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67节

  他指着主张投降的族人骂道:

  “刘禅还没来呢,你们就已经惶恐起来。怎么,若是刘禅率军赶到,你们便把我绑了,送去刘营投降么?”

  众人见他发飙,面面相觑,停了争吵。

  公孙恭又道:

  “你们要么是怕刘禅兵强,辽东拼死抵抗不成,会被他赶尽杀绝,要么是怕投降后,依旧免不了抄没家产。

  哼,你们怎么不想想,任城王会不会鸠占鹊巢抢了辽东?”

  众人听迷糊了:“太守的意思是?”

  公孙恭沉声道:

  “无论死守还是投降,无论支持曹氏还是支持刘氏,我族任何一人,莫不是想保住祖宗基业!”

  众人闻言皆点头。

  “但是。”公孙恭又道,“无论曹氏还是刘氏,都不会容忍我们在辽东长久盘踞下去!”

  他站起身,看着众族人,语重心长的道:

  “中原各州一旦完全统一,我公孙氏的末日就到了!”

  大堂内陷入寂静。

  显然,所有人都明白公孙恭的意思。

  有人询问:“所以,太守的意思是支持曹氏?”

  公孙恭摇头:

  “辽东一域,怎能挡住汉地十三州的兵马?我准备绑了曹彰、崔林等人,然后修书一封送去涿县请降,顺便请封辽公!”

  有人担心道:

  “只怕刘禅的目标不是曹彰,而是我们!若崔林所说为真,我们公孙氏怕是保不住啊!

  而且太守您刚才也说了,无论曹氏还是刘氏,都不会容忍我们在辽东长久盘踞!”

  公孙恭叹息:

  “我们挡不住刘禅兵锋,死战只会身死族灭。若是主动投降,必然能论功行赏,就算不给公爵,留点土地总是应该的。

  你们也别把刘备父子想的多么凶神恶煞。至少,我们能确定,前些年投降刘备的黄忠、马超、魏延等人,都得到了重用。

  近一两年投降刘禅的吕蒙、许褚等人也大权在握,没理由只有我们会被清算!”

  他站起身,郑重道:

  “但是,近些年反抗他们的,全都败亡了!

  尤其是刘禅出仕后,曹操、孙权都败在他手上,他们麾下的名将,全成了刘禅的手下败将。

  你们有人认为自己比曹操强,比孙权厉害么,有谁认为自己能打得过张辽、徐晃、张郃、张绣?”

  张辽四人都是跟随征辽的名将,在辽东素有为威名,然而,除了张绣早死,其他人都被刘禅打败。

  众人一阵沉默,细细思索,皆感觉辽东兵马确实打不过刘禅,反对投降的人不再说话。

  原本就提议投降的人则感慨:“还是太守讲话有水平啊!”

  这时,有人问到:

  “曹彰、崔林麾下兵马不比我们少,新军的兵权也在他们手上,想要擒住他们,不容易啊!”

  公孙恭笑道:

  “没有把握,我怎会讲出此事。”

  他压低声音道:

  “你们以为曹彰裹挟幽州豪门来此,就没人恨他?嘿嘿……

  昨日,田将军和鲜于将军派亲信秘密登门,要与我们合作,拿下曹彰!”

  话落,公孙氏族人皆振奋起来:“如此,大事成矣!”

  就在这时。

  堂外传来嘈杂声,还不等众人派人出去查问,屋门便被人踹开。

  一众盔明甲亮的魏兵冲了进来,钢刀明晃晃,上来就杀人,根本不给人说话的余地。

  公孙族人毫无防备,不多会便被人砍杀殆尽,最后只剩公孙恭等一人,被五花大绑丢在地上。

  曹彰踏着血水走进来,厉声喝道:

  “你好胆,竟敢谋杀孤!”

  公孙恭大叫:

  “冤枉啊,这肯定是栽赃陷害!”

  曹彰冷笑,向后挥了挥手。

  鲜于辅的亲信被人带了上来,扔在了地上。

  公孙恭见那人浑身是血,显然遭到了严刑拷打,颤声道:

  “这……这人是谁?”

  曹彰冷笑:

  “你昨日刚刚见过,今日就不认识了?”

  话落,他信步走在满屋的尸首旁,看着公孙氏族人的脑袋,狞笑道:

  “孤得感谢你把这些人聚拢起来,要不孤还得挨家挨户地去拿人,说不得有人会狗急跳墙,奋起反抗,孤难免折些人手。”

  公孙恭浑身颤抖:

  “任城王,我实在冤枉……”

  “还嘴硬?”

  曹彰笑着坐在公孙恭的座位上,朗声道:“你且等一会!”

  话落,堂内陷入寂静,魏兵的肃杀之气和满屋的血腥味,不断冲击着公孙恭,让他颤抖不止,但是无人理会。

  两刻钟后。

  堂外又传来声音,崔林大步而来,往地上扔了个人头,抱拳道:

  “大王,鲜于辅的人头在此,田豫那老小子跑了!

  但是,鲜于氏和田氏的族人都在咱们的控制中!”

第510章 公孙之殇

  曹彰眼神狠辣:

  “孤早晚杀了田豫。传令,将鲜于辅和田豫的近亲,斩杀于市,将尸首悬挂在城门上!”

  “遵命!”

  曹彰又看向公孙恭:

  “事到如今,你还说自己是冤枉的么?”

  公孙恭四肢几近瘫痪,嘴唇抖动不止,大声道:

  “大王,我是冤枉的!我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曹彰笑了:

  “崔刺史,帮孤杀了这个嘴硬的东西!”

  “唰!”

  刀光一闪,鲜血喷涌,人头滚落。

  曹彰起身,一脚踢开那颗汩汩冒血的人头,道:

  “把公孙渊找出来!”

  崔林问道:“只找公孙渊么?公孙氏其他族人不一起杀了?”

  曹彰摇头:

  “杀他做什么?公孙氏在辽东还是有些声望的,无故杀了公孙渊恐生民变。”

  “那大王的意思是?”

  “之前公孙渊年幼,被公孙恭抢了基业,现在十多岁了,可以承袭永宁乡侯和辽东太守了!孤助他拿回自己的家业,然后跟着孤,带领辽东军民共同抵抗刘贼!岂不美哉!

  你速去寻他吧!”

  崔林闻言郑重点头:

  “遵命!”

  ***********

  涿县。

  阿斗将赵云留在涿县,镇守冀州和幽州,自己领着大军出城,向辽东行进。

  他策马行在中军,赵统等人落后半个马身,紧紧跟在后面。

  李靖道:

  “殿下,刚刚斥候回复,辽东那边暂时没有下雨,伴海道可以通行!”

  所谓伴海道,是燕山与渤海之间的狭长平原,后世称为辽西走廊。

  历史上曹操、毌丘俭、司马懿、杨广、李勣、薛仁贵北征辽东,都是走的这条路。

  明朝末期,孙承宗为了防后金南侵而构建的锦宁防线,也是这条路。

  这条道路既是北征辽东的通途,又是辽东防守外敌的地利,因为一旦雨季来临,这条路便会泥泞不堪,无法通行。

  当年曹操就因此路淤滑,被迫走了崎岖的白狼山,因此多用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辽河。

  阿斗回头看向邓艾,问道:

  “士载,你可知辽东的情况?”

  邓艾连忙拱手道:

  “回殿下,这些日子看了不少关于辽东的史册,也仔细看了殿下绘制的地图,算是知晓一些粗略的情况。”

  阿斗点头:

  “说说你心中所知,让我看看有多粗?”

  邓艾沉声道:

  “辽东郡治所襄平,背靠千山山脉,与辽河左岸支流衍水相依。

  外围虽是平原,但大多是沼泽地,夏天多雨,冬天严寒,开荒种田、建城修路、行军作战都不便利。

首节 上一节 367/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