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迟疑一下,又问道:“万一真是射中额头怎么办?”
“现在我和兄长去兴善寺看一看尸体就知道了。”
第159章 顺杆打蛇
兴善寺位于朱雀大街东面的靖善坊,占地上百亩,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寺院,陈叔宝的灵柩就停放在兴善寺内。
目前陈叔宝的儿子们和身处京城的陈氏族人都来给陈叔宝守灵。
杨昭和萧夏带着十几人来到兴善寺,直接来到停灵大院,院中搭起了大棚,大棚内挂满白幡,数十名陈氏族人披麻戴孝坐在大棚内。
目前陈叔宝的长子陈胤和次子陈嶷都已经先后病逝,现在三子陈彦为长,他负责操办父亲的丧事。
听说杨昭到来,陈彦迎了出来,“请问殿下为何事而来?”
杨昭道:“我自然是为查案而来!”
陈彦摇摇头,“很抱歉,我父亲的灵柩已经用长钉钉死,除非有圣旨,否则不可能再开棺了!”
杨昭沉吟一下道:“但大理寺和本王都没有看到死者,这样吧!陈公子告诉我们,令尊的致命伤在哪个部位?”
陈彦缓缓道:“是一支四寸长的短弩,淬了剧毒,从后颈射入,但可恨的是,有人竟然在我父亲的额头上补了一箭,侮辱我父亲的尸体,所以我绝不会再开棺,请殿下见谅!”
萧夏在一旁问道:“怎么知道额头上的箭是补射的?”
陈彦哼了一声道:“侍卫首领陈野跟随我父亲二十五年,他当时在楼下,听到惊叫后跑上楼,他告诉我,我父亲是后颈中箭,脸瞬间就变黑了,等我们拿到尸体,却发现额头上多了一支箭,这不是侮辱我父亲吗?”
萧夏又问道,“宣华夫人知道额头中箭这件事吗?”
“当然知道,不准再开棺就是陈贵人的旨意。”
这时,杨昭又道:“能不能请陈野配合我们破案,我们怀疑有内应,我们得找到内应是谁,但京兆府把所有的线索都破坏了,让我们无从着手。”
陈彦点点头,“可以!我让陈野配合你们,但他不是嫌疑人,你们不得用暴力审问他。”
杨昭欣然答应,“我们只是问他几个问题,他不用跟我们走!”
杨昭已经得到京兆府破坏案情的证据,匆匆赶去找父亲了。
萧夏就在兴善寺内询问了陈野几个问题。
陈野就是第一个跑上二楼的侍卫首领,他也四十岁出头了,原本姓王,后来被陈叔宝赐姓陈,他也只是破障,但没有能固元,为了保护主公,他一直吃药维持着破障,也严重透支了元阳。
陈叔宝被刺杀,他一夜之间头发就白了,整个人都垮了,明明才四十岁出头,但精气神就已经像六十余岁的老人。
“你现在破障还能坚持多长时间?”萧夏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陈野诧异看了萧夏一眼,苦笑道:“我最多时是三十岁,每天能维持两个时辰,现在一天要吃五颗药,却只能维持一个时辰,我昨晚没有吃药,今天的破障就没有出现了,估计我也活不了多久,最多一年,年轻人,听我的劝,破障后赶紧去考武道,考过后就把药停了,否则到三十几岁你就碰不了女人了。”
“多谢劝告!”
萧夏笑了笑,又问道:“陈首领家在哪里?”
陈野摇摇头,“我没有家,也没有妻子儿女,可以说一无所有,每个月挣的一点钱只够我吃饭租房,拿什么娶妻生子?”
萧夏给旁边负责记录的大理寺官员使个眼色,开始问道:“我们说正事吧!陈首领看见刺客了?”
陈野点点头,“我拉开帘幔看见了,三个黑衣人,向后宅方向逃去,我们追了过去,但他们已经翻墙逃走。”
“陈首领认为对方有内应吗?”
“肯定有,主公每天都换地方,没有内应,他们不可能知道在紫玉楼。”
“管家、家仆等人,他们知道主人在紫玉阁吗?”
陈野摇摇头,“他们不可能知道,天黑就关了后宅和中庭之间大门,那时候主公才决定在哪里过夜,然后外面酒楼送来酒菜,老鸨送来女人,都是从后门进来,送菜人进不来,老鸨也进不来,实际上只有我们十三名侍卫知道在紫玉楼。”
“妓女呢?”
陈野还是摇头,“八名妓女都是第一次来,七弯八绕,她们也不知道小楼叫什么名字,她们不可能是内应。”
萧夏笑道:“陈首领的意思就是说,内应其实就在十三名武士中。”
陈野点了点头,“我是这样认为的。”
“那陈首领觉得会是谁?”
“不知道,有六个人曾经离开过紫玉楼,这六个人都有可能去通风报信。”
“有这六人的名单和住址吗?”
陈野点点头,“有!我等会儿给你。”
“多谢!多谢!”
萧夏大喜,又问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十三个人都在楼内,楼外没有部署监视吗?”
陈野叹了口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其实我安排了两个人在外面监视,结果这两人一个说自己肚子痛去了茅厕,另一人说自己肚子饿,去前院厨房找吃的去了,刺杀案发生时,两个人居然都不在,我就怀疑是他们二人中的一人当了内应。”
“他们的名单有吗?”
陈野从怀中摸出一张纸,递给萧夏,“上面是六个人的名单和他们家庭住址,其实第一个和第二个就是在外面当值的武士。”
萧夏看了看,“张茂和周小东?”
“对!就是他们二人,他们都是关中人,主公来长安后请的武士。”
萧夏微微笑问道:“陈统领怎么没有把名单给京兆府?”
陈野摇摇头,“京兆府审问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到那么多,今天上午我坐在那里回忆,才想到了这些事情。”
“可以了!陈首领按个手印,就没事了。”
陈野在询问记录上画押并按下指印,这才转身走了。
京兆府尹王弘被天子宣召到了御书房。
王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提心吊胆来了。
他进了御书房,见晋王也在一旁,王弘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天子杨坚冷冷问道:“陈叔宝是你派人刺杀的吗?”
王弘愕然,连忙摇头,“陛下,此话从何说起来?微臣怎么会派人刺杀陈叔宝?”
杨坚目光逼视王弘道:“如果不是你派人刺杀,那为何要破坏案件现场,还故意毁坏陈叔宝尸首,误导大理寺办案,朕就问你,你是何居心?”
王弘紧张地摇头道:“陛下,案子不是微臣办的,微臣一无所知!”
“不要说什么一无所知,现在证据确凿,连贵人也向朕告状,你们侮辱陈叔宝尸体,朕要知道是谁干的?如果你找不到元凶,那就是你干的!”
王弘吓得连忙道:“回禀陛下,这个案子是少尹崔凯所办,他还没有向微臣汇报,微臣确实一无所知。”
杨坚看了一眼帘幕后面陈贵人满含泪水的眼睛,他咬牙下令道:“传朕旨意,革除京兆少尹崔凯之职,交由大理寺审问,朕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破坏朝廷秩序!”
杨广在一旁躬身道:“感谢父皇为儿臣做主,儿臣告退!”
杨坚又对王弘道:“把所有材料移交给大理寺,被你们释放的嫌犯也统统抓回来,倘若再敢有半点故意不配合,你就去岭南种田去吧!”
王弘吓得脸色惨白,连忙告退走了。
杨坚心中极为恼火,他心知肚明,除了太子,不会有别人。
杨广赶回晋王府,刚进府门,幕僚蔺治国上前道:“殿下,刚刚得到消息,京兆少尹崔凯服毒自尽了。”
第160章 真假内应
京兆少尹崔凯服毒自尽让太子杨勇极为恼火,他没想到二弟杨广这么无赖,抓住机会就向父皇告状,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上一次是国子监贪污案的告状,破坏了自己对窦彦的部署。
杨勇也猜到了,这必然又是萧夏的主意,上次拿国子监的饭菜、被褥为证据告状,除了萧夏这个新太学生还有谁?
这一次的手段如出一辙,也肯定是萧夏了。
这种不按常理的出招,让杨勇有点措手不及,京兆少尹崔凯可是他的心腹,为了不连累自己,竟然服毒自尽,着实让杨勇心痛不已。
这时,谋士张云秋劝杨勇道:“殿下,有些小动作其实没必要做,卑职早就说过,只要殿下不犯错,哪怕晋王的能力再翻天,他也敌不过嫡长子的天条,这么多人支持殿下,不是因为殿下有多能干,而是殿下是嫡长子。
相反,殿下做的很多事情,最后都是给自己减分,刺杀萧夏就是最大的败笔,如果殿下不刺杀他,天子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关注他。”
张云秋的话让杨勇心中很不舒服,他半晌道:“本王不是神仙,不可能未卜先知,就像谁都认为自己开店就一定能赚钱,事实上呢?有几个赚钱的?本王也是一样,我也认为自己一定能成功,但谁知道会最后失败呢?”
张云秋听出太子的语气不高兴,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劝道:“殿下,关键是要吸取教训,卑职再劝殿下,想对付晋王,可以让秦王或者汉王去做,殿下不要做,殿下只管一门心思增强自己的实力。”
杨广还是听从了谋士张云秋的建议,他点点头道:“我下次当心,不会再犯低级错误了,不过刺杀陈叔宝并不是我干的,先生不要以为是我派人所为。”
“但天子会以为是殿下在故意给晋王穿小鞋,陈贵人也会以为是殿下杀了她的兄长,她会对殿下恨之入骨,这可不是好事,最好殿下找个机会给陛下解释清楚。”
杨勇沉吟半晌,无奈叹口气道:“你说得对,我确实要给父皇解释清楚,否则这个案子破不了,屎盆子一定会扣在我头上。”
“还有武举之事,天子怎么说?”
“父皇认为武举和武道认定有点重复了,我再三解释,武举是拔优,是军队选将领,和武道不是一回事,父皇才勉强同意了,可能会安排在秋天。”
“那殿下就要督促兵部,让他们草拟章程,天子批准后就要颁布到天下各地,要给天下武者一个准备时间。”
萧夏只是协助兄长破案,当他帮兄长找到调查方向后,他就不管了,剩下的事情让大哥手下自己去调查,就不用他再费神费力了。
下午,萧夏来到了崇仁坊的万户侯酒楼,这座酒楼一半是他的,他当然很关心。
刚走进酒楼,王掌柜便迎上来笑道:“萧公子,那个铁锅做出来了!”
萧夏大喜,“铁锅在哪里?”
“在厨房!”
萧夏快步来到厨房,只见地上放着三口大铁锅,有两个是按照自己的尺寸做的,另外一个直径足有两尺半,这是炒大锅菜。
萧夏忽然发现灶上还有一个,厨师正在练习炒菜,萧夏颇有惊讶问道:“大厨怎么会炒菜?”
大厨姓郑,年约四十余岁,长得矮胖,为人老实厚道,给窦家酒楼做了二十年厨师。
他有点不好意思道:“我们不是有炒面片吗?在铁板上炒,我就觉得这口锅很适合炒面片,我就用它炒了几盘面片,还真不错!”
萧夏点点头,赞许道:“炒菜和炒面片是一回事,你切一盘肉丝,像炒面片一样炒熟,放入配菜和调料,其实就和烩菜一样,只是别放水,然后像炒面片一样来回翻炒,明白了吗?”
郑大厨点点头,“我大概明白公子的意思了,我试试看吧!”
萧夏午饭没有吃,他当即点一份炒面片,坐在一间包厢吃了起来。
不多时,王掌柜给他端来一盘萝卜炒肉丝,其实就是萝卜烩肉丝的翻炒版。
萧夏夹起一筷子尝了尝,还行,有点炒菜的感觉了,当然,这只是比他想的稍微好一点,但和后世真正的炒菜还差得远。
“公子觉得怎么样?”郑大厨一脸期待地望着萧夏。
萧夏笑了笑道:“还得苦练,我吃过的炒菜别人练了十几年,你这才第一个菜,你至少要炒一个月,才会慢慢熟练起来。”
“小人明白了!”
萧夏又对王掌柜道:“可以在菜谱中增加炒菜,具体安排什么菜,你和大厨商量!”
“公子放心,我感觉也不错!”
“还有造铁锅之事,必须保密,不能让家家户户都学了去。”
王掌柜笑道:“我心里有数呢!”
萧夏正低头吃面,大哥杨昭一阵风似地冲进酒楼。
“老三,我就知道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