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204节

以下这些都是我最早的设想,现在已经不作数了:

法国和英国都会变成工团主义国家(已经作废),因为后来我认为英国不会发生革命,所以现在版本可能是法国会变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但不是法兰西公社。

美国会在1930年代发生内战(已经作废),这个我完全是因为kr世界线才这样设想的,现在觉得这样很没道理。

列宁会死在1917年(已经作废),还记得萨文科夫去监督列宁吗?当列宁踏上前往国内的列车时,萨文科夫的杀手会直接动手。这是我最开始的设想,现在已经作废了,因为列宁不会回国,导致他回国的事件也不存在了。

皇太子彼得会死在1917年(已经作废),和列宁之死一样,导致他们死亡的事件和动机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希特勒会活下去(已经作废),本来我设想希特勒或许会在战后德国成为极右翼的政客,但是现在我改主意了,他会死在世界大战中。

还有一些是依然作数但我不一定会写的内容:

涉及东亚的部分,第一个是,孙逸仙不会死在北京,他会一直活到1936年,他领导的kmt将统一中国,以一个左翼民族主义者的身份。中国和日本的未来将会何去何从?俄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涉及欧洲的部分,第一个是法国领导的共产国际。当时间来到1939年时,共产国际的成员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越南和土耳其,共产国际的游击队活跃在第三世界中。这个就纯粹是放卫星了,当作彩蛋理解吧,因为我说不定写不到1939年。第二个是和英国有关,英国将比历史上更强大,这个在最后一卷很快就会写到。

总之就是慢慢写吧,以上的剧透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变动,除了完全作废的,其他不要当作定数,因为我没有大纲说变就变。

第九卷: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

第一章,1917年的军事计划

有关于1917年协约国总体军事计划的讨论在1916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已经被法军和俄军统帅部互相致电的讨论中加以描述了。

大约在1916年11月上旬的时候,霞飞两次给俄军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致电。在电报中,霞飞重申了在法国尚蒂伊城堡举行的协约国军事会议做出的几点决定。

其一是到1917年春天的时候,协约国军队应当做好协同战役和协调作战的准备,其目的是将1917年战局成为决定性的一年;

其二是为了不让同盟国再次获得主动权,必须在冬季期间继续实施进攻战役,其规模的大小视各条战线的气候条件而定;

其三是到1917年2月上旬,协约国军队必须为协调作战准备好相应的物资和兵力;

其四是如果条件尚佳,将在各条战线充分使用各国军队所能投入的资源和兵力发起总攻,只要能使这些战役和其他战线的协约国军队互相配合的话。

但是无论俄军大本营还是俄军各个战区的司令官都反对协约国在尚蒂伊城堡决定的这一系列主张。鉴于1916年战局中,很大一部分贡献在于俄军的艰苦奋战,因此之后几次与英法的谈判后,协约国军队的代表决定在彼得格勒进行新的会晤,重新厘定1917年的总体军事计划。

作为俄军大本营的全权代表,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重申了斯塔夫卡的全体意见,强调说从军事和政治上看,协约国军队在巴尔干地区对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将有助于压缩和包围同盟国的活动范围,“俄军准备派遣军队投入到这一还没有着重开发的战区中去”。

具体来说,俄军提出的意见是,为了完成最终的战略目标——在1917年击败德国,不必大费周章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德军战线的总攻上——这一战略仍然是俄国从世界大战伊始就不断主张的战略路线——多米诺骨牌理论,迫使同盟国脆弱的盟友退出战争将不断打击德国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最终既不用在西线与德军拼得你死我活又能在1917年快速结束战争。

“俄国最高统帅部的意愿表达得十分清楚,正如其在过去一如既往的主张相同,俄方认为协约国必须尽早击溃保加利亚,这将切断同盟国从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联系,促使土耳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使奥斯曼帝国在保加利亚战败之后第二个退出战争。随着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战败,奥匈帝国脆弱的多民族结构将会使其倾向于投降而非坚持战斗

,从而让维也纳政府成为第三个退出战争的同盟国成员。最终,德国将会发现其孤立无援、被全世界包围的境遇,致使德国军队丧失抵抗的信心,被迫投降。”

法军新的总参谋长尼韦勒上任后就一门心思扑在他极力宣传的“大反攻”行动上,因此强烈反对俄军的主张。他委派的代表断言说,历史的第一教训是,集中一切力量于主战场,“背离这项原则,必定悲惨收场”。

俄军代表则引用历史上的案例予以反驳: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欧根亲王在马尔伯勒公爵支援下,曾有效利用意大利战场攻击法兰西;拿破仑在第一次反法大同盟战争中,也是借道意大利攻击奥地利。

意大利军事代表十分欢迎俄军提出的“新路线”,因为如此执行的话,英法军队将从兵力众多的西线抽调出部分军队支援意军士气浮动的伊松佐河战线。意军代表说,协约国完全可以利用意大利战场有效地分散同盟国军力,使西线战场受惠。

除此之外,俄军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提出的作战计划是,当1917年的5月之后,协约国在萨洛尼卡战线的联军应当向北与借道罗马尼亚的南下俄军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保加利亚。

英国军事代表的立场比较混乱,他们既反对法国提出的在西线尽快尽力发动大总攻的作战计划,又怀疑俄军提出计划的背后用意到底是为战争考虑还是基于俄国的战后利益。但是英军代表还是承诺说,他们会派出一部分兵力加强萨洛尼卡战线的联军规模,使其达到至少23个师。

由于法军和俄军强烈的分歧,导致两国的军事矛盾很快演变成政治和经济上的裂隙。

从这场世界大战的起源来说,由于法国总统普恩加莱极力煽动民族情绪、怂恿俄国在巴尔干采取寸步不让的政策才将萨拉热窝危机引爆为世界大战。法国最初与俄国构建的军事同盟是防御性的,是为了防止德国进攻法国才寻找俄国作为盟友迫使德国受到两线威胁。但现实是,法国参加战争完全是替俄国在巴尔干的泛斯拉夫利益买单。

所以法国左派一向反感和俄国达成军事同盟,这样做无非是把法国绑在俄国的战车上。事实也的确如此,从上帝视角来看,法国军队用两三百万人的伤亡把德国军队的主力黏在西线,让俄军可以在与从少变多的德军博弈中逐渐吸取经验、成长。假如德国从一开始以俄国作为主要进攻目标的话,恐怕第一年俄军就要承受多次军事灾难级别的失败了。

那么从法国的立场和视角出发,既然法俄同盟从一开始就是法国用钱换取俄国的军事义务,而如今法国遭受如此巨大的困难,俄国凭什么拒绝法国军方的要求,执行一套“巴尔干优先”的方案呢?

对此,俄军也表示很大的不满。

从俄国军方的立场和视角出发,自然是以俄国利益为主。因此法国多次要求的尽早尽快尽力大决战被俄方认为是一种很没有道理、丧失理智的决策。事实已经证明,这场世界大战是防御优于进攻的战争,即使协约国在1916年组织起的几场占据优势的进攻战役,也是基于周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人力和物力的交换,那法国现在这个情况还有多少人力资源可以挥霍?

俄军代表觉得虽然“巴尔干优先”的政策的确是为俄国利益服务的,但对总体战略来说也比法军一直强调的西线决战要靠谱吧?从1914年开始,法军在西线就从来没有讨过什么便宜,而且就算法军在战斗中的表现随着战火逐渐成长了,可法军在支付完“学费”后还有多少兵源能用于消耗战?

因此俄军认为,法军就安安心心防御,等到保加利亚和土耳其退出战争后再发动总攻也不是不行。法军明显是无理取闹。

这也是法军和俄军面临的不同压力和环境导致的分歧。

法军在承受了大批伤亡后,不单单是要算军事帐,同样还要背负国内士气浮动、失败主义盛行的政治问题。总理克列孟梭大搞与独裁无异的镇压活动虽然可以一时杜绝民众人心浮动的现象,但这种压制行为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克列孟梭也需要一种借口让法国人接受现在的苦难是值得的。

这种借口显然被尼韦勒包装成了一次荡气回肠的“胜利”,或者叫“决战”。

只要法军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证明自己可以以较小代价推进战线,那么法国人对目前的军事化管制就还能接受下去,法国就可以坚持到战争结束。

反之,如果一边对国民严厉打压,一边都不进行任何战斗,那么打压的理由何在?民众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聊以自慰的借口,而不是真正计算得失。

当然,尼韦勒的“总攻”不仅仅被俄军反对、英军反对,法军内部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将也反对。可尼韦勒已经通过大肆宣传和滔滔不绝的演讲把进攻

和法国未来的命运捆绑到了一起,法国的政客们对军事又一无所知,听之任之。

相比之下,俄国军队中的军官、将官就单纯得多了,都是为了为国尽忠而战的。

但是显而易见的,现代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把军事问题衍生到政治问题,甚至让政治优先于军事,这是否是明智的举措,时间会给出答案。

由于法国和俄国的分歧,导致彼得格勒会议上法俄双方的会谈迟迟不能妥协,最终导致协约国1917年的军事机会仍旧呈现出僵硬、呆滞的一面。大体上来说,东线战场和巴尔干战区将以俄军决策为主,而在西线……尼韦勒已经强调说,他的进攻刻不容缓。

但是好在协约国的分歧并不会被同盟国抓住把柄,因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决策是最消极的姿态:全面战略防御。

由于法金汉在1916年末已经表现出了极度失败主义的一面——他寄希望于1916年打败法国的预期没有实现,而且他从一开始就认为,德国在施里芬计划失败后只存在有限胜利而没有战胜的说法。因此德皇威廉二世已经对法金汉失去了信任,认为他现在已经不能继续担任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统帅职务。

德国军方高层中也不乏有明智人士认为,德国现在被封锁又没人力,和等死没什么区别。可他们的看法再消极,却没有人敢于直接提出说德国投降的建议——谁也不想在德国民众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背负投降的罪名。

可等德国民众意识到自己的祖国已经战败的时候,德国和砧板上的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面对德皇威廉二世的任命,德军将领们避之不及,你推我我推你,就是没人想站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但是德军内部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德国已经必然失败了,至少不是消极等死的态度,而军方少数强硬派中积极响应的人选是东线将领保罗·冯·兴登堡。

兴登堡从样貌上来说就是一名令人信服的威严之人,身高1.96米,总是板着个脸,喜怒不行于色,远比善变懦弱的德国凯撒更像是一位统治者。实际上兴登堡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不突出,无论是鲁登道夫还是天才的参谋官马克斯·霍夫曼都不认为兴登堡有什么军事天赋。

但是兴登堡的天赋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从他能够张罗起德国军队中的一批强硬派还颇有人气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手段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

德皇威廉二世如今左右为难,他并不喜欢兴登堡,因为兴登堡让他感受到权力上的威胁,他也不喜欢兴登堡的搭档鲁登道夫,那是个粗鄙无礼的家伙。可德国军方中没有其他的人选想要站出来接过这个看起来注定迎接失败的角色,因此兴登堡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即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处于下坡路上,可总得有人站出来踩一脚油门。

1917年初,威廉二世左思右想后,他软弱的性格逐渐屈服于兴登堡强硬的要求,将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职务授予兴登堡,因为兴登堡对他承诺说,德国还有一线转机。

第二章,兴登堡计划

兴登堡代表着德国军方强硬派的许多观点,当他被任命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总指挥时面对的是俄罗斯大获全胜的1916年。

在东线,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1914年的判断相反,俄军飞快地从他们的“师傅”德军的拳打脚踢下学会了这场世界大战的许多必要技战术能力,并把他们的所学所用返还给了逐渐招架不住的老师。

因此德国的战略处境远比历史上的1916年更为艰难。对于意志薄弱之人,这无疑已经是一个必定失败的结局了,作为这种意识的体现,无人问津的最高统帅部职务就是许多人的选择。但并非所有人都甘愿在一切尚且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坐以待毙,还有人愿意为德意志帝国、为了日耳曼民族奋力一搏,哪怕走向地狱。

在被称作德国的第三个最高统帅部的新一套人马就位之后,兴登堡成为了新一任德军总参谋长,而鲁登道夫给自己发明了一个新的大权在握的职务——帝国总军需部长。

在德国军方的内部讨论中,一种新的观点被大力提拔到第三统帅部中得到了极大重视——这场世界大战没有前线和后方,平民和军队之间的分裂是不必要的,也是无能的表现——如果德国在面对包围它的协约国时仍然不把本国的所有资源都用于战争的话,那么德国就无法在这场残酷的大战中生存下去。

1917年1月初,兴登堡被任命的几天之后,他和鲁登道夫就开始着手推行一项旨在把德国整个国家都纳入到军事化政策的改革中。

首先是对所有参与战争的国家来说,一个始终无法避免和解决的问题是人力。

即使是战绩对比协约国来说相对较佳的德军,在1916年的战事之后也面

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状态。这迫使德军越来越依赖于那些未经充分训练或者战备的预备役军队,而且派遣这么多人前往前线,这也使得国内的农业和工业都难以应付。

在1914年列日要塞攻城战中与鲁登道夫一起服役的炮兵军官奥古斯特-马克斯·鲍尔现在被他的老战友提拔到最高统帅部担任参谋,他重新制订了一份备忘录,提倡在军队中更多使用火焰喷射器、速射武器等机械装置来提高火力密度,从而弥补人员短缺的情况。

与此同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制定了新的机枪和轻型迫击炮的生产计划,确保能够在1917年的战事中供应量翻倍。第三统帅部认为,小股部队所拥有的火力提振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未来任何孤立的一小撮士兵都可以极大运用手中的速射武器来继续战斗。

当然,这些生产要求都迫使德国工业提高产量,而此前德国各个军火承包商都在努力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系列可以归纳为“兴登堡计划”的改革措施徐徐拉开大幕。

鲁登道夫将这种新的战争模式称为“总体战”,“战争迫使我们动用最后的人力储备并使之可用。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本国军队和行政系统中的其他工作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地方为祖国服务,但每个人的力量必须得到充分利用。”

德国军队陆续释放了超过10万名熟练的技术工人;规定规模较小或者效率较低的生产企业必须被强制关闭,他们的劳动力将被重新部署在其他工厂;所有60岁以下工人都将被强行安置到军工产业中进行服务;《爱国服务法》被起草和发布,该项法律要求所有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尚未在军队服役的男性都必须在为德国的农业和工业领域提供劳动力。

1917年2月份,紧接着法金汉的黯然下台,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也被他的皇帝陛下——新登基的卡尔一世所罢免,由他本人亲自担任奥军总司令的职务并重新物色了一位亲德国的总参谋长。

对于1917年,无论是德国还是奥匈帝国,他们几乎都没有任何的希望,因为长久的战争感到日渐疲于奔命。

兴登堡计划大多数竭尽所能地提振国内的生产能力和为军事计划做充分准备,但军事计划呢?即使是思维活跃的鲁登道夫也不认为德国还有什么主动出击的机会。

“我们将采取全面的战略防御姿态,直到无限制潜艇战迫使英国陷入短缺的困苦中,或者协约国的进攻被我们的防御所挫败。”

总之,德国在1917年的战争计划就是拖,拖到协约国也筋疲力尽,拖到时来运转的机会——假如它真的存在的话。

而奥匈帝国的期望更加低迷、悲观。随着1916年俄军的胜利,波西米亚的平民对俄罗斯人作为解放者的到来越来越有信心,布拉格对战争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曾经被奥匈帝国总参谋部期望用于将日渐分裂的帝国弥合在一起的胜利被证明是一场海市蜃楼。维也纳高层人士非常清楚,即使同盟国侥幸在战争结束时获胜,赢家也不可能是奥匈帝国,因为维也纳正在逐渐沦为柏林的附庸国。

与德国一样,奥匈帝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粮食短缺。匈牙利政府拒绝向奥地利出口足够数量的食物来缓解短缺,并且在试图监督以及实行配给的做法上一样与维也纳陷入了官僚主义的巨大混乱中。

老皇帝约瑟夫·弗朗兹的去世令无数哈布斯堡的臣民百感交集: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帝国与老皇帝密切相关,很难想象奥地利没有匈牙利的支持或者匈牙利没有奥地利的支持还能让这个帝国维持下去;但另一方面,一位年轻的新皇帝卡尔一世又给了许多人希望,可以在新皇登基后利用其上台带来的巨大变革提供一些新的变化。此外几乎奥匈帝国的每个地区都在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增加自治权,而且每个地区的人民都渴望和平。

随着1916年和1917年之交的严冬,对于所有参战国家来说,胜利仍然看似遥远,每个参战国国内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且随着战争的加剧而雪上加霜。

欧洲各国国民都普遍感到了不稳定——只需要一些新的变化或许就会引发不可控的事件。

第三章,鲁登道夫防线

1917年3月,劳合乔治抵达法国巴黎与新任法军总参谋长尼韦勒会晤。

在巴黎,尼韦勒亲自迎接他,用一个毕恭毕敬的、漂亮的、近似有些奉承的举手礼给英国如今的战时首相劳合乔治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与所有人的印象一致,尼韦勒是个极富魅力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在法国军队中脱颖而出、迅速崛起,与他的胆大妄为以及结交政治朋友的能力密不可分。

尼韦勒用他一贯的花言巧语令劳合乔治相信,法国军队将在新一

年的攻势中取得胜利。他解释了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进攻将会分成多路展开,进攻目标是已经查明的德军防线。尼韦勒极有信心地宣布,这场进攻将在24小时或者48小时之内结束这场世界大战。因为法军会突破防线,直捣黄龙。

令劳合乔治高兴的是,尼韦勒承诺说,法军将承担主要的进攻任务,而英军则起到辅助作用即可。他还进一步说明,自己已经完全领悟和学会了德军在1916年凡尔登战役所创造出来的新战术,法军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训练。

不仅如此,尼韦勒还有一支被他称为“大规模机动部队”的致命打击手段,包括步兵和骑兵共27个师的兵力,而且从法国国内生产和俄国进口了共557辆坦克。

尼韦勒极力保证说,这次进攻绝不会也不可能会变成另一次凡尔登惨剧或者索姆河惨剧。他给出的承诺是,如果极其罕见的事情发生了,导致进攻失败了,两天的进攻没有战果的情况下,他将立即停止进攻。

劳合乔治被尼韦勒的一系列说辞搞得晕头转向,英国首相显然不是身经百战的将领或者经验丰富的军事学家,因此他只觉得尼韦勒说的这些“光荣前景”都如花似锦,应该能有一番大作为。于是劳合乔治兴高采烈地说服了狐疑不决的战时内阁同僚支持尼韦勒的战争计划,即使英国总司令黑格反对如此行事。

之后几天,劳合乔治敦促英国军方以及他的内阁同僚权力配合尼韦勒的计划,在英国的要求下,在尼韦勒的游说下,对军事全然不了解的法国政府也同意在4月末至5月初的时候展开一场规模浩大的攻势。

4月6日,新的变化出现了,西线前线的观察员发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对面的德军阵地正在遭受炮火袭击,炮弹来自德军自己的炮兵阵地。法军的侦查员发现了更加奇怪的事情:战壕里的德国士兵不翼而飞。

西线的战斗已经打了2年多,双方都绝望地蹲守在泥泞战壕中唯恐失去每一寸焦土,可德国人却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许多战线。一开始,后撤只是一小段距离,之后一段时间中,德国在长达上百公里的战线上后撤了20-30公里。

德军安静地放弃了大约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浸染了无数德国人和法国人鲜血都不愿放弃的土地。

这次撤退是鲁登道夫的决定,他效仿俄军在1915年的撤退,缩短战线的做法,为新的预备队提供宝贵的兵力。

在撤退的后方,鲁登道夫动员了40万人——预备役、平民和战俘加班加点修筑了新的防线,挖掘新的战壕、深造地下工事、竖起六边形带锋利刃口的铁丝网路障。在后方,还有另外20万人组装材料,然后负责运输给修筑防线的人员。

鲁登道夫在走马上任最高统帅部的职务后立即视察了凡尔登和索姆河的前线,认为德军已经无力发动进攻,太多人力资源被浪费了,所以撤退是迫在眉睫的。撤退的好处显而易见,新的防线缩短了40公里,释放出十多个步兵师的兵力还有几十个重炮炮兵连的火力——足以构成一个集团军的火力。

新的防线将贯彻鲁登道夫在东线摸索的新防御体系,仿照他在东普鲁士修筑的“兴登堡防线”,这被无数俄军士兵尸体证明是极为有效的杰作。

鲁登道夫的新防线第一层是没有士兵把守的战壕,深3米、宽4米,是为坦克所设的陷阱。战壕后面是5层铁丝网,每层厚1.5米,有两个人那么高,间距20米。

其后是碉堡群,由大量覆盖伪装的小型钢筋混凝土碉堡组成,像棋盘一样覆盖,可以互相支援。碉堡内是2挺机枪组成的小组。只要条件允许,碉堡都修筑在山坡上,如此守军可以向下攻击敌军。碉堡的周围是密布的锋利铁丝网,铁丝网的布局也是精心设计的,可以引导进攻士兵进入较窄的致命通道中。碉堡中的守军不必像过去一样坚守阵地直至战死,他们只要在有效削弱进攻者的攻势后就可以撤退。鲁登道夫的新战术要求就是,灵活防御,少消耗人的生命。

在碉堡群后的1.5公里位置上布置第一道真正的防御线,这在德军的战争经验中被证明已经不会被敌军的迫击炮或者轻型火炮所覆盖到。每层防御线由地下蜂窝状的藏兵室、暗道组成,上面覆盖着6.5米厚的泥土,重炮也难以将其摧毁。第二道防线则在之后的1.5公里上。在敌军大炮轰击不到的反斜面山坡上囤积隐藏起来的德军大炮。

德军的预备队将布置在第二道防线更后方的地段,如此一来敌军大部分火炮将难以造成威胁。一旦前方阵地出现机会,预备队可以随时发动反攻。

于是鲁登道夫的新防御体系很有弹性,在东线它可以弹走俄军,西线一样可以弹走法军或者英军。其设计目标是把敌人吸引近几公里深的屠

杀地带,当敌人被层层削弱而衰竭时,预备队马上出动以多击少以逸待劳地进攻。

2月初,德国人截获了一份从意大利外交部发送给彼得格勒的电报,解码后德军才知道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电报,内容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坏消息在意料之中:英国人和法国人这被在西线发动新一轮进攻,而且是一次规模巨大的进攻,有100多个步兵师参战。俄国人则会在东线发动遥相呼应的进攻,和过去一样,迫使德军两线作战。

但是还有好消息:这次大进攻不会在5月之前展开,德国有足够时间修好新的防线,甚至还有时间培训士兵如何正确使用新的防御战术。而且俄军的进攻只是象征性的,他们的目标不在德军身上。

德国最高统帅部猜测俄军会进攻土耳其,但不确定,罗马尼亚或许是个隐患。

首节 上一节 204/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