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67节

  “具体我也不清楚,四五天吧!下午去见姑母,明天再和父皇谈一谈,再和一些大臣见面,差不多就可以了。”

  张乔又轻声问道:“公子会在江南呆很多年吗?”

  “或许吧!我也不清楚,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没什么,我在想,如果公子呆的时间长,或许我可以去给父母扫墓。”

  萧夏点点头,“等明天春天我去巡视江南,我陪你去!”

  张乔美目一亮,仰头望着萧夏,“真的?”

  萧夏笑道:“当然是真的!”

  他慢慢低下头,这一次张乔没有再躲开,两人终于吻在一起。

  两人在清化坊吃了午饭,萧夏又带着她来到了积善坊。

  长公主杨丽华的府宅便在积善坊内,是一座占地三十亩的豪宅。

  听说萧夏来了,杨丽华欢喜得亲自迎了出来,萧夏连忙行礼,“给母亲见礼!”

  杨丽华握住萧夏手激动道:“听你父皇说,这几天你要进京述职,我就天天盼,终于把我儿盼来了。”

  “母亲身体还好?”

  “我身体还好!”

  张乔又给杨丽华行一礼,杨丽华满脸欢喜,拉着张乔道:“我们进屋里说话。”

  杨丽华把萧夏二人带到内堂,外孙女李静训也来了,这个历史上九岁就病逝的小姑娘已经十一岁了,长得十分健康,面色红润。

  李静训给萧夏行一礼,“静训给舅父请安!”

  萧夏既然称杨丽华为母,那宇文娥英就是她的大姐,李静训自然就是他的外甥女。

  “静训比从前健壮多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杨丽华笑道:“多亏你的药,她们母女身体都好多了,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她们现在还吃吗?”

  “静训停了,她母亲还在吃,一个月吃一丸,你不是说要吃三年吗?”

  萧夏点点头,“第一年是好转,第二年是康复,第三年是巩固,如果药不够,回头我派人送来,母亲也可以吃,应该也会有效果。”

  杨丽华微微笑道:“其实我也在吃,半个月吃一丸,已经坚持一年,明显感觉精力比从前好了。”

  萧夏笑道:“母亲,让阿乔给你诊一下脉!”

  杨丽华惊讶道:“阿乔也懂医术?”

  “阿乔是我娘唯一的徒弟,她也能配春雨丹!”

  杨丽华一般不会相信外面的医生,但萧夏的生母是大名鼎鼎的毒娘子,她唯一的徒弟应该也不差,何况张乔还会配春雨丹,那可是连御医都看不懂的秘药。”

  杨丽华便欣然道:“好吧!阿乔替我看一下。”

  张乔坐上前,三指搭杨丽华的脉搏上,凝神思索片刻,缓缓道:“婆婆夜里睡不好吧!”

  萧夏心中一暖,阿乔居然叫杨丽华婆婆,看来回去就该娶她了。

  杨丽华点点头,“你说得对,我总是半夜醒来,然后就会失眠到天亮,头脑一天到晚都是昏昏沉沉的,还经常头痛,老问题了。”

  “婆婆双脚中趾有没有长恶疮?”

  杨丽华眼睛一亮,“有的!双脚中趾有恶疮,不痒不痛,但总是反反复复,不像是脚癣,不知什么缘故?”

  张乔笑问道:“太医怎么说?”

  杨丽华叹口气道:“太医说我心脾两虚、阴血不足、肝郁气滞,但吃了他们的药,却没什么效果!”

  张乔笑了笑道:“太医基本上说得对,心脾两虚、阴血不足确实会影响睡眠,但婆婆睡眠不好,头脑昏沉,脚趾生恶疮并非心脾两虚、阴血不足造成的。”

  “那是什么缘故?”

  张乔微微笑道“婆婆身体里的血管和运河一样,血流淤塞了,造成了脑部和脚趾端的供血不足,所以会引发失眠、昏沉,头痛和脚趾生恶疮,这时就需要疏浚血管,我明天去药房配制些药丸,婆婆吃三天应该就会见效!”

  萧夏一下子就懂了,姑母是高血脂症。

第459章 手足之痛

  “那太好了!”

  杨丽华心中欢喜,又想到一件事,“我外孙体质有点弱,你帮我去看看,看他能不能吃春雨丹?他太小,我不敢给他吃。”

  萧夏一怔,“母亲有外孙了?”

  杨丽华笑道:“你不知道吧!娥英去年生了一个儿子。”

  “啊!我还真不知道,恭喜母亲又得外孙。”

  杨丽华笑道:“李敏独立开府了,我没精力给他们带孩子了,他们自己带,静训也经常要回去和父母一起生活,我一个人别的都好,就是有时候会稍微寂寞。”

  “母亲如果愿意,可以去江南居住,我来照顾您!”

  杨丽华开心道:“以前我就想过到你那里去,但我怕冷,河西太冷了,江南的话说不定可以,明年我会跟你父皇巡视江南,如果气候适应,说不定会住上一两年,我喜欢玩叶子戏,但需要四个人,你那里人多,正好一起玩。”

  萧夏心念一动,笑道:“到时候我会做一些新奇的玩意,保证母亲喜欢。”

  “你这样一说,我就更期待了。”

  阿乔点点头笑道:“我大后天来送药,可以顺便看看孩子!”

  “好!一言为定,我会让娥英把孩子抱来!”

  这时,侍女进来上茶。

  杨丽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问萧夏道:“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想法吗?”

  杨丽华很了解萧夏,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他一般不会轻易回京,这次回京,肯定是想达成一些意图。”

  萧夏点点头,“我这次回京其实是父皇召见,不过我确实是想说服父皇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希望他准许我铸钱;第二件事,我想把江陵的战船放到京口,实际上我是想拿到战船,再建立一支水军;第三件事,我想拿到除刺史以外的官员任免权。”

  杨丽华笑道:“涉及到了财权、军权和吏权,每一个条件都不简单,难怪你要来洛阳,这次我帮不了你,只能祝你好运了。”

  “谢谢母亲,我也只是尽力而为!”

  杨丽华沉吟片刻道:“你要去看看大哥吧!”

  萧夏心揪了一下,“我打算后天去看他!”

  “最好今天就去,太医管得很严,你不一定能见到,如果今天见不到,后天再去看他。”

  “好吧!我等会儿就去,母亲知道大哥是谁下的手吗?”

  杨丽华沉默半晌道:“你父母都认为是关陇贵族下的手,报复迁都,但我个人不这么看,他们不肯面对一个事实,另一个儿子下手的可能性更大。”

  杨丽华当然是指齐王杨暕,她的直觉和高颎的想法一样,高颎身在案件之中,他看得比别人更清晰。

  从杨丽华府中告辞,萧夏又带着张乔前往东宫,他想让张乔替自己大哥看一看病情。

  “阿乔,我姑母很喜欢你啊!”

  张乔抿嘴一笑,她当然知道原因,自己能替长公主看病,她肯定喜欢。

  “其实姑母的病好治,用蝎子粉就行了,尤其用山中抓的老蝎子磨成的粉末,那种血管疏淤效果最好,但全蝎粉也有一定毒性,我再配几种药中和一下,便制成药丸给她服用。”

  “这下困扰母亲多年的老毛病就解决了。”

  张乔歪着头不解道:“她明明是你姑母,你怎么称呼她母亲?”

  “我小时候叫她义母,我娘又遁世了,那她就是我的母亲,我所有的财富都是她给的,她宁可给我,也不给女婿,这份恩情我难以回报。”

  “原来如此,难怪她那么喜欢你!”

  萧夏轻轻揽住她的腰,在她耳边道:“回去我就纳你为妾,你不准再找借口了。”

  张乔害羞地点点头。

  不多时,萧夏带着张乔来到东宫,他让侍卫进去禀报,不多时,出来一名宫女,行一礼道:“太子妃请殿下入内!”

  萧夏带着张乔进了东宫,跟随宫女一直来到后宫,只见太子妃崔氏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大嫂,我来看看大哥。”

  崔氏眼睛一红,哽咽道:“三弟,你大哥他太不幸了。”

  “我知道,我先来看看他。”

  萧夏又给崔氏介绍了张乔,崔氏听说张乔是萧夏母亲的徒弟,连忙带他们去内殿。

  他们来到一扇大门前,崔氏叹口气道:“这里面有座很大的花园,你大哥就生活在这里面,除了我、飞燕、父皇母后以及几名侍女,父皇不准任何人来见他,你应该可以!”

  崔氏打开旁边一扇小门,萧夏带着张乔进去了。

  里面果然是一座很大的花园,占地数十亩,亭台楼阁,假山林立,树木葱郁,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三弟看见没有,那座山石上坐着的就是他,他每天就喜欢坐在那里看鱼,一坐就是一天,现在池塘结冰,看不见鱼,但他不肯回去”

  萧夏看见了,在池塘旁的一座假山上,坐着一个背影很宽大的人,正是大哥杨昭,他比从前更胖了。

  他裹着一件厚厚的皮袄,穿着厚羊毛鞋,头上戴一顶锅盔似的厚皮帽,像只熊猫一样坐在大石上,头略向前伸出,呆呆地望着前方一棵大树。

  萧夏心中长叹一声,一看就知道是彻底痴呆了,目光呆滞,嘴角口水拖得老长。

  他心中难过,爬上山石,坐在兄长旁边,搂住他肩膀道:“大哥还认识我吗?”

  杨昭回头慢慢看了萧夏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傻笑。

  “大哥,你其实认识我的,对不对?”

  杨昭笑得更傻了,萧夏再也忍不住,泪水涌了出来,低头失声痛哭。

  这时,杨昭慢慢抬手,轻轻给萧夏抹去泪水,这一举动让萧夏更加痛彻心扉。

  连崔氏也捂住脸哭了起来,她做梦也没想到,丈夫居然还认识自己的兄弟。

  过了好久,崔氏带他们来到一间屋子里坐下,从这间屋子透过窗户,正好可以看见杨昭的背影。

  萧夏问张乔道:“我大哥还有希望吗?”

  张乔轻轻摇头,“毒已入脑,就算拔了毒,他一辈子也这样了。”

  “一辈子?”

  崔氏吃一惊,“弟妹的意思,他还能活好几年?”

  张乔想了想道:“如果拔掉毒,他的身体就正常了,只是受了损害部位不可能再恢复,就是他没法恢复成正常人了,只是他身体太胖,可能不会太长寿。”

  “这个我知道,太医早就说过,他太胖,活不过四十岁,但太医说,他最多还有半年。”

  张乔点点头,“如果拔不掉毒,确实只有半年,一旦毒气攻心就完了,他的手异常乌肿,我估计脚也一样,这就是毒气要攻心的前兆,但只要把毒拔掉,就不存在毒气攻心之说,他就是正常人了。”

  “你能拔掉毒吗?”萧夏急问道。

  “我可以用避鳞丹试试!”

  崔氏连忙道:“可是青城山白云观的避鳞丹?”

  “正是!大嫂用过?”

  崔氏点点头,“太医从西海药铺买来的,之前眼看要攻心了,就是服用避鳞丹,封住了毒性,后来毒性又转而攻脑,夫君就变成傻子了。”

首节 上一节 267/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