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65节

  杨庆怒火已经变成了惊骇,他上前摸了一下儿子的小腿,杨珮一声惨叫,小腿肿得很高,杨庆立刻明白了,儿子小腿骨折。

  他急令侍卫去请御医,又让管家带人把儿子抬去后院,折腾了半天,府中才终于安静下来。

  书房内,杨庆焦虑地负手来回踱步,旁边幕僚刘江晖问道:“请问王爷,那支船队是来运输什么货物的?”

  杨庆叹口气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它是来运什么,关键是这支船队每年来巴蜀两趟,每次都满载货物而走,还得到了崔弘峻的特殊庇护,没有任何检查船只货物的记录,说明没有人敢上船去检查,我心中恼火,在我的眼皮下,怎么能有这么无法无天的船队?”

  “但他是晋王殿下的私人船产,我听说晋王的西海商行生意很大,是天下第一商行,西海柜坊在成都也有好几家。”

  “如果只是普通商船我倒也不管了,我就怀疑是军资,我绝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

  刘江晖低声道:“但对方态度已经明确,王爷和晋王硬抗,不明确啊!”

  杨庆摇摇头,“这不一定是晋王的态度,我十天前才扣押船,才短短十天时间,晋王远在江南,他怎么可能知道,还派刺客过来,这必然是成都的管事自作主张,谅他们也不敢真动手。”

  刘江晖苦笑一声道:“王爷,卑职担心的是另外两个王爷会利用这个机会.”

  杨庆脸色一变,他听懂了,另外两人是卫王杨集和鲁王杨士贵,他们对自己掌权极为不满,他们会利用这次机会搞掉自己。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王爷,晋王驻成都大管事求见!”

  杨庆心中大怒,刚打伤自己儿子,还敢来见自己?他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刘江晖连忙劝道:“王爷千万不要冲动,对方敢来必然有说法,不要被另外两个王爷抓住机会。”

  杨庆点点头,克制住怒火道:“带他来内堂见我!”

  不多时,侍卫把宋长恩带到内堂,宋长恩躬身行一礼道:“我是晋王殿下派驻成都的置办使,在下姓宋,我们一直在成都守法经营,王爷为何派人封我们商行?”

  杨庆愣了一下,反而倒质问自己了。

  他一挥手,侍卫端上盘子,盘子里正是毒箭和纸条,杨庆冷冷道:“你给我解释一下!”

  宋长恩看了一眼,摇摇头道:“这不是我们干的!”

  “还想狡辩!”

  宋长恩不慌不忙道:“在下只是七品小官,负责贸易,刺杀西隋摄政王,改变天下局势,绝不是我这种小人物能决定,我虽然也有能力,但我绝不会冒然行事,我必须要请示晋王殿下,晋王殿下批准后我才会考虑方案,一来一去至少要三个月时间,可现在距离王爷扣留我的船才十天,王爷想想,可能是我们干的吗?恐怕是有人居心叵测,假借我们的名义刺杀王爷,让西隋朝廷以为是我们所为。”

  宋长恩说得有理有据,也暗指了杨庆的政治对手。

  杨庆不由也相信了七分,他一直就觉得时间对不上,没有晋王的批准,对方怎么敢刺杀自己?现在他也开始怀疑是另外两个王爷在搞事了。

  沉思半晌,杨庆问道:“你们采办的是什么货物?”

  “是药物,包括黄芪、芒硝和三七,这几味我们用来治疗瘟疫,给军队准备除瘟丹,高句丽那边瘟疫横行,我们军队急需药物。”

  “这几味药江南没有?”

  “江南也有,但没有巴蜀药物的药效好,我一直在巴蜀采购,有专门的货源。”

  实际上,宋长恩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先用刺杀来威胁对方,再给台阶。

  杨庆也害怕儿子再遇刺杀,他终于松口了。

  “只要不是军品,一般正常贸易我也不会阻拦,你明天来办手续吧!把船领走,另外,货物装满后,我要验货!”

第659章 创造机会

  硝石就在成都的仓库内,宋长恩当即领回船只,安排民夫开始装船,同时又买来一些黄芪、三七等药材。

  杨庆一直派人监视,带货物装完,他果然来了。

  杨庆拾起一块硝石看了看,他分不清火硝和芒硝,在他看来都一样,他还特地问过御医,知道这玩意确实是药石,寒性很重,有治理瘟疫的效果。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玩意竟然就是江南隋军第一大杀器的原料。

  更重要是他怕死,不想得罪晋王,万一真的惹恼了晋王,他派刺客来杀自己全家,那就防不胜防了,最后白白便宜了卫王和鲁王两个混蛋。

  在死亡威胁面前,他只能找个台阶认怂。

  “既然是药材,我不会阻拦,交税后就可以放行!”

  杨庆下令征了一千贯的商税,敲章放行了。

  几百艘满载火硝的大船离开了成都,沿着着岷江向长江驶去。

  三杨争权在成都已经是公开秘密了,从他们抵达巴蜀开始,就互相攻击,杨集抨击抨击杨庆仓促败退,让东隋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长安。

  杨庆则毫不客气反击,正是因为杨集和杨士贵率先逃跑,才导致军心溃败。

  最终杨庆得到军方的支持,才结束了三杨争权,傀儡天子杨勇随即封杨庆为摄政王,总领军政事务,封杨集为礼部尚书,封杨士贵为工部尚书,算是小小的安抚。

  杨庆也毫不避讳,封自己三个儿子杨瑱、杨环、杨琏分别为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和刑部侍郎,分别控制了吏权、财权和律法权,他自己兼任内史令和兵部尚书,掌握了立诏权和军权。

  西隋的兵力就是杨庆自己的两万五千关中军和大将军丘和的三万巴蜀军,另外还有杨裕的一万羽林军,再加上巴蜀各郡的府兵,大概两万余人,所以整个西隋的兵力在九万人左右。

  这天晚上,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卫王杨集的府门前,从马车里出来一名男子,年约四十岁,长得相貌堂堂,目光深沉,此人叫独孤开远,是独孤陀大哥独孤罗的三子,封爵西平郡公。

  杨集的长子杨万年迎了出来,把独孤开元请进了王府,两人一直来到内堂,杨集已经等在门口了。

  “王爷,好久不见了!”

  杨集也笑道:“感谢独孤贤侄来看望老夫!”

  两人寒暄几句,便进堂上就坐,有侍女进来上了茶。

  独孤开元欠身道:“我的家主收到了王爷的信,他很原意替王爷牵线,不知道王爷现在的想法有没有变化?”

  杨集叹口气道:“我现在对西隋完全失去信心了,现在杨庆独霸大权,架空了西隋天子,我已经心灰意冷,就想回长安养老,当然,更希望洛阳天子能原谅我,所以还是希望独孤家族能替我和天子谈一谈。”

  独孤开元点点头,“这样的话,就需要王爷再写一封信给天子,由我家主递交给天子。”

  “需要我怎么写呢?”

  “家主说,要获得天子的谅解,关键是王爷要立功,要帮助天子大军收复巴蜀,这样天子才可能赦免你,你才保得住王爵。”

  杨集一脸为难道:“可我不知道怎么帮天子?”

  独孤开元笑了笑道:“具体怎么帮再说,但王爷在心中一定要有这个态度,说不定天子也不需要你帮,关键是态度很重要。”

  杨集默默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杨集随即写了一封信交给独孤开元,这是给天子杨广的信件,在信中,杨集很诚恳地认识到自己错误,表示愿意立功赎罪,为天子剿灭西隋做出贡献。

  同时他在信中详细介绍了目前西隋的情况,包括军队、士气、朝廷情况和百姓的支持度。

  独孤开元拿到信便起身告辞,他连夜返回长安。

  天子杨广在长安呆了整整一个月,却没有接见任何一个关陇贵族成员,甚至连询问都没有,仿佛这个势力根本不存在。

  这种冷漠的态度最终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关陇贵族们彻底绝望,也让已经分裂的关陇贵族们又重新联合起来。

  这天晚上,几辆马车停泊在独孤府门前,元孝矩、元寿、独孤陀、独孤纂、侯莫陈泰、窦威、于世虔七人作为关陇贵族的代表在独孤府内堂举行了秘密议事。

  独孤陀作为召集人,对众人缓缓道:“天子长安的所作所为,彻底背叛了我们,也背叛了他的承诺,他已经不适合在皇位上继续呆下去,我考虑以政变方式推翻天子,各位是否同意?”

  事实上,独孤陀和元孝矩已经事先达成了协议,联手推翻天子,至于谁来做天子的矛盾,他们决定用多头押注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说,独孤家族在支持李渊的同时,也在暗中支持萧夏,同样的道理,元家也同时暗中支持李渊家族。

  侯莫陈泰见元寿和元孝矩同时沉默,连眼神交换都没有,便知道这两家事先已经达成一致,他便开口道:“政变我支持,但怎么政变,在哪里政变?我希望这些细节问题确定清楚。”

  独孤陀笑着点点头,“细节肯定要谈,但原则问题侯莫陈家族同意吗?是否同意政变?”

  侯莫陈泰点点头,“我可以代表我的家族同意!”

  独孤陀又看向窦威和于世虔,两人都点点头,“同意!”

  独孤陀欣然道:“既然都同意,下面就是细节问题,首先是在哪里政变?洛阳肯定不合适,我考虑了一下,如果是在征讨西隋的途中政变,我们的机会就大了。”

  “是在长安吗?”侯莫陈泰问道。

  “不一定是长安,长安或者汉中都可以。”

  窦威问道:“关键是天子会不会御驾亲征?”

  元孝矩淡淡道:“放心吧!征讨西隋,他一定会御驾亲征。”

  “那什么时候呢?”于世虔开口问道。

  独孤陀微微一笑,“我给天子创造一个机会,卫王杨集表示愿意投降天子,有了这个机会,天子一定急于剿灭西隋,估计不是今年年底,就是明天年初!”

第660章 皇后南下

  元孝矩和元寿同乘坐一辆马车回府,元寿低声道:“兄弟承诺搞定王隆,时隔这么多年,王隆还会听我们元家的话吗?”

  元孝矩淡淡笑道:“王隆这个人你不了解他,他这个人野心极大,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什么忠君爱国对他来说都是狗屁,只要利益足够,他会出卖任何人,何况我还掌握着他毒杀太子杨昭的证据,他就得老老实实听我的安排。”

  “我明白了,但兄长还要去江都吗?”

  元孝矩点点头,“我必须再去一趟,事关重大,我需要和他沟通。”

  “但天子毕竟是他父亲,他们父子感情再不好,也毕竟是父子。”

  元孝矩笑道:“我不会提这件事,我只是想和他探讨海外贸易和盐铁专卖,以及怎么收复河西、朔方之事,我们的计划我不可能让他知道。”

  元寿点点头,“兄长心里有数就行了,兄长大概什么时候去江都?”

  “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吧!我要先在洛阳呆一段时间,等天子开始西征之时,我就出发。”

  洛阳皇宫,南阳杨飞燕带着侄儿越王杨侗来到了父皇的御书房。

  杨广刚刚收到萧夏送来的快信,大姐杨丽华病重,杨广没法亲自去探望大姐,便决定让女儿带着次孙代表自己前去。

  “父皇,您就不能亲自去一趟江都吗?您一直想去看看的,大姑、老三都在江都,带上母后一起去,一家人正好团聚了。”

  如果杨飞燕是之前提这个想法,杨广说不定都会动心,但现在他的整个心思都在剿灭西隋伪政权上,尤其是他接到了卫王杨集的信,让他看到了剿灭西隋伪政权希望,眼看着收复巴蜀的机会来了,他怎么能不抓住?

  杨广摇摇头道:“你们去吧!去问问你母后,如果她想回娘家看看,也可以去一起去,父皇要剿灭西隋伪政权,他们一天不灭,父皇就一天寝食不宁。”

  “好吧!”

  杨飞燕无奈道:“我去给母后说,她一直想回江都的。”

  萧皇后没想到丈夫居然同意自己回娘家省亲,心中不由大喜,她还不敢相信,用晚膳时,她又亲自向丈夫求证。

  “陛下同意臣妾回江都?”

  杨广点点头,“大姐病重,朕考虑仅让晚辈代表朕去探望,有点不近人情,如果由皇后代表朕,那就合情合理了,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也不会怪朕。”

  萧皇后欣然道:“臣妾愿代表陛下去探望大姐。”

  杨广又道:“现在是十月初,河水还没有封冻,皇后带着孩子们尽快启程,朕会安排船只和护卫!”

  “臣妾会尽快返回洛阳!”

  杨广笑道:“不管怎么说,晋王也是你的儿子,你作为母后在江都多住些日子也无妨,再去晋陵郡看一看,新年祭祀父母,萧家可以在晋陵郡举行一次大祭,你明年春天回来也行!”

  萧皇后心中却在担心另一件事,她沉默片刻道:“陛下…还是和我一起去江都吧!大姐的病情可能很严重了,否则夏儿不会写信给陛下,陛下去见她最后一面,好吗?”

  “她若想见我最后一面,她也可以来洛阳!”

  杨广说完这句话,转身便走,萧皇后急喊:“陛下!”

  “成都还有一个让我更加头疼的大哥,我也想见他最后一面!”

  杨广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萧皇后不由低低叹了口气。

  五天后,五千骑兵护卫着萧皇后和公主的船队离开洛阳,沿着通济渠前往江都,这次规模比较低调,船队只有十几艘大船。

首节 上一节 365/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