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222节

  “崔夫人说,箱子今天会送去太平坊,我就拿了一包衣服。”

  “那你先把包裹给我!”

  萧夏起身去方便了,回来见妻子一脸担忧,笑道:“今天就会送去太平坊,不会耽误什么,反正你有一包衣服。”

  “哎!你不知道,小眉肯定会去偷看那本画册,我太了解她了。”

  “什么画册?”

  崔羽刚要开口,阿楚拿着衣服上来了,小青也去打来热水。

  崔羽不再多说,起身穿衣忙碌起来。

  萧夏稍微收拾一下便出去遛弯了,把空间让给了娇妻,女人嘛!事情总是会多一些。

  萧夏长长呼吸一口气,今天是八月二十六日,阳历九月下旬,属于中秋末期,早晚已经有了一丝凉意,空气非常清凉,让他的头脑一下子变得十分清醒。

  虽然这里是皇宫,但很安静,也看不见人的踪影,这边属于功能区,不是生活区,更不是政务区,没有什么事,这里几乎没有人。

  这时,数十名宫女远远跑来,她们是来伺候新人,见新郎已经起来了,众人十分惶恐,为首宫官上前给萧夏跪下请罪,“我们来晚了,请殿下责罚!”

  “没关系,我也是刚起来,你们去问问王妃有什么事情吧!”

  “谢殿下宽恕!”

  宫官连忙带着一群宫女进楼去了。

  崔羽和萧夏沐浴更衣,又吃了早饭,这才带着阿楚和小青,坐上马车返回太平坊。

  住在宫里很不方便,还是回府宅内舒服。

  而且这座宅子已经归萧夏了,家具都换成了亲仁坊运来的家具,而且收拾得很彻底,已经完全没有大哥的痕迹,牌子也换成了‘楚王别宅。’

  马车内,萧夏搂着娇妻笑道:“你早上说的什么画册,只说了一半。”

  “是一本夫妻房事的画册!”

  萧夏眼睛一亮,“还有这种好东西?”

  崔羽在他腿上掐了一把,“不是你想的那种东西,是小娘子出嫁前的功课,也不光是房事,还要怀孕、养孕、生产、育儿,厚厚一册,内容很多呢!”

  “小眉想看这个?”

  “府中那些侍女把她教坏了,她和你一样,只想看前面部分,我不准她看,她昨晚肯定偷偷看了,画册就在我衣箱里。”

  萧夏摇摇头,“小眉确实不能看,是谁教她的,侍女必须要开除!”

  “所有侍女都有份!”

  崔羽忧心忡忡道:“现在的风气不太好,大家吃饱穿暖了,就整天交流这些下流的东西,那些侍女没事就聚在一起讲这些,外面还买回那种绣的春宫手帕,小眉说府中大大小小丫鬟都看过,就她没看过。”

  说到这里,崔羽小声道:“夫君,我想把小眉一起带去河西,我很害怕她在长安耳闻目染,最后会变成元琳那样的人。”

  “你想带当然可以,我没有意见,关键是你父母是否同意?”

  “我父母问题不大,我两个兄长都调回长安了,大哥还生了一儿一女,他们在长安没有房子,肯定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把妹妹交给我,他们也放心!”

  萧夏点点头问道:“你大哥现在做什么?”

  “他现在出任大理寺司直,二哥出任光禄寺主薄,都是小官,要五品以上才有官宅,现在大哥才从六品。”

  “你们府中住得下吗?”

  “我和妹妹不在的话,问题不大,二哥还单身,可以住西院,大哥一家人可以住内宅。”

  “行!只要你父母同意,可以把小眉带走。”

  崔羽心中一下子松了口气,她最担心的事情解决了。

  两辆马车停在府门前,刘管家上前来开车门,崔眉也跑了出来。

  “小眉,你怎么时候来的?”

  崔眉笑嘻嘻道:“刚刚到,不是给你送东西吗?我就跟着一起来了。”

  这时,阿楚和小青也下车了,小眉立刻跑上去,叽叽喳喳说了起来。

  萧夏跳下马车,扶着妻子的下了车。

  崔羽看了一眼妹妹,低声道:“我更愿意她和阿楚、小青一起玩,至少不会被带坏。”

  萧夏也很喜欢小眉,她一点都不矫情,不会因为小青是侍妾,阿楚是侍女而轻视她们,这其实是她们家教好,世家不像关陇贵族,关陇贵族把等级看得很重,而世家更看重一种人文精神,宽容、自律、守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优良品质在世家子弟身上都能看到。

  大堂上堆了很多箱子,这不是崔羽私人箱子,而是天子赏赐萧夏的成婚礼物,大量的财宝,杨广确实比较好大喜功,比较挥霍,在节俭方面,他比父亲杨坚差得远,不过说杨广挥霍无度,致使国家败亡,那也是胡扯,隋朝积累的财富,唐朝又足足用了五十年。

  真正挥霍浪费的是王世充和李密,王世充占领洛阳,嫌弃仓库布匹太多,在军营中直接用来当柴禾烧,李密占领洛口仓,开仓放粮,更浪费惊人,老百姓也不珍惜粮食,自仓城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践,洛水两岸十里之间,被厚厚白米覆盖,望之皆如白沙。

  杨广只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成家立业,他当然不会小气,肯定是重重赏赐。

  崔羽来到后宅,她很快选定了自己的寝房、书房和起居房等生活空间,又让侍女把娘家十几口箱子抬进寝房,她的嫁妆之前就送来了,存在地下仓库内,这是她的私人物品。

  崔羽打开一只有记号的箱子,这是专门放她内心的箱子,找到了箱子底部的绣袋,崔羽小心翼翼打开绣袋,伸手摸了摸,心顿时一凉。

  她特地将绣袋里的一根线夹在画册中作为记号,现在那根线不见了,说明画册被人拿出来过,除了小眉还有谁?

  这死丫头,她还真看了,崔羽心中一阵恼火,她下定决心,无论父母是否同意,她都要把妹妹带走,她才十三岁,正是叛逆期间,接触这种东西太危险了。

第369章 回门探亲

  过了两天最甜蜜的日子,小两口如胶如漆,水乳交融,第三天,萧夏陪同娇妻回门。

  回门的时间也不是那么固定,一般都是第三天,第六天也行,然后七八九都可以,甚至满月也可以,关键是要事先和娘家约好。

  因为萧夏九月初要出发上任,后面的时间要忙着收拾,他们便决定在第三天回门。

  萧夏扶着妻子上了马车,却意外发现车里都是大包小包。

  “这是.”

  “夫君,回门都要给老丈人带礼物,夫君可能忘记了,我就准备了一点,都是天子和皇后赏我的衣物和首饰。”

  萧夏笑道:“给老丈人的礼物我准备了,这些就给你母亲吧!”

  “夫君带了什么礼物?”

  “上车再说!”

  小两口上了马车,马车启动,向兰陵坊驶去。

  马车上,萧夏取出一只信封笑道:“就是这个!”

  “这是什么?”

  “一座庄园,我在鄠县的庄园,我一直没去过,全部都是农田,我兴趣也不大。”

  崔羽惊讶道:“太贵重了。”

  萧夏微微笑道:“一般人家嫁女儿都是财产平衡的,收的财礼正好抵掉嫁妆,负担是儿子娶妻,但你父亲把财礼和嫁妆都给了你,一万贯钱啊!哪怕是世家也很沉重的负担,就算你父亲不在意,但你两个兄长怎么想呢?何况你还有一个妹妹,这点人情世故咱们得懂。”

  崔羽心中着实感动,她是女儿都没有想过父亲的负担,还是夫君考虑到了。

  她抱住夫君的脖子,在他脸上重重亲一下,笑颜如花道:“这个女婿不错,合格了!”

  马车很快抵达了兰陵坊崔府,崔弘舟和郑氏以及长子崔桓、次子崔柠已经门口等候了,崔眉也钻了出来。

  马车挺稳,萧夏把崔羽扶下车,崔弘舟和郑氏迎了上来,“欢迎回家!”

  萧夏躬身行一礼,“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小婿有礼了!”

  崔弘舟捋须笑道:“好!好!男才女貌,年纪相当,我是最高兴这一点。”

  崔羽把七八个大包拎出来,“娘,这是女儿给你的礼物,爹爹那边是另外的,我给你的都是好东西,你自己收好。”

  郑氏眼睛红了,爱怜地埋怨女儿道:“你自己留着就是了,给娘做什么?”

  “这是女儿的心意,快让丫鬟仆妇拿回去。”

  郑氏连忙招呼丫鬟们来拿东西,一家人簇拥着女儿女婿进门了。

  崔羽进内宅和母亲团聚,崔弘舟请萧夏到贵宾堂就坐,两个儿子坐在下首陪同。

  萧夏取出信封放在桌上道:“这是小婿给岳父的礼物,请岳父收下!”

  “这是.”

  “这是我在鄠县的一座庄园,大概五千亩,都是麦田,我从未去过,也经常忘记,这座庄园就送给岳父了。”

  崔弘舟大吃一惊,连忙摆手,“这怎么行,太昂贵了,我不能收!”

  “岳父把财礼给了小羽,小婿心怀感激,总想回报岳父大人,请务必收下。”

  “哎!那是我作为父亲给羽儿的心意!”

  “这也是我作为女婿给岳父的心意!”

  崔弘舟点点头,“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就收下了,感谢贤婿的美意!”

  崔家虽然是天下望族,本身也积累了不少财富,但奈何分支太多,摊到每一房财富就薄了,崔弘舟上面有五个兄长,分到的财富更少,长子都没有自己的房宅,崔弘舟拿出了一万贯嫁妆本来就是准备给儿子买房的,只是他要面子,把财礼都给了女儿,让两个儿子都不满,崔弘舟心中也有点懊悔。

  没想到这个女婿懂事,居然给了自己一座五千亩的庄园,补偿之前的财礼损失,这下子家庭和睦又回来,让崔弘舟心中着实欢喜。

  两个儿子崔桓和崔柠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喜悦之色,五千亩的农庄,一年就是五千贯的收入。

  这时,侍女进来上了茶,崔弘舟又笑问道:”贤婿什么时候上任?”

  “预定是九月初,明后天正式任命下来,我就准备出发了,两位舅兄有没有兴趣去陇右或者河西去当官?”

  崔弘舟心中一动,这还真是个机会,他便对萧夏道:“羽儿大哥之前是眉山郡龙游县县令,属于上县令,从六品,做了五年县令,任期满调回京城,按理应该升一级,但因为是雍王当政时下的调令,受了崔家被打压的影响,便没有得到升级,平调为大理寺司直,对他有点不公平,如果贤婿能给天子反应一下,不说提升,至少能公平一点。”

  萧夏微微笑道:“在西域为官有个好处,就是升得快,岳父知道裴宣机吧!裴矩的儿子,他是张掖郡丞,原本也只是县令,调到张掖出任郡丞,从六品一下子升为五品,只做了两年就调回长安,现在已经是正五品工部郎中了,这就是升官之道啊!”

  崔桓忍不住道:“听说现在军府改革了!”

  萧夏点点头,“现在中原的总管府都撤了,边疆各郡反而改为总管府,军政一体,府长史就是从前郡长史,河西、陇右和朔方设为大都督府,另外还有云中、北平两大都督府,总管和长史都由大都督推荐,朝廷任命,如果大哥愿意,我可以推荐为张掖总管府长史,一旦我征讨吐谷浑,那么张掖作为后勤就有立功的机会,只要有了军功,两年后再调回来,就是正五品了。”

  崔桓大喜,只要呆两年就有机会升为五品,他当然愿意,崔桓满怀期望地向父亲望去。

  崔弘舟捋须笑道:“这件事我和你二伯商量一下。”

  二伯崔弘升是吏部左侍郎,如果他同意,那么一旦萧夏推荐,这边就能直接任命了。

  中午,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了午饭,饭后,崔弘舟又单独把萧夏请到自己书房坐一坐。

  侍女进来送了茶,崔弘舟缓缓道:“我听到一个消息,说天子有可能会迁都,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虽然迁都洛阳的决定目前是还绝密,但外面其实已经传开了,消息的来源就是宇文恺在大修洛阳,洛阳又改名为都畿道,由齐王杨暕坐镇,这些迹象都指向迁都。

  萧夏沉吟一下道:“目前我也没有确切消息,但我知道迁都洛阳一直就是我皇祖父的夙愿,父亲告诉我,他要完成皇祖父的未竟事业,这里面就包括迁都洛阳,所以迁都洛阳是肯定的,关键就是什么时候迁都,还有迁都的方式问题,我个人倾向于后年迁都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不会用迁都这个词,会刺激到关陇贵族,改用驾临东都,长安依旧是都城。”

  崔弘舟呵呵一笑,“贤婿这话说得高明,没有迁都,只是天子驾临东宫。”

  两人又闲聊片刻,这时,内宅传来消息,崔羽要回府了。

  萧夏便起身告辞,带着妻子坐马车回府了。

第370章 任前述职

  萧夏走了,崔弘舟来到内宅,妻子郑氏正在收拾女儿给她的上等绸缎和首饰,崔弘舟见礼物堆满了床榻,光镶金珠宝首饰就有五套,崔弘舟问道:“这么多夫人打算怎么分?”

  “我都想好了,分为五份,我自己留一份,给小眉一份,两个儿媳一人一份,柠儿成婚后再给,这就四份了,然后给马氏一份,不就正好吗?”

首节 上一节 222/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