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323节

  “咚!咚!咚!”战鼓声敲响。

  隋军开始变阵,弓弩收起,士兵拾起步槊,士兵之间隔拉开,原本紧缩的隋军大阵开始迅速膨胀。

  两支大军终于相撞了,罗士信大吼一声,挥舞大铁枪挑飞一名敌将,铁枪左右翻飞,死尸在他枪尖上翻滚,隋军士和高句丽士兵在旷野里展开了殊死之战。

  这是一场双方各具优势的激战,精锐装备对阵人海战术的决战。

  就像三千重甲步兵杀得一万骑兵节节败退一样。

  高句丽大军也同样顶不住隋军大阵的冲击。

  但首先战败的是高句丽的骑兵,在重甲步兵两丈长的刀槊刺杀劈砍之下,战马纷纷被斩断马腿,惨嘶倒地。

  高句丽骑兵在重甲步兵面前没有了骑兵居高临下的优势,就俨如羊群没有了牧人和猎犬的护卫,只能任由猛兽肆意吞噬,重甲步兵对战马无情杀戮,不管落马士兵的哀嚎求饶,也绝不留情,一刀斩为两段。

  人体内脏刺鼻的腥臭气息弥漫战场,血腥恐怖的战场吓得平时养尊处优的皇家骑兵们魂飞丧胆,剩下的数千人掉转马头四散奔逃。

第571章 东升西降

  骑兵主将高建武见骑兵战败,急得连声大吼,“不准逃跑!给我顶住!”

  再喊也没有用了,骑兵伤亡近半,士气已经崩溃了。

  剩下的五千骑兵士气低迷,他们都是平壤的贵族子弟,平时鲜衣怒马,趾高气扬,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实战,意志力不足,体格也不行,战马的狂奔使他们头脑一阵阵眩晕,身形反应速度和力量都难以承受高强度的战争。

  更糟心是血腥杀戮使他们早已胆寒心裂,刺鼻的血腥之气,满地的人头、肢体和内脏俨如地狱一般,让他们恐惧万分。

  不管主将怎么叫骂,剩下的骑兵都拼命奔逃了。

  隋军的重甲步兵又转向敌军步兵。

  惨烈的战斗在旷野里处处发生,步兵混战中,罗士信挥动大铁枪,勇猛无比,他战马神骏,两臂有千斤之力,一根大铁枪舞得神出鬼没,挡他者死,拦他者亡,所向披靡,杀得敌军横尸遍野,鲜血染红了原野。

  “殿下!敌军骑兵已经溃败!”来护儿大喊道。

  骑兵溃败必然会引发步兵的士气不稳,时机成熟了。

  萧夏当即令道:“传令投掷兵出击!”

  “呜——”隋军中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两千投掷士兵出现了,萧夏的这支投掷兵也是他的杀手锏,每个人都臂力强大,这是投掷兵最重要的基础能力。

  投掷士兵点燃了火绳,将一只只三斤重铁火雷抛出三十步外的敌军人群之中。

  它就像后世的手榴弹,但比手榴弹更狠,铁火雷装了两百颗细小的淬毒铁钉,一旦被击中,根本就取不出来,一旦毒性攻心,小命就保不住了。

  在国内作战,萧夏不允许用淬毒铁钉,但对异族,他却毫不犹豫使用。

  每个投掷士兵有五颗铁火雷,平时背在身后,火雷的外型像梅瓶,正好有一个细长的手柄。

  两千颗铁火雷在敌军人群中接二连三爆炸了,铁钉四射,硝烟弥漫,高句丽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很多士兵被炸得飞起来。

  到处是痛苦的哀嚎和士兵们恐惧得大喊大叫,所有的高句丽将士都被吓坏了,他们本来就因为骑兵惨败的军心不稳。

  两千只铁火雷的爆炸,无疑彻底击溃了军心,数万高句丽士兵掉头逃亡,五千刀斧手拦不住逃亡士兵,很多人反而被愤怒的士兵砍死。

  高句丽兵败如山倒,萧夏拔出宝剑大喊:“追杀敌军!”

  “呜——”

  高昂的号角声吹响了,隋军爆发出惊天的大喊,从后面追杀高句丽士兵,数万高句丽被杀被俘虏不计其数,高建武在逃亡中被罗士信活捉,婴阳王高元带着数千人仓惶北逃。

  隋军只追出二十余里便收兵了,这时,平壤城城门大开,来不及逃走的数十名大臣开城投降,一百多名皇族全部成了萧夏的战俘。

  民夫大营距离辽水约三十里,缺水缺食物,各种肮脏杂乱,加上夏季的高温,使民夫大营成了人间炼狱,每天都有大量的尸体被抬出去掩埋,军队都自顾不暇,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战争不利,使天子杨广心烦意乱,更不关心民夫的情况。

  段文振告诉天子杨广,民夫死亡人数已超过一成,这绝对是粉饰的数据,实际上远远不止。

  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最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民夫大营内出现了瘟疫,一夜之间,上万民夫上吐下泻,一个接一个大帐传染,一个大营挤住上百民夫,只有一个人感染,整个大帐都跑不掉,全部都要被感染。

  官员极力隐瞒,都是用水土不服来搪塞,不仅对上面隐瞒,也对民夫隐瞒,但纸包不住火,随着死亡的民夫越来越多,感染瘟疫的民夫也越来多,超过三成的民夫被感染了,大营内到处在成堆的烧尸体。

  极度恐惧在民夫大营内蔓延,民夫大营开始出现大规模逃亡,一天一夜之间便逃走二十余万人,也看守民夫的两万士兵也开始大量被感染,士兵不管了。

  官员再也隐瞒不住,只得向上汇报,却矢口不提死了多少人,逃走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报告一层层上递,终于到了天子的手中。

  杨广这才知道民夫大营爆发了瘟疫,他大吃一惊,要知道开皇十七年三十万大军征高句丽半途而废,就是因为瘟疫爆发。

  更要命的是七天前十万民夫刚刚运送粮食进入高句丽,这些民夫中有没有人也感染瘟疫了?

  杨广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他立刻把段文振找来,满心焦虑对他道:“段爱卿立刻去民夫营把情况查清楚,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些隐瞒情况的官员,全部抓起来,朕一定要严加惩处!”

  “微臣遵旨!”

  段文振匆匆去了,杨广心中烦躁,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几乎一夜不眠。

  与此同时,二十万隋朝大军已经渡过了鸭渌水,杀到了清川水北岸,却无法再继续南下了,他们粮食要断绝了,但运粮队伍却迟迟未来,急得于仲文直跺脚。

  按理说他们每个士兵都背负了三十斤粮食,现在才过了去十天,粮食应该还有不少,但实际上,大部分士兵都受不了负重,行军路上偷偷扔掉了粮食,导致很多军营无粮,于仲文和杨义臣查下来才发现平均每个士兵竟然只剩下三四斤粮食了。

  大帐内,于仲文和杨义臣紧急商议对策。

  杨义臣焦虑道:“现在我们必须立刻掉头回师,现在我担心的是,走到一半粮食就没有了,该怎么办?”

  于仲文想了想道:“我估计后勤粮队已经在路上了,我们现在赶回去,说不定半路上能遇到粮队!”

  “希望能被老将军言中!”

  两人意见都一致,必须立刻撤军。

  当天下午,二十万大军开始调头撤退了。

  天子杨广刚开始严禁大军冒然南下,丧失很多战机,但需要他谨慎的时候,他又命令二十万大军火速南下攻打平壤,完全不管高句丽十几万大军去向。

  实际上,高丽军主帅乙支文德率领的十几万大军根本没有远去,当于仲文和杨义臣二人率领的二十大军冒然南下后,乙支文德率领的十几万高句丽军却出现在他们身后,

  于仲文和杨义臣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心心念念盼望的后勤运输队遭到了高句丽袭击,两万护粮队全军覆灭,十万民夫也成了高丽军的俘虏。

  三天后,二十万隋军粮食已断,军队陷入慌乱,开始争先恐后渡鸭渌水北上,此时,乙支文德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在北岸等着他们。

  下午时分,大军刚渡河一半,北岸忽然鼓声大作,十万高句丽大军从四面八方杀来,北岸的隋军瞬间崩溃,士兵争先恐后南逃,士兵互相践踏,无数人被挤下浮桥落水,被激流卷走。

  浮桥忽然断裂,桥上的数千人全部落水,北岸数万士兵无处可逃,只得哭喊着跪地求饶。

  但就算南岸的士兵也同样难逃大劫,两天后,隋军粮食彻底断绝,于仲文和杨义臣被迫率军向高句丽投降。

  二十二万大军和十万民夫全军覆灭,如果加上之前阵亡的十万将士,这次东征已经有三十二万大军覆灭。

  五十万大军只剩下十八万人了。

第572章 危机蔓延

  瘟疫发展得极为迅猛,民夫大营也上演了疯狂逃亡,短短几天时间,民夫大营就变成了一座空营,除了数万染病待毙的民夫和已经染病死去的三十余万人,民夫大营再没有一个活口。

  整个大营内臭气熏天,没有人敢进去,兵部尚书段文振只得下令放火烧营,士兵不断砍伐树木,扔进大营助燃,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整个民夫大营烧成了一片白地。

  但烈火并没有把瘟神烧死,军队也开始感染了,段文振带去清理民夫大营的一万多士兵也先后感染,段文振本人也感染瘟疫,三天后不幸病死。

  瘟疫开始在军队中蔓延,大将军辛世雄、麦铁杖先后病逝,甚至连杨雄、杨达也染病倒下,军营哀声一片。

  一连串的噩耗将天子杨广彻底打击懵了,他现在已经不是担忧东征能否获胜的问题,而是担忧他自己能否活着离开辽东的问题。

  杨广已经等不下去了,急令全军收拾撤退。

  可就在这时,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从辽水向西的官道上全是倒毙的民夫尸体,很多人都是染病而亡,但更多人却是因为病饿而死,没有粮食,本来就已经极度虚弱的民夫根本就不可能活着走回中原,死者相枕,臭秽盈路。

  这个消息让所有文武官员都面面相觑。

  这时,虞世基道:“陛下,我们可以乘船离开辽东!”

  这个建议让杨广精神一振,是可以趁船离开辽东,甚至可以直接返回洛阳。

  杨广连声道:“立刻收拾行装,我们连夜乘船离开!”

  可惜没有那么多大船,之前运送物资的船队都已返回东莱郡,只剩下十艘大船。

  杨广也顾不上军队了,他当即命令大将军薛世雄和张瑾率领大军从陆路撤退,所有粮草物资能带多少就带多少,他则带着百官和其余生病的重要将领,乘坐十艘大船连夜离开了辽水,向南驶入渤海,前往漳水河口,从永济渠返回洛阳。

  杨雄和杨达最终没有能救活,病逝于回程之中。

  就在天子杨广乘船离开辽东的同一时刻,江南军的最后一支船队也离开了大同江,返回龙尾岛。

  萧夏并没有抓捕普通百姓,而是将高句丽的皇族、百官、学者以及他们的家眷、家仆等等约四千余人全部抓捕到龙尾岛关押。

  原因也很简单,抓捕几十万人,光养活他们就很吃力,不如抓捕精华,这四千多人足以让高句丽屈服。

  另外,隋军又将皇宫、官宅、仓库内的各种财富、物资、粮食几乎全部搬空,将高句丽几百年积累的财富扫荡一空。

  攻下平壤城只是萧夏辽东战役的第一步,第二步的目标便是辽东半岛。

  三天后,数百艘大船离开龙尾岛,驶向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也也是高句丽经营的中点地区,军事中心设在南端的奢卑城,驻扎军队两万余人。

  奢卑城位于今天大连金州区,这里沿海是平原地区,纵深便是低山丘陵区。

  根据高句丽人的建城习惯,奢卑城便修建一座延绵十几里的山岗之上,从很远的海面上,就能看见这座造型奇特的城池,它实际上是一座山城,倚山而建,由脚城、腰城和顶城三部分组成,站在顶城上也能看到大海上的所有动静。

  所以当隋军庞大的船队出现在海面上,便立刻被奢卑城的士兵发现了,城内敲响的警钟。

  “当!当!当!”

  两万多人的军营是在脚城,警钟声敲响,两万高句丽士兵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城头上站满了士兵,严阵以待。

  此时萧夏也站在船头,用千里眼观察距离海边很近的卑奢城,这座卑奢城让他想到了《魔戒》中的那种中土王城,确实很像。

  “殿下,高句丽建这座城花费不少时间和财力啊!”

  来护儿笑道:“我估计没有二十年,这座城建不起来。”

  萧夏笑着点点头,“拿下这座城,辽东半岛上的其他据点也就不足为虑了。”

  船队开始缓缓进入海湾,萧夏意外发现,海湾居然也有五艘大船,正准备起航逃跑,萧夏当即下令道:“活捉这几艘大船!”

  战船迅速将几艘大船包围,隋军士兵跳上去,很快便控制住了船夫和跟船士兵。

  不多时,水军鹰扬郎将费青奴来向萧夏汇报,“启禀殿下,我们船舱内发现大量隋军兵甲和隋军军粮?”

  萧夏一怔,立刻令道:“去好好审讯,是怎么回事?”

  审讯很快,对方船只主管像吐豆子一样交代了。

  费青奴禀报道:“对方是高句丽商船,他们从鸭渌水过来,他说隋军二十万军队全部投降,还有后勤十万民夫也成了俘虏,粮食和兵甲就是他们的战利品,他们也是刚到卑奢城,还没有来得及卸货,他们还要回去运送好几趟。”

  萧夏立刻明白了,如果补给被切断,隋军粮食断绝,就只能投降。

  “继续审问,传令全军靠岸登陆!”

  隋军开始靠岸登陆,一支支军队上了岸,立刻组成防御阵型,当天下午,三万大军全部登陆,高句丽士兵始终没有出城来骚扰,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对方主将很谨慎,绝不会轻易冒险。

  很快,二十架中型投石机也被搬运上岸。

  隋军在海边休息了一夜,次日一早,三万军队在卑奢城下列阵完毕。

  半圆型的城头上站满了高句丽守军,足有上万人,萧夏眯眼打量这座大型军城,城墙高达三丈,全部都是用大石砌成,非常坚固,上山通道位于城墙两端,所以就算攻进城去,还得上城,从城墙两端上山。

  萧夏又打量大山,这不是一座孤山,而是一条长达十几里的山岗,山城就位于山岗的最东面。

  萧夏一招手把沈光叫上来,对他道:“你带百名斥候从山岗西面上去,看看有没有路,想办法攀上敌军的顶层。”

首节 上一节 32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