!’没入一名士兵后脑,士兵竟然一声不吭,一头栽倒。
萧夏大喜,一刀入头,对方也不会惨叫,这比刺中咽喉再补一刀省事。
他的匕首一把接着一把,都精准射入五名士兵头部,西面的五名士兵软软倒地。
东面几名士兵发现有情况,拔出刀慢慢包抄过来,只见寒光不断闪动,每一道寒光闪过,就有一名士兵倒地,最后一名士兵看到了匕首插在同伴头上,吓得他转身便逃,大喊道:“来”
‘人’字还没有喊出来,‘噗!’一把飞刀射进他后脑,他只觉后脑剧痛,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干掉了十名看守,萧夏一挥手,五十名士兵立刻冲上前,割断缰绳,翻身上马,萧夏也翻身上了自己火云马。
“李校尉,有没有办法把敌军战马赶走!”
李望有经验,低声对十名手下道:“你们听我指挥,我们分成扇形,用长矛轻刺战马,把它们向东驱赶!”
十名士兵跟随李望赶着五百匹战马向东而去,李望很有章法,不断驱赶十几名头马,其余战马都跟在后面奔跑。
忽然有几名吐谷浑士兵发现战马跑了,他们惊得大喊起来,“战马跑了!战马跑了!”
萧夏回头对手下大喊道:“生死就在今天,跟我杀过去!”
四十名隋军骑兵心一横,在萧夏的率领下向敌军人群杀去。
数十名隋军就像旋风一般,杀进了熟睡的士兵群中,用长矛一矛一个刺穿了对方士兵胸膛,吐谷浑士兵顿时大乱,纷纷爬起身奔跑。
萧夏盯住了对方的千夫长,千夫长正在大喊:“不要慌乱,对方只有几十人!”
萧夏瞬间从他身后奔过,一挥破天槊,锋利地槊刃一刀劈断了脖子,就像斩断一只葫芦瓜般的轻松。
人头飞起,骨碌碌滚到一丈远,无头脖子喷射出鲜血。
萧夏从千夫长的怀中找到了长孙晟给自己的使臣金牌。
萧夏翻身上马,又转身又向混乱中士兵群杀去,他的长槊沉重而锋利,杀死敌军如砍瓜切菜般的轻松,数十名隋军也杀得红了眼,在后面追杀奔逃的吐谷浑士兵。
天渐渐亮了,隋军杀得筋疲力尽,向南面追出三十余里,终于停止了杀戮。
五百名吐谷浑士兵几乎被他们斩杀殆尽,只有不到十人逃脱了追杀。
这时,李望带着十名士兵赶着数百匹马又返回来了,赤岭那边有吐谷浑重兵把守,他们根本就过不去。
萧夏沉思片刻,便决定留五名士兵在一条山谷内看守战马,等他们回去时再汇合。
山谷内有草场和水源,数百匹战马的饮食不用担心,萧夏又留给五名士兵一个月的粮食。
萧夏随即带领士兵将数百具敌军尸体堆积在一起,一把火烧掉,又推进一个深坑掩埋了,士兵们烤了羊腿饱餐一顿,掉头向西疾奔而去。
第146章 光化公主
伏俟城位于西海的西岸,是吐谷浑唯一的城池,它就相当于中原的一座县城,而且城墙也矮得多。
伏俟城内生活着数千名吐谷浑的贵族,他们都是鲜卑人,城内的商业颇为繁荣,吐谷浑的贵族也极为迷恋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和茶,以及各种精美的日用品。
所以在伏俟城的大街上,也时常能看到汉族商人们的身影,他们从中原带来各种高端货物。
这天上午,从城外进来一支汉人商队,带着上百头骡子,满载着货物,为首商人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叫做梁赞,他长期往来于关中和吐谷浑,和很多吐谷浑贵族都认识,甚至守城士兵都认识他。
队伍中有一名高大强壮的年轻伙计,看起来年纪不大,这名伙计正是萧夏,他们在路上巧遇了这支汉人商队,梁赞一口答应,能帮助他进城去找光华公主,萧夏当即装扮成伙计,跟随商队入城了。
商队免检直接进了城,队伍很快来到他们长期合作的客栈住下,梁赞让手下住下,对萧夏道:“跟我来!”
两人出了客栈,来到城池最北面,远处有一座典型的中原府宅,占地约三十亩,梁赞道:“这里就是王后府,吐谷浑王和王后一直是分开的,王后就是光化公主,她其实是吐谷浑王的嫂子,按照鲜卑人传统又改嫁给小叔子,也就是现在的吐谷浑王。”
“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是反隋派吗?”
梁赞摇摇头,“慕容伏允其实是中立派,反隋是他手下一群王爷,其实就是部落酋长,都给自己起个很好听的封号,比如南昌王、高昌王、龙涸王、定城王、钟留王、广定王、高宁王等等,大大小小有二十几个,他们叫做名王,每个名王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
他们中大半都是想夺取河湟谷地,所以才叫反隋派,慕容伏允还有两个儿子,长子慕容顺,他母亲就是光化公主,他是亲隋派,次子是吐蕃公主生的,叫做达延芒结波,是顽固的反隋派,听说突厥步迦可汗就是他引来的。”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王后府前,梁赞上去给守卫说了几句,守卫认识梁赞,立刻进去禀报了。
萧夏笑道:“好像守卫认识梁大叔?”
梁赞点点头,“我给王后带过几次东西,守卫认识我!”
萧夏笑道:“幸亏遇到了梁大叔,否则我真不一定能见到王后,各种麻烦都迎刃而解。”
梁赞微微笑道:“公子不觉得这是天意吗?”
“确实是天意!”
不多时,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汉人出来,“梁公又给公主殿下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他声音又尖又细,一听就是宦官,梁赞笑道:“给公主殿下带来一些胭脂和香料,另外还带来一份公主父亲的口信。”
宦官一怔,他意味深长看了一眼萧夏,点点头道:“你们请进吧!我去禀报公主。”
萧夏和梁赞被一名老宦官领到后宅大堂,不多时,一个身穿宫服的贵族妇人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她已经年近中年,尽管她保养得很好,但眼角眉梢依旧带上了岁月的沧桑。
梁赞低声对萧夏道:“她就是大隋光化公主!”
光化公主走上大堂笑道:“梁公带了什么好东西来?”
“给公主带来一些上等脂粉!”梁赞笑眯眯将一只精美的大盒子放在桌上。
光化公主点点头,“多谢梁公,回头让管事和你结账,另外,还有我父亲的口信是什么?”
梁赞一摆手,“是这位公子带来的,和我没有关系!”
光化公主还以为萧夏是梁赞的伙计,她还惊诧这个伙计气质很好,这一刻,光化公主忽然意识到萧夏不是一般人。
“这位公子是”
“在下萧夏,暂无官职,封爵海陵县公,有非同一般的消息要禀报公主!”
梁赞退到院中去了,光化公主回头道:“你们都退下!”
十几名侍女纷纷退到院中,大堂上只剩下光化公主和萧夏二人。
“你有什么事情请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