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92节

  萧夏又笑道:“我的人还发现太子的武士在暗中保护魏主管,这就证实了我的判断,太子一定会拿殴打教员案做文章,罢免窦彦。”

  杨昭点了点头,自己这个兄弟还真是厉害,什么都还没有开始,他就已经布下了先手,难怪汉王会栽在他手上。

  杨昭沉吟片刻道:“三弟的办法虽好,但需要证据啊!”

  萧夏冷笑一声,“证据天天都摆在那里,学生每顿饭只有水煮菜和糙米饭,还有粗面馒头,我算过了,这种伙食一顿最多十文钱,一天三顿就三十文钱,一个月九百文钱,朝廷给每个太学生每个月的伙食补贴有多少?”

  杨昭点点头道:“朝廷每年补贴每个太学生五十贯钱,我恰好知道!”

  “这不就行了吗?拿太学生的日用品和衣服,然后再拿一顿饭,摆放在天子面前,让天子看看,每年的五十贯钱花到哪里去了?

  只要天子震怒,掀起追责风暴,国子监祭酒说他不知情,国子学学正会说和他没关系,最后谁倒霉?肯定是后勤总管,德玄仗义揍他一顿是轻的了,他现在就得死!”

  杨昭和窦德明恍然大悟,先下手为强,这个计策高明啊!

  萧夏笑道:“你们等一等,我去搞一套证据来!”

  萧夏起身出去了,窦德明叹息道:“令弟年纪轻轻,却是一个狠角色,殿下要好好向王爷推荐他,有他在背后出谋划策,太子想再扳倒晋王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杨昭笑道:“汉王被面壁一年,就是蒙他所赐!”

  窦德明顿时好奇道:“是怎么回事,能给我说说吗?”

  “这件事还得从一封信说起!”

  半个时辰后,萧夏回来了,带回来一只大箱子,箱子里面便是各种生活用品、被褥、衣服和一顿饭。

  萧夏把箱子交给杨昭道:“最好让父亲今天就去天子那里告状,就说这是我的生活用品,此事不能拖到明天。”

  “为什么?”

  “因为明天父亲要对大理寺卿发难,太子一定会同步对窦家下手,父亲想要树威,太子一定会打击父亲树威,拿下窦家,谁还敢效忠父亲?所以一定要赶在今天下手,就能破了太子的计划。”

  杨昭点点头,“我明白了,我现在就赶回去!”

第140章 提前下手

  天子的御书房在太极殿东上阁,从去年以来,天子杨坚来御书房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过今天他正好在。

  杨坚正在听取相国高颎关于四月份举行科举的汇报。

  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刚刚才开始实行,和后来越来越成熟的科举还不能相比,实际上还是由各州推举贡士来长安参加考试,各州推举贡士当然是名门子弟,寒门子弟不会没有这个机会,除非是得到某个名门世家的专门培养,才有可能得到推荐。

  而且每个州只有很少的名额,区区数人,长安名额稍微多一点,最多也只有十几人,最后也不过一千余人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高颎身材很高,相貌堂堂,他也是文武双全,既能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也能辅佐帝王,治理天下。

  “微臣的意思,既然陛下刚刚访问江都,那索性在科举上也对江南稍微放宽一些,多给他们一些名额,有利于笼络南方士族,让他们感受到皇恩浩荡!”

  杨坚点点头,“爱卿所言极是,朕同意你的建议,草拟一个方案给朕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施行!”

  “微臣遵旨!”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晋王殿下求见,说有贪腐大案要向陛下禀报!”

  杨坚随即对高颎道:“相国等一等,一起听听晋王的汇报!”

  高颎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有些不安,他毕竟是相国,如果朝廷真出现贪腐大案,他也有责任。

  不多时,杨广匆匆走了进来,后面宦官抱着一个大箱子,还有个宦官端着托盘。

  杨广跪下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免了,说正事!”

  杨广让宦官把东西一一摆出来,杨坚好奇笑问道:“这是什么,怎么还有饭菜?”

  杨广叹口气道:“父皇,这是小七郎在太学读书享受的朝廷待遇,衣服、被褥、日用品和每日饭菜都是朝廷提供的,父皇请看这饭菜!”

  杨广把托盘端上来,“父皇,这就是学生每天吃的饭菜,水煮菘菜,糙米饭,还有粗面馒头,儿臣算了一下,这顿饭八文钱,就算十文钱,一天三顿,一个月九百文钱。

  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几乎都在外面酒馆自己掏钱吃饭,所以要减去四百文,一个月五百文钱,一年也就六贯钱。

  还有这些衣服、被褥、日用品,都是最差的东西,加起来最多一两贯钱,儿臣就算四贯钱,一年一换,这样一年算下来,太学生们享受的朝廷补贴只有十贯钱。

  但朝廷每年给每个学生的补贴是五十贯钱,现在问题来了,还有四十贯钱到哪里去了?”

  杨坚刚开始还有点兴趣,但越听他的脸色就越阴沉,他平生最恨的就是贪腐,杨坚心中怒火上冲,冷冷问高颎道:“高相国,晋王算得可对?”

  高颎点点头,“陛下,晋王算得没错,这里面确实有大问题,晋王不说,微臣还真不知道。”

  “国子监祭酒现在是谁?”杨坚问道。

  “祭酒王蕴去年底病逝,现在是由吏部尚书牛弘兼任,他随陛下去江都,并没有真的接管国子监,他应该也不知情!”

  杨坚缓缓道:“朕一直以为,最不会发生贪腐的就是学校,都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没想到,一笔帐算下来,竟然出现如此大的黑帐,大硕鼠、小硕鼠在啃食朕的国库,在摧毁朕给学生的关爱,学生们还以为是朕吝啬,刻薄他们,他们在毁朕的名声啊!”

  杨坚对次子杨广道:“这是大案,由刑部牵头,加上大理寺和御史台,给朕三司会审此案,由皇儿全权负责,一定把这群硕鼠给朕挖出来,一个都不放过!”

  “儿臣遵旨!”

  杨广随即来到了大理寺,张虢连忙迎出来道:“启禀殿下,卑职已经查到刺杀云师泰的凶手是凤翔大盗刘环!”

  “证据确凿吗?”

  “从目前的人证物证来看,基本上就是他了。”

  杨广点点头,“写一份详细的正式报告,连同证据一起给我,此案就算结了,剩下的事情就是通缉凶手。”

  张虢顿时松了口气,他以为晋王会追究,没想到这么容易就糊弄过去了。

  “卑职立刻写报告,会附上所有证据!”

  杨广举起天子手谕道:“现在有一个新的大案,发生一起严重贪腐事件,天子震怒,要求三司会审,大理寺派少卿和两百缇骑,在刑部汇总,成立三司堂!”

  张虢并不知道太子的计划,他连忙问道:“殿下什么时候需要人手?”

  “就是现在,今晚就要连夜拘捕,防止人犯逃走!”

  半个时辰后,御史中丞张衡带着十几名御史赶到刑部,大理寺少卿王秋也带着两百多名缇骑来了,加上王绰带领的二十几名刑部官员,组建了三司堂。

  后堂内,王秋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王爷!”

  杨广笑眯眯道:“王少卿的信本王收到了,张虢竟然敢弄虚作假,欺骗天子,欺君之罪他跑不掉。”

  王秋从怀中取出一份口供,呈给杨广,“这是没有修改过的原件,卑职特地保留下来,卑职又抄了一份口供,随便按上一个死囚犯的指印冒充原件,张虢在那份口供上进行了修改,添加上了凶手脸上有刀疤的描述,只要用原件一对照,就知道他将口供造假了。”

  “很好!拿下张虢,本王推荐你为大理寺卿!”

  王秋大喜,“谢王爷成全,卑职一定肝脑涂地,报效王爷!”

  杨广又笑道:“今天抓捕国子监和国子学人犯,你要卖力一点,你立下大功,本王就可以有理由推荐你接任大理寺卿!”

  “卑职明白!”

  杨广深知,必须赶在太子发难之前行动,此案绝不能过夜。

  尤其张虢会向太子禀报,必须立刻行动。

  杨广立刻亲自带领大队人马赶到了务本坊,先查封了国子监大门,所有人不准离去。

  又派王秋率领大理寺缇骑去抓捕各个学校主管后勤的官员,这里面最关键就是要抓捕国子学后勤主管魏少璘。

  太子派来保护魏少璘的武士见情况危急,冲进魏少璘家里急声道:“魏主管,我们赶紧从后面走!”

  魏少璘惶惶然道:“我的家人怎么办?”

  “他们不会伤害你的家人,快跟我走!”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魏少璘又困惑不解问道。

  “我也不知道,先躲起来再说!”

  武士护卫着魏少璘向后门奔去,刚奔到后院,忽然从屋顶跳下两人,正是孙雷和李鹿鸣,两人刷刷刷几剑逼退了太子武士,李鹿鸣一把揪住魏少璘,将他拖进房中。

  武士大惊,冲上来抢人,被孙雷挥剑顶住了,这时,王秋率领大理寺缇骑冲来了,王秋大喊道:“大理寺办案!”

  太子派来的武士见势不妙,转头便逃,很快便逃进一片树林不见了。

  孙雷没有追他,他和李鹿鸣将魏少璘押出来,对王秋抱拳道:“这位就是国子学负责后勤的魏主管!”

  王秋已经得到晋王的叮嘱,他心知肚明,当即命令道:“把人犯带走!”

  魏少璘大惊,“我是我受害人,是我被学生殴打!”

  大理寺缇骑根本不理睬他,把他强行带走了。

第141章 完美破局

  东宫,太子杨勇听完张虢的汇报,眉头皱成一团,贪腐大案,居然还三司会审,自己怎么一点都不知情?

  张虢又道:“殿下,云师泰被杀一案,卑职怀疑是宇文成都所为!”

  “宇文成都?”

  杨勇愣了一下,“你有证据吗?”

  “卑职没有证据,但唯一见到凶手真面目的人被他灭口了,就算他不是真凶,但他也是涉案人,最起码也是知情人,殿下,他有杀人动机啊!”

  “你是说马逊之事?”

  张虢点点头,“马逊是宇文述大力培养的心腹义子,好容易走上官场正轨便被殿下刺杀,宇文述心中肯定对殿下极为仇恨,就算宇文述不敢对殿下的亲子侄动手,但他一定会旁敲侧击,云师泰是殿下的非嫡系小舅子,对他下手,伤不了殿下筋骨,但又能打击殿下,卑职认为是报复马逊案最合适的人选。”

  杨勇点点头,张虢说得有道理,既然宇文成都在包庇凶手,那很有可能凶手是宇文述派来。

  杨勇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明天你打算怎么对晋王交差?”

  “回禀殿下,卑职准备嫁祸给凤翔大盗刘环,卑职准备的各种证据证词都能证明是刘环所为,看晋王的意思,他也认可了。”

  “晋王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你要当心,不要被他抓住把柄,否则我也救不了你。”

  张虢低下头道:“殿下能否把卑职调到别处?”

  杨勇目光凌厉地盯着他,“你想让本王放弃大理寺?”

  “卑职不敢!”

  “去吧!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把大理寺给本王保住!”

  “卑职告退!”

  张虢慢慢退出了太子官房,他心里明白,天子把随身宝剑都给了晋王,大理寺哪里还保得住?

  但太子就是不肯松口,恐怕自己要跟着大理寺一起陪葬了。

  张虢仰头长叹一声,心事重重走了。

  杨勇却有点心烦意乱,来回在内堂上踱步,晋王在查贪腐大案,还三司会审,居然没通知自己,这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让杨勇心烦意乱的不是贪腐案本身,而是父皇的态度,从晋王复位,父皇又让晋王实质性控制刑律,而不像其余三王那样象征性管辖,现在查贪腐案又绕过自己。

  已经很明显了,父皇就是在培养晋王对抗自己,杨勇一直以为父皇是培养汉王和自己对抗,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错了,父皇真正看重的人是晋王,用五年时间磨去他的锋芒和棱角,晋王回归就会变成隐忍而老辣,一旦晋王得到实权,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会遭遇到巨大挑战。

  还有汉王,父皇将他面壁一年,其实也是在磨砺他的棱角,将来汉王也会成为自己的挑战。

  一时间,杨勇感到危机重重,他感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已经不稳了。

  这时,有侍卫在堂下禀报,“启禀殿下,派驻太学的护卫武士紧急求见!”

  杨勇一怔,立刻喝令道:“让他进来!”

首节 上一节 92/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