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95节

  崔羽微微笑道:“我在和大婶聊蜂窝煤好处呢!”

  萧夏笑问道:“夫人家里也开始用蜂窝煤了?”

  贺拔氏笑着点点头,“我家相公对新事物是最热衷的,我们家也是第一批用上蜂窝煤,我还自己准备了一个炉子烧茶。”

  “夫人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小蜂窝煤最好用,一块煤正好可以烧一壶茶,干净、方便而且便宜。”

  蜂窝煤在一个月前开始在民间推广,隋朝的工匠很有创造力,他们不仅制造出了蜂窝煤和煤球,以及专用炉子,还造出一种小蜂窝煤,又小又薄,像块柿饼一样,这就是烧茶用的蜂窝煤,因为隋朝没有暖水瓶,所以每次煎茶都要现烧水,如果蜂窝煤用得太多就浪费了,所以就创造了这种专门用来烧茶的小煤饼,一块煤饼正好烧一壶茶。

  贺拔氏想了想又笑道:“点火棒也很好用!”

  点火棒就是长火柴,是一种细竹签,约和筷子一般长,前端有火药,一点就燃,用来点煤饼和蜂窝煤,煤饼和蜂窝煤上都涂一层火硝液,用点火棒就比较容易点燃。

  当然,这是富贵人家的用法,贫寒人家是用煤球,蜂窝煤是用来生火的,薄薄的蜂窝煤燃烧后,上面就用煤球了,因为蜂窝煤上有火硝液,燃烧很容易,但也比较贵,贫寒人家往往是几家合用一块。

  而且贫寒人家用的点火棒是麦秸杆束,几乎不要钱。

  萧夏喝一碗凉茶,又问张乔道:“白云观有自己麦田吗?”

  张乔笑道点点头,“当然有,不过我们有分工,我是负责种药,别的师姐负责种粮食,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割过麦子。”

  “公子,我割过麦子!”陆谢庭在一旁笑道。

  “你们大家族也要下田?”

  陆谢庭点点头,“每年这个时候,麦子熟了,还有秋天的水稻熟了,陆家所有子弟都要跟随家主下地割麦割稻子,另外男族人还要下水田插秧,是真的插秧,不是摆样子,女人就不用下田,但要搬运秧苗,家主说,我们是耕读世家,只有懂得稼作辛劳,家族才能传承下去。”

  萧夏欣然道:“有这样好的家风,难怪吴门世家能长久。”

  这时,一名亲兵跑来禀报,“殿下,元文真求见!”

  萧夏见官道上停着一辆马车,萧夏心中冷笑一声道:“你去告诉他们,今天是稼作之日,不谈公事,如果他愿意来收麦子,我倒是欢迎,他谈公事,明天上午请他来总管府见我!”

  “遵令!”

  亲兵沿着田埂跑了过去,给一名元文真的手下说了几句,手下回去禀报,不多时,马车缓缓离去。

  贺拔氏呵呵笑道:“殿下,这个元家子弟可不聪明,如果他愿意和殿下一起收割劳作,那么很多事情都好谈了。”

  萧夏淡淡笑道:“看来他也并不笨!”

  贺拔氏这才发现元文真沿着田埂走过来了,他换一身衣服,身穿短衣,头戴斗笠,手中拿一把镰刀,笑容满面走过来了。

  萧夏点点头,这些关陇贵族子弟智商有,情商也有,还真是人才辈出。

  元文真一言不发,走下麦田便开始割麦,动作很熟练,萧夏也没有说话,两个隔着五十步各自割麦,到萧夏带着家人离开时,元文真还在弯腰割麦,他已经足足割了三亩麦田。

  次日一早,元文真再一次来到总管府,很快便被带到萧夏面前。

  萧夏看了他片刻,一摆手,“请坐!”

  元文真沉吟半晌道:“关陇贵族并没有参与山越豪强叛乱,是我的个人责任,我想要山越人的盐田,就鼓动他们造反,蓝兆田答应我,不管造反是否成功,他都会把盐田送给我,可惜他食言了。”

  萧夏笑了笑,“那你给我解释一下,几万套北齐兵甲从哪里来?”

  “从保国会手中买来的,我特地问过他们,他们和保国会关系密切,甚至效仿保国会成立了建国会。”

  萧夏点点头,“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想一个人扛下所有的责任,把关陇贵族撇清,你确实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关陇子弟,但我不喜欢你把我的头脑看得这么简单。”

  萧夏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审问记录,扔在桌上,“你解释一下吧!侯莫陈冲是谁?他押送的一万五千套兵甲是从雍县天鹿庄园起运的,天鹿庄园是谁的庄园,如果我现在通知朝廷去搜查,他们还能搜出什么?”

  元文真一下子呆住了,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侯莫陈冲应该已经服毒自杀了,他们怎么还有脸活着?”

  元文真半晌道:“或许是侯莫陈家族私人所为,和关陇贵族没有关系。”

  萧夏摇摇头,“你还是真是糊涂,我告诉你吧!我三个月之前就抓到了侯莫陈冲,但到现在,侯莫陈家族依然安然无恙,你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吗?难道是江都和洛阳距离太远,三个月的时间,报告都还没有送到天子桌上?”

  元文真终于明白了,萧夏并不打算把报告送给天子,也就是说,他们还有谈判的余地。

  “殿下想要什么,就明说吧!”

  萧夏冷冷道:“我只是想要个解释而已,你们元氏家主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的,而你们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连家主的话都言而无信?”

  “殿下需要听我的解释吗?”

  萧夏摇摇头,“我要你们家主的书面解释,不过作为我反击的第一步,我不会再允许关陇贵族在江南经营盐业,十天之内,你把所有的店铺交给江南道盐铁监,也就是之前的西海盐行。

  然后我再给你二十天时间,把你们家主的书面解释交给我,否则,一万五千套兵甲和侯莫陈冲我会一并交给天子。

  我也劝你们不要想着转移兵甲,我已经想到了,你们不会有任何机会。”

  元文真默默点了点头。

第513章 小眉逃婚

  一场针尖般的小雨笼罩着洛阳,细细密密的针雨带起的雾气使天空变成了灰白色,也影响了人们出行的视线,大街上人不多,少数行人步履匆匆。

  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从坊门前驶过,马蹄敲打着地上石板,发出清脆的哒哒声,马车内,元孝矩目光深邃望着车窗外。

  马车最终在一座大宅前停下,这是破坊墙单独开大门的豪门大宅,独孤主府,独孤陀撑着油纸伞已经等候多时。

  “让独孤兄久等了!”

  元孝矩被随从扶下马车,一把伞及时出现他头顶。

  独孤陀呵呵一笑,“不妨,贤弟请!”

  “独孤兄请!”

  两人来到外书房分宾主落座,一名侍女进来给他们上了热茶。

  元孝矩缓缓道:“我打算去一趟江都!”

  独孤陀眉头一皱,“贤弟还真把晋王的要求当回事?他本来就没打算把我们支持山越叛乱之事捅出去,否则他早就说了,他不过是利用这件事垄断江南盐业而已。”

  元孝矩苦笑一声道:“我承认独孤兄说得对,晋王确实是为了垄断盐业,但我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他要替我们隐瞒?他可是大隋亲王,我们反叛大隋,他还居然替我们隐瞒,说是为了盐利,但把我们全部干掉,盐利不一样归他吗?”

  “贤弟觉得他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但他心机很深,思虑极远,如果我们小看他,将来必会追悔莫及。”

  独孤陀沉默片刻道:“那贤弟打算给他怎么解释呢?”

  “解释倒问题不大,他是去年十二月来洛阳,但我们支持山越人是去年九月的事情了,可以用时间差来解释,我去江都见他并不是为了解释,而是去谈合作。”

  “贤弟觉得我们和他还有合作的余地?”

  “当然,他只是断了我们的盐利,但我们在江南的其他利益他没有碰,说明他还是留有余地,更重要是.”

  元孝矩压低声音道:“他和天子并不是一条心!”

  独孤陀一惊,“为什么?就因为他对我们网开一面?”

  “兄长想一想,难道他就不想再向上登高一步?以前太子是他大哥,顾及兄弟情分,他不好争抢,现在太子成傻子了,他还有什么顾虑,难道他真想眼睁睁地看着齐王上位?”

  “可是他是私生子啊!他怎么可能上位。”

  “问题就在这里!”

  元孝矩敲敲桌子道:“按照盛世的皇位更替,他确实没有一点机会,皇族不会认可,大臣也不会认可,很明显,天子也不认可,把他打发去江南,天子宁可立皇太孙,也不会考虑他,晋王再有能力,为王朝付出再多,皇位也轮不到他。

  但如果是乱世就不一样了,一旦大隋进入乱世,各路枭雄都有机会夺取天下,何况他还是皇族,所以我猜他也是希望乱世,只有乱世,他才有机会上位。”

  独孤陀点点头,“所以他替我们隐瞒了兵甲之事?”

  “一点没错,既然大家都希望乱世,那么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所以我要亲自去一趟江都。”

  独孤陀沉思良久缓缓道:“晋王比他父亲更可怕,我很担心灭了一头狼,又会窜起一只虎,贤弟,我们可不能养虎为患啊!”

  元孝矩轻轻点头,“我知道,兄长放心,我会把握好那个度,既要从江南获利,但又不会养虎为患。”

  “这个平衡很难,怎么才能做到呢?”

  元孝矩冷笑一声道:“到关键时刻就想办法把他调离江南,让他的苦心经营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

  时间到了六月,江都一天比一天热,比起北方,江都不仅热而且闷,长江带来的巨大湿气让人如置蒸笼。

  这天上午,北方驶来运冰船队抵达了江都,终于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北方县城都有冰库,江南的城池却没有,冬天这里结不了几尺厚的冰,但江南人有自己的消暑之招,那就是深井水,用冰彻的深井水做成饮料,配上酸梅汁,无比的清凉解暑。

  更重要是,本地人都习惯了这样的气候,北方人无法忍受,江南人却能泰然处之。

  这次运来的冰就是给北方高官们解暑用的,一个月前就建好了冰窖,就等着北方的冰块运来。

  萧夏的房间夹墙终于放置冰块,闷热的房间一下子清凉下来,心中的烦躁也随之消退了。

  陆谢庭在五天前返回了陆家,萧夏又派来一支船队前去吴郡迎亲,要给足陆家面子。

  妻子崔羽端着一盏冰镇酸梅汤走进书房,把茶放在桌上笑道:“难得夫君这么休闲在家!”

  萧夏把玩着一块玉石笑道:“天气太热,实在不想出门,再说今天是休日,我已经很多休日没有休息了。”

  “劳逸结合才能长久,驴子都还有机会休息,夫君不会连驴子都不如吗?”

  萧夏笑问道:“你的夫君和驴子有关系吗?”

  崔羽‘噗!’的笑出声来,“我的夫君比驴子好多了,至少脸没有那么长,好了,我去看看小眉,这死丫头居然逃婚,我真没法给父母交代了。”

  “小眉多大了?应该是十七了吧!”

  “没有,我父亲为了让她早读书,虚报了一岁,实际上她今年十六岁。”

  “十六岁也不小了,为何还要逃婚?”

  “谁知道这死丫头怎么想的,我去和她聊一聊。”

  崔羽转身出去了,萧夏最终还是闲不住,取过纸笔,提笔给父亲写一封信。

  崔眉是前天来到江都,吓了崔羽一大跳,同时也把萧夏也吓一跳,倒不是因为崔眉突然到来,而是因为崔眉变化太大了,萧夏几乎都要不认识了。

  崔眉发育得比较晚,一般女子十一二岁就开始发育,到十三四岁身高基本上就定型了,崔眉可好,十一二岁还是很小一棵,到了十四五岁才开始猛地发育。

  去年一年就长了十几厘米,今年继续长,半年就长了五厘米,原本她只有一米五几,比姐姐崔羽矮半个头,现在猛窜了一大截,比她姐还高了半个头。

  原来小眉是小鼻子小眼,现在她脸也长开了,要不是两姐妹从小一起长大,崔羽都快认不出自己的妹妹了。

  现在家里也只有陆谢庭比她高,但也高不了多少。

  这小妮子又高又瘦,两条细长腿,一双大脚,看起来颇有点像米老鼠。

  关键这小娘子进入叛逆期了,头发蓬乱,化了一幅烟熏妆,看起来跟鬼似的,穿一身宽大的裙子,走路也大大咧咧,隋唐上流社会一直就有这么一群非主流少女,从前的元瑶就是一个典型的非主流少女。

  不过崔眉还好,虽然比较叛逆,但并不放荡,毕竟她是世家出身,底线守得很牢,不像关陇贵族那样还有草原遗风。

  此时,崔眉就趴在榻上,喝着酸梅汤,手指在姐姐的首饰盒里翻找宝贝。

第514章 眉的心思

  崔羽走进房间,见妹妹趴在床榻上,两条腿翘起来,裙子滑下去了,露出两条大白腿。

  崔羽顿时恼火道:“你这死丫头,你还是世家之女吗?坐没坐像,躺没躺像,大腿都露出来了。”

  崔眉嘻嘻一笑,“反正后宅没有男人,怕什么?”

  “你姐夫不是男人吗?他今天可是在家里。”

  “姐夫不会随便进我房间的,没关系啦!”

首节 上一节 295/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