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却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应该让兄弟去烧晋王的香,自己留下烧天子的香,这样不管是哪一边获胜,他们虞家都能长盛不倒。
虞世基回到府中,立刻派人把住在自己府宅东院的兄弟虞世南找来。
虞世南低调简朴,和贪赂成性的兄长截然相反,不过兄弟二人感情一向很好,虞世基见兄弟买不起洛阳房宅,又不肯接受自己给他的特殊优待,安排一座官宅,虞世基便让人把东院腾出来,让给兄弟一家居住。
不过这一次,虞世南的一份人口流失报告,没有事先和兄长沟通,直接报给了天子,触犯到了虞世基的切身利益,天子必然已经察觉到了自己隐瞒真相这件事。
不多时,虞世南匆匆赶来。
“兄长找我有事?”
虞世基缓缓道:“今天天子召见我,谈及你写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为什么不事先提交给我?”
虞世南沉默半晌道:“之前关于义仓的报告,我提交给兄长,但最后呢,兄长交给天子了吗?“
“义仓情况特殊,天子让宇文述主管,我们就不要多事了。”
虞世南摇摇头,“义仓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被强行压下去了,不给百姓一个交代,总有一天还会爆发,那时问题更大了,宇文述欺瞒天子,说义仓问题已经解决,到时再爆发出大问题,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虞世基冷冷道:“义仓的问题谁都解决不了,报给天子又有什么用,只会让我得罪宇文述!”
虞世南针锋相对道:“就是因为兄长只管自己利益而不管朝廷死活的一贯态度,所以我才把人口流失报告直接提交给了天子。”
“你!”
虞世基被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晌他冷冷道:“晋王在筹建江南太学,请国子监推荐一人出任太学学正,我决定推荐你去,明天你去国子监报道吧!”
虞世南不满道:“兄长这是在报复我吗?”
虞世基哼了一声,“你认为我是在报复你,我也没有办法,但我既然是虞氏家主,就要为家族的长远考虑,我让你去晋王那里,是希望晋王高层也有虞家之人,这样,将来不管是谁上位,我们家族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虞世南这才明白兄长的考虑,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一直很想知道晋王是怎么解决了义仓问题,他需要要去实地考虑,再给天子献一个义仓解决方案。
想到这,虞世南轻轻点头,“好吧!我去就是了!
第553章 连环刺杀
中午时分,李敏一家三口从清风酒楼出来,这几天,他们府上的两名厨娘同时辞职,一人是老家父亲病逝,她要回去奔丧,另一人索性就不辞而别。
合适的厨娘一时找不到,没办法,这几天李敏一家都在外面吃饭。
清风酒楼就位于李敏所在的坊内,档次还不错,距离李敏府宅约一里左右。
今天是休日,天气也不错,中午的阳光格外温暖,一家人吃完饭,也不坐马车,慢慢的散步回府,后面跟着几名护卫武士。
六岁的儿子李桦在父母面前跑来跑去,快乐无比。
这时,宇文娥英发现丈夫鞋面上粘一块乳酪,很是醒目,便笑道:“夫妻鞋上是那块乳酪吧!”
李敏也看见了,笑道:“我说那块乳酪跑哪里去了,原来掉在鞋上。”
“我来给夫君擦掉吧!”
“不用,我自己来。”
李敏取出手帕,蹲下擦拭鞋面,就在这时,一支淬毒狼牙箭从对面‘嗖!’射来,直取李敏头顶。
很巧,正好李敏的儿子跑来看父亲在擦什么,替父亲挡住了这一箭,一箭正中李桦后背,李桦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
李敏大惊失色,上前一把抱起儿子,“桦儿!桦儿!”
几名武士也反应过来,拔出剑冲上来。
“爹爹!”李桦小声喊了一声,头一歪,就此逝去。
李敏肝胆皆裂,抱着儿子‘噗通!'跪下,嚎啕大哭。
宇文娥英也惨叫一声,“我的儿啊!”
她身体也晕倒在地。
刺客叫苗笙,是一名三十余岁的武士,极善弓弩,是宇文述的新十三太保之一,排名第七。
他就埋伏在对面的屋脊上,他已经跟踪了李敏半个月,一直在等待机会,这次宇文智及将李敏府上的两名厨娘支走,给苗笙创造了机会。
苗笙只有一次机会,他也格外谨慎,他知道李敏颇有武艺,只能等他低头,或者从背后射杀,但背后又有武士跟随,也不好袭击。
就在李敏低头去擦拭鞋上污渍时,难得一遇的机会来了,苗笙果断射出了一箭,不料李敏的儿子正好跑来,替父亲挡住了致命一箭。
苗笙见没有机会了,急忙跳下了房屋,一路向北疾奔,有人早已准备了梯子,让他翻过了坊墙,消失在大街尽头。
不管射没射中,他都要去向宇文智及汇报。
宇文智及此时就在福善坊的浣花酒楼内等候消息,这是宇文家族的酒楼,宇文智及就在二楼靠窗的雅室内,搂着两名妓女喝酒。
这时,一名手下在门口道:“三少主,苗笙回来了!”
宇文智及精神一振,这可关系到他的十万贯钱,他连忙道:“快叫他进来!”
他一挥手,两名妓女连忙起身走了。
苗笙快步走进房间,单膝跪下道:“卑职无能!”
宇文智及眼睛一瞪,“你刺杀失败了?”
“不是,卑职刺杀应该不会失败,只是李敏的儿子忽然跑来,替他父亲挡住了一箭,所以.卑职向殿下请罪!”
宇文智及没有吭声,苗笙心中紧张,又连忙道:“卑职会抓住机会,保证下次一定成功!”
宇文智及还是没有吭声,苗笙心中奇怪,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只见少主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额头上冒出一截刀尖,一缕鲜血正顺着额头向下流。
苗笙大叫一声,“有刺客!少主遇刺!”
外面冲进了十几名武士,这时,宇文智及歪身倒地,后脑上插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后面是一扇敞开的窗户,飞刀就是从窗外射来。
众人冲到窗前,向四下搜寻,找不到刺客的踪影,为首武士回头一巴掌将苗笙打翻,怒斥道:“就只有你一个人在房间,是怎么回事?”
苗笙哭丧着脸道:“我正在汇报,不敢抬头,发现不对劲才抬头,我也没有发现刺客。”
“混蛋!”
为首武士一拳将他打倒,众人商议一下,恐怕还是和李敏刺杀案有关,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向主公禀报!
众人抬着宇文智及的尸体,乘坐马车赶回宇文府。
今天是休日,宇文述也在府中,他正在审核兵部围剿乱匪的方案,宇文述也有点头大,三大乱匪聚集地,瓦岗寨、高鸡泊和豆子岗都有一个共同点,占地广阔,地形复杂,里面荒凉没有人烟,几次围剿失败,都是地形太复杂而被乱匪伏击。
宇文述叹口气,兵部的方案还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派重兵去围剿,粮食后勤什么都简简单单一带而过,认为不需要准备太多后勤物资。
这就是骨子里瞧不起造反的乱匪,还是太轻敌啊!
就在这时,一名武士奔到堂下急声禀报道:“启禀主上,三公子出事了!”
宇文述瞪大了眼睛,“出什么事了?”
“三公子遇刺,已经.已经不幸身亡。”
“什么!”
宇文述如晴天霹雳,发疯一般向大门外冲去,大群侍卫跟在后面。
冲到府门外,马车来了,武士们将尸体搬出来,宇文述大叫一声,“我的儿啊!”
他张开手臂扑上去,就在这时,一支短弩闪电般射来,宇文述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之中,神情激荡,外界一切他都没有意识了。
“噗!”
一箭正中咽喉,宇文述闷叫一声,仰面栽倒。
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忽然有人反应过来,大叫一声,向两名路人冲去,忽然间寒光闪烁,冲来的十几名武士都被一剑刺穿咽喉毙命。
在众人愣神之时,一辆马车疾速驶来,两名路人跳上马车,马车疾速奔驰,武士们大喊着追上来,却被弩矢连续射杀了七八人,后面的武士都不敢追了,都在大喊大叫。
宇文述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代枭雄杀人无数,最终也死在刺客手中。
马车一路疾奔,驶出了洛阳城,车内二人正是张觉和雄阔海。
他们策划了一个多月,最终利用宇文智及之死引出了宇文述的真身,一举刺杀得手,短弩箭淬有剧毒,中箭必亡,何况是射穿了咽喉。
两人都有一种想要仰天长啸的冲动,尤其是张觉,终于大仇得报,二十年压抑在心中的痛苦得以释放,悲喜交集,他一时间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这时他们和徐世绩、侯君集汇合了,在酒楼刺杀宇文智及之人正是侯君集,他的轻功极高,刺杀宇文智及后便跃上房顶,从房顶逃脱。
徐世绩听说刺杀得手,他心中大喜,四人换了马匹,催马疾奔而走,走河阳桥去了河内郡,最后从黎阳县渡黄河回了瓦岗寨。
第554章 情报先行
宇文述被刺杀让天子杨广暴跳如雷,他当即下旨罢免了武侯卫大将军窦抗之职,调回宇文成都实任武侯卫大将军,负责洛阳全城治安。
又命令裴蕴为总负责,牵头刑部、大理寺、洛阳府全面调查宇文述的死因,一定要查出究竟是谁刺杀了宇文述?
几天后,裴蕴向天子杨广汇报了最初的调查结果。
“启禀殿下,这次刺杀非常诡异,可以说是连环刺杀。”
“什么叫连环刺杀?”杨广瞪大眼睛问道。
“第一个被刺杀的人竟然是李敏的儿子李桦,对方应该是刺杀李敏,但误杀了李敏六岁的儿子。”
杨广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陛下,是李浑想刺杀李敏,夺取其家财,他去找宇文述帮忙,但没找到宇文述,却找到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一口答应替李浑刺杀李敏。”
“什么?李敏的儿子是宇文智及刺杀的?”杨广完全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向大姐交代?
“然后呢?”杨广又道:“继续说下去!”
“然后刺客回酒楼向宇文智及报告,结果正在汇报之时,宇文智及被人从身后窗外用飞刀刺杀,刺客是从楼顶逃走。
但刺杀宇文智及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宇文述,估计因为宇文述有三名替身,刺客分不清楚,所以刺杀他儿子,这个时候一定是本人哭喊儿子,所以就在宇文府门前,宇文述被埋伏的刺客用毒弩箭刺杀。”
“朕想知道,凶手究竟是什么人?”
“宇文述的侍卫认出其中一人应该是张觉,陈朝大将,五年前在青龙寺曾经刺杀过宇文述,此人还是晋王的授武之师。”
“难道刺杀宇文述和晋王有关?”杨广疑惑道。
裴蕴遥摇头,“应该和晋王无关,张觉五年前刺杀宇文述失败后就消失了,后来居然成为齐王殿下的侍卫首领。”
杨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怎么此人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扯上关系了?
“后来呢?”
“后来安阳城破他逃掉了,他应该是加入某个乱匪集团,要么是高鸡泊,要么是豆子岗,要么是瓦岗寨,所以卑职调查的初步结论,宇文相国是被乱匪刺杀。”
杨广缓缓点头,他咬牙切齿道:“朕如果不扑灭这些乱贼,他们必然还会刺杀其他朝官,传朕旨意,命令杨义臣率三万军攻打高鸡泊乱匪,命令郇王杨庆率三万军攻打瓦岗寨,命令吐万绪率军三万攻打豆子岗,命令魏文通率两万军彻底灭掉山东各郡乱匪。”
停一下,杨广又冷冷道:“再传朕的旨意,罢免李浑一切职务和爵位,交大理寺严审,若刺杀李敏之子是他主谋,朕一定严惩不贷!”
巴陵县就是今年岳阳,为巴陵郡郡治,十一月初的巴陵县已经早早进入了过年状态,很多店铺都开始卖年货。
在县城南门附近,有一家药铺,叫做济安药铺,一直存在很多年,生意还不错。
这些天在药铺斜对面的高升客栈内住进了几名商人,巴陵县的黄莲很出名,每年都有大量黄莲卖到天下各地,他们就是采购黄莲的商人。
但实际上,这几名商人是江南道总管府情报署的探子,根据巴陵县衙的情报,这家济安药铺极可能就是乱匪刘元进在巴陵县的眼线。
刘元进是东阳郡的山越漏网之鱼,他逃过了隋军对山越反叛豪强的打击,带着一群手下逃到了洞庭湖。
这两月,刘元进忽然变得猖狂起来,引起了萧夏的高度重视,决定歼灭这支洞庭湖乱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