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孝矩并不是刚回来,他已经回来近二十天了,他回来的第二天就在元府给众人汇报了洛阳之行的结果,但遭到了众人的激烈抵触,大家不欢而散。
时隔二十天,大家再次聚集,把元孝矩再度请来,元孝矩也不客气,再次把之前的话重申了一遍,而这次没有遭到激烈反对,大家都沉默了。
李渊军队在河东的惨败已经清清楚楚告诉众人,未来会怎么样,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元孝矩又道:“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两万晋王军已经在十天前占领了汉中,老将丘和出任汉川郡刺史。”
这时,独孤陀缓缓道:“元家已经申请退出武川会!”
这句话让在座所有家族一片哗然,关陇贵族只是一个称呼,武川会才是关陇贵族背后的实体。
侯莫陈泰急道:“这么重大的事情,请家主三思!”
元孝矩叹口气道:“元家已经一致决定了,元家想活下去,不想死掉,上次我给大家说了,大家都不相信,我也没办法了,大家好自为之吧!”
元弘嗣起身道:“从今天开始,元家正式退出武川会,武川会发生的一切,都和元家没有关系。”
元孝矩和元弘嗣起身向众人行一礼,转身走了,几名元氏子弟抱着刚取回的元家祠牌跟在后面。
大堂内乱成一团,侯莫陈泰起身追了出去,“元兄,等一等!”
主持议事的独孤陀见已经无法再商议了,只得敲了敲云板,高声道:“今天议事结束!”
大堂内依旧吵成一团,玄都宫大门前,侯莫陈泰追上了元孝矩,“元兄请留步!”
元孝矩停住了脚步,他们两个家族的关系最好,可以说世代联姻,元孝矩知道他要想说什么,便道:“贤弟千万不要说,我没有提前告诉你。”
事实上,元寿十天前就拜访侯莫陈府,劝说侯莫陈泰和元家一起退出武川会,当时侯莫陈家族犹豫,但现在时局巨变,侯莫陈泰才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元兄,现在局势有多严重?”
元孝矩缓缓道:“如果你想听我说,那就跟我上车,要么你继续去参与商议!”
元孝矩转身上了马车,侯莫陈泰只得一跺脚,跟随元孝矩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启动,元孝矩这才对侯莫陈泰道:“你得看懂河东的战局,看懂了你就知道我的选择了!”
侯莫陈泰苦笑道:“小弟愚钝,请兄长明示!”
“你就想一件事,当初河东明明空虚,晋王为什么不自己杀进去,而让瓦岗军先进去,才时隔两个月,晋王军又杀进去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侯莫陈泰半晌道:“我一直以为晋王军没有机会!”
“怎么会没有机会呢?攻破虎牢关,王世充就得从河内郡撤退,以晋王强大的水军,完全可以轻松占领河内郡,但他却没有杀进兵力空虚的河东,却让李密率瓦岗军杀进河东,让李密去做恶人,他再来灭李密,拯救河东士庶,便从李渊手中真正夺走了河东。”
侯莫陈泰沉默片刻道:“这下李渊很难再翻身了!”
元孝矩又缓缓道:“在洛阳时,晋王问我,李渊会不会称帝,我告诉他,只有一种情况让李渊不得不废了朝廷,却又不敢称帝,那就是晋王足够强大,威压李渊,现在看来,晋王采用了我的第三个建议,逼李渊废朝而不敢称帝。”
侯莫陈泰长叹一声,“兄长这样一说,我才看懂局势,我回去和家族商议,也退出武川会吧!”
元孝矩点点头,“我们元家决定迁到洛阳了,财物基本上已经送走,我明天就出发,侯莫陈贤弟自己保重!”
侯莫陈泰大惊,“唐王会放兄长走吗?”
元孝矩冷笑道:“我巴不得他把我杀了,用我的死给元家做投名状,但我谅他不敢动我!”
李渊在河东大败后,把自己关进书房好几天,才慢慢恢复了常态。
中午时分,李渊在官房内批阅牒文,这时有士兵在堂下道:“启禀王爷,世子求见!”
李渊放下笔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李建成匆匆走进来,躬身行一礼,“孩儿参见父亲!”
“建成有事吗?”
“回禀父亲,孩儿刚刚得到消息,元家昨天退出了武川会!”
李渊家族也是关陇贵族,他怎么会不知道退出武川会意味着什么?
李渊顿时吃了一惊,“元家想做什么?”
“孩儿觉得元家退出武川会,是打算效忠晋王了。”
李渊当然知道元孝矩一直和晋王萧夏的关系很好,元家支持晋王,他一点都不奇怪,只是
李渊摇摇头道:“他效忠晋王和退出武川会不是一回事,他以前效忠晋王,也没见元家退出武川会,现在效忠就要退出了?说不通。”
“那父亲认为是怎么回事?”
李渊沉思片刻道:“我估计和晋王对武川会的态度有关!”
第731章 震慑军心
这时,武侯卫大将军李神通匆匆走来道:“王爷,元孝矩、元寿和元弘嗣三人要离开长安,在城门暂时被扣住,要放他们走吗?”
李渊眉头一皱,“他们离开长安要去哪里?”
“他们说要去洛阳!”
李渊顿时张大嘴,半天合不拢,李建成急道:“父亲,不能让他们走,他们这一走会影响到其他关陇贵族的信心,也会影响到军心!”
李渊负手来回踱步,半晌,叹了口气,“如果轻易就能影响,还谈什么信心?既然他们想走,就放他们走吧!”
“父亲!”
李渊一摆手止住李建成,对李神通道:“我已经决定了,去吧!”
李神通行一礼,匆匆走了。
李渊这才对长子道:“元孝矩都明着说了,他要去洛阳,他巴不得我下令囚禁他,我不想做这个恶人,人各有志,我不勉强!”
“但元家这一走,影响太恶劣了。”
“他留在长安,影响就不恶劣吗?我三次要求关陇贵族支持钱粮,都被他坚决反对,最后落空,他这一走,反而有利于我筹借钱粮,那些心神不定的世家最好赶紧走,留下才是忠于我的人。”
李建成无奈,叹口气道:“现在当务之急是拿下陇右,否则人心都散了!”
李渊半晌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盐,西海有盐,我们得不到,盐川郡有盐又被突厥占了,延安郡盐池太小,产的盐品质恶劣,涩苦无比,而且本地人都不够吃,河东盐池也没有了,建成,你去一趟洛阳吧!和对方谈一谈,我们需要他们的盐,盐一旦断了,和断粮没有区别。”
李建成心中苦涩万分,他们的脖子真被对方卡住了,不是粮食,而是盐。
太原城,十几万大军整齐列在城池南面的旷野里,在他们身后数里外是一座巨大的军营,包围着营栅,萧夏并不急于攻城,他在等娄烦郡李密军的消息。
但就在刚才,消息终于传来,张童儿率领三万大军从楼烦郡赶回太原救援,就在交城县汾水以南,薛氏兄弟和苏定方率领的三万骑兵将张童儿的三万瓦岗军一战击溃,张童儿被薛万钧斩杀,三万瓦岗军投降了两万六千余人。
与此同时,运载巨型投石机的大船也在三天前通过汾水运到了大营。
五架巨型投石机是隋军在洛阳军器监老仓库里发现的,都拆成了零件,可笑王世充竟然没有能将零件组合起来军匠,洛阳的工匠基本上都逃到了江都。
五百名工匠用了四天时间,才终于将五架巨型投石机安装起来,这可以堪称历史上最庞大的投石机,高达五丈,需要数十人操控,可将两百斤的巨石投到五百步外,威力极为强大,但准头就别想了,
太原城很难攻打,城池高大宽厚,城墙高达三丈,护城河宽四丈,深两丈,吊桥也十分宽厚。
瓦岗军能攻下太原城也是因为一名守城将领叛变,才意外攻进了西城。
所以太原失守消息传来后,才让李渊那么震惊,他原本根本不相信瓦岗军能攻打太原,他才慌不迭把巴蜀和汉中军队调回长安。
但攻城对晋王军而言从来就不是问题了,他们完全能做到降维打击,用铁火雷直接炸开城门。
不过,主帅萧夏考虑得更深一些,他不想打巷战,不想打巷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瓦解敌军抵抗的意志。
最近,隋军意外发现一个瓦解敌军作战意志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软硬兼施,软就是先发传单,士兵们只要不抵抗放下武器,就保证送他们回家,可如果抵抗了,那就是格杀勿论,其次就是用铁火雷凌空爆炸,这比落地后爆炸的威慑力强十倍,虽然伤人不多,但足以把士兵吓破胆,尤其是没有见过世面的瓦岗军士兵。
五架巨型投石机轰隆隆出动了,在前面依旧是巨型挡板,太原不比其他小城,太原城有十分完善的防御措施,尤其射程超过五百步的重弩,多达两千架之多,射出的重箭能轻易射穿五百步外的盾牌。
还有上百架投石机,可将百斤重大石投到百步外,隋军一点都不敢大意,必须给五架巨型投石机准备大型盾牌。
每架巨型投石机的挡板高达四丈五尺,使投石机只露一个头,百名士兵推动着一架大型挡板,
在挡板的后面,巨型投石机也在轰隆隆同步前行,就在这时,城头上重弩发射了,箭矢如蝗虫般扑来,噼噼啪啪射在挡板上,除了少数箭矢从投石机上方飞掠而过外,其余都被挡板拦截住了。
挡板和巨型投石机在距离城墙五百步处停止了前行,士兵们迅速将它固定下来。
投石机是配重式投石机,就像跷跷板,一端是千斤重铁块,另一端是十几丈长的抛绳,这种抛绳看起来似乎不可靠,但实际上很简单,基本上不出任何问题,它就像很多地方用绳子抛石一样,只不过换成了投石机。
“自由发射!”将领大喊一声,五架投石机上的铁火雷开始点火,两百斤重的大型铁火雷威力十分强大,火绳嗤嗤燃烧,到了发射点,士兵挥刀斩断了钩索,千斤铁块瞬间下坠,另一头的长索瞬间甩出,大型铁火雷也跟着甩了出去。
五只铁火雷在空中瞬间变成一个小黑点,紧接着在城池上方惊天动地的爆炸。
守城士兵措不及防,数百名士兵被巨大的爆炸活活震死,其他士兵就算没有死,也会捂住耳朵倒在地上惨叫,耳朵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见了。
其中一颗铁火雷在城池箭楼内爆炸,高大四层的箭楼瞬间被炸得粉碎,轰然坍塌,城头上的数百士兵来不及躲闪,被坍塌箭楼掩埋。
李密就站在箭楼旁,他被爆炸声震得双耳失聪,箭楼倒塌也没有听见,多亏两名亲兵反应敏捷,将李密扑出去一丈多远,李密才侥幸逃过一劫,但几十年的尘土还是将他喷得一头一脸。
李密惊得目瞪口呆,十几名亲兵架着李密便向城下奔去,铁火雷继续凌空爆炸,城头士兵也全部趴下,谁都不敢动弹一下,数万士兵几乎都被吓傻了。
隋军只发射了三轮火雷便停止了,看似没有炸塌城池,但一只小船已经无声无息停泊在了吊桥下面,它被吊桥完全遮蔽了,城头看不见这艘小船。
小船上的几名士兵在耐心等待着天黑的到来。
第732章 关键棋子
黄昏时分,房彦藻匆匆来到李密的官房,他之前已经接到了萧夏的秘密指令,要求他说服李密开北城门撤退。
走到中庭,正好遇到军医出来,房彦藻小声问道:“主公怎么样?”
军医叹息一声,“情况有些不妙,主公左耳可能失聪了。”
“啊!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军医摇摇头,“不知道,过三天再看吧!如果三天内恢复不了,那就危险了。”
房彦藻走上大堂,只见李密披头散发,一名侍妾正在给他按摩耳边穴位。
“主公,能听见我说话吗?”房彦藻走上前问道。
“你说吧!我听得见。”
“主公,刚刚接到张童儿派人送来信,他们驻军在交城县。”
李密顿时大怒,“他不来救援我,驻扎交城县做什么?”
“主公息怒,张童儿驻扎在交城县也有道理,他怕遭到隋军围城打援,实际上很可能会发生,主公,照今天这情形,一颗火雷就能把城楼炸碎,那么炸城门也不在话下,不如趁早撤退了,一旦被攻破了城池,大部分弟兄就跑不掉了。”
李密叹息一声,“我又能撤退到哪里去”
“我们可以向北去雁门郡,从雁门郡走飞狐陉向到上谷郡,直接穿过涿郡和渔阳郡就到北平郡。”
李密忽然明白了,“你是说去辽东?”
房彦藻轻轻点头,李密犹豫了,去辽东是他最初的战略,因为不现实最后不得不放弃,但现在似乎又可行了。
李密想了想道:“有两个问题,第一,路上粮食怎么解决,第二,罗艺会允许我们过境吗?”
房彦藻微微笑道:“我们城内有军队五万人,加上张童儿的三万军队,那就是八万人,之前主公收集了运粮十万头毛驴,现在正好用上了,每个士兵配一头毛驴,正好背负粮食,然后到雁门郡还能再补充一次,至于罗艺,我们有八万大军,只要不是占领幽州,他会保持沉默的。”
“让我考虑考虑!”
李密话音刚落,天空忽然传来‘啪!’一声脆响,房彦藻和李密心中奇怪,走出大堂,只见天空中纷纷扬扬飘满了纸片,仿佛笼罩整个太原城。
这时,一张纸片正好落在李密面前,李密一把抓住,他打开细看,是印刷的传单,‘告瓦岗将士书’。
‘仁寿四年,本王出任梁州总管,管辖梁郡、东郡和荥阳郡,将士们应该还记得本王善待百姓,你们大多曾是本王子民,如今秋收在即,你们的父母妻儿望眼欲穿,等待你们回家团聚,本王承诺,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一律你们视为平民,会送钱粮给你们回家,可如果你们执迷不悟,一定要和本王对抗,那就一律格杀勿论,勿怪本王言之不预。
晋王杨夏,大业十三年七月。’
李密看得心惊肉跳,他的军队就是在洛口仓放粮时大量招募的,一大半都是梁郡、东郡和荥阳郡人,晋王这份传单要彻底瓦解自己大军的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