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61节

  “你觉得这次还是江贼下手?”

  张善苦笑一声道:“一艘大船不会无缘无故把我们撞翻,何况大船上插着江贼傅光明的双龙旗。”

  赵绢儿打量一下房间,她看到了一处地方,脸色忽然微微一变,又看了看船老大的伤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连忙拉了丈夫一把,“夫君,我身体有点不舒服,我们先回去吧!”

第649章 扑朔迷离

  施孝真点点头,对船老大道:“你放心,我们会去围剿江贼,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

  施孝真带着妻子离开了小院子,一出院子,赵绢儿便低声道:“夫君快走!”

  她拉着丈夫就疾速离开院子,走到大街上,施孝真挣脱妻子的手问道:“怎么回事?”

  “夫君,我发现那个船老大的伤是装出来的,他根本没有受伤,还有,那间屋子是布置过的,有暗室,我怀疑里面有人埋伏,所以拉夫君赶紧走。”

  施孝真沉吟一下道:“他的话中确实有漏洞,马远是经验丰富的老干吏,船夫换人他肯定会发现,更不会喝陌生人送来的茶,而且六个人都中毒,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少发生,喝茶总有先后,这么热的天,也有人会暂时不喝热茶,他在编故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施孝真身边没有带手下,他担心妻子的安全,便和妻子赶到码头,立刻带着一百名士兵杀了回去。

  不料当他们杀回小院,船老大已经无影无踪,小院内没有一个人,连毛掌柜也失踪了。

  内卫在小镇上搜查了一天,船老大和毛掌柜依然踪迹皆无,酒楼伙计们也不知道掌柜下落,毛掌柜是外地聘来的,家人不在芜湖镇,伙计和厨师都本地人,审查下来没有发现异常,施孝真就下令放了他们。

  入夜,施孝真坐在桌前写记录,这是他养成的习惯,办案都要案情记录下来,以免自己有遗漏。

  赵绢儿有点耿耿于怀,当时她如果不把丈夫拉走,当场揭穿船老大,船老大和毛掌柜就跑不掉了,自己谨慎过头,结果机会错过了。

  施孝真看了妻子一眼,安慰她道:“你的谨慎是对的,暗室很大,能藏十几人,我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藏人,可如果真有埋伏,我们一旦露了马脚,小命就保不住了,再说天网恢恢,他们跑不掉!”

  赵绢儿叹息一声道:“那个船老大见我们,又是什么意思?”

  施孝真冷笑道:“他是想误导我们,让我们以为是长江水贼害死刑部司的官员,一旦我们相信他的话,我们就会去泾县草草办案,然后一门心思去长江抓水贼,他就达到目的了。”

  赵绢儿若有所思道:“不管是前面的刑部司官员还是内卫,他们的目的都是不想让我们去泾县,泾县那边一定隐藏着什么?”

  施孝真放下笔笑道:“我今天还发现一件事,给八个溺死者收尸的人竟然就是毛掌柜,这就有趣了,死的人究竟是谁?”

  次日一早,两艘大船满载着三百名士兵离开芜湖镇,沿着青戈水向南而行,前往泾县。

  三天后,三百名内卫士兵进驻泾县县城,泾县县城不大,城墙周长只有十几里,人口三千户,但泾县周围却有广袤的未开发山区,这两年泾县接收了两千多名北方难民,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很快荒地纷纷开发出来,原本冷清的泾县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县令赵厚才年约三十余岁,宣城县人,身材不高,看起来有点獐头鼠目的感觉,面相不正。

  他首先接受了内卫的质询,赵厚才看了看状纸,沉吟一下道:“施将军,难民安置条例中确实有漏洞,正在开荒的土地能不能出售?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

  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毕竟除了律法外,还有人情道德约束,别人在辛辛苦苦开荒,你却偷偷把土地买走,让别人给你做嫁衣,这种事情本身就很不道德,王家之所以这样做,他们其实并不是针对这一百二十亩土地,而是把周围一大片山林都买下来了,一百二十亩地正好在这片山林的中间,是一处山坳。”

  “那县里有没有通知陈贵一家?”

  赵厚才叹口气道:“怎么可能不通知呢?况且县里还要丈量土地,确定王家购买山林的边界,村里出动很多人帮忙,阵势很大,陈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当时我就给王家说了,让他们自己和陈家协商怎么补偿,王家也一口答应,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今年三月份的事情,地里的麦苗长得很好,但陈家也没有来告状,我就以为他们协商好了。”

  施孝真道:“这就涉及第二件事了,陈贵说,王家答应今年收获的小麦全部归他,但要陈家媳妇去王家做三个月侍女,矛盾激化就是这三个月侍女上,没错吧!”

  赵厚才点点头,“准确说不是侍女,是帮佣,陈家媳妇长得很健壮,王家正好在给家主办六十岁寿礼,需要人手,就提出让陈家媳妇去做三个月帮佣,陈家也答应了,双方也签署了协议。”

  “但陈贵说,他儿媳当晚就被人糟蹋了,这是帮佣要做的事情吗?他儿子去救妻子,结果被狗咬死,这件事县里调查了吗?”

  赵厚才半晌道:“这边山区有些事情一直就约定成俗,主家睡丫鬟侍女是常态,一般民不告,官不究,基本上都是事先承诺,事后给钱,侍女丫鬟本人也愿意,从来没有为这种事打过官司,因为陈家是北方难民,接受不了这边的风俗,但他们签署的协议中就有这一条。”

  县丞瑶光快步走来,将一份协议副本放在桌上,这就是陈贵和王家签署的协议,赵厚才指着最后的条款道:“这里写得清楚,要陈家儿媳做的事情,清扫、做饭、担水、守夜.”

  施孝真眉头一皱,“我没看见哪里写有陪寝条款?”

  赵厚才苦笑道:“泾县这里说守夜就是陪寝的意思。”

  “守夜是陪寝的意思?”

  施孝真满脸惊诧问道:“那看护家宅,彻夜不眠叫什么?”

  “那叫当更!”

  赵厚才解释道:“宣城郡南部有些词语就有特定含义,对一个女人说守夜,就是那方面的意思,将军可以去街上询问,大家都知道。”

  施孝真点点头,“但你作为县令应该考虑到,陈家不是本地人,他们不懂当地的俗语,更重要是陈氏媳妇不愿意而被糟蹋,那就不是什么协议条款的事情了,你刚才自己也说,民不告,官不究,但陈家告状,你为何不究?还有,陈家儿子被狗咬死,你们去调查了吗?究竟是被人纵狗咬死,还是有别的隐情,导致陈家儿子的人头都没有了,你又怎么解释?”

  赵厚才半晌才道:“我最后判决王家赔偿陈家一万文丧葬钱,陈家媳妇要尽快释放。”

  施孝真冷冷道:“你这叫草菅人命,因为陈家是外乡人,是安置难民,你才敢勾结地方恶霸肆意欺辱他们。”

  赵厚才脸一阵红一阵白,“卑职这就重新立案,彻底调查此案!”

  施孝真摇摇头,“这已经是小案子了,之前刑部司派人来调查,但在芜湖镇被人全部害死,晋王殿下震怒,命内卫来调查真相,赵县令,你如果现在解释不清楚,那就请你去刑部司解释。”

  赵厚才和县丞二人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

第650章 真相初现

  县令赵厚才解释不了原因,被施孝真用晋王金牌停职,由县丞姚光暂任县令,下午时分,施孝真率领三百内卫直奔王家湾村。

  泾县紧靠青戈水,大片耕地主要分布在青戈水两岸,但王家湾村并不在青戈水两岸,而是在县城东南部四十里外的山区内。

  很多事情听别人说是一回事,但到现场亲眼目睹后,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路过去,官道两边都是大片荒地,人口稀少,施孝真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不光他觉得不对,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对。

  校尉黄武对施孝真低声道:“将军发现没有,这里的无主荒地多得是,王家根本没有必要强占陈家的土地。”

  施孝真点点头,“这里面必有蹊跷,那个县令一定有事情隐瞒我们,我看得出来!”

  道路很快就不好走了,这两天下了雨,地面泥泞难行,而且正值大暑,天气炎热,山区蚊虫肆虐,内卫们走得十分艰难,想找个向导,但周围一户民居都没有。

  天渐渐暗了下来,终于前方看见了灯光,众人终于松了口气,准备加快速度。

  但就在这时,旁边树林内忽然冲出两人,拼命冲他们挥手,跌跌撞撞向他们奔来。

  “你们快回去,这里有乱匪!”

  口音不是当地人,施孝真一摆手,众人停住脚步,几名士兵迎上去,把两人扶住,只见两人蓬头垢面,浑身是伤。

  “你们可是官兵?”为首中年男子问道。

  施孝真点点头,“我们是内卫,你们二人又是何人?”

  听说是内卫,为首男子抱住他们大哭起来,内卫连忙扶住他们在路上一块大石上坐下,施孝真问道:“你究竟是何人?”

  男子抹去眼泪笑道:“失态了,在下马远,刑部司稽查官!”

  “啊!”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施孝真急道:“你不是死在芜湖镇了吗?我还在当涂县看见了你的尸首。”

  男子沉声问道:“将军并不认识我,怎么知道死的人是我?”

  “有你的腰牌为证!”

  男子点点头,“我确实是刑部司第七稽查署主事官,余杭郡人,我的顶头上司是何铸,主官是张云秋,他是长安人,下颌有颗很大的黑痣,胡须也遮挡不住,我们刚刚搬了官署,本来是第二官衙,结果搞错了,那是兵部司的官衙,我们又只得搬家去第三官衙。”

  停一下男子又继续道:“你们内卫总管是李鹿鸣,身材很高的女人,心狠手辣,而且特别护短,去年你们内卫一群人在白云酒楼喝酒闹事,被她护下来了,最后不了了之.”

  “好了!不用说了。”

  施孝真完全相信眼前之人就是马远了,外人不可能知道这么详细,他惊讶问道:“你怎么没死?怎么会在这里?”

  马远看了看远处,急忙道:“这里很危险,不是说话的地方,先离开这里,我们回头再详谈!”

  “这里有什么危险?”

  “这里隐藏着乱贼,有两三千人之多,我刚刚才逃出来!”

  施孝真吓一跳,连忙带着众人向县城方向撤退。

  三更时分,三百内卫撤退回了军船上,赵绢儿迎上来问道:“夫君,发生了什么事?”

  施孝真指指身后的中原男子,“意外找到了马远!”

  “啊!他没死。”

  “我来问问他情况!”

  施孝真将马远和另一名男子请进客舱,士兵给他们送来饭菜和热菜。

  两人饿坏了,低头大吃,施孝真坐在一旁,耐心等他们吃完。

  吃完了饭,两人又喝了热茶,这才缓过精神。

  马远介绍旁边一人道:“这位是孔清明,县衙法曹,陈家的状纸就是他帮忙代写的,多亏了他我才查明了真相。”

  孔清明年约三十余岁,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沉稳的人。

  施孝真笑了笑,又问道:“先说说芜湖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马远叹息一声道:“那天我们上了船,船老大给我们送来冰镇酸梅汤,说是芜湖镇的特产,大家刚喝了酒,正热得难受,酸梅汤来得太及时,每个人分喝了,很快都倒下,我是最后一个倒下,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眼睁睁看着船老大和两名船夫把我们的腰牌和行李都搜走。

  后来我也晕过去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落水了,双手反绑,船也翻了,我拼命挣脱绳子,游到对岸,在对岸躲了一天,发现有几艘船在水中到处搜查,船上都是一些凶神恶煞之人,后来我搭了一艘货船来到泾县,想把案子查清楚。”

  这还差不多,马远说的应该是真相,三名船夫都是一伙的,这才符合常理,他们拿了其他人的尸体假冒两名船夫。

  施孝真沉吟一下道:“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对方怎么知道你会来?怎么精准地安排那个船老大接上你们?”

  马远摇摇头,“我不知道,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巧合,三名船夫其实是江贼,他在路上听到我们商讨案情,到芜湖镇,他们去请示了对方,收了对方的钱财,便对我们下手了。”

  “泾县又是什么事情,和那个陈家有什么关系?”

  马远对旁边孔清明道:“孔老弟来说吧!”

  孔清明沉吟一下道:“不知道施将军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洞庭反贼刘元进?”

  施孝真点点头,“我记得,在安乡县被晋王殿下率军灭了。”

  “当时刘元进还有一支军队驻守清风寨,由他儿子刘仲行率领。”

  施孝真沉吟一下道:“好像是王君廓率军剿灭清风寨。”

  孔清明点点头,“当时我就在清风寨,是刘元进的一名幕僚,当时晋王军队在山下放火,大火吞没了清风寨,我跟随刘仲行以及一千余人躲进了一个很深的山洞内,晋王军队没有仔细搜山,我们就躲过了一劫。”

  “后来呢?”

  “后来刘仲行带着我们去南方的始安郡投奔林士弘,林士弘在那里混得不错,刘仲行被封为左将军,然后去年秋天,萧铣率领一支军队杀来,林士弘抵挡不住,大军被击溃,刘仲行带着数千人逃到桂阳郡,但很快,萧铣的军队又杀来了,我们只好继续北逃。”

  “刘仲行为什么不投降萧铣?”

  孔清明摇摇头,“萧铣的头号大将叫董景珍,董景珍是巴陵郡华容县人,当初刘元进攻下华容县,大肆奸淫烧杀,董景珍的父母和妹妹就惨死在刘元进刀下,董景珍怎么可能放过刘仲行?”

  “继续说!”

  “我就是那时被打散了,返回到家乡泾县,花钱找关系进县衙做了法曹,三个月前,刘仲行率领两三千人竟然窜到泾县,他想让我再做他的军师,我一口回绝了,因为我给陈家写了状纸,让他们去京口告状,结果把王家惹恼了,通知刘仲行派人把我抓进寨子,关押在地牢里,几天前马主事也被他们抓住,关进地牢,正好我和我关在一起,我们今晚联手干掉一名看守,一起逃了出来。”

  施孝真点点头,“陈家又是怎么回事?”

第651章 三郎救妻

  马远笑道:“我来说吧!我算是彻底搞清楚了,陈家开荒的地方在山区,正好就在刘仲行他们躲藏的山脚下,恶霸王家的儿子就是和刘仲行一起回来,刘仲行就指使王家买下这片山林,把陈家赶走了,那段时间刘仲行手下士兵情绪不稳,刘仲行便让王家搞一些女人安抚士兵,陈家的三媳妇年轻健壮,就被他们看上了,三媳妇当天晚上被人糟蹋,她又逃了回来,王家又带人把她抓回去了。”

  “他儿子被狗咬死了吗?”

  “没有,陈三郎被抓到山寨去了,用一个假尸体糊弄陈家。”

  施孝真沉吟一下道:“又回到官司上,县令知道刘仲行的存在?”

首节 上一节 361/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