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06节

到时候我在外地,也无法帮助舅父你。”

“那殿下以为该如何是好?”何鼎轩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表现有些不太好,反应有些过了,一下便把态度放的很低。

“我也只是提个建议,若是可以,舅父可以带着主要家产跟随我一起走,成都这里就留下可靠之人打理就行。等到了地方,有本王的帮衬,中间损失弥补回来也耗费不了多长时间。”李晔说道。

“这。。。可否容许我回去考虑一下,毕竟这不是我一人能做决定的。”何鼎轩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自然可以,等考虑好了,舅父再告诉我就行。不过时间也不久了,年后可能就要离开成都。”虽然有些失望,不过李晔的态度依然很好。

跟随李晔多久的刘麒自然看出了李晔眼中的失望,不过当着李晔的面也不好说什么看来后面得好好做做自己这大舅哥的思想工作了。

跟在刘府不同,李晔在去孙府的时候,也把这个事说了,不过反应完全不同。孙烨本来就是李晔的王府长史,知道李晔不少事,孙辰自然也知道这个寿王野心不小。

李晔不仅跟两人说了这事,还在分析后面的事怎么应对。特别是对孙辰的安排,李晔若是离开成都,孙辰这个蜀州刺史肯定也当不了多久,陈敬瑄不会容忍有一个不听话的刺史在眼前。与其想尽办法应付陈敬瑄的手段,孙辰宁愿外调,最好不在西川。

不知道是李儇着急了,还是田令孜不想再看到李晔在成都待着碍眼,这天,李晔和安化公主、昌宁公主、穆王李倚等人在寿王府小聚的时候,就听见有宫中太监带着圣旨而来。

听到有圣旨,李晔等人便出来恭迎圣旨,出来才发现宣旨的是刘季述。

看到不仅仅是寿王在,安化公主、昌宁公主以及穆王也在,刘季述便客客气气地行礼,然后才在众人的注视下,宣读圣旨。

圣旨一共两封,第一封圣旨就是赏赐什么的,主要是因为李晔成婚,李儇给的赏赐,数量倒是不少。水晶云母、琉璃玳瑁、犀角象牙、装翠宝石等宝物不计其数,就连安化公主等人都羡慕不已。

不过在听到第二封圣旨后,安化公主等人就有些不高兴了。

前面那些很官方的套话就不说了,其中‘敕封寿王杰为江陵府牧,领荆南节度使,总管荆南事务,望尔不负圣恩,恪尽职守,为朕分忧。。。。。’这段最为重要的话,才是让安化公主等人生气的真正原因。

在李晔领旨谢恩后,刘季述这才低声说道,“殿下,本来晋国公认为殿下出任江陵府牧即可,亲王不应该领节度使一职,是陛下坚持,这才能为殿下争取到一个节度使的职位,望殿下不要辜负圣恩,不要忘记陛下的一番苦心。”

“小王明白,还请公公回去转告皇兄,就说小王明白皇兄的苦衷,后面小王会亲自去谢恩。”李晔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所以他也没什么不满意。

他开始以为只是一个府牧,没想到李儇还给了他节度使一职。荆南现在虽然有节度使,但作为节度使的郑绍业因为惧怕监军朱敬玫,不敢赴任,所以李晔去这里的,名义上没什么阻力。

不像山南东道和湖南,都有着节度使或者观察使,前去的阻力更大。

“陛下让奴婢转告殿下,说是不用入宫谢恩,让殿下早点准备,前去赴任。”刘季述回答道。

李晔一愣,没想到李儇会这么做,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点了点头,“烦请转告皇兄,就说小王明白。”

“那奴婢就不打搅几位殿下了,奴婢还得回宫向陛下复命。”

待刘季述走后,穆王李倚就开始抱怨了,很是不满,“我要进宫找五皇兄,他这是干什么?居然让七皇兄去荆南,七皇兄犯了什么错?”

“就是,五皇兄这是干什么?难道让一个太监爬到我们头上不成?他可是皇帝,难道把小七留下来都不行吗?非得去荆南?”一旁的安化公主也很不满。

本来好好的一次聚会,就让后面这封圣旨给搅黄了。她们可没考虑那么多,只知道去荆南,就相当于流放,可李晔又没犯错,为什么要把他派到荆南?

“不行,我要去找五皇兄,让他收回这道圣旨。”

说着李倚就打算向外跑去,李晔连忙喊道,“回来!”

“七皇兄,你就跟着我一起去,我们去求五皇兄收回这道圣旨。”李倚连忙回来拉着李晔的衣袖,着急地说道,不过拉了半天也不见李晔迈出半步,一脸疑惑地看着李晔,“七皇兄,你这是?”

“君王的圣旨,岂能说收回就收回的?”李晔淡淡道,仿佛对于这件事并不是很惊讶,“既然五皇兄暂时不想见我,我们不要去烦五皇兄了。”

“寿王,你老实告诉皇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圣旨的内容?”看到反应奇怪的李晔,安化公主不禁追问道。

李晔犹豫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没错,大婚第二天入宫,五皇兄就告诉我了,只是当时还未定下来,我就没有对外说。”

“为什么会这样?你跟五皇兄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五皇兄还会同意让你去荆南?”

安化公主很是不解,同样昌宁公主也不解,只不过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问。看到尾自己担忧的三位姐弟,还有在一旁没有插上话的刘晨妍几女,李晔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总不可能说,他有争夺帝位的想法,李儇猜忌他,让他滚远点吧?

第140章 兴元府变故(一)

“什么?有军队攻占金州?什么时候的事?哪里来的军队?”

兴元府,正在用午餐的牛勖听到手下人的汇报,顿时就跳了起来,连碗筷掉落在地都顾不上,反而是用一连串的疑问脱口而出。

“节帅,三天前的事情,哪里来的军队并不知道。”手下的人连忙回答道。

“哪里来的军队不知道?要你们有什么用?来报信的呢?他就这么来报信?还有金州刺史呢?”牛勖咆哮道。

来人顿时汗如雨下,站在那儿手足无措,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宋。。宋刺史。。。他跑了!”

“什么?那个姓宋的想干什么?丢城失地,本帅要治他临阵脱逃之罪!”牛勖一愣,转而大怒道。

金州刺史那是他的亲信,以前是他在神策军的老部下,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跑了。好歹对方手上也有几千人,起码防守一下啊,金州距离兴元有五百里,但消息传回来,快马加鞭也就两三天。

金州刺史不知道牛勖说的话,要是知道了,绝对会大骂他。金州是有几千兵马,可那都没打过仗,而且敌人是他的数倍,又是骁勇之军,怎么打?要不是他跑得快,现在肯定成了阶下囚。

就在距离兴元府300多里的石泉县,这里大军云集,军帐绵延数里,不大的县城也挤满了充满杀气的军士,城中百姓也纷纷紧闭家门,不敢出门。

位于县城中心的县衙,此时也被军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戒备森严。

在县衙大堂处,两边临时摆放的椅子坐了不少将领,王建、韩建等人赫然在列,而在上首的主座位则是坐着鹿晏弘,旁边的那个位置则是空着,并且此时大堂的氛围有些凝重。

“鹿将军,你这难道打算违背都统大人的命令?”韩建率先开口道,一脸不善地看着上首的鹿晏弘。

自从他们在鹿晏弘的带领下,入蜀救驾,鹿晏弘就开始以忠武八都的领袖自居。在离开河中之时,忠武八都包括杨守亮等人的部队,只带走了不到一万两千人,但沿途掳掠并扩充部队,现在已经有了三万之众。

要是众人的兵力都增加,自然没什么,可鹿晏弘利用自己的权力,大肆扩充自己的实力,其个人下辖的军队就超过万余。加上以鹿晏弘马首是瞻的庞从等两位都头,其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

除此之外,鹿晏弘率军攻打沿途城镇,商州、金州都因此被他们拿下。而且更重要的是,鹿晏弘不止一次表现出不想入蜀的想法,几个原因综合起来,自然引起王建、韩建等其他五位都头的不满,这才有了县衙的这个场面。

“韩都头这话是何意?什么叫本将违背都统大人的命令?”鹿晏弘不客气道,并不惧怕韩建等人,因为他有底气。

“那将军为何要攻打商州、金州等地,而且还任命杨将军担任金州刺史?这不是将军该做的事吧?”韩建冷冷道。

“你们几人都这么认为吗?”见韩建胆子如此之大,想来也是有人撑腰,他便看向了一旁的王建。

忠武八都在杨复光在的时候,自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现在不同。现在的忠武八都分为三个势力,鹿晏弘掌握着三都,晋晖跟王建的关系密切,李师泰跟韩建的关系密切,剩下个张造也王建来往较多。

所以忠武八都,实际上被他鹿晏弘、王建以及韩建三人手中。在河中时期,王建是能威胁到他在忠武八都地位存在的,不过现在不同,在他的打压下,王建实力虽然也增加,不过相对却减弱了。

首节 上一节 106/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