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洛阳兽,但畏西北狼。
东头一只羊,是指齐王杨暕,而西头一只羊,分明是指晋王杨夏,也就是萧夏,老羊复大羊,是指天子和太子,东面的杨暕不足为虑,但要当心西面的西北狼。
竟然把晋王比作是西北狼,这是谁编的童谣?
刘文静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居心叵测之人,已经开始挑拨父子之间和兄弟之间的关系了。
偏偏天子猜忌心很重,这事还真有点麻烦。
刘文静心中焦急,决定明天一早就返回河西。
就在刘文静看到童谣的同一时刻,御书房内,相国韦冲和宇文述也在劝天子杨广。
“陛下,微臣认为建立高昌都护府和伊吾都护府完全不需要晋王要带兵去征服,它们在先帝时就已是大隋属国,陛下派使者去两国,要求对方国王来长安觐见,双方坐下来谈,并不是要他们并入大隋,只是驻军和建立都护府而已,对他们毫无影响,他们会不答应吗?”
宇文述也道:“陛下,韦相国说得对,微臣也认为建立都护府和驻军完全没有问题,微臣甚至认为,如果双方谈得好,甚至可以建立伊吾郡和高昌郡。”
杨广负手走了几步道:“其实朕是想重建安西都护府,像汉朝一样,把整个西域都并入大隋,这是先帝的梦想,也是朕的梦想。”
韦冲果断道:“陛下的梦想完全可以实现,但前提是把晋王调回中原。”
“为何?”
“陛下,晋王杀戮太狠,把吐谷浑和党项的国王、贵族斩尽杀绝,如果让他去建都护府,西域小国必然人人自危,我们要建都护府,诚意在哪里?杀掉国王贵族,抢他们百姓土地,就是诚意吗?建立郡县,更让他们害怕,现在不杀他们,那以后呢?
关键晋王是陛下的儿子,是大隋的亲王,他代表着大隋的态度和信用啊!大隋的信用都被他杀光了,以后谁还敢相信大隋?”
宇文述也道:“陛下,吐谷浑和党项已经铸成大错,不能再让晋王殿下错下去,微臣强烈建议把他调回中原。”
杨广长叹一声道:“两位爱卿的心意朕明白,朕也赞成你们的意见,现在已经是深秋,冬天快要来了,等明天开春,朕巡视了陇右和河西后,再把他调回来。”
“但陛下需要明确,不用他建立伊吾和高昌都护府。”
杨广点点头,“朕会派人给他说清楚!”
宇文述坐车从皇宫出来,刚出朱雀门,马车停下,身披盔甲的长子宇文化及上了马车,宇文化及进宫做了侍卫,很快凭他父亲的权势升为千牛卫郎将。
如果他自己再争气一点,那现在至少是将军了,可偏偏他依旧不着调,迷恋于风花雪月,用宇文成都的话说,让他做郎将已经是极度抬举他了,
不过宇文化及虽然正经官职做不好,但让他做歪门邪道,他却是一把好手。
宇文述了解自己的儿子,索性就放纵他不务正业,放荡不羁,用这种荒唐的形象做掩护,暗中却让他负责和关陇贵族联系。
宇文化及上了马车,宇文述淡淡道;“你今天去见独孤怀恩,告诉他,天子已经被说服了,明年春天巡视了河西陇右后,就把萧夏调回中原。”
“孩儿明白了,下午就去找怀恩!”
停一下,宇文化及不解道:“孩儿不理解,为什么关陇贵族那么仇视萧夏在河西陇右?”
宇文述不满地哼了一声,“你的脑子都喂猪了吗?这么简单的原因都想不到?”
宇文化及脖子一缩道:“孩儿确实愚钝!”
宇文述狠狠瞪了长子一眼,这才道:“河陇是关陇贵族的后背,将来关陇贵族和洛阳、山东对峙,你愿意自己后颈被一把锋利的匕首顶住?”
宇文化及拍拍脑门,“孩儿真是愚钝!”
“去吧!告诉独孤怀恩,天子已经被我说服了。”
入夜,独孤怀恩匆匆来见家主,在院门等了片刻,一名茶童把他领到家主房间。
“家主,怀恩来了!”
“进来吧!”
独孤怀恩走进家主房间,跪下行一礼,“侄儿参见六叔!”
独孤陀问道:“是不是下午见到宇文化及了?”
“正是!傍晚侄儿和他一起去喝了酒,他告诉侄儿,他父亲已经说服天子,明年春天调回萧夏。”
独孤怀恩和宇文化及是同僚,都是千牛卫郎将,所以两人就算天天一起喝花酒,也没有人会怀疑,而且宇文述把父祖灵牌移入武川塔也非常隐蔽,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独孤陀点点头,其实他知道真正说服天子的,是儒士领袖韦冲,一群整天把道德仁义挂在嘴边的腐儒,他们绝不会容忍萧夏杀戮吐谷浑贵族。
但实际上,真正让天子改变主意的,却是关陇贵族在背后的一系列操纵,比如几个月前在孩童中流行的四羊歌,就是关陇贵族的杰作。
关陇贵族成功让萧夏的表现出现了功高震主的效应,那就是先极力吹捧萧夏的功绩,甚至把他吹嘘为大隋社稷第一人,又大力渲染他私下给将士分战利品,绕过朝廷,让将士对他感恩戴德,而不是对天子的感恩戴德。
一番操作后,天子杨广自然不爽,也就有了猜忌之心,杨广猜忌心很重,哪怕是亲生儿子他也会猜忌,就像隋文帝猜忌五个儿子一样,一旦被他猜忌,再配以儿歌渲染,那么功高震主的效果就出来了。
独孤陀淡淡道:“我知道了,过段时间给王隆送点好处,让他说服齐王去找皇后哭一通,有皇后吹吹枕边风,萧夏调走基本上就板上钉钉了。”
第410章 防患未然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大业三年的二月初,河西虽然春寒料峭,但冰雪已经开始融化。
这两天,晋王府内出了一桩大事,晋王妃被确诊为喜脉。
过了上元节后,王妃的身体就一直不舒服,动不动就恶心呕吐泛酸水,萧夏也怀疑妻子是怀孕了,但始终没有确诊。
直到前几天,几名医师联合诊脉后,终于明确下来,王妃确实是怀孕了。
萧夏喜不自胜,当即请了家庭医生,请了接生婆,古代没有剖腹产,一旦遇到产妇难产,基本上就算判了死刑,但实际上,难产往往是贫寒人家多,有钱大户人家却很少有难产现象。
关键就是大户人家的孕妇从确诊怀孕开始,就进入了周到细致的孕产期护理,有专门的医师定期检查孕妇身体,胎儿的胎动和胎位,还有经验丰富的产婆每天帮助产妇进行适当运动,保证胎位,讲究孕妇饮食、卫生等等,以保证产妇最终能够顺产。
后宅起居房内温暖如春,几个女人正坐在一起闲聊。
“阿姐,小家伙有没有起名字啊!不如我来起名,小郎就叫平平,小娘子就叫圆圆,你说怎么样?”小眉拍手笑道。
崔羽白了妹妹一眼,“什么瓶瓶罐罐的,连孩子起名轮不到你,也轮不到我,他父亲估计都够呛。”
小眉嘟囔道:“我是说乳名,又没说要取官名。”
“取乳名可以,但瓶瓶罐罐不好听,再好好想想吧!”
“那我再好好想一想哈!”
小眉托着腮,坐在桌前冥思苦想,首先要想一个她自己满意的,窗外一支梅花开得正盛,她眼睛一亮,叫小梅,不行!不行!和自己名字一样了,叫春桃,好像也不行,像丫鬟的名字。
崔羽不理她,端着茶盏问小青道:“夫君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自从明确有了身孕,崔羽便不能和丈夫同房了,隋唐豪门大户对孕期和产后护理非常讲究,怀孕后夫妻不能同房,必须到产后半年,身体完全康复后,夫妻才能同房。
萧夏基本上都睡在小青房内,小青摇摇头,“他没说,但如果是去大斗拔谷,肯定要一段时间了。”
旁边小眉不解道:“阿姐,这么冷的天,姐夫去大斗拔谷做什么?”
崔羽叹息一声道:“天子三月就要出发来巡视陇右和河西,大斗拔谷是必经之路,你姐夫不放心,他要去查看一下。”
小眉忽然想到一事,小声问道:“阿姐,是不是姐夫要离开河西了?”
崔羽眉头一皱,“你听谁说的?”
“听秀秀说的!”
秀秀便是阴世师的小女儿阴秀秀,和崔羽年纪一样大,两人关系非常好,隔三差五便在一起玩。
崔羽半晌道:“是有可能离开,如果要离开,我希望早点离开,要不然挺个大肚子,让我怎么走?”
“姐夫为什么要离开啊?”小眉又好奇问道。
“行了,我有点累了,我要回去歇会儿!”
妹妹那么多问题让崔羽有点烦,起身便施施然回去了。
“小青姐,你知道原因吗?”
小眉见阿姐走了,目标又转向小青。
小青笑道:“夫君给我说,他来河西就是为了消灭吐谷浑,任务完成了,他就该回去了。”
“这样啊!那下一步去哪里呢?”小眉自言自语道。
“我不知道,估计夫君自己都不知道。”
这时,崔羽在外面喊道:“小眉,秀秀来了,在客堂等你呢!”
小眉听说好友来了,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虽然是早春二月,但河西各地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不过积雪已经开始融化,野外的积雪也没有那么深了,除了乌鞘岭的河西通道依旧被冰雪封锁外,在河西内部已经可以骑马而行。
萧夏带着一千骑兵和一万头骆驼来到了大斗拔谷,他自然是为天子巡视陇右河西做准备的。
历史上,杨广大军经过大斗拔谷,遭遇暴风雪袭击,当时是夏天,气温骤然到零下十几度,冻死冻伤数万人,包括长公主杨丽华也不幸死在大斗拔谷内。
但这并不是偶然事件,大斗拔谷内确实气候变化莫测,冬天反而稳定,其他季节都不行,尤其是春夏,一天内气温变化几十度是常事,每个士兵都要准备厚厚的冬衣和靴子,哪怕是夏天也要放在身边,还要准备一壶酒,关键时刻能救命。
这种准备一点都不多余,基本上每个驻守士兵都会遇到这种极端气候,而且是遇到无数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天子西巡三月出发,到达陇右是四月,那时是春末夏初,恰好就是极端气候的高发时节,萧夏必须要避免悲剧再度发生,尤其要避免姑母的悲剧发生。
萧夏改变不了气候,但他可以做好准备,他这次带来了粮食、帐篷、羊皮、军毯、酒、木炭和大量三珍饼,考虑到天子西巡有十几万人跟随,所以到三月时,萧夏还要再补充一批物资,屯放在大斗拔谷内。
大斗拔谷内的主将叫李新朝,是阴世师提拔起来的将领,出身陇西李氏。
为什么隋唐的名将基本上都是名门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很少,主要原因就是文才,作为一名高级将领,武艺高强,能带兵打仗是一回事,但处理军务,情报书信往来,是不是要能读写?如果大字不识几十个,连情报都不认识,什么事都靠幕僚,就会被幕僚牵着鼻子走,上面主帅也不会用你。
所以罗士信原本不识字,但跟随萧夏后,他开始拼命读书,作战闲暇也要练习写字,在河西这一年多时间,罗士信读写都不成问题了,今年冬天开始苦读兵书。
王君廓也是一样,他年少从贼,大字不识一个,跟随萧夏后也开始刻苦读书,他最崇拜关羽,把自己的刀也改成了青龙偃月刀,开始蓄胡,有意无意向关羽这个形象靠拢,当然,熟读兵书也是必须的。
所以并不是出身名门世家才会得到重用,而是文攻武略,有真才实学就必然会得到重用,尤其在隋末乱世,人才是被各路诸侯招揽的香饽饽。
仓库群设在大斗拔谷中部,不管是从哪个方向入谷,一般都会在中部过夜,而极端气候也是容易发生在晚上,白天会好一点。
从去年秋天开始,萧夏便下令在大斗拔谷中部修建仓库,目前已经修建了上千座仓库,虽然都不大,但数量多,可以存放大量物资。
守将李新朝赶来拜见晋王殿下。
“卑职参见晋王殿下!”
萧夏点点头问道:“李将军在大斗拔谷内驻守多久了?”
“回禀殿下,两年半了。”
“那种夏天骤然变成寒冬的天气遭遇了几次?”
“回禀殿下,太多了,去年夏天,白天都还正常,比较温暖,但到夜里都会变得寒冷,甚至结冰,看情况吧!如果遭遇严寒,卑职觉得也很正常。”
萧夏缓缓道:“再过两个月,天子就会途经大斗拔谷,我准备了大量防寒物资,你要替我看守好,严格看守仓库的纪律和制度,千万不要出问题。”
“请殿下放心,卑职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
萧夏随即又视察了仓库,又拿出酒肉慰问戍守大斗拔谷的一千士兵,在大斗拔谷内过了一夜,萧夏次日上午才离开大斗拔谷返回姑臧县。
第411章 天子东来
转眼又过了十天,几名河西名医再度给王妃会诊,明确了她是孕脉,怀孕大概两个月左右。
这天晚上,萧夏在书房里看书,门开了,妻子崔羽端着热茶从外面走进来。
萧夏连忙起身道:“让小青送茶就行了,你有孕在身,可别累着了!”
崔羽把茶盏放在桌上笑道:“夫君太夸张了,还没显怀呢!端个茶哪里就会累了。”
她一扭身坐进夫君怀中,有些吃醋道:“眼里嘴里都是小青,你就不会说让阿楚端茶进来!”
萧夏摇头笑道:“不是你定的规矩吗?内书房只能你和小青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