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焦虑不安地等待,忽然,有士兵指着城墙大喊:“火光!火光!”
裴仁基也看见了,城头上出现了三支火光,这是裴行俨他们的得手了。
裴仁基大喜,举刀喝令道:“弟兄们,杀进城去!”
五千骑兵发动,风驰电掣般向西城门冲去。
这时,城内警钟声大作,“当!当!当!当!”满城皆惊。
裴行俨带着三十名士兵和数百守兵杀成一团,裴行俨如猛虎下山,挥舞长矛在士兵群中肆意屠杀,所过之处伏尸累累,任何人都挡不住他。
这时,余公理率领两千人向西城杀来,眼看要杀到西城门处,只见从城外杀进无数骑兵,如洪水决堤一般,奔涌冲进了城内。
余公理还以为是萧夏大军杀到,他心中顿时绝望了,掉头便逃,五千骑兵杀进了城内,余公理率领数千士兵从东城门逃走。
洛阳城易手。
第341章 雕虫小计
萧夏的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偃师县,距离洛阳只有五十里,这时,萧夏忽然得到消息,前面十几里外出现一支军队,大约有七八千人,从旗号来看,应该是汉王军队。
这支军队来得很奇怪,虽然不知原因,但萧夏还是下令大军围剿这支军队。
这支军队正是从洛阳城撤退的汉王军,一共八千余人,由大将余公理率领,余公理也发现有点不对,杀进城的军队只有几千骑兵,不是他以为的数万大军,如果是这样,他退出洛阳就亏大了。
更重要是,他如果因为判断失误,白白丢掉了洛阳,汉王绝不会饶他,要知道汉王就准备在洛阳登基称帝,现在都城丢了,他怎么向汉王交代?
余公理心中着实担忧,他不敢放弃洛阳北上,便率大军东撤到偃师县,想观望一下形势再做决定。
但余公理做梦也想不到,真正的危险不在洛阳,而在偃师。
中午时分,汉王军正在一片树林内休息,忽然,大地开始颤抖起来,有人在树林外大喊:“是骑兵,骑兵来了!”
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爬起身向树林外奔去,只见一支骑兵从北方一里外奔过,并不是向他们杀来,很多士兵都松口气。
但余公理内心却崩溃了,这支骑兵切断了他们北撤的通道。
很快,黑压压的主力大军出现了,一眼望不见边际,足足有十万人之多。
所有士兵都面面相觑,这下他们真完蛋了。
这时,一队骑兵奔来,渐渐靠近树林,为首骑兵大喊:“奉萧总管之令,给你们送一封信!”
骑兵一箭射出,是一支无头箭,上面插了一封信,一队骑兵掉头回去了。
有巡哨跑上来拾起信飞奔回去,将信交给了主将余公理。
余公理打开信看了一遍,是萧夏写给他们劝降信,信中说大家都是隋军,他不愿自相残杀,同室操戈,希望余公理主动率军投降,可以继续从军,不愿从军可以释放回乡务农。
当然,萧夏开出这个条件也是有前提的,这支军队没有在洛阳烧杀抢掠,还算是军纪良好。
如果这支军队在洛阳胡作非为,他就直接全部歼灭了。
手下将领都纷纷劝道:“将军,投降吧!至少我们还可以平安回家。”
余公理心中也叹了口气,十万大军啊!
他只得下令道:“传令全军放下兵器,脱去盔甲,向梁州军投降。”
余公理率领军队投降,萧夏接受了这支军队,并将他们编入自己军队,萧夏依旧保留了余公理和其他将领的勋官,同时封他们为将军、中郎将不等。
这时,占领洛阳的裴仁基派儿子裴行俨来面见萧夏,表示愿意将军队交给萧夏。
萧夏大喜,当即封裴仁基为上大将军,封裴行俨为上开府仪同三司,任命裴行俨为自己军中虎贲将军,执掌一万骑兵。
裴仁基要投奔自己父亲没有关系,但萧夏得把裴行俨留在自己身边,这可是隋唐第三条好汉啊!
不过裴仁基比较现实,他决定还是投降萧夏,萧夏对他的知遇之恩让他感动不已,要知道他在汉王身边效忠十年,才是一个小小的仪同,勋官第八级,萧夏却一下子封他为上大将军,这可是勋官第三级,连升五级,就差一级升为柱国了。
萧夏命令裴仁基率一万军守洛阳,又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向函谷关进发,当然,他是用进关中协防长安的名义。
穰县是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同时也是荆襄的北大门,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天子杨勇封伍云召为邓州总管,管辖南阳、淅阳、淯阳和淮安四郡,统军三万人。
如果要进攻武关,必然要经过邓州总管府的管辖之地。
三万军队分散在各地驻扎,其中穰县驻扎了两万人,其他一万军队分散各地。
这天下午,邓州总管府长史张华和往常一样回府,张华主管整个邓州总管府的政务和财政,权力极大,当然,他来头也不小,他是天子杨勇从前的幕僚之一。
杨勇登基后,张华便被任命为邓州总管府长史兼南阳郡刺史,在某种程度上,张华其实是监军,派来监视伍氏兄弟。
伍氏兄弟虽然武艺高强,但他们出身不好,是盗贼出身,杨勇让伍云召守南阳也是一种演义情结,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伍氏兄弟。
张华的马车忽然停了下来,手下禀报,外面有两个年轻女子拦车告状。
张华大开车窗探望,只见两个年轻女子跪在地上,长得腰如杨柳,面似桃花,肌肤赛雪,他一下子色心上头。
张华打开车门问道:“你们要告什么状?”
其中一个女子道:“老爷,我们从新野县过来,我们是新野大户黄俊的小妾,我们家老爷上月病逝,留给我们每人一万贯钱,但大妇不认账,还把我们赶出家门,我们无家可归,特来向老爷告状,求老爷给我们姐妹做主!”
两个娇滴滴美娇娘让张华骨头都酥了,似乎不仅有色,还有财可图,张华装作同情的点点头,“放心吧!我来给你们做主。”
“谢老爷,我们无家可归,老爷能不能找个地方给我们过夜?”
张华正中下怀,捋须笑道:“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先到我府上住一夜。”
“我们哪里敢嫌弃,只是.只是老爷,我们累得实在走不动路了。”
两女子一起撒娇,张华小腹燃起了火焰,他摆手笑道:“行吧!你们上了我的马车。”
“谢老爷!”
两名女子娇弱无力上了马车,很快,车门反锁,车窗厚帘子刷地拉上了,马车里传来娇笑声。
旁边几名护卫武士直翻白眼,他们太了解这位张长史,估计他已经按耐不住了。
马车刚走了十几步,张华忽然令道:“掉头去城外码头,拿一点东西!”
马车又掉头向城外驶去。
马车里,张华却正襟危坐,脸色惨白,两个女子一左一右坐在他身边,两把锋利的匕首顶住了他的腰。
两个年轻女子正是李鹿鸣的手下,利用张华好色如命的弱点,用美人计将他挟持了,这就是萧夏的雕虫小计。
第342章 诈取武关
杨广率领的八万大军从淅阳郡过境前往武关,大军兵临南乡县城下,淅阳郡刺史牛方大开城迎接晋王大军到来,牛方大是牛弘的长子,为人忠厚,他一向属于中间派,既支持太子,也支持晋王,但反对汉王和秦王。
杨广在刺史府见到了被绑架而来的总管府长史张华,杨广满脸和气道:“本王一向不为难文人,如果张长史愿助我拿下武关,本王还会继续重用张长史。”
张华半晌道:“就怕武关也不买卑职的帐!”
杨广笑了笑道:“如果你不愿意,本王也不勉强,那就把你送还给梁州总管,毕竟是他的人把你交给本王。”
杨广话语虽然柔和,但背后却透着浓浓的杀机,张华也知道,自己一旦被送回去,那就是死路一条。
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卑职试试看吧!”
第二天,大军离开南乡县,向武关进发。
与此同时,孙雷率一万骑兵驻扎在南乡县,他们的存在牵制住了南阳郡的伍氏兄弟。
伍天锡率两万军队准备切断晋王主力军队的后路,将八万大军堵在伏牛山的谷道中,但正是有南乡郡的一万骑兵,使两万敌军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也害怕被骑兵切断后路,对方前后夹击将他们全歼。
三天后,晋王大军抵达武关,在距离武关还有二十里,便停止了前进,由宇文成都率领三百士兵假扮成护卫,陪同张华去骗关。
这个方案其实是萧夏早就有的计划,萧夏本来就准备率军从上洛郡杀回关中,为此他特地派人去南阳郡调查,结果发现了张华这张牌。
张华是天子杨勇心腹幕僚之一,他虽然职务不高,但他实际上是杨勇派来的监军,邓州、襄州他都有监军权,那么武关也同样在他的监军之下。
萧夏虽然最终没有走武关,但他把这张牌给了父亲。
张华来到关城下,对上方高喊道:“我是邓州总管府长史张华,奉天子旨意回京述职,速速开启关门!”
武关每天只开放一个时辰,其他时间都关闭,现在正好是关闭时间。
士兵不敢怠慢,连忙去禀报守将魏林,不多时,魏林出现在城头,他认识张华,陪笑问道:“张长史后面还有军队跟随吗?”
张华眼睛狠狠一瞪,“问这些屁话干什么,还不快开门,当心我在天子面前弹劾你!”
“小人不敢,这就开启城门!”
张华可是监军,魏林不敢惹,他连忙吩咐开启城门。
城门缓缓开启,第一个进城门的却是宇文成都,他撤掉罩在凤翅鎏金镗上的黑布,催马上前,向等候在城门处的魏林一镗拍去。
魏林哪里躲得过去,当场被打得脑浆迸裂,落马惨死,宇文成都厉声道:“我乃宇文成都,谁敢不服,过来受死!”
宇文成都名震天下,一千多守关将士都吓呆住了,没有人敢动,这时,士兵吹响了号角,远处很快也传来号角的呼应。
宇文成都风翅鎏金镗一指问道:“谁是副将?”
一名将领战战兢兢上前道:“末将刘承安,是武关副将!”
“晋王殿下即将到来,你立刻带领军队列队迎接!”
刘承安连忙命人把魏林尸体抬走,他率领一千士兵在关城外列队,不多时,晋王杨广的八万大军抵达武关。
杨广着实也没有想到会这么轻易拿下武关,他之前想得种种方案都没有用上,看来还是老三的计谋高明,找人找得很准,居然把这个张华给找出来。
杨广也隐隐猜到萧夏是把他过武关的方案给了自己,他心中感慨萧夏已经自成一派势力,完全不依附自己了。
杨广随即封刘承安为上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其为武关都督,继续率一千军队镇守武关,刘承安因祸得福,连升三级,立刻转而效忠晋王。
八万大军和后勤粮队过了武关,又继续向蓝田关方向杀去。
雀鼠谷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到了长安,顿时满朝震惊,尤其齐王杨筠之死更是让杨勇悲痛万分。
在他的儿子中,长子杨俨和次子杨裕其实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前身杨勇的儿子,杨筠才是他的亲生儿子,杨勇一直想立杨筠为太子,为了让他赢得名望,杨勇特地任命他为东路军大元帅,没想到杨筠竟然在雀鼠谷中阵亡。
这个打击太大了,杨勇悲痛欲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水米不进。
最终还是老丈人云定兴来劝他。
“陛下,人已经死了,再难过也救不回来,但陛下还有别的孩子,如果陛下颓废下去,被杨谅抓住机会,不但社稷难保,其他孩子也同样性命难保,不如陛下振作起来,为齐王报仇雪恨才是王道!”
房间里没有声音,云定兴又道:“陛下,现在已经得到确切消息,齐王殿下是被贺若东所杀,贺若东投降了杨谅,现在蒲津关那边是他的兄长贺若弼,如果贺若弼也投降杨谅,后果就非常严重了,请陛下.”
云定兴还没有说完,门忽然被拉开了,天子杨勇双眼通红地盯着云兴定道:“消息确切吗?齐王是被贺若东所杀?”
云定兴点点头,“应该是真的,是齐王的几名侍卫从太原逃到延安郡,又从延安郡逃回长安,他们带来的确切消息。”
杨勇咬牙切齿道:“好一个贺若弼,朕非杀他不可!”
杨勇又恢复了进食,当天晚上,宫内传出旨意,召贺若弼立刻回京述职,军队由副将韩僧寿暂时接管。
蒲津关,残酷的攻防战已经打了半个多月,隋军阵亡近万人,对方也付出了近六千人的代价,但隋军始终没有能攻破河东城的防线。
主将贺若弼郁闷万分,他心中更是担心兄弟贺若东的命运,他们被围困了那么久,还会有食物吗?
贺若弼并不知道朝廷已经收到了太原传来的飞鸽快信,得知了雀鼠谷的战况,他现在还是一无所知。
下午,贺若弼得到消息,对方主将派使者来商谈暂时停战事宜,贺若弼也想知道雀鼠谷的情况,便点点头道:“带使者来大帐!”
不多时,一名文士被带进大帐,贺若弼顿时大吃一惊,这名文士竟然是兄弟贺若东的幕僚周剑南,这这是怎么回事?
贺若弼建周剑南给自己使眼色,便喝令左右退下。
他这才紧张问周剑南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