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不能肯定,但我知道他们在江陵买了很多土地和房宅,估计和萧铣有了什么默契。”
“萧铣是想造反吗?”萧夏一针见血问道。
萧琮和萧瑀对望一眼,两人脸上都有一丝尴尬之色,萧琮半晌道:“无可讳言,萧家从来就分成两派,一个是拥隋派,以江都萧家为主,也是因为当今皇后出身江都萧氏。
而另一派是反隋派,这一派比较散,但殿下也应该一点,比如萧摩柯、萧岩、萧惠安,还有就是江宁萧家,他们一直说自己的中间派,但实际上他们骨子里也是反隋。”
“萧岩我知道,就是萧铣的师父萧渐离,但萧惠安是谁?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萧惠安便是萧岑之子,洛阳萧家家主,算是我的堂弟吧!洛阳萧氏在大业初年迁去了襄阳。”
萧夏想了想又问道:“如果萧铣要造反,那萧琳是什么态度?”
旁边萧瑀解释道:“萧岩和萧琳父子二人反目,就是因为两人政见不同,萧岩一心想复苏梁朝,但萧琳坚决反对,父子二人就为此反目了,也导致毗陵萧家分裂成两派,以前隋朝强盛时,萧琳占据上风,萧岩一直就在暗中培养武士,据说他收了五百多弟子,如果江都萧家走了,那我们估计萧岩和他的支持也要跟着去江陵了。”
萧夏来拜访江都萧家,就是想了解萧家的动向,毕竟萧家和他捆绑太深,如果一旦萧家都支持萧铣,那么自己就被动了。
萧夏点点头笑道:“家主和二叔有没有兴趣来江南道总管府任职?”
萧琮微微笑道:“如果殿下需要我们,我们理当全力支持!”
第583章 遗留物资
富国酒楼内,‘砰!’传来一声巨雷声响,随即又安静下来。
不多时,一间雅室的门的开了,两名高句丽商人拎着一只木箱子匆匆走了,头也不回,直接下了搂。
房间里,段宏伟望着一桌子的白银发呆,对方还真相信了自己,给足了六千两银子。
段宏伟走到窗前,向下方望去,只见两名高句丽商人上了一辆马车,马车急匆匆向城外驶去,估计他们今天就会离开大隋,返回高句丽。
这时,李鹿鸣走进了房间,望着一桌的银子笑道:“他们相信了吗?”
段宏伟笑了笑道:“他们可不傻,非要当着我的面点燃了一颗纸火雷试验,爆炸后他们就相信了,估计他们今天就会离开江南道。”
李鹿鸣点点头,“估计他们搞不出煤精,最后还会来找你,你要及时告诉我。”
“请总管放心,我一定会及时上报!”
官房内,张亮正在向萧夏汇报他刚刚得到洛阳情报。
“启禀殿下,两千枚瓷火雷一直就在仓库内,宇文述认为它对战争作用不大,就下令封存了,根据我们的人了解,这批瓷火雷情况不太妙。”
萧夏眉头一皱,“出了什么事?”
“两千枚瓷火雷只是在账上,但实物却不知所踪,存放瓷火雷的仓库内都堆满了战鼓,火雷怎么也找不到了。”
萧夏叹了口气,不用说他能猜到,肯定是被关陇贵族搞走了,要不然元孝矩也不会专门跑来问自己买配方。
萧夏点点头,“我知道了,还有什么情报?”
“还有就是殿下上次询问的,关于辽东撤军后粮草物资的情况,天子带着百官从水路撤走,然后由薛世雄率军撤退,其中主管仓库的仓曹参军是李德武,回来后不久,李德武就被朝廷革职。
进奏院乔管事专门询问了李德武,他说临走时把所有病死的将士都火化深埋,染病将士都坐大车带走,虽然大部分都病死在半路,但辽东大营一个士兵都没有丢下,仓库大营全部都封存了,他很担心,说那么多粮草物资,如果白白便宜了高句丽就太可惜了。”
张亮将一份清册呈给萧夏,“这就是李德武提供的,辽东仓库清册副本,天子就是看了这份册子,才心疼丢失那么多粮食物资,恼羞成怒之下便将李德武革职为民。”
萧夏接过册子细看,眼睛亮了起来,光粮食就有两百七十万石,黑豆八十万石,草料三百万担,各种兵甲都是以百万计,还有生铁五百万斤,铜三百万斤,铜钱五十万贯,布帛两百万匹,还有其他不计数的物资,光大型仓帐就有上千座。
萧夏心中大喜,笑了笑问道:“这个李德武就是裴矩的女婿吧!”
“正是!目前他被我们聘为进奏院记录参军,殿下应该看到了他抄摘的朝廷要闻。”
萧夏点点头,“我刚刚看到了,书法非常好,摘抄也颇有见地,此人才华出众,值得一用。”
张亮行一礼走了,萧夏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隋军仓促撤军,不了解情况,但自己了解,瘟疫同样在高句丽北部肆虐,给高句丽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辽水,几十万人病死,那边应该是死亡禁区才对,没有任何人敢进去。
可一旦宿主消亡,瘟疫病毒也就跟着一并消亡,瘟疫应该没有了,现在只是一个心理害怕,导致大家不敢前往,可到了明年开春,高句丽人就会去了。
这么庞大的粮草物资,怎么能白白便宜高句丽人?
想到这,萧夏当即令道:“去把裴文安找来!”
不多时,军部司通判匆匆赶来,躬身行一礼道:“参见殿下!”
“我想知道,辽东半岛和东莱郡的鸽信联系建立了吗?”
“回禀殿下,已经建立了。”
萧夏点点头,“那就通知费青奴,让立刻派人去宁远镇隋军大营查看情况,如果粮食物资都在,让他想办法把粮食物资运出来!”
进入十二月后,辽东连下几场大雪,已是一片冰天雪地,这天上午,辽河东岸宁远镇附近出现了一支数十人的队伍,这支队伍从辽东半岛而来,是驻扎在辽东半岛上的隋军。
辽东之战已经结束了半年,瘟疫也渐渐散去,但辽河两岸数百里依旧是死亡禁区,没有人敢来查看情况。
事实上,只要防护周全,就算还有瘟疫病毒,也不会被传染。
这支队伍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手上也带着鹿皮手套。
队伍走进了死寂一般的隋军大营,这里看不见一个人,也看不见尸骨,隋军在临撤退时,把所有病亡的尸体全部烧毁掩埋,染病的隋军士兵也是死在半路,大营这边倒没有多少人,不过辽东东岸全是满地尸骨,高句丽到现在也不敢前来处理。
队伍来到仓帐区,这里占地很大,有上千顶大帐,全部被营栅包围,大门上还贴着封贴,没有人进去过。
队伍砸断铁链锁,进了仓库大营,每座大帐帐门上也同样贴着封条,保持着离去时的情形。
为首斥候校尉用刀划开了大帐,这里是粮食大帐,账内寒冷而干燥,一袋袋小麦堆积如山,一袋一石,正好是一万袋。
校尉用匕首捅开一袋粮食,小麦‘哗!’地流下,校尉用手掌接住一把小麦,摊在手上细看,没有发霉,保存非常完好。
粮食大帐一共两百七十座,意味着有两百七十万石粮食,众人又来到兵器区,这里各种兵器堆积如山,光盔甲就有数十万件,战刀和长矛都超过了百万,全部都是新的。
校尉名叫李光,是辽东半岛最北面建安堡的守将,奉命来查看宁远镇隋军大营内的物资情况。
李光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查看疫情情况和物资保存情况;其次是寻找一条路,能把粮草物资运出来。
李光和手下用营栅和两艘小船做了两副大雪橇,在船上装了几十袋粮食,众人坐在雪橇上赶马,马匹拉着雪橇疾速奔跑,一口气奔进了辽河,又沿着辽河厚厚的冰面向南疾奔,两天后,雪橇抵达了辽河口东岸的建安堡。
李光立刻发一份鸽信给主将费青奴,目前疫病已经结束,粮食物资都在大营内,保存良好,建议可以用雪橇方式把粮食物资运送到建安堡暂放,开春后再运走。
十天后,六千匹挽马和一万士兵分两批乘船抵达了卑奢城,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北上。
辽水西岸很快便热闹起来,数千架大型雪橇满载着粮草物资运往建安城,一直忙碌了一个月,一千多座大帐内粮草物资全部搬光,但更幸运的是,一万士兵没有一个感染瘟疫。
第584章 北海剿匪
北海郡临淄县以南约四十里处,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正沿着淄水急匆匆向北而行,此时,山东半岛也是冰天雪地,淄水结了半尺厚的冰。
这支数千人的军队个个衣衫褴褛,装备也是乱七八糟,木棍、锄头都有,士兵们面带饥色,谁也想不到这支貌似乌合之众的军队,竟然是曾经赫赫有名的保国会。
高祝虽然平庸,但他有信念,一心以复国为己任,带着一群同样渴望复国的齐国旧贵族一直在抗争,虽然屡遭打击,但始终信念不改。
高士达发动兵变,杀死了高祝,同时也杀死了保国会的信念,连王薄这样对保国会忠心耿耿的谋士也最终黯然离去,去投奔了刘霸道。
保国会的军队在高士达的带领下沦落为山贼盗匪,在吐万绪的围剿下损失惨重,万幸的是天子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吐万绪军队被调走,高士达才得以苟延残喘。
高密郡呆不下去了,他又把残余的三千军队拉到了北海郡和齐郡交界的牛山,继续靠打家劫舍度日。
几天前,一场大雪不期而至,高士达的军队断粮了,野味也打不到,抓鱼也不可能,士兵只能靠剥树皮为食,匪众们怨声载道,无奈之下,高士达只能下决心干一票大的,抢掠临淄县。
几个月前,他们就对临淄县下过手,但只是对城外农民下手,没有进城,而这一次高士达决心进城抢掠,他也知道这会引来朝廷军队,但现在他顾不上了。
“加快速度!”
高士达大喊道:“再走几十里大家就可以吃肉玩女人了!”
吃肉玩女人是每个山匪心中的梦想,也是他们愿意跟随高士达的根本原因,种田实现不了,只有跟随高士达才能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
高士达的鼓励精准打动了每一个手下,山匪们纷纷加速速度,带着满腔的激情向临淄县奔去。
此时,在一片树林内埋伏了六千军队,正是秦琼率领的江南军十四卫,也就是之前的齐郡军。
皑皑雪原上,一队黑点正向埋伏地快步奔来,越来越近,黑点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大,为首是一名骑马的山贼头目,应该就是高士达,总人数在三千人左右。
“弩箭准备!”
秦琼一声命令,六千张弩对准了正进入伏击范围的敌军。
“射击!”
秦琼高喊一声,梆子声急促敲响,“梆!梆!梆!”
六千支弩箭一起射出,高士达的军队措不及防,暴风骤雨般的箭矢射得山匪纷纷栽倒,一片哀嚎惨叫声,高士达连人带马被射得像刺猬一样,重重摔倒。
“杀啊——“
秦琼大喊一声,六千将士一跃杀出,程咬金奔在最前面,挥动大斧哇哇大叫冲向敌军,他杀进敌群中,手起斧落,劈飞了三颗人头,他长得本来就丑,浑身鲜血淋漓,看起来更像地狱里爬出来的杀神,山匪们看见他,吓得浑身直打哆嗦,闭目等死。
程咬金一口气杀了数十人,再举斧时,却发现周围没有活人了,一回头,匪徒都在仓惶奔逃。
“你们这帮狗日的,把命留下来!”
程咬金带着士兵追杀,不管是否跪地投降,一斧头就是一个。
后面秦琼暗暗叫苦,他本来想投降者不杀,但程咬金根本就不给他机会,专门捡软的捏,投降士兵被他和手下全部杀死。
秦琼只得叹口气喝令道:“全军追杀!”
六千士兵在后面追杀,一场伏击战下来,只有极少数人逃走外,其他匪众全部被杀,没有一个活命,高士达也当场毙命。
这就意味着曾经叱咤风云的保国会彻底灭亡,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秦琼铁青着脸把程咬金叫上来训斥,“我是没有说不准杀投降者,但投降不杀这是常识,你也做了几年大将,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
程咬金耷拉着斗大的脑袋,嘴里却不服气嘟囔道:“这些人饭都没得吃了,还不肯逃走,一心跟着高士达当贼,这种贼娃子,不宰了他们,留着害人吗?”
秦琼一时语塞,程咬金话糙但理不糙,一般军队一旦没有粮食,就会崩溃,逃兵疯狂涌现,可高士达的军队沦落到吃树皮了,还不肯逃走,说明这些人骨子里就是贼,天生坏种,就是想杀人放火玩女人,就算被放了,他们还是会继续加入乱匪。
秦琼恼火道:“我说话的时候不准和我顶嘴,不服气也得忍着,不遵从军纪,就别跟我了,我让晋王殿下把你调去别处!”
程咬金最大的弱点就是离不开秦琼,他得罪人太多,大家都给秦琼一分面子,不跟程咬金计较,程咬金躲在秦琼身后能吃香喝辣,可秦琼真的不管他了,很可能在战场他就会被一支来历不明的冷箭射杀。
这一点程咬金心知肚明,他立刻老老实实接受批评。
“我知道了,保证不顶嘴就是了。”
“你给我记住了,投降者不杀,这是战场规矩,除非是我下令不留战俘,否则不准你再滥杀投降士兵。”
“我记住了!”
“去吧!”
程咬金行一礼,拎着大斧子走了。
秦琼这才问旁边的报信兵,“有什么事?”
“启禀将军,齐郡向刺史派人来求援!”
“人在哪里?”
片刻,一名报信使者到来,是秦琼曾经的同僚,历城县仓曹冷占奎。
“冷兄弟怎么来了?”
冷占奎叹息道:“回禀秦大哥,我们接到一个内部消息,刘霸道要率军南下,占领齐郡。”
秦琼一怔,”刘霸道不是被灭了吗?“
刘霸道最强盛时有军队十余万人,自称阿舅军,控制了整个豆子岗地区,但去年被天子下旨命令张须陀率三万军镇压。
阿舅军崩溃,分裂成十几支小的军队,大部分都投奔了窦建德,刘霸道也没有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