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96节

  萧琮连忙摆手道:“殿下众望所归,不会有人非议,请尽管殿下放心!”

  萧夏沉吟一下道:“话是这样说,不过还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萧琮这才明白过来,晋王是想登基了,找自己是想让自己出面提议此事,他暗骂自己糊涂,他想了想道:“殿下有时间表吗?”

  萧夏缓缓道:“我打算下个月出征河东,夺取河东道,灭了瓦岗军,这边筹备几个月,到年底左右办大事,时间正好。”

  萧琮随即找到了高颎,高颎也在搬家,听说萧琮有急事来访,他连忙让管家把萧琮请到贵客堂,不多时,高颎匆匆赶来。

  两人坐下,萧琮苦笑一声道:“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殿下让家眷住进了皇宫,他是想上位了。”

  高颎年事已高,快八十了,他也没有精力再处理政务,但萧夏善待他,依旧给他相国的待遇,还给他安了一个文渊阁大学士的头衔,实际上就是天子的幕僚顾问。

  萧琮其实也是一样,他也年近七旬,同样封为文渊阁大学士。

  高颎反应很快,“殿下找过你了?”

  萧琮点点头,“就是刚才,他希望能名正言顺住进皇宫,让我来提议,然后给了我一个时间表,他要率军出征河东,希望年底登基大宝。”

  高颎大喜,他早就劝萧夏登基了,他就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见到大隋中兴,不枉他和先帝的创业。

  “看来殿下是想用夺取河东道来证明自己是天下共主,明天我们资政院召开特别议事,专门商讨此事,筹建登基大典。”

  ——

  【老家有个长辈亲戚明天来苏州,去接个车,再吃顿饭,中午请一更假,实在没办法,恳请谅解,今天两更!】

第726章 出兵河东

  窦建德想得很美,假装支持郝孝德留守魏郡和汲郡,待李密率军进了河东后,窦建德突然翻脸,出兵十万大军想一口吞下郝孝德,既夺回魏、汲两郡,又得到三万军队。

  很多时候如意算盘打得好,可偏偏现实就会翻车,郝孝德竟然在魏郡成安县两战两捷,击溃了窦建德的五万大军,俘虏近三万人,让窦德德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中午时分,郝孝德长子郝贵思在黎阳县的永济渠旁等候,这时,一支由上百艘货船组成的船队缓缓驶来,停泊在码头旁。

  郝贵思连忙迎上前,抱拳道:“可是晋王殿下派来的粮船队?”

  船上下来一名管事,笑眯眯行礼道:“正是,晋王殿下给郝将军送来五万石粮食!”

  郝孝德最近就在发愁粮食不足,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晋王忽然派使者到来,愿意支持他五万石粮食。

  尽管郝孝德知道晋王的目的是希望自己消耗窦建德,但他本来就是在和窦建德拼命,替晋王消耗窦建德,也是在为自己生存而奋斗,又有何不可以?所以郝孝德非常感谢晋王的雪中送炭。

  郝贵思连忙命令军队卸下粮食,五万石粮食堆成十几座小山,笑得郝贵思合不拢嘴,连连感谢送粮船队,船队掉头返回了洛阳。

  天下棋局,不仅在于布局,而且在于善用棋子,郝孝德无疑是一个很及时的棋子,用他来牵制窦建德,让萧夏能从容攻打河东,否则窦建德很可能也会杀进河东分一杯羹。

  李密对萧夏而言也是一颗棋子,萧夏让李密入河东并不是让李密发展壮大,成为一方诸侯,而是利用瓦岗军去消除李渊在河东的声望。

  李渊在河东经营多年,颇得民心,如果萧夏直接去抢,必然会被河东士族和百姓抵触,但让瓦岗军先去占领,他再从瓦岗军手中夺回河东,河东士族和百姓都会对萧夏感恩戴德。

  军帐内,数十名名大将济济一堂,萧夏正给众将部署任务。

  萧夏用木杆指着沙盘道:“目前两家二十万大军集中河东城附近反复拉锯战,李密又放三万军队防御北面的刘武周,还要驻军井陉和滏阳陉,防止窦建德杀入河东,最后五万军则驻守太原,这样就导致了东南部的上党郡和长平郡兵力空虚,只有几千维持治安的地方军。”

  众人都明白了晋王的意思,个个摩拳擦掌,期待着任务。

  萧夏笑了笑又道:“实际上,绛郡、临汾郡和西河郡兵力都很少,李密的三万援军主要集中在河东郡安邑县,后勤粮草也就在安邑县。

  可以说,安邑县是整个战局的关键,安邑县距离河东城约百里左右,如果安邑县被袭击,粮草毁于一旦,河东郡的瓦岗军必然会放弃河东郡,全面向太原撤退。

  这就是瓦岗军没有得到河东士族支持的具体表现,他们得不到地方补给,只能靠一个又一个的储粮点,一旦这些储粮点被拔掉,瓦岗军就一溃千里了。

  我们可以在雀鼠谷布下天罗地网,就像当年杨谅对付杨筠大军一样,务必将瓦岗败军一网打尽,还有,一旦瓦岗军后撤,唐王军必然在后面追杀,两位薛将军,还苏将军,伏击任务就交给你们三万骑兵了。”

  “殿下,请下令吧!”众人都急不可耐了。

  萧夏当即兵分五路,命令李靖率一万奇兵赶往河东郡偷袭安邑县,又命令罗士信率领三万军队,裴行俨同样率领三万军队,六万大军在雀鼠谷进行部署,务必全歼十万撤退回太原的瓦岗军。

  但这六万军队也需要粮食补给,根据萧夏掌握的情报,李密在临汾县驻扎了五千军队,屯粮近十万石,罗士信和裴行俨的六万大军需要先拿下临汾县,得到充足的粮食补给。

  第四支军队就是薛氏兄弟和苏定方的三万骑兵,他们负责拦截唐朝军北上,他们的后勤由萧夏主力供应。

  萧夏本人再亲自率领五万大军以及十万头骆驼满载粮草过轵关陉,前往绛郡的绛县建立后勤补给点,同时负责拔掉瓦岗军沿途补给点。

  最后,萧夏又命令秦琼和贾务本各率一万军队,占领长平郡和上党郡。

  一共动用十七万大军,发动了对河东的偷袭式进攻,为期三个月。

  这里面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李靖的偷袭安邑县,他率领一万精锐之军一路向西抵达陕县。

  目前唐王军已经全部撤退进关中,潼关以东包括弘农郡和崤函古道都被张须陀的军队占领。

  行军数天后抵达了陕县,在陕县进行了补给,近百艘千石战船已经提前抵达陕县码头,它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将李靖的一万军队送过黄河。

  黄河北岸是芮县和河北县,这两县虽然在河东郡的地盘内,但它们其实和黄河南岸是一体的,地理上被北面中条山与河东隔离,地理上并不属于河东,所以唐朝后来就把它们和黄河南岸的陕县、桃林县一起划为陕州。

  芮县无兵驻扎,李靖在这里建立了补给点,一旦行动失败,晋王实施第二套方案时,李靖就要从原路撤回,在芮县等待新的命令。

  大军从芮县向北轻兵而行,用五天时间走虞芮古道翻越了中条山横岭。

  翻过了中条山,军队抵达了盐池,一座很大的卤水湖,这里也是整个中原、河东、关中的食盐来源,也曾是天下最大的盐产地,这里还有著名的银坑和铜坑。

  唐王军拼死要夺回河东道,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夺回盐池,虽然延安郡也产盐,但产量不大,远远满足不了军队和关中百姓的需求。

  如果夺不回盐池,那么李渊只能从萧夏那里买盐,就必须承受每斤一百文的盐税,不仅财税流失,更重要是被萧夏卡住了脖子。

  军队在盐池南部驻扎下来,而安邑县就在盐池西北部,李靖派斥候去附近的虞乡镇寻找情报点。

  大约两更时分,斥候回来了,带回两名情报探子,晋王军探子是在两个月前就抵达了河东郡,他们的情报对李靖军事行动能否成功极为重要。

  “启禀李将军,安邑县本来百姓就少,城池也小,现在进驻两万军队后基本上已经没有百姓了,尤其这里是瓦岗军后勤军粮重地,更不准普通百姓进出泄露情报,安邑县已完全是一座军城。”

  李靖想了想问道:“里面仓库是临时修建的吗?”

  斥候点点道:“都是临时搭建的营帐,位于北城,南城是民房,现在是士兵的驻地,城北全是大型仓帐,据说很壮观,城头有士兵严密巡逻,防守非常严密。”

  李靖又问道:“有几座城门?”

  “两座城门,一座南城门,一座北城门!”

  “不是说有三万驻军吗?”

  “回禀将军,原本是有三万驻军,但几天前又调了一万军队去河东城支援,现在只有两万驻军。”

  李靖缓缓点头,他们之前制定的奇袭方案完全可以实施。

第727章 火攻安邑

  李靖并不急于进攻,他又率军撤回中条山,一方面等待粮食补给到来,另一方面派斥候去继续探查敌情,之前虞乡镇的探子是情报斥候,他们只能提供一些大致的情报,比如后勤基地在比较隐蔽的安邑县,而不在其他县内,但李靖需要军事细节情报,他们提供不了。

  很快,李靖派出的斥候抓回了一名外围巡哨,通过审讯,李靖彻底掌握了城内的真实情况,他立刻召集几名鹰扬郎将商议军情。

  “对方也考虑了被火攻是情况,所以他们在仓库四周修建了三道防火墙,另外仓库是在县城中间,而不在县城北面,我估算了一下距离,我们只有站在城墙上,才能把火箭射过防火墙,射入仓帐内。”

  众人都有点懵了,完全和他们想的不一样,这可怎么办?

  李靖微微笑道:“虽然火箭射进仓库不容易,但射进城内民房却很容易,只要民房连片起火,混乱之中,他们的仓库也保不住了。”

  李靖抬头看了看又道:“这几天天气不好,正是我们行动的好机会!”

  入夜,李靖率领一万军队抵达安邑县,安邑县因为紧靠盐池,周围都是盐碱地,寸草不生,看不见一棵树木,军队靠近城池很难隐蔽,不过,夜色就是最好隐蔽罩。

  白天天气阴沉,乌云密布,没有阳光,到了夜里,城外更是一片漆黑,三十步外就看不见城外的情景。

  城内守军也很紧张,不仅加强了城外的巡哨,也加强了城头士兵的夜间巡逻。

  城外的巡哨被一个个干掉了,即使有人发现异常,也来不及奔回城内通知。

  一万隋军迅速逼近南城,虽然城头上的守军看不见城外情形,但守军们也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都大呼小叫起来。

  就在这时,极为壮观的一幕出现了,城外五千箭齐发,越过城头时,骤然变亮,变成一大片刺眼的火光,直扑城内,城头上的守军恐惧得大喊起来。

  南部的民房被点燃了,出现数百个火点,屋顶的茅草迅猛燃烧,熟睡的士兵仓皇失措,争先恐后奔出民房,挤在大街上,南城门开了,士兵们争先恐后向外逃去。

  埋伏在城外的隋军立刻出击,将一群群逃出的瓦岗军士兵抓了俘虏,北城也是一样,守城士兵争先恐后逃出城,立刻被埋伏在北城外的五千军队包围并抓捕。

  但夜色太黑,还是有很多瓦岗军士兵逃入了茫茫夜色。

  混乱中,一千隋军上了城了,他们一起举弩向城中的仓库发射火箭,数百支火箭射进草料帐,营帐和干草都被点燃,整个补给城终于被烈火吞没了。

  “嗖!嗖!嗖!”

  一个时辰后,数十支火箭射向天空,在空中爆炸了,这是撤退的命令,隋军开始有序地撤退了,押解着一万多战俘迅速向盐池南面撤退。

  只有安邑县的烈火还在燃烧,整个县城完全被浓烟和烈火吞没了。

  此时,率领十万大军在河东城和唐王军激战的瓦岗军主将正是单雄信。

  唐王军的火药箭和瓷火雷十分犀利,瓦岗军也渐渐有点顶不住了,先是蒲津关失守,紧接着唐王军换了主帅,李孝恭率大军日夜猛攻河东城。

  一只只瓷火雷在城头爆炸,瓶里碎铁四溅,瓦岗军伤亡惨重,眼看着河东城也要守不住了,单雄信也渐渐有了退兵的念头。

  这天下午,单雄信正在大堂来回踱步,他在考虑怎么给李密写报告,要求撤军到绛郡,单雄信本质上是一个义军首领,如果没有《隋唐演义》,单雄信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单雄信年轻时是个黑吃黑的大盗,从未读过兵书,所有的认知都是他自身的经验。

  他只考虑自己军队快守不住了,需要后撤,但他从没有考虑为什么他能和李渊大军对抗近两个月。

  战争分为狭义的战争和广义的战争,狭义的战争是指两军激战,兵对兵,将对将,在狭义的战争下,瓦岗军和唐王军没有区别,就是拼兵甲装备,拼训练和士气,拼军队人数多寡,别的基本上不涉及。

  但广义的战争则是战役,那就不是两支军队参战那么简单,拼的是国力,拼的是民心向背,比如萧夏一下子拿出十万头骆驼或者几千艘大船运输粮草,几十万石粮食和重兵器被迅速运输到战场,这就是强大的国力,任何一支军队都办不到,能够迅速投放十几万大军。

  其次就是全民支持,全民支持的背后是地方官以及士绅豪门的支持。

  李渊军队现在打得很憋屈,就是因为他的军队被困在河东入口处,只能拼士兵和瓦岗军打狭义战争。

  可一旦单雄信率军后撤,李渊大军一下子在河东铺开,立刻会获得河东各地官府和地主士绅支持,送粮送钱犒劳军队,年轻青壮踊跃参军,气势一下子就起来了,整个战局就会成席卷之势或者破竹之势。

  战争一旦演变成战役,瓦岗军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就像开演唱会时,一种情况是下面观众嘘声大起,叫骂起哄,另一种情况就是所有观众情绪沸腾,大家一起嗨,这两种情况对于台上歌手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家可想而知。

  历史上,唐朝为什么能在短短时间内横扫天下,因为他们打的就是战役,而不是战争,窦建德、李密、宇文化及、王世充、萧铣,这些割据势力勉强可以打几场战争,但在战役面前,他们就是渣,地方官员和地主阶层不支持他们。

  这就有点像最近的印巴之战,印度被秒杀,印度打的还是武器,但巴基斯坦打的是强大的工业体系。

  这就是为什么说四天的印巴战争将成为一场改变人类历史的战争,原因就在这里,战争升级了,就和冷兵器时代升级为热兵器时代的性质一样。

  地主豪门阶级的支持就是一种体系,在关中和河东道的体系面前,瓦岗军的二十万大军有屁用。

  李密当然没有这种体系优势,单雄信更没有,所以他们注定会被李渊军队击败,但晋王军参与进来,就意味着一个更强大的体系杀进来了。

  就在这时,单雄信得到禀报,安邑县被敌军偷袭,粮草被全部烧毁,两万军也几乎全军覆灭。

  单雄信以为是唐王军偷袭了安邑县,他在大惊失色的同时,也暗暗松了口气,他总算找到了撤军的理由。

  当天晚上,单雄信率领十万大军迅速北撤。

第728章 绛郡之战

  李孝恭得到紧急情报,瓦岗军弃城北撤,李孝恭大喜,他知道瓦岗军已经快顶不住了,这时候撤军是想保全军队,这个机会他怎么能放过。

  李孝恭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命令长孙顺德率三万军沿着黄河北上,占领桑泉县和汾阴县吗,然后沿着汾河进入绛郡,他本人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北上,在后面追击瓦岗军,最后两支军队在绛郡的正平县汇合。

  李孝恭想得很多,命令也很果断,天不亮就出兵了,但他不知道瓦岗军真正退兵的原因,他甚至不知道瓦岗军的后勤老巢在安邑县,李孝恭只能看到地图的一部分,他只是一个棋子,而他的对手是棋手,整个棋盘都在萧夏眼前。

  当单雄信得知绛郡正平县已经被隋军占领,原本打算占据正平县和唐王军对抗的计划完全落空,军队的干粮只能支撑五天,单雄信心中惶恐,一步不敢停留,又继续率领大军向临汾郡撤退,临汾县有十万石粮食,那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单将军!”

首节 上一节 39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