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37节

  从三月初离家到八月初回来,整整五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尤其这次从于阗国回来,走了三个月,他也筋疲力尽了。

  崔羽抚摸着丈夫黝黑削瘦的脸庞,触手全是胡茬,她眼睛一红,心疼万分,连忙道:“夫君去书房休息,我让下人烧热水给你泡澡!”

  萧夏舒舒服服泡了一个热水澡,又换了身干净松软的衣服,舒舒服服靠坐在软椅上,一边喝茶,一边翻阅房玄龄刚刚送来的短报。

  所谓短报就是各类重要政事集合,每个消息只有几十个字,包括他管辖内的政务和朝廷大事,如果感兴趣可以再听详细汇报。

  萧夏忽然看到太子出任开凿运河大使,不由一愣,历史上大哥并没有参与运河开凿,管理运河开凿疏浚,那可是巨大的工程,大哥那个身体受得了吗?

  他心中担心起来,又看了看短报,高颎为副使,萧夏当即决定,必须要写一封信提醒高颎,千万不能让太子劳累。

  说做就做,萧夏提笔写了一封信,他要派人去长安,正好把信一起带去。

  这时,妻子崔羽领着几名女侍卫抬着三口箱子进了院子。

  萧夏连忙起身走出门笑道:“就放在这里吧!剩下的我来搬!”

  “夫君,就直接抬进书房吧!”

  “也行!”

  萧夏连忙让女侍卫把箱子抬进来房间,女侍卫走了,崔羽好奇问道:“她说很重,是什么?”

  萧夏微微笑道:“我去了于阗国,这是我从于阗国带回来的美玉,这一箱有一百多块。”

  “夫君带回来三百多块?”崔羽又惊又喜。

  “远远不止,我带回来一百多箱,都是上等美玉,这三箱是从一百多箱中逐块挑选出来的,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每一块都十分完美。”

  萧夏打开一口箱子,崔羽美眸一亮,她蹲下挑选美玉,每一块都是那么饱满完美,玉肉细腻脂白,皮色红艳如霞,没有一丝裂痕,入手油润,简直让她爱不释手。

  “夫君,还有一百多箱都拿回来吗?”

  “我想送去长安珠宝铺。”

  崔羽上前搂住夫君脖子撒娇道:“拿回来让我先挑挑嘛!”

  萧夏吻了吻她笑道:“行!拿回来让你先挑,想全部留下来也可以,反正军中还有一批,士兵手上也有不少,我就假公济私,全部卖给自己的珠宝铺。”

第400章 长孙告状

  在家休息了三天,和妻妾水乳交融,迅速恢复了元气。

  萧夏来到大都督府,首先听取幕僚刘文静进行战利品分配汇报,所有战利品基本上按照他的思路进行了分配。

  还有一万多年轻鲜卑妇女,凡四十岁以下,都要求再嫁,基本上都嫁给了陇右、河西的边军,很多边军都娶不上妻子,一直是大问题,这批鲜卑妇女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尤其她们几乎都会说汉话,这一点非常好。

  她们的孩童也跟着母亲再嫁了,当然,一万多人里面那些年轻漂亮的,基本上都给了将领。

  也不用考虑她们愿不愿意,嫁了以后,时间久了,她们都会渐渐接受命运的安排。

  边军娶了妻后也会分到土地和房子,成为边疆府兵,在家耕种土地,和妻子生儿育女,安安心心在边疆扎根了。

  “再说说河源那边的情况!”

  战争其实还没有完全结束,隋军还有最后一个目标党项,党项实际也是鲜卑人的一支,是从吐谷浑中分裂出来,以鲜卑人统治羌人。

  他们和吐谷浑一样野心勃勃,一直在和吐谷浑争夺河源地区。

  党项在武则天时被唐军所灭,但唐朝并没有吸取两汉安置南匈奴的教训,没有彻底将党项斩尽杀绝,而是他们迁徙到西北,最终他们发展成为西夏王朝,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敌。

  萧夏当然要彻底灭亡党项,不会再重蹈覆辙。

  刘文静躬身道:“启禀殿下,长孙将军在河源和党项有了一次交手,杀敌一千余人。”

  “具体什么情况?”

  “具体情况卑职也不知道!”

  萧夏十分关注河源之战,当即道:“传令给长孙晟,请他务必来武威郡汇报情况!”

  “卑职这就安排!”

  萧夏又问道:“还有什么重要之事?”

  “还有殿下被改封为晋王!”

  萧夏一怔,房玄龄的短报中居然没有提到这件事。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但我们也是昨天才知道。”

  “朝廷没有派宣旨官来河西?”

  刘文静摇摇头,“朝廷应该知道殿下还在西域,不在河西,所以就没有派宣旨官。”

  这倒也是,萧夏着实有点不解,怎么会封自己为晋王?

  萧夏又笑问道:“晋王和楚王有区别吗?”

  刘文静微微笑道:“晋王和楚王都是一级亲王,本身没有区别,但晋王是天子的王位,意义就不一样了。”

  萧夏一直以为晋王会给杨暕,没想到居然给了自己,看来自己开疆拓土确实让父亲激动,居然连最宠爱的次子都不管了。

  “昨天还有别的事吗?”

  刘文静又道:“昨天是朝廷送来牒文,主要三件事,一是殿下的封赏,二是有功将士的封赏,三是关于建立四郡,朝廷要求我们派人回京,提供建立四郡的协助。”

  萧夏忽然想起于阗王子还在姑臧县,他想了想道:“先生就替我进京一趟吧!顺便陪同于阗王子进京,你再向朝廷汇报建立于阗都护府的事情,回头我把详细资料给你.”

  “卑职遵令!”

  刘文静暂时把手中的事情交给了副手魏征,次日便带着十几名手下以及于阗王子尉迟跋质一起前往长安朝觐。

  但就在刘文静离去的第二天,长孙晟却来到了姑臧县。

  “长孙将军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萧夏很惊讶,自己回来才三天,长孙晟就来了,这未免太巧了吧!

  长孙晟取出一份报告呈给萧夏,笑道:“卑职并不知道殿下回来,这次我来河西是来送这份报告,估计刘先生还要问一些具体情况,别人也说不清楚,所以我就亲自跑一趟。”

  萧夏摆手道:“将军请坐!”

  长孙晟坐下,萧夏翻阅长孙晟的报告,他忽然感觉有些不对,虽然长孙晟歼敌一千余人,但隋军怎么把树墩城丢了?

  萧夏忽然敏感地意识到,长孙晟亲自河西,恐怕是另有原因?

  “长孙将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晟半晌叹息道:“不瞒殿下,卑职这次出征河源,其实是败了,而且是败在自己人手上,简直窝囊透顶!”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晟沉吟片刻道:“殿下知道浇河郡总管王隆吗?”

  萧夏点点头,他当然知道,当初他从吐谷浑逃出来,就遭遇了这个极为恶心的王隆。

  “他怎么了?”

  “殿下,他切断了卑职的后勤补给,卑职不得不放弃树墩城撤军。”

  “什么?”

  萧夏怒道:“他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你给我说说,他为什么要切断长孙将军的后勤补给?”

  长孙晟叹口气道:“估计问题还是出在第一次攻打吐谷浑上,当时天子还是晋王,他亲自统帅大军,卑职是东路军主将,这个王隆便是卑职的副将,战后论功,他报了二十三名有功将领,但卑职只核实了八人,其他十五人完全是寸功未立,甚至根本没有参战,就为这件事,他对卑职一直怀恨在心。

  这次卑职率两万军南下河源和党项人对峙,他任后勤总管,在一个多月的作战中,他连一颗粮食都没有运送给卑职,卑职三次派人催粮,他都毫不理睬,本来卑职歼敌一千余人,完全可以拿下赤水城,就是因为没有后勤支持,卑职不得不放弃进攻,转为防守,最后又不得不放弃树墩城,只剩下三百人守曼头城,靠杀马为食,殿下,前所未有的窝囊啊!”

  说到这,长孙晟痛心疾首,眼泪都出来了。

  萧夏咬牙道:“将军向朝廷汇报了吗?”

  “向兵部汇报了,但兵部最后汇总奏折,对东线只抽取了歼敌一千余人,其他细节统统忽略了,对王隆切断卑职补给,更是只字不提。”

  “为什么?”

  “王隆的后台硬呗!宇文述不敢得罪。”

  萧夏眉头一皱,“这个王隆的后台是谁?”

  长孙晟叹息道:“他之前的后台是秦王杨俊,杨俊败亡后,他又抱上了齐王杨暕的大腿,原因是他有个美貌如花的女儿,迷住了秦王,转而又迷住了齐王。”

  萧夏点点头,“如果你找不到我怎么办?”

  长孙晟沉痛道:“如果找不到卑职就得等,现在朝廷派官员来陇右,但河源郡根本就无立锥之地,王隆这个王八蛋居然向朝廷上书,说我冒功欺骗朝廷,天子震怒,派御史来陇右核查,御史已经动身,殿下,卑职走投无路,才来河西求救!”

  萧夏缓缓道:“你不用担心,明日一早我这就随你去陇右,看看那个浑蛋张狂到何时?”

第401章 出征党项

  萧夏虽然是刚刚回来,但河源是他这次战役的收尾,他必须处理好,否则这次吐谷浑之战就烂尾了。

  回到府宅,萧夏给妻子说了长孙晟之事,崔羽倒也支持丈夫,这是丈夫封王后的第一战,如果留个尾巴没处理好,在史册里也很难。

  两天后,萧夏率领三万大军和两万头骆驼出发了,河西他交给了副都督阴世师暂管。

  两天,队伍抵达金城郡,大军在城外军营内休息一天。

  大帐内,长孙晟给萧夏介绍党项人的情况。

  “殿下,几百年前一起来到河湟西海的鲜卑人主要是慕容部和拓跋部两大部落,但不知什么缘故,或许争夺王位,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两大鲜卑部落就成了世仇,后来慕容部击败了拓跋部,一部分拓跋部加入了吐谷浑,而另一部分拓跋部带着族人向河源南部撤退,和那边的羌人混居在一起,就是现在的党项鲜卑人。”

  “这些党项鲜卑人没有建立自己的王朝?”

  长孙晟摇摇头,“他们人数太少,没有形成王朝,党项人虽然和吐谷浑人一样,也是鲜卑人统治羌人,但他们的统治方式不一样,党项有八个部落,其中羌人七个部,鲜卑拓跋人一个部,拓跋部最强大,其他七个部落都得向拓跋部进贡。

  而且他们的军队也是分开的,鲜卑人是鲜卑人,羌人是羌人,不会混在一起,如果要和吐谷浑人作战,由拓跋部酋长下令,各个部落分别出兵,最后统一由拓跋部酋长统领,所以现在我们出兵,其实是一个机会。”

  “为什么?”萧夏不解问道。

  “现在是党项人的非战时状态,各个部落都分开生活,我们只要集中兵力歼灭拓跋部,党项民族就没有了,其他七个羌人部落和吐谷浑的羌人部落完全一样,他们首领都是羌人,没有了鲜卑人。”

  萧夏点点头,“原来如此!”

  五天后,大军浩浩荡荡抵达了西平郡,恰好此时,朝廷派来的监察御史张巍也抵达了西平郡,另外,还有朝廷派往河源郡的十几名官员也在湟水县。

  鄯州大都督府主堂内,萧夏十分不满地对张巍以及其他官员道:“我是河西兼陇右大都督,你们调查陇右的官员,以及来陇右上任,难道不是应该先来见我吗?没有我的同意,你们就能擅自行动?”

  监察御史张巍连忙道:“殿下息怒,卑职这次调查并非正式调查,而是属于暗访的性质,当然,如果调查发现重大问题,卑职也会去河西向殿下汇报。”

  御史台的调查分为明察和暗访两种,用今天话说就是正式调查和非正式调查,比如萧夏去洛阳调查弥勒教就属于暗访,暗访不需要经过当地官府,明察就不一样了,要先正式发文,然后调查组下来和主官见面,才开始正式调查。

  所以张巍没有通过萧夏,来暗中调查也没有错。

  萧夏点点头,又问道河源郡主官道:“你们又为何不先向我报道?”

  河源郡新任总管叫做吴廉,按照规矩,他确实要先向萧夏述职报到,然后才能去河源上任。

  吴廉也躬身道:“启禀殿下,卑职是一个多月前抵达湟水县,因为出发之前就得知殿下还没有回河西,后来我们到金城县时,特地派了一名手下去武威郡打听情况,如果殿下回来了,我们就去姑臧县,但结果是殿下还没有回来,所以我们转道先去了浇河郡,不料总管王隆告诉我们,河源郡大部分都在党项人手中,说长孙将军冒功欺骗了朝廷,我们茫然不知所去,便写了一封奏折给朝廷。”

  这时,大都督府长史乞伏慧也对萧夏道:“殿下,河源的局势我们也很无奈,其中原因想必长孙将军也告诉了殿下,恳请殿下能尽快解决困局。”

  萧夏淡淡道:“长史也认可长孙将军的诉求?”

  乞伏慧欠身道:“殿下,卑职也派人去调查过了,王隆很狡猾,他确实派出补给队伍,但补给队伍进入河源后便停止不前,所以去浇河郡调查,发现各种手续都齐全,也有人证物证证明王隆派出了后勤补给队,甚至百姓也可以证明。

  但实际上长孙将军并没有得到补给,王隆也有充分理由,他说自己被党项军队偷袭,或者说长孙将军不肯派人来接应等等,反正你找不到他的毛病。”

首节 上一节 237/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