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场大战后,萧夏的士兵们迅速蜕变,变得杀气腾腾,士气高涨。
对一支军队而言,抢掠分钱是最能激励军心、振奋士气的手段。
萧夏并不想放纵士兵烧杀抢掠,但又要让士兵为他卖命,他就只有一个办法,私分战利品。
任何一场战争的潜规则都是为了求财,所以战利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将领都盯着,作为主将,除了他自己要捞饱外,他同时也必须平衡,哪些财物交给朝廷,让朝廷和天子满意,哪些财物要封给将领,让其他将领心态平衡。
哪些财物要分给作战士兵,让作战将士不至于怨恨。
所以每一场的战争的战利品必须交给主将,由主将来分配,这向来都是军队的规矩。
但萧夏不知道这个规矩,他没有经过主将卫玄同意,便擅自私分了战利品,这是严格违反军规,就看卫玄较不较真,如果卫玄较真,甚至可以将萧夏斩首示众。
所以当萧夏离开内江县两天后,卫玄便率领两万大军杀到了内江县。
卫玄已经得知萧夏率领三千军击溃了盘踞在内江县的一万多獠人叛军,只阵亡百人,伤两百人。
这个战果十分辉煌,要知道萧夏的军队除了一千骑兵外,其余两千余人都是资阳郡各县的乡兵,而资阳县的府兵已经全军覆灭。
这些乡兵的战斗力比府兵和正规隋军差远了,萧夏居然能率领这支军队大败一万多獠兵,这让卫玄着实对萧夏刮目相看,不愧是凌烟阁看中的后备队。
不过卫玄对萧夏擅自分配战利品也十分恼火,其他将领纷纷跑来向卫玄告状,萧夏竟然把铜钱全部私分,不给他们留一文钱。
“砰!”
卫玄重重一拍桌子,十分恼火道:“简直就是任性妄为,胆大包天!”
旁边幕僚谢弘劝道:“毕竟他才十六岁,又是第一次从军,不懂得军中规矩,率性而为可以理解,大将军回头好好教育他一番,给他一个成长的过程。”
卫玄怒气难平道:“我并非生气他把铜钱分给士兵,而是恼火他擅自决定把金银珠宝献给天子,这是他一个小小的资阳府都尉能决定的事情吗?他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就在这时,有士兵在帐门口急报,“启禀大将军,天子圣旨到!”
卫玄吓一跳,连忙出账接旨,颁旨的是一名宦官,他站在香案前,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獠人不服教化,屡屡造反,乃朝廷对其过于宽容所致,此次镇压需恩威兼施,斩其酋首,重新任命其新酋主,其余獠众不肯投降者皆斩,投降者可安置为隋民,令其自食其力,钦此!”
“微臣接旨,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玄跪着接过圣旨,又起身请宦官到大帐内就坐休息。
走进大帐,宦官笑眯眯道:“天子还有一个口谕,让咱家转告卫将军!”
“公公请说!”
“萧夏虽有勇烈之心,但毕竟年少,经验不足,望大将军多加照顾。”
卫玄吓一跳,连忙问道:“在下久离京城,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不知萧小将军究竟是谁家子弟?”
宦官笑道:“他虽然姓萧,但他却是天子的孙子,晋王之子,爵封西海郡公!”
“啊!”
卫玄吓了一大跳,原来萧夏竟然是皇孙,他又听宦官说萧夏是晋王之子,他忽然知道萧夏是谁了。
卫玄连忙道:“萧将军在大牢县,我这就率大军前往大牢县。”
这一刻,卫玄也不再恼火萧夏擅自分配战利品了,人家是皇孙,想把金银珠宝献给皇祖父,是孙子孝敬祖父的亲情表现,自己还怪他不经过自己同意。
卫玄取了五百银子感谢宦官,又取出一份财产清单,卫玄只留下了布匹赏赐将士,其余金银珠宝和绸缎他都一并献给天子,卫玄把清单交给宦官道:“这是萧小将军大败獠人夺取的战利品,献给天子,烦请公公带回长安吧!”
宦官得了五百两银子,笑眯眯道:“咱家会回禀天子,这同时也是卫将军献给天子的心意!”
“多谢公公美言!”
卫玄送走了颁旨宦官,他当即率领两万大军向大牢县杀去。
萧夏的军队抵达了大牢县,距离县城还有三十里,平原已经消失,他率军队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这实际上是铁山延绵过来的余脉,丘陵地带长约百里,宽二十里,山林茂密,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条山谷,这些山谷横穿丘陵,穿过山谷的另一端便是大牢县了。
山谷虽然多,但官道只穿过其中一条长十几里的长谷,这条山谷叫做青竹谷,也是因为山谷两边分布着大片竹林而得名。
距离山谷还有十几里,忽然有士兵来报,“将军,斥候在北面一座村庄里找到两名隋军士兵,他们说自己是刘建的手下,有重要消息。”
萧夏微微一怔,立刻叫停了军队,听取斥候汇报情况。
三天前,大将刘建率领的六千军队在青竹谷内遭到三万獠兵伏击,六千大军死伤近半,刘建率领其余三千余人突围成功,逃进了大牢县内,另外百余名士兵向北突围成功,萧夏此时遇到的两名士兵就是侥幸逃得性命的百名士兵之一,他们因为受伤,留在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养伤。
萧夏点点头,命人把两名士兵找来,不多时,两名士兵被带到萧夏面前。
“参见萧都尉!”两名士兵一起行礼。
萧夏摆摆手,问他们道:“我问你们,你们军队是在山谷的哪个位置遭遇伏击?”
“回禀都尉,是在中部稍微偏南一点。”
“对方有放箭吗?”
“没有!对方没有弓箭,他们直接从竹林里杀出来,把我们的队伍截成数段。”
萧夏随即又将三名郎将叫上前,和他们商议对策。
“前面是青竹谷,长大概十几里,很可能獠兵会埋伏在青竹谷内,你们有没有好的应对之策?”
三名郎将面面相觑,一名叫做邵武的郎将道:“都尉可以考虑火攻对方!”
萧夏点点头笑道:“我也考虑用火,但山上都是竹子,用火恐怕不容易点燃吧!”
邵武笑道:“卑职是简阳郡人,我家乡也有很多竹子,竹子虽然不容易点燃,但地上都是堆积的厚厚的竹枝竹叶,它们却很容易点燃,只要点燃它们,燃烧速度之快,一大片竹林很快就被烈火吞没,所以我们家乡去竹林砍伐竹子都不允许带火种,就是害怕不小心点燃地上堆积的枯枝竹叶。”
这样就可行了,萧夏沉思片刻,给他们三人吩咐了几句,三名中郎将连连点头,非常赞同主将的部署。
校尉徐旻随即率领数十名斥候士兵带着硫磺火把等引火之物离开了队伍,向山丘上奔去。
主力队伍继续南下,进入了山谷,但队伍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制作火把,走得快一半时,便造出了近千支火把。
这时斥候来报,前面一里外有埋伏,萧夏当即命令骑兵上马,他带领一千骑兵风驰电掣向前疾奔,步兵却掉头迅速向北撤退了。
为什么步兵也要进山谷,这就是战术欺骗,把伏兵稳住,伏兵也派探子暗中观察隋军动向。
如果步兵不肯进山谷,那就意味着对方发现了他们,再埋伏也没有意义了,伏兵就会立刻撤军。
为了稳住敌军,萧夏率领军队和往常一样入谷,快要到埋伏地点时再突然发难,对方意识到有问题再撤退就有点晚了。
一千骑兵在山谷道内疾速飞奔,一支支点燃的火把向西面山上扔去,很快,便点燃了地上厚厚的枯竹叶,竹林开始燃烧起来。
埋伏在树林内的一万五千獠兵见情况不妙,开始向山上撤退,不料他们身后的竹林也燃起了大火。
獠人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中的山民,他们的劳动几乎都是刀耕火种,春天时点一把火,地上的枯枝杂草都烧了,一烧一大片,年年如此,也没有出什么事,獠人们对山火都习惯了,并没有把山火放在心上,很多獠兵并不急着逃走,而是就地砍伐竹林,建立一个安全圈。
烈火越烧越猛,开始爆燃跳闪,一眨眼,烈火便窜出近百米,一望无际的竹林烧得噼噼啪啪作响,尤其地上数十年积累的枯枝腐叶,一旦跟着燃烧,便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
半个时辰后,整座大山都被浓烟和烈火吞没了。
第170章 大战来临
大火从下午一直烧得半夜,才终于停下,过火面积达数千亩,埋伏在竹林内准备伏击隋军的一万五千獠兵逃出了近九千人,还是有六千余人葬身火海。
但大部分死亡的獠兵并不是被直接烧死,而是被浓烟呛死,或者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而死。
刀耕火种是需要先烧一片草地,獠人们也经常失火,被大火包围,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先烧出一片空地,人呆在空地里就没事了。
这是獠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但就是这种经验害死了数千人,草地燃烧,浓烟是散发状,对人没有影响。
可树林燃烧,热浪会把浓烟向下压迫,使得浓烟无法散发出去,从而笼罩整个树林,人在树林中,就算不被烈火烧死,也会被浓烟呛死,何况还有大量有毒气体。
就算獠兵们逃出火海和树林,也绝不代表安全,萧夏率领一千骑兵就等候在南面,不断有獠兵从树林里逃出来,隋军骑兵就会冲上去,毫不留情地将獠兵斩杀。
如此反复,被斩杀的獠兵越来越多,他们的兵器都扔掉了,赤手空拳逃出竹林,等待他们依旧是死神。
九千士兵好不容易才逃出了火海,可是差不多又有六千人死在隋军的战刀和长矛之下。
一场大火的另一个附加效果便是獠兵动摇了,獠王被这场大火吓着了,率领数万大军后撤三十里。
次日上午,萧夏手下军队汇合,他随即率领两千七百人进了大牢县。
两天后,卫玄率领两万军队抵达大牢县,他在青竹谷便看到了满山遍野被烈火焚烧过的惨象,还有一具具被烧成黑炭的尸体以及被浓烟呛死的獠兵尸体,让人震撼。
当两万隋军走出青竹谷,他们又看见另一番血流成河的惨象,堆积如山的獠兵士尸体,这些都不是被烧死,几乎都是被斩杀或者刺死,足足有六千多具尸体,如果加上被烧死的獠兵,那就超过一万两千人了。
卫玄心中震惊得久久说不出话来,他当然知道是谁干的,除了萧夏没有别人,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一眼便看出了激战的过程。
獠人埋伏在竹林内准备伏击隋军,却被隋军点火烧山,用火攻破了獠人的埋伏,一部分獠兵葬身火海,另一部分獠兵仓惶逃出,却遭到了萧夏骑兵的迎头痛击,逃出一批被斩杀一批,逃出一批,再被斩杀一批,如此反复积累,便达到了六千人之众。
不愧是凌烟阁看中的后继人,真是大隋的栋梁之才,虽然杀戮之心重了一点,但确实年少有为啊!
卫玄率领大军来到大牢县城,大将武培生、刘建和萧夏都出来迎接主将到来。
卫玄点点头笑道:“三位将军前赴后继,最终保住了大牢县城,也保住大隋的颜面,都是有功之将,接下来我们要彻底平定獠人叛乱,希望三位将军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卫玄又派人把萧夏请来自己大帐,萧夏走进大帐,躬身行一礼,“参见大将军!”
卫玄点点头笑道:“这两战打得非常漂亮,已经有点名将的感觉了。”
“大将军过奖了,一群乌合之众,实在胜之不武!”
“你可别小看这些獠兵,他们对地形熟悉,专门利用地形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过你这场大火烧得好,让他们发现了伏击的另一面,一旦隋军使用火攻,他们会得不偿失,相信他们不敢再轻易使用伏击。”
萧夏问道:“接下来大将军打算怎么做?”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萧夏想了想道:“卑职建议大将军最好能休息两三天,不要急着和对方决战。”
“为何?”
“卑职听到一个说法,说獠人高层内部分歧很大,我想,如果我们等一等,或许会有人暗中和大将军联系。”
“你是说,另一拨獠人高层?”
萧夏点点头,“卑职认为斩尽杀绝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适当杀戮来震慑对方,逼他们妥协,老老实实成为大隋顺民,否则他们将遭遇灭顶之灾。”
卫玄捋须欣然道:“很有道理,那就再等两天。”
萧夏的判断源于他的认知,獠人能组织起十几万军队,那就绝不是一个部落,而是由十几个部落组成,甚至更多,如果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会是一条心,如果遇到挫败,或者前景不妙,那各种分歧和矛盾就会产生了。
这就和合伙做生意一样,生意好没啥话讲,生意亏了,各种矛盾就来了。
所以萧夏建议等两天,让对方的各种矛盾发酵。
第三天,一名獠人使者秘密来拜访卫玄,来人是獠人第二大部落首领朗哥的兄弟,叫做朗生,他带来了獠人内部的重要消息。
隋军在内江县全歼獠兵一万余人,又在大牢县一场火攻,烧死杀死一万两千人。
正是这两场惨败使獠人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獠人一共有七个主要部落,有四个部落支持獠王继续和朝廷对抗,另外三个部落则强烈要求和朝廷讲和。
朗生向卫玄保证,三个獠人部落已经决定不再支持獠王,一旦开战,它们也不再参与。
卫玄大喜,当即承诺,只要朗哥能归降朝廷,不再造反,他将禀明朝廷,支持朗哥为新一任獠王。
三天后,卫玄率领两万六千人南下征讨獠人主力,他任命萧夏右翼主将,任命刘建为左翼主将,两人各统领五千军队。
卫玄又给萧夏补充了两千骑兵,使萧夏手下骑兵人数达三千人,步兵为两千人。
大军浩浩荡荡向五十里外的獠人主力大军杀去。
獠王叫做蒙蛮,他是獠人第一大部落蒙蛮部的酋长,同时也是这次獠人叛乱的罪魁祸首,他原本只打算抢掠熟獠的土地和财物,不料抢掠越来越严重,抢了十几个县的汉人财富,杀死上万汉人,奸淫无数妇女,甚至地方官员也有数十人被斩杀。
蒙蛮自知罪孽深重,不可能被赦免,所以他决定顽抗倒底,如果实在无法获胜,他也能南逃回故乡大山内,还可以继续做酋长。
这时,蒙蛮得到消息,两万余隋军正向自己杀来。
“才两万多人!”
蒙蛮哼了一声,就算朗哥等三个部落不肯跟随自己参战,他也拥有三倍余隋军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