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74节

  王世充还使了一个诈术,派人假装魏郡都讨使杨义臣的报信兵,拿着一封假的军报赶回朝廷。

  谎称数十万贼军势大,官兵难以抵挡,恳请朝廷立刻派兵支援。

  杨倓信以为真,立刻下令任命王世充为洛阳六军元帅,募兵使,紧急招募军队十万人,又令王世充安排军队支援杨义臣。

  王世充拿到了仓库财权,开始大肆招兵买马,迅速扩张军队,同时命令军队封锁河阳桥,防止杨义臣真的派人来京城。

  这天上午,留守洛阳的礼部侍郎卢楚急忙赶来觐见燕王。

  “殿下,王世充野心勃勃,恐怕要造反!”

第678章 瓦岗新主

  卢楚也是燕王杨倓的师傅,杨倓大惊,“怎么看得出来?”

  “殿下有所不知,王世充给殿下献俘的人头中,有老人和孩童,微臣还不相信,亲自去看,看见野狗把掩埋的人头刨出来,里面果然有妇孺老人的首级,恐怕他杀的不是贼人,而是普通百姓。”

  杨倓惊得目瞪口呆,“这这是怎么回事?”

  卢楚又问道:“殿下,杨义臣的求援军报可在?”

  杨倓连忙取出军报,递给卢楚,卢楚接过军报细看,摇摇头道:“杨义臣虽是武将,但他在宫中长大,勤奋好学,书法也极好,但这军报的签名就像莽夫所写,绝不是杨义臣的笔迹,另外印章粗糙,雕工拙劣,应该也是仿造的军印。”

  杨倓听得头皮都炸开了,他从未听说有人敢假冒军报。

  “他把军权拿走,我该如何是好?”

  卢楚沉声问道:“殿下身边还有多少侍卫?”

  “还有一千侍卫?”

  卢楚咬牙道:“索性招他进宫,商议御敌对策,然后命令侍卫杀了他,这是唯一的办法。”

  只能说卢楚无知,杨倓不懂,军队已经被王世充的兄弟子侄掌控了,如果他们杀了王世充,王世充的军队岂能善罢甘休,肯定会杀进宫来。

  就在杨倓决定采取卢楚之策,杀掉王世充之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杨义臣被窦建德大军击败,杨义臣和副将吐万绪都不幸战死,两人皆以身殉国。

  这个是真的消息了,河北形势危急,杨倓刚刚想杀王世充的心思又按了下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王世充坐大。

  东郡,张须陀率领三万大军杀到距离瓦岗山约百里处,他便遇到了瓦岗军的拦截,只是张须陀派了斥候探哨,发现了瓦岗军的埋伏,他派大军直接杀向伏兵,瓦岗军大败,投降者不计其数。

  张须陀骑马巡视降卒,发现他们装备极为简陋,都穿着粗衣,拿着自制的劣质兵器,和之前自己伏击的瓦岗军大不相同。

  他命令将抓获的瓦岗文职官房彦藻押上来,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在瓦岗官居何职?”

  房彦藻胆怯道:“小人房彦藻,齐郡望族房氏子弟,不幸失身于贼,请将军饶命!”

  “你既是名门子弟,却为山贼效命,真是辱没了门风!”

  房彦藻惭愧道:“苟且于乱世,已无颜见先祖了。”

  张须陀摆摆手,“我且问你,这瓦岗军装备怎么如此低劣?上次我伏击翟让的军队,装备都还不错,这是什么缘故?”

  房彦藻苦笑道:“翟让是瓦岗军首领,他的军队装备肯定是最好的,那是当年保国会给的一批兵甲,数量很少,其他瓦岗军毕竟是山贼,怎么可能有好的装备,将军今天看到的,就是瓦岗军的主流。”

  “士气好像也很低迷,又是什么原因?”

  房彦藻叹口气道:“翟让中了毒箭,回来后不久就死了,瓦岗军将领整天争权夺利,人心都散了,哪里还有什么军心士气。”

  张须陀大喜,他知道翟让中箭落马,一定是中了毒箭,他隐隐猜到翟让死了,现在终于证实。

  没有了顾虑,张须陀便决定一股作气荡平瓦岗。

  “大军加速前进!”

  三万大军加快速度向瓦岗杀去。

  就在张须陀大军全速杀向瓦岗山不久,三十里外却悄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正是郝孝德统领的一万军队,他的目标是张须陀的后勤粮队。

  张须陀的后勤粮队由七百多粮大车组成,两千军队护卫,张须陀走得急,粮队便被抛在后面。

  就在张须陀大军走了两个时辰后,郝孝德率领一万军突然出现,从四面八方向粮车队杀来。

  张须陀大军抵达瓦岗山时天已经黑了,张须陀命令大军在山前空地上临时驻扎下来。

  士兵带了干粮,即使粮车队今天赶不来,士兵也不会挨饿。

  但张须陀却隐约感觉不对,粮车队中也有一小支骑兵,每隔一个时辰,会有一名骑兵赶来报粮车的位置,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了,粮车的骑兵依然没有来报。

  张须陀又起身查看周围的地势,虽然他驻扎在平地上,但相比周围,他们依旧在低洼处,但周围也没有地方能容纳他的三万军队。

  就在这时,山上出现了无数的黑影,一起大喊道:“你们粮车已经被劫了!”

  紧接着,数十架投石机发动,将无数的黑色圆球射进了士兵群中,士兵们才发现了,竟然是一颗颗人头,是他们押粮弟兄的人头。

  士兵们一阵大乱,心中开始胆怯起来,这时,数十颗大火球向士兵砸来,是用麦秸编织成的大球,每一颗都巨大无比。

  火球冲进了人群中,士兵们纷纷躲闪,不少士兵的军毯和小帐被点燃了,张须陀大怒,喝令道:“向山上放箭!”

  士兵们一起举弩射向山上射去,但似乎没有效果,依旧有无数的火球向士兵射来,士兵开始渐渐混乱起来,越来越多的士兵被火球点燃了,到处是哭喊声。

  “向东撤退!”

  无奈,张须陀只得下令撤退,在混乱中极其危险,很容易被敌军击溃。

  但没有办法,对方的火球越来越多,他的士兵顶不住了。

  三万大军在混乱中向东撤退。

  就在这时,两侧万箭齐发,张须陀的军队一片惨叫,皮甲顶不住弩箭的穿透,不知多少士兵被射倒,士兵开始争先恐后逃跑。

  李密见时机已到,喝令道:“吹响号角!”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单雄信和徐世绩各率一万军队从两侧杀出,张须陀军队大败,士兵们争先恐后哭喊奔逃,一路丢盔弃甲。

  瓦岗军在后面追杀,投降士兵不计其数。

  张须陀在数十名亲兵护卫下打马拼死突围,逃往东南方向。

  天亮时,张须陀已逃出了五十余里,瓦岗军也不再追击,一直等到中午,张须陀只收集了数千残军,他只得长叹一声,向梁郡方向撤离,他的官署在梁郡,那里还有他的三千军队。

  这是李密布下的诱兵之计,不断将张须陀引入了他们包围圈,再截断粮队,造成了敌军军心混乱,再用火攻,最终迫使张须陀大军撤退,从而进入他们的伏击地。

  张须陀的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投降者超过了两万五千人,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精锐军队,被李密收下了。

  虽然这一战没有能杀死张须陀,但李密的军事才能还是得到了瓦岗军众将的一致认可,推举他为新首领,李密终于以他的能力和才华成为瓦岗之主。

第679章 大军北上

  王署官房内,张亮正在汇报着刚刚接到的情报,萧夏、刘文静等人神情肃然,静静地听着张亮的汇报。

  “宇文化及率领大军攻进成都后,开始清洗西隋皇族,杨庆、杨集、杨士贵都被押上菜市口满门抄斩,秦王、蜀王以及西隋天子子孙皆下落不明,传闻都被毒杀”

  “我们的天子有消息吗?”萧夏插口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大事。

  “没有确切消息,但是宇文化及立秦王之子杨浩为新帝。”

  萧夏心中一沉,看来天子是凶多吉少了,良久,萧夏轻轻叹了口气道:“还有什么消息?”

  “还有就是宇文化及自封蜀王、大丞相,据说他拥有军队二十万。”

  萧夏点点头,“我知道了!”

  张亮行一礼退下了。

  旁边张云秋道:“殿下要正式宣布天子驾崩吗?”

  萧夏摇摇头道:“再等一等,我估计消息很快就会有了。”

  两天后,萧夏终于得到了确切消息,宇文化及在成都为天子举哀,向天下宣布大隋天子不幸在汉中感染疫病,最终不治,在子午谷驾崩,宇文化及同时要求天下人承认新帝。

  萧夏当即下令全城裹素,为天子驾崩举哀,同时向江南道军民和百官宣布,晋王府和江南道总管府不承认宇文化及所立伪帝。

  当天下午,资政萧琮找到了萧皇后,萧皇后也得知了丈夫驾崩的消息,她双眼哭得通红,神情悲戚。

  萧琮安慰妹妹道:“人死不能复生,相信晋王殿下会查明真相,如果是被人害死,他一定会诛杀弑君叛贼,为天子报仇雪恨。”

  萧皇后抹去眼泪,轻轻点头道:“晋王是什么打算,他要承认成都的新帝吗?”

  萧琮摇摇头,“晋王已经明确,绝不承认巴蜀政权。”

  萧皇后点点头,“晋王的态度很好,其实我这两天就在想,如果天子真的出事,是不是可以考虑拥立洛阳的燕王继承大统?”

  萧琮叹息一声道:“我今天来就是和你说清楚这件事,首先三个皇孙都不是嫡孙,太子妃从未生育,他们三人都是大小刘氏所生,这一点你比我清楚,所以就不存在立嫡废庶的问题,既然不存在嫡庶,晋王殿下也是天子庶生,为什么他不能继承大统?”

  “天子一直想立皇太孙!”

  萧琮沉吟一下道:“我今天来其实就想告诉你,晋王并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整个江南道的官民将士,大家拥戴他,就是希望他能继承大统,我并不是要你承认晋王为正统,但至少希望你能慎重表态。”

  “需要我怎么表态呢?”萧后终于明白了大哥的意思。

  萧琮缓缓道:“希望你不要明确谁为大统,而是要加一个条件,统一天下者为正统!”

  “这是晋王的意思?”

  萧琮点了点头,“但我们资政院希望你能加封晋王为摄政王!”

  萧琮走了,杨飞燕走上前低声对母亲道:“母亲为什么不建议侗儿继承大统呢?”

  萧皇后叹口气道:“侗儿若安分做个清闲王爷,他还能终老,可一旦他有争皇位之心,晋王的手下岂能容他?恐怕他就活不了几年了,还是给你大哥留一根嗣苗吧!”

  天子驾崩的消息顿时传遍天下,有人欢喜,有人哀悼,但更多野心者则是看到了机会,各地豪强纷纷起兵。

  隋军也连续遭遇重大挫折,杨义臣和吐万绪在魏郡战败,几乎全军覆灭,杨义臣和吐万绪都不幸死在乱军之中。

  张须陀也被瓦岗军击败,率残军败退梁郡。

  洛阳,王世充和洛阳留守官员拥戴燕王杨倓登基,尊崔王妃为皇太后,尊萧皇后为太皇太后。

  并派使者前往长安和江都,要求代王和晋王承认天子。

  与此同时,萧皇后发表诏书,正式表态,统一大隋天下者为正统,同时册封晋王萧夏为摄政王。

  五月初一,萧夏拜祭天地,以大隋摄政王的身份正式下令北征。

  十五万大军和两千战船以及后勤大船沿着通济渠北上。

  周围郡县纷纷表态效忠摄政王,之前张须陀打下的汝阴郡、淮阳郡、汝南郡、谯郡、彭城郡、下邳郡,皆兵部血刃被萧夏收入囊中。

  这天,大军抵达下邳郡宿豫县,大军驻地休息。

  秦琼快步来到晋王坐船,被亲兵带上了大船。

  这两年秦琼都是在南方各郡剿匪,一直没有参加大战立功的机会,他心中也颇为郁闷。

  历史上,秦琼可是赫赫威名,在官方成为凌烟阁功臣,在民间也成为门神,但这主要还是秦琼上了瓦岗的缘故,上了瓦岗,跟随李密这个牛人南征北战,出境率很高,又投降王世充跟李世民恶战,让李世民看到了他的能力。

  跟随萧夏也不是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像罗士信、裴行俨已经是闻名天下的大将了,王君廓、尤俊达、王伯当也赫赫有名。

  秦琼却一直默默无闻,关键是秦琼投奔萧夏太晚了,很多好的机会没有能赶上,但现在有机会了。

  “卑职秦琼,参见殿下!”

  秦琼单膝行军礼参拜,萧夏点点头,“秦将军请起!”

  “谢殿下!”

  萧夏缓缓道:“杜伏威和辅公佑也是齐郡人,你认识吗?”

首节 上一节 374/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