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81节

朱载圳笑道:“咱们《大明时报》第一期的头版头条这不就有了嘛?把徐家干的这些好事,全部印到报纸上去!

让天下人看一看,整天把道德、祖制挂在嘴边的‘贤相’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第130章 惊天大秘密,大贤臣家竟有二十四万亩地,不看不是大明人

裕王府,书房。

徐阶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纸。

这一摞纸,是裕王府特务头子朱希孝收集的王国光的黑材料。

徐阶朗声念道:“嘉靖三十七年六月,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王国光,收受河南按察使刘玉茹冰敬两千两。翌月,文选司推荐刘玉茹接任河南布政使。

嘉靖三十七年中元节,王国光收受山东莱州知府冯建诚祭祀祖先银一千五百两。两个月后,冯建诚明调暗升为济南知府。

嘉靖三十七年仲秋节,王国光收受顺天府通判梁谆节庆银一千两。当年底,梁谆升任刑部督捕司郎中......”

裕王摆摆手:“好了,不要念了。王国光掌文选那三年,大概收受了多少银子的贿赂?”

徐阶咬牙切齿的说:“真是骇人听闻。总数估计在五十万两以上!一个正五品官员,一年俸禄不过一百九十二石,折银一百五十两。

也就是说王国光收受的贿赂等于他三千年的俸禄!”

高拱亦装出震惊的样子:“王国光真是个巨蠹!这样的人也配升为户部右侍郎么?”

徐阶自己一脸毛,还说别人是猴儿!

其实官场中人心里都跟明镜一般:仇官如敌的太祖爷,定下的官俸制度严苛至极。要是只靠俸禄过活,官员们个个都要破衣烂衫、家徒四壁。

大明开国一百九十四年,什么冰敬、炭敬、节敬,已经是官场内约定俗成的规则了。

这些陋规银子,谁要不收,谁就是跟整个官场为敌。

王国光之前掌吏部文选,天下官员的前程都掐在他的手里。三年只拿了五十万两陋规,已经算是个大清官了。

更别提,东南抗倭时他还主动拿出了三十万两积蓄交给朱载圳当军费。

徐阶道:“要架空朱载圳,必先剪除其羽翼。六部之中,王国光、唐顺之一文一武,是朱载圳的左膀右臂。

裕王爷,臣准备联络都察院的几十名御史,联名参劾王国光纳贿。先让王国光身败名裂,丢官罢职,卸了朱载圳的左膀!”

裕王没有表态,只是沉默。

有时候,不表态就是最大的表态。

徐阶起身:“王爷,臣这就去办这件事。”

徐阶、高拱走后。裕王对身边的李妃感叹了一句:“唉,咱们整日在书房里搞这些阴谋诡计,不是君子之道啊。”

李妃宽慰裕王:“王爷不要这么想。咱们做这些事,是为了防止奸王操纵朝政。”

徐阶忙着搞朱载圳的心腹王国光。永寿宫那边,朱载圳也在忙着搞徐阶。

青纱帷帐内,嘉靖帝刚刚看完了朱载圳送过来的海瑞的奏折。

嘉靖帝摔了下倒了八辈子血霉的铜罄,发出一声万年不变的龙啸:“欺天啦!二十四万亩良田,折银三百万两以上!

光是名下土地就有这么多。他家里的现银还有多少?啊呀!岂不比朕的内承运库还富?”

说到此,嘉靖帝似乎是嫌摔铜罄摔的不够狠。这回他直接抡起铜罄,用力掷到了青纱帷帐外。

“当啷!”

铜罄要是长了嘴,一定会说:妈卖批,老子上辈子得罪你了啊?

嘉靖帝气运丹田,怒吼一声:“那些都是朕的地!朕的钱!”

朱载圳不失时机的递上了《大明时报》样报:“父皇息怒,儿臣打算在报纸上为您出气。”

嘉靖帝拿过《大明时报》,只见第一页的封皮正上方,写着书法家徐渭所题“大明时报”四个大字。

下面则是“新闻提要”。

《惊天大秘密,大贤臣家竟有二十四万亩土地》

《海瑞松江田亩考:徐家熟,浙直足》

《内阁次辅府管家酒后强辱民女,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震惊!徐阶公子为兼并小民百姓十亩地,纵火焚烧民居》

(明代没有标点符号,实际全都用空字隔开。为方便读者阅读这么写)

朱载圳不但创办了大明第一份报纸,还开了标题党之先河。

其实也不算标题党,除了几个形容词夸张点,上面的内容都是事实。

嘉靖帝仔仔细细的看完了《大明时报》第一份样报。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这东西,你打算印多少份?”

朱载圳道:“打算印五万份,先在顺天府及北直隶各府发行。”

嘉靖帝问:“也就是说,有五万个百姓能看到?”

朱载圳答:“父皇,不止。一个百姓买了、看了,可以送给十个亲朋好友传阅啊,再加上口口相传——新闻这种东西,向来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

想必用不了多久,整个北方的老百姓都会知道‘大贤臣’徐阶到底是个什么嘴脸。”

嘉靖帝大喜:“妙哉!”

朱载圳又问:“其他方面的文章呢?父皇可还满意?”

嘉靖帝笑出了声:“呵,把朕吹捧的太过了!朕刚才看那段《起居录》,还以为文章说的是太祖、成祖呢。”

朱载圳道:“记述方面略有夸张。儿臣只是想让天下人知晓,您平日在永寿宫勤于政务。并非民间谣传的近三十年不理政。”

嘉靖帝笑道:“嗯,很好。就按你的意思印制吧。

呵,徐阶不是整天自诩什么道德楷模么?这一回,朕要让他在天下人面前颜面扫地!”

三日之后,都察院大门口。

徐阶和高拱志得意满的走了出来。

徐阶手里拿着一份几十名御史联名参劾王国光的奏折。

徐阶笑道:“这下王国光是必死无疑了。对了,朱载圳最近在忙什么呢?咱们都快卸去他的臂膀了,他还不自知。”

高拱道:“好像还是在忙邸报的事。为了邸报还成立了一个新衙门。”

徐阶冷笑一声:“呵,现出原形了!他还是那个不务正业的荒唐王爷。”

徐阶对于报纸的力量一无所知。

在他看来,所谓“掌控舆论”,就是他门下那些文人骚客们编排几个贬低政敌的故事。然后在书院、茶楼、酒肆中传播。

用报纸掌控舆论,比他那种老掉牙的做法快一万倍!有力一万倍!

徐阶上了官轿,刚行了半里,忽然听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高喊:“《大明时报》十文一份!

大新闻!内阁次辅徐阶家里有二十四万亩地!徐家熟,浙直足!快来买啊!”

第131章 内阁次辅当不了?你可以不当嘛

徐阶听到少年郎叫卖报纸的声音,大惊失色。他立马掀开轿帘,命令随行的亲兵:“快,把胡言乱语的那个混账抓起来。”

不多时,亲兵像提溜小又鸟仔一样,将卖报的少年郎提溜到了徐阶的官轿前。

徐阶暴怒:“谁让你胡言乱语的?”

少年郎道:“大人,这是报纸上的内容啊!皇家报社的申大人让我们这么喊的。”

徐阶问:“申大人?哪个申大人?”

旁边的亲兵耿千户说:“老爷,应该是这一榜的状元申时行。”

徐阶大怒:“我是这一科的主考,申时行的座师!我又是翰林院的掌院,他进翰林院当编修,是我的下属!

他竟敢吃里扒外,恩将仇报?耿千户,你先带着人,把街面上卖邸报的全给我抓起来!邸报乃是官家传阅,岂能随意买卖!”

耿千户领着几名随行的亲兵领命而去。

过了不到一柱香功夫,他就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老爷,我们人手不足,抓不过来啊!光附近的六条街上,恐怕就有二三十个人在叫卖邸报!”

朱载圳为了让报纸卖得快,派人召集了京城里上千个没有正经营生的少年郎。

每卖一份报纸,少年郎们可以提成一文钱。这批少年郎算是大明最早的报童。

徐阶惊讶:“什么?这么多人?”

耿千户提议道:“老爷,不如您给五城兵马司下一道令,命五城兵马司全城搜捕倒卖邸报的不法之徒。”

徐阶想了想,说:“不!咱们直接去那个什么劳什子报社!找申时行!”

徐阶的官轿转向去了城南时报街,他下了轿,怒气冲冲的进了皇家报社,找到了申时行。

申时行朝着徐阶一拱手:“见过徐次辅。”

徐阶怒道:“你现在虽说升了,也只是个正五品。见到朝廷从一品次辅,为何不跪?”

申时行不卑不亢的说:“皇上之前有明旨,皇家报社上到总编纂、副总编纂,下到主编、责编、校稿、记者,皆可不跪上官!”

这条旨意,是朱载圳向嘉靖帝请的。目的在于提高报社人员的地位,让他们成为无冕之王。

徐阶愤然:“胡说八道!皇上的旨意都是内阁草拟!我这个次辅怎么不知道?”

申时行笑道:“您也说了,您是次辅。内阁的首辅是严阁老啊!是景川王找严阁老拟的旨,经皇上首肯后,司礼监批的红。

这道圣旨就供在总编纂值房呢,下官拿来给您看看?”

徐阶一摆手:“不必了!我问你,祖制规定,通政司的邸报只能在官员之间传阅。

你是吃了豹子胆了嘛?敢拿到街面上售卖?”

申时行有理有据的反驳:“其一,我们的报纸并不是邸报,皇上旨意,报纸是发行给天下人看的。既包括官员也包括普通百姓。

其二,我们皇家报社衙门直接向皇上负责,既跟通政司没有任何关联,也不受内阁管辖。

其三,向天下发行报纸,是为了广开言路。广开言路亦是祖制!”

徐阶恼羞成怒,直接将刚刚抢那少年郎的一捆十多册报纸,狠狠摔向申时行的脸。

申时行始终是年轻人,眼疾手快,他一把抓住了那捆报纸。

徐阶怒道:“你自己看看,这劳什子上面都写着什么?这是风闻言事!大明祖制,只有御史才能风闻言事!”

“谁说那是风闻言事!”门口传来朱载圳中气十足的声音。

徐阶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朱载圳。他向朱载圳投来仇恨的目光。

朱载圳道:“怎么,堂堂内阁次辅,连祖制都忘了嘛?文官就算做到三公三孤、正一品,也要给郡王行跪叩礼。”

徐阶无奈,只得给朱载圳下跪行礼。

叩拜完,徐阶问:“王爷,皇家报社在民间传播谣言,诋毁臣的声誉!”

朱载圳微微一笑:“你刚才说报纸是风闻言事。可是,你家里的二十四万亩地就摆在松江府呢!这是事实!

事情还是海瑞奏上来的。海瑞是什么人?大明最有名的大清官、海笔架!

要说清流,他是整个大明最大的清流!

首节 上一节 81/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