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70节

“那么到1915年的时候,我们在前线可以有多少可用之兵?”

尼古拉沙大公对丹尼洛夫将军询问说。

“我会想办法将每支军队的损失重新补员至满编的状态,并且后方的训练营在1915年初可以让前线军队的总规模达到300-320万人……但是鉴于后方工业生产的提高会慢于人员的补充和训练,因此技术兵器的补充不会很快……”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1915年你准备怎么打。”

丹尼洛夫把他着手准备的一些工作交代完后,轮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发问了。

“……我军还会继续执行进攻德国本土的计划……”

尼古拉沙大公理所当然地回答说。

“你还准备把战线延长到维斯瓦河以西吗?”

“正是如此,不然无法结束战争……”

“那你了解我军的炮弹储备吗?”

“……大概可以支持。”

“后勤供应链、铁路、军队的恢复情况、前线物资的短缺情况,这些你都了解吗?”

“不太……不甚了解。”

尼古拉沙大公很不确定地说道,于是尼古拉转而询问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

“你认为呢?我军在1915年可以打开战局吗?”

“如果……假如,我军可以囤积足够的一批军需物资,在充分的战役准备后可以打开……取得战局的优势。”

阿列克谢耶夫谨慎地回答说。

尼古拉点点头,稍加思索后立即对神色各异的俄军总司令部统帅们说道:“具体情况我也在后方、在专列上有所了解了,依我之见,1915年最好不要做出大的进攻举措。”

第四十七章,在东线指挥部,其中

无独有偶,当沙皇尼古拉二世抵达俄军的前线总司令部的差不多时间段,德皇威廉二世也亲临德军位于东线的指挥部。

在1914年的冬季,德意志帝国遭遇的是一连串苦涩的失败。

在西线,速战速决的幻想在马恩河畔破灭了,随后的“奔向大海”战役和伊普尔战役,让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寄希望于在西线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所有作战计划都在泥泞的堑壕防御中陷入希望渺茫的消耗战。

在东线,意图攻克华沙的秋季攻势没有在人山人海的俄军面前讨到什么便宜,为此法金汉不得不将更多的预备队派往东线,从而挽救奥匈帝国盟友濒临崩溃的战线。

但是在罗兹战役中,即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对他们增派的军队寄予厚望,可在罗兹城郊随着莱因哈特的突击集群被俄军大兵团层层围困之时,法金汉痛苦地发现德国正在卷入开国宰相俾斯麦究其一生都在竭力避免的两线作战的噩梦。

对德军而言,两线作战就意味着不论在西线还是东线,德军可供灵活调动的作战兵力捉襟见肘,而他的对手却可以把自己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对抗德国的单一战线上。

那么既然德国无法同时解决西线或者东线,德国的战略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西东两边必然要优先解决一边才能转过头去解决另一边。

不过在到底优先解决哪一边这个问题上,德国内部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歧。

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是德军内部众人皆知的施里芬主义者,认为德国的突破口必然在开战伊始蒙受高额损失的法军这边。俄国庞大的领土意味着他们的战略纵深极其深厚,德军每进攻一寸就需要多一份的兵力维护己方占领的土地,于是德军必然重蹈拿破仑的覆辙,在俄国糟糕的土地上空耗兵力却无法真正击败俄国。

而在德军进攻俄国的同时,法军必然会在西线进攻,这如此一来德军的两线作战问题只会更加困难、无法解决。

于是法金汉在伊普尔战役受挫、罗兹战役失败后就意识到,凭借德国的综合国力是不可能同时打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德国必须让法国或者俄国任意一边脱离联盟,与之媾和才能迫使另一边接受德国提出的和约条件。

在选择媾和对象这件事上,法金汉是德国国内少有的主张对俄和谈的高层统帅。他提出说,德国应该优先与俄国媾和,如此一来法国就独木难支,必然接受德国的和谈。

至于德俄双方的和谈条件,法金汉说双方可以重新回到战前边界,由德国支付小规模的战争赔偿。

法金汉不仅极力反对进攻俄国的任何计划,他还认为德国的主要敌人完全是编织出对德包围圈的英国人,德国必须尽快与法俄达成和平条件,然后集中精力对付“奸猾”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与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针锋相对的是由德国宰相霍尔维格、东线总指挥官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组成的政治

同盟。

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为首的“东线优先派”认为,西线已经演变成了一条从大西洋到阿尔卑斯山脉的弯弯曲曲绵延600多公里的巨大战壕。两边都有几百万军队,任何突破都会被源源不断的预备队围追堵截,让进攻变成得不偿失的消耗战,在无谓的流血中比拼谁的耐受力更强。

反观东线,双方的战线长度是西线的两倍,无论是德奥联军还是人数更多的俄军,都不可能在宽广的东欧战场上把每一寸土地都铺满军队。因此在东线,德军更擅长的运动战、机动作战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鲁登道夫还反过来将东线秋季战役的失利、冬季罗兹战役的失败归罪于法金汉的执迷不悟。

“假如最高统帅部把用于突破西线伊普尔堑壕的德军兵力放在东线,马肯森第九集团军的侧翼就不会兵力短缺,我军的突击集群也不会被俄军团团包围了!”

另一方面,德国政界右翼的主张天然就与法金汉的计划格格不入。。

几乎是在大战爆发的不久之后,一份名为“中欧同盟”的帝国主义幻想就在德国国内被德意志协会这些极右翼沙文主义者所提出。依照他们的畅想,在战后德国可以建立起一个完全由德意志帝国支配的中欧新秩序,从波罗的海到乌克兰的广大土地上都将建立起德国的附庸国,这些土地将成为未来日耳曼民族的“经济殖民地”乃至于“生存空间”一类的存在。

德意志帝国主义者的狂想固然不切实际,但德国民众可以接受战线尚在法国境内的时候就要与协约国达成低限度的和平吗?

所以德国宰相霍尔维格尽管与法金汉的想法一致,在施里芬计划失败后就认为德国已经陷入了一场注定失败的消耗战,但德国与俄国媾和将导致民众不能接受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大战。

说白了,民众之所以会热烈地支持战争,显然就是被德国打赢大战后的梦幻蓝图所吸引。假如德国不能拿到赔偿、殖民地和更多的领土,那么这几个月以来付出的血和代价又是为了什么呢?

因此德国国内的基本共识是“先取胜,再和谈”,必须把德军取得的战果兑换成实际的好处才行。

于是霍尔维格认为,在西线战胜法国也不能让法国或者比利时割让多少土地,可要是能在东线击败俄国,那么波兰、波罗的海、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土地即使仅仅吞并一小部分,也可以满足德国民众心目中的“和谈底线”。

因此霍尔维格的结论与法金汉南辕北辙。

霍尔维格认为应该击败俄国,然后与英法缔结“体面的和谈”,于是他达成了与兴登堡、鲁登道夫的军政同盟。虽然兴登堡指挥的东线刚刚经历了一场足以撼动地位的失败。但在他的维护下,“东线派”仍旧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声望,甚至通过转嫁责任,迫使法金汉也来到东线指挥部进行德军高层峰会。

由于法金汉被任命为德军总参谋长完全是由于德皇威廉二世的钦定,而他本人的性格傲慢、态度生硬,导致法金汉在德国军政两界几乎没有多少盟友,因此法金汉的主张完全依赖于德皇的支持和信任。

12月2日,德皇威廉二世抵达东线,并且与经过挑选的500名前线官兵一同共进午餐。尽管威廉二世被德国最高统帅部排除在了指挥层之外,但对于基层官兵来说,得到德皇的检阅仍旧是一件受欢迎的活动。

晚些时候,德国几位高层统帅齐聚于波森的东线指挥部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除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之外,威廉二世与法金汉都出席了会议。

与俄军高层对1915年的计划感到犹豫不决相类似,德军高层也对1915年的计划意见不同、争执不休。

法金汉不断重复自己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只有在打赢法国的情况下才能终结这场战争。只要西线取得胜利,那么东线战场将会变得无关紧要。

鲁登道夫则反驳说,只有在东线才有德军回旋的空间。西线已经退化成了双方进行正面进攻的血腥僵局。除此之外,来自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的求援也作证了鲁登道夫关于“东线更重要”的论断。

假如德国不追加东线兵力,奥匈帝国就要被俄国赶出战争了。

德国宰相霍尔维格在场外施加的影响力也在德皇威廉二世的脑海中徘徊,只有对俄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能建立一个崭新的由德国主导的中欧大帝国。法金汉对俄国的媾和提议显然将完全导致“中欧同盟”的幻想破灭。

威廉二世是怎么样子的人,对德国高层来说已经众所周知。此人没有任何努力工作的恒心,却时常渴望赞美和成功——以霍尔维格所说,德皇就像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希望每天都是自己的生日——充满浪漫、伤感、戏剧化和夸张的情节。

也正因此,霍尔维格利用了

威廉二世的性格弱点,通过描述出的“宏伟蓝图”打动了德皇,而且也正如鲁登道夫所说,西线已经陷入了一场针尖对麦芒的阵地战,伊普尔战役的失败让德皇厌恶战争演变成长期的消耗战。

随着威廉二世的心意偏移到“东线派”的身上,法金汉也不得不遵从德皇的意志。不过法金汉只是退了一步,他希望东线的战事可以局限在打击俄军身上,只要击退俄军、挽救奥匈帝国的颓势,接下来他仍然要把军队调回西线战场。

法金汉的松口没有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满意,之后两边又争执起来,直到威廉二世居中调停后才给出了一份让两边都能稍稍满意的折中方案:

德军的当务之急是集中兵力优先解决东线的窘迫,帮助奥匈帝国渡过难关,打击俄军使其无法干扰德军在西线的攻势。为了满足东线大动干戈的兵力需求,德军在西线的阵地将往后回缩,通过缩短阵线来提高阵地的防御力,并且节约兵力以供东线使用。

就具体的作战计划而言,法金汉不得不接受了兴登堡与鲁登道夫提出的“东线优先方案”,保障德军在东线于1915年5月前至少拥有140万可用之兵,配合奥匈帝国的100-120万军队,通过强有力的突破、侧翼迂回和运动战消灭位于加利西亚和波兰地区的俄军大部队。

第四十八章,在总司令部,其下

虽然尼古拉不曾知晓德国最高统帅部已经决定将1915年的重心转向东线,着眼于击败俄军、占领波兰、逆转奥匈帝国的颓势,但沙皇仍然选择了大方向上较为有利的侧重于防御的战略。

促使尼古拉做出这个决定的动力还是来自于英法盟国的“助攻”。

1914年9月5日,三国协约签署了《伦敦公约》,用一个正式联盟取代了战前模棱两可的协约国同盟。该条约规定三国将共进退,不允许任意哪国单独与德奥同盟缔结单方面和约。

尽管已经签署了正式的盟约,可毕竟英法俄三国都是帝国主义列强,以己度人显然都是各怀鬼胎、同床异梦的“好盟友”。

在大约11月末尾的时候,俄国外交官在法国活动时向询问法军总参谋长说,法国在1915年有什么打算?法国的计划令这名外交官大吃一惊。

霞飞向他诉说了法军在1914年遭遇的困难,因此法国必须重整军队和军工业,在拥有基于兵力和兵器优势的前提下才能继续在西线发起对德军的攻势。

不仅如此,英国的打算也是相类似的。

换而言之,俄国通过外交渠道已经知道了英法在1915年的打算是什么。那就是转入战略防御,等到英法工业相继完成战争动员后,才能在西线建立起对德军的优势并发动进攻。

那么英法采取防御姿态后,俄国该怎么办?

当然是要求俄国在东线发起进攻吸引德军注意力了!按照英法盟友的意见,只要俄军在东线发起进攻,如此一来必然会束缚住德国可用的兵力,防止德军在西线继续实施新的进攻战役,从而为英、法增强军事经济潜力创造有力的条件。

俄国外交官向彼得格勒的中央政府回电中的语气也是相当愤怒的:

“在我参加的会议上,英法两国的外交官竭力地想要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我们,对我们的提议不容许任何讨论……”

俄国的提议是协约国内部讨论的两大路线分歧。

目前来说协约国有两个主要派别:

以法国为主的“西线派”,法国军方主张在西线展开对德决战,运用充分军事和经济动员后的协约国优势人力、兵器将战线推回德国国内;

以俄国为主的“东线派”,沙皇尼古拉二世借俄国外交部之口提出的主张是,将协约国的优势兵力分散到巴尔干、中东战场,就像是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把土耳其、奥匈帝国,这些德国的脆弱盟友一个个干掉,最后集中兵力解决孤立无援的德国。

1914年10月,土耳其不出意料地投靠德国,加入了同盟国阵营,派出战舰“戈本号”炮击俄国黑海海岸。

在俄国的外交要求下,英国海军扣押了土耳其订购的两艘战舰。按照俄国外交部给出的理由,两艘战舰握在英国人手里的时候,土耳其就蠢蠢欲动想要投靠德国。等到土耳其真的接收了战舰,那英国人还怎么制约土耳其?

到时候土耳其拿到了战舰就投入德国怀抱,英国不就是在资敌吗?

丘吉尔觉得俄国人说得很有道理,就扣押了战舰,但也提出了赔偿方案:每扣押一天,英国就向土耳其支付1000英镑的赔偿金。假如这场大战如历史上那样打了四年的话,土耳其两条船拢共可以收到几百万英镑的赔偿金,不仅不亏还赚了点。

但是俄国外交部还真的猜准了土耳其政府的心思,恩维尔帕夏早就决定拿到

了船就投靠德国人宣战俄国,因此英国扣不扣船根本没有影响到土耳其人投入同盟国的决定。

从上帝视角看,尼古拉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是比法国猛冲西线要靠谱的,但对1914年末的法国人来说,他们很难接受自己北部国土沦丧的情况下还要把军队派往外国作战。

对霞飞来说,俄国人的提议显然是为了俄国在巴尔干和土耳其的“利益”所服务的。

俄国外交官在陆续发回彼得格勒的报告中还抱怨说:“我们尝试与霞飞沟通,但他已经认定了西线决胜的方针,因此对所有不同意见和修改意见一概不愿意接受……一旦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他就立刻转到下一个问题。”

不仅如此,俄国外交官们对英法两国的要求也十分不满。

“在尚蒂伊城堡的一连串会议中,我们的共同印象是,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在执行他们特定的方针,旨在保卫其本国的利益,使其军队的损失最小化,而竭力把其余的一切推到其他人身上,比如俄国。他们认为,我们的军队即使不做任何准备也能凭借庞大的人力进行作战。可他们不愿意为我们做出任何牺牲,却要求我们无条件为他们奉献一切,并且认为他们自己是协约国的主宰者。”

“当我发言说,俄国只有在1915年的5月份后才能着手发起进攻时,法国军方代表立即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们坚决要求俄国的作战计划……无论是什么计划,都必须尽早的、越快越好的、最大限度的进攻。”

基于这些来自尚蒂伊城堡,法军总司令部的情报,沙皇尼古拉二世得出1915年俄军必须采取防御战略也不是什么突发奇想了。

凭什么要用俄国人的血为英国人、法国人的军事动员和战略计划服务?

所以既然英法只打算在西线局部地区采取有限的攻势,那么俄国在1915年也别管什么西线战局了,单纯为本国利益服务也好。

基于这一点,在12月4日至6日,于俄军总司令部的一连串会议中,尼古拉大致敲定了1915年的战略方针。

俄军的计划分成几个部分:

在上半年,首先是结束围困普热梅希尔要塞的战斗,把长期围困的15万奥军尽数消灭。其次在对德战线上采取战略防御姿态,维斯瓦河以西的领土尽数放弃,维斯瓦河以东的土地将凭借俄国长期修缮的要塞筑垒地段进行防御。

至于下半年,尼古拉提出的意见引发了俄军内部的激烈讨论——有关于放弃俄军占领区甚至是部分俄属波兰领土的战略撤退。

第四十九章,1915年的作战计划(5k

12月4日,随着各个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们结束了在前线的作战任务,已经奉命返回了位于巴拉诺维奇的俄军前线总司令部。

在俄军大部队围绕波兰城镇罗兹发生激战的同时,鲁兹斯基指挥的第三方面军和布鲁西洛夫指挥的第六方面军在喀尔巴阡山脉以北的山区中与奥匈帝国的守军发生一系列的交火。

因为山区的地形崎岖,这些战斗被地理条件分割成了十几次小规模的冲突,大部分都是俄军取胜,或者俄军在被击退后卷土重来然后取得胜利。

如此一来布鲁西洛夫在东线的最南部已经夺取了突入匈牙利大平原的数个喀尔巴阡山隘口。

就战果来说,虽然这些发生在山区中的战斗没有罗兹战役那么紧张、激烈,但对奥匈帝国来说,喀尔巴阡山隘口的失守带来的威胁是无比巨大的。匈牙利王国是否会脱离奥匈帝国,谋求与俄罗斯帝国的单独和平?

如果俄军还在山的那边,或许这是个无从谈起的问题。可如果俄军翻过山来,杀到平原,杀到布达佩斯城下,那么这个问题无疑令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无比忧心。

康拉德的担忧正是鲁兹斯基和布鲁西洛夫所想要达成的目标。

不过俄军的高级将领们虽然皆是愿为俄罗斯帝国鞠躬尽瘁的爱国之士,但在如何取得胜利、如何为沙皇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这件事上,激烈争辩的将军们看起来与敌人无异。

首节 上一节 170/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