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第138节

  在这两年里,大多数犯人都可以混个无期徒刑。但是斩监候却是秋后问斩!

  因为古代人迷信秋天肃杀,是适合杀人砍头的好日子。

  一般会在秋收以后集体处死一批犯人,顺便也震慑一下闲着没事的人不要犯罪。

  所以被判了斩监候的犯人最多活一年,倒霉的可能也就个把月。

  这也就意味着,洪武六年的进士全都被处死了。

  一个不留!

  “陛下,如果那六名官员是斩立决,那可能是他们的问题。但是三百多名进士全部被处死,你觉得全部是因为他们犯罪吗?”

  “难道洪武六年的进士全部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就没有一个好人吗?陛下你觉得可能吗?”方云飞向朱元璋反问道。

  “放肆!既然朝廷判了他们有罪,那他们就绝对有罪!朕岂会诛杀无辜之人。

  “肯定是这帮人贪墨了!”

  被方云飞揭穿老底,朱老板顿时感觉自己面子上挂不住了,有些恼羞成怒地说道。

  事实上,洪武年间,官场人人自危。

  不少官员上朝就和送死差不过,每天上班都要和家里人告别,能全须全影地回来就要阖家庆祝。

  这种事情,洪武大帝也知道。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你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看到朱老板有点下不了台,方云飞笑了一下,决定先换个话题:“陛下,我知道咱大明还有个规矩就是官员需要离开原籍,异地为官。而且走的时候还不能带上原配和父母.

  “没错!为

  洪武大帝点了点头

  官员异地为官,始创于西汉,目的就是避免官员在原籍做大,成为当地的土皇帝。

  因为效果明显,所以这个制度也是少有的从西汉一直执行到晚清的政策。

  “为官一任,至少也要三年时间。三年总共才放九天假,这假还不是一起放的。官员根本就没法回家看望自己的家人

  “如果这个官员一连几任都在远离家乡的外地围观,那么可能他们会加就只有给父母奔丧了。但是那个时候已经天人永隔,即便回去又有什么作用呢?”

  “官员既不能对父母尽孝,又不能同自己妻子恩爱。就算有了孩子,三年不见恐怕也形同陌路了。所以陛下不肯给官员放假,从某些方面都有些忤逆人伦了。

  方云飞延续了刚才官员休沐的话题。

  “咱是让这些当官的异地为官,但是又没有明文规定他们不准接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同去?他们不愿意接,关咱这个当皇帝的什么事?”

  听到方云飞居然把官员不能和家人相聚的帽子也往自己身上扣,朱元璋顿时不服了。

  这明明是官员的个人行为,居然还要把这脏水往咱老朱身上泼。

  方小子你是不是有点太黑心了?

  听朱元璋的话,方云飞顿时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他反复看了看朱元璋,然后十分认真地问道:“陛下,你真的不清楚这些官员为何不接家人过去团聚?”

  “废话!咱又不是他们。咱怎么知道他们是怎想的。”朱元璋不屑地说道。

  看朱元璋的表情,方云飞终于确信,朱老板他不是装的,他是真没意识到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陛下,这些官员之所以不接家人一起上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就凭他们那点俸禄,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想要把家人接到自己跟前侍奉,那是绝无可能!”

  方云飞摇摇头说道。

  “放肆!就他们的俸禄还不够?咱大明官吏的俸禄都是咱亲自验算核准的,绝对能保证他们全家都衣食无忧。你小子居然说不够?简直是信口雌黄!”

  听方云飞这么说,朱元璋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就像洪武大帝所说,这大明官员俸禄可是朱老板结合历朝历代的俸禄和各地的生活成本给精准计算出来的。

  是朱老板的得意之作!

  现在居然被方云飞说还不够?

  朱老板十分怀疑方云飞穿越前是贪官出身。

  否则怎么句句都向着官吏,不向着自己?

  ““陛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大明官吏的俸禄应该是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官员月俸,正二品官员

  六十一石…以此类推,逐级递减。”

  “即便是从九品的小吏,一个月也有五石的俸禄是不是?”方云飞向朱元璋问道。

  “自然如此。五石的俸禄,养活一家五口都绰绰有余。那些去外地上任的官员,至少也是从七品的官元,一个月七石的禄米。这么多的粮饷,他们还养不活全家。

  朱元璋不屑地说道。

  当官员的俸禄可是他亲自算出来的,肯定叫这些官员生活无忧,但是想要花天酒地就不要想了转。

  “陛下,我知道他们为什么养活不了全家。因为这些俸禄确实不够花!”

  “要知道我大明为了避免宋朝冗官过多的现象,几乎将(钱赵赵)能砍的编制都砍了个遍。每个衙门几乎只有一个主官和两三个佐贰官。1

  “虽然精简了编制,但是早晨的后果就是一人身兼数职。并且随着官职的身高,官员承担的职责越多。一个人干这么多的活,他也干不了啊!”

  “为了完成朝廷不知的事情,这些官员只能自掏腰包。官位越高,需要雇佣的人越多,就那么点俸禄,连自己和手下这帮人都快养不起了。哪还有钱把父母妻儿接过来养活呢?”

  “他们哪还有俸禄养活自己的妻儿老小?他们还有余钱把自己的父母双亲接到更显孝顺?”

  “真是因为没钱,所以官员的父母妻儿才必须留在老家。毕竟留在老家还有自己的积蓄,也有亲朋好友照顾。”“如果跟着自己一起上任,恐怕是真的要饿死了。方云飞十分认真地说道.

  龟

  0189洪武文官:贷款上班不是梦!

  洪武大帝的性格十分极端,导致他做事情也同样如此。看到宋朝有那么多官员管拿钱不干活,从庙堂到各地官府全都人浮于事。

  所以洪武大帝一怒之下,挥舞大砍刀就是咔咔一顿乱砍。导致的后果就是大明官员拿着不到南宋官员一半的俸禄,但是干着宋朝六七个官员的活儿。

  工作那叫一个累啊!

  可就是这种情况,你也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庙堂布置的工作。

  胆敢耽误朝廷不知的任务,就要被御史追责。追责几次就要被朝廷问罪。既然如此,爷不干了行不行?对不起,不行!

  按照洪武大帝的理解,你要想辞官不干,那就是对朝廷不满,对圣上不满,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正因如此,官员们宁可拿自己的钱来雇佣帮手,也不敢耽误朝廷的工作。

  但朝廷的钱毕竟都是固定的,总共就那么点。雇了帮手,那就肯定没法兼顾家人了。

  休沐制度的不完善和俸禄太低才造成官员们既没时间回家探望家人,也没钱把家人接过来生活的两难局面。

  “胡说八道!咱给那些官员的俸禄可是够高了!就算他877们雇了人,难道就没钱把父母妻儿接过来了吗?

  朱元璋越听越气,感觉方云飞简直就是处处在针对自己。怎么什么错事都往自己身上扣?

  这些官员一个一个就和白莲花一样吗?

  听朱元璋还在给自己辩解,觉得自己给官员的俸禄足够高,方云飞顿时乐了!

  这朱老板也太要面子了,都到了这个地步还在这死犟呢?“陛下,那既然如此,我想问你一下,你愿不愿意让诸位皇子的俸禄同各地官吏一样,既支持自家开销,又供应各地大军呢?”

  “方先生,你这话就过了啊!你讨论那些文官的事儿,捎带我们哥儿几个干吗?

  “对啊!我们哥儿几个虽然俸禄高些,但是我们家里人也多啊!身为藩王,怎么也要讲些体面,难道还要和普通人家

  一样自己干活吗?

  “就是就是!再说就算是我们的俸禄都拿出来,难道就能供应大军征战的费用了?方先生你这不是难为我们吗?”

  朱元璋还没有开口,朱棣几人就纷纷开口反驳道。这些人都锦衣玉食惯了,每天开销无度,如果真的让他们节衣缩食,朱棣哥儿几个肯定受不了。

  再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亲王的俸禄再高,也供应不起整个大军。

  否则正德年间宁王造反,就不用纵容手下劫掠江西了。没办法,还不是没钱闹得?

  “诸位殿下,你们怎么就不能和普通人家一样生活呢?”“我听说吴琳贵为吏部天官,都要在自己府里种植水稻,否则就吃不饱饭。

  “罗复仁身为工部尚书,居然没钱雇泥瓦匠,还要自己亲自动手来粉刷墙面。”

  “他们行,你们怎么不行?”

  “再说了,你们觉得自己的俸禄不足以供应大军运行,难道各地主官的俸禄就足以供应当地府衙的正常运行吗?”

  听到朱棣他们哥儿几个纷纷为自己辩解,方云飞毫不犹豫地反驳道。

  朱棣等人损失面色一沉,不敢再吭声了。

  朱元璋更是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被方云飞噎得说不出话来。

  就连一旁的李善长、刘伯温、汤和和蓝玉都强忍着不笑出声。

  「天官种稻」和「尚书刷墙」,已经成为大明官场的两个流行梗,用来嘲笑官员贫困,如果自己不动手干活的话就没法生存。

  本来这两个梗只是在官员们之中私下流传,根本就不会有人敢在洪武大帝面前提起。

  朱元璋虽然知道这两件事,但是既然没人说,他就当不存在。

  没想到今天方小子他不仅提了,还是当众提的。这简直就是贴脸嘲讽啊!

  另外关于公私混用的事情,那也完全是因为洪武大帝太鸡贼了。

  就拿七品县令的月俸来说吧,七石的月俸大约折合人民(ccbc)币两万块钱,妥妥的高收入。

  但是洪武大帝鸡贼就鸡贼在于,这两万块钱不仅是县令个人的工资,还是整个县衙的运转资金。

  把官员工资和行政支出混为一谈,这在华夏这么多年的历史上,也就大明蝎子粑粑一一独一份(毒遗粪)!

  这就意味着,一个县令的工资到手,首先给手下那些帮手们开支大半,剩下的钱才是自己的。

  即便如此,这一小半里头也不完全属于县令,如果遇到县衙破损或者需要购买什么办公用品,都需要县令自掏腰包。

  万一遇到个天灾什么,县令不仅自己没有结余,还要借钱修补县衙,维持衙门的正常运转。

  对于在洪武朝的文官来说,贷款上班它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现实!

  相比之下,洪武朝的武官就幸福多了。

  因为卫所官员都是世袭的,也就是一大家子在一个地方

  世代当兵,不用像文官那样东奔西跑。

  而且除了俸禄,官兵还可以自己屯田,另外还有朝廷和皇帝的赏赐。

  有什么军事行动,朝廷也会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粮草,不用像文官那样自掏腰包垫钱。

  所以在洪武和永乐两朝,弃文从文才是正途。

  不少文官都削尖脑袋混到武将的队伍里,就是为了切实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方小子,你说了这半天到底是说什么?”

  “咱是来和你说郭桓案的,你在这儿绕来绕去到底要干什么?”

  再次被方云飞说得哑口无言,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咱来这里是和你讨论怎么处理郭桓案,日后该怎么办的。但是你小子先是说官员们贪墨有苦衷,又在这儿拼命给官员们开脱。

  你小子到底要干啥?

  看洪武大帝发怒,方云飞的心里倒是十分平静。

首节 上一节 138/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