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30节

“为什么不呢?”冈村宁次反问。

“可是,中将阁下!”筱冢义男迟疑着说道:“如果我们还像之前一样……建铁路、修公路,再构筑炮楼实施封锁,有一天,等我们修得差不多了,敌人再发起一次破袭呢?”

筱冢义男说的不无道理,这一点,甚至冈村宁次自己也曾担心过。

毕竟造桥困难炸桥易,一个炸药包就可以将建造数月的心血付之一炬。

但此时的冈村宁次却不担心。

“筱冢君!”冈村宁次不答反问:“往常,敌人有像这次一样反攻吗?”

“从未有过!”筱冢义男回答:“这是第一次,十分反常!”

“那么……”冈村宁次又问:“你认为,敌人为什么会这么反常呢?”

筱冢义男想了想,就明白了:“中将阁下的意思是,因为我们的战术让敌人害怕了,所以才……”

冈村宁次这时已经写完了,他收起笔,站远些欣赏了一会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回答道:“这不正是证明我们是正确的吗?如果就此改变战术,难道不是敌人希望的?”

“是”筱冢义男点头应道:“阁下英明!”

想了想,筱冢义男又问了声:“可是,中将阁下,敌人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喷进弹‘和‘步兵炮‘,这些可是对付炮楼的利器……”

“别担心,筱冢君!”冈村宁次回答:“我们有一个帮手,他能帮我们一起封锁八路军。如果八路军连温饱都无法解决,他们还能有多少力量反击呢?”

“帮手?”筱冢义男一愣,然后马上就明白了:“是,阁下英明。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封锁上!”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将写好的字亮在筱冢义男面前,说:“这次进攻,就叫这个名字吧,‘百万大战"!”

“是!”筱冢义男应了声,恭谨的伸出双手接过冈村宁次的字。

“百万大战”。

这名字似乎有些名不符实。

因为鬼子在华北只有三十余万人,加上十余万伪军也才四十余万,距离百万还有很大的距离。

但冈村宁次取这个名字却是别有深意。

鬼子四十余万人,加上晋绥军二十万,再加上重庆方面的三十余万,不就有百万人了吗?

所以,冈村宁次这阶段的战略方针,或者说重点,并不是怎么扫荡、怎么围剿或是封锁。

当然这些也要做。

但冈村宁次认为更重要的是干起他的老本行,也就是派出间谍、叛徒和女干细去收买、去分化华夏军队,甚至教重庆方面的军队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封锁八路军……

冈村宁次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用不了多久,八路军就会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结果还真如冈村宁次所愿。

冈村宁次还没动手,顽军就主动学习鬼子的封锁战术了。

顽军防区在南面,西起中条山东至湖西地区(微山湖以西设有湖西军区),不完整的防线共有三十余万人。

这时马上就增兵十余万达到万兵力,而且重点在晋西与八路军交界的区域。

不久,这些地区就跟鬼子一样,在交界区建起了一幢幢炮楼、拉起铁丝网、挖了隔离沟并破坏公路、山路。

如果说之前这一带还有民间的往来和交流,现在也彻底被切断了。

八路军这边马上就感觉到了急剧恶化的形势。

独立团胜利后返回赵家峪。

这时从定边打盐的分队已经回来了,几百匹马一个个驮着盐,军民们个个喜气洋洋的。

但是一问……走的时候一驮盐可以换300斤米,回来时就只能勉强换100斤米了。

不过这个似乎也正常。

物以稀为贵,老乡要不手里已经没米,要不就是有点米也不敢卖,存着。

老乡们说的也有道理:“咱一时半会不吃盐还行,但几天没米下锅,就得饿死了呀!”

这其实是鬼子和顽军形成默契一起对粮食下手并实施封锁造成的。

封锁,使根据地形成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区域。

掠夺粮食,则使这封闭区域内粮食奇缺且无法补充。

这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除非能撑到田里的粮食丰收。

然而天公不做美,偏偏这时下起了冰雹……那一个个鹅卵石大小的冰雹“叭叭”的往地面砸,田地里的庄稼一片片的都被打折了。

第2章 自己动手

总部会议室。

虽然八路军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但与会的干部们脸上都没有喜悦,相反,却是个个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王学新照例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已经是战术会议的“常客”了。

就像李云龙说的:“他娘的,咱这团长去开会的用处,就是给小东北带路的。有一天,我要是没带他去,首长准会指着我的鼻子骂:‘小东北没来,你这个刺头来干嘛?"”

情况还真有点像李云龙说的那样。

王学新来的多了,就跟各团干部们熟了,到会议室时更多人跟王学新打招呼,反倒是李云龙这个团长被晾在一边。

各团干部其实是有意给李云龙脸色的,李云龙那包赢不包输的脾气,哪个跟他接触的团还没在他手上吃过亏,时间一久心里当然有些不痛快。

这其中尤其是张万和,一见到王学新就问这问那的,对李云龙却是正脸都不给一个。

李云龙心下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当作没看见,自个坐一边跟几个人瞎扯:

“唉呀,可不是吗?都没米下锅了!”

“地瓜粥都喝不上啦。”

“这不?饿着肚子来的!”

……

其实独立团的情况还好,原因是最近打的几场仗收获颇丰:开始反攻时就缴获一批粮,接着又拦了火车,刚刚又打了榆村,每一回都缴几车粮食,虽然不多但凑一起就不少了。

然后又有定边打盐的补充……

这盐价是掉了,其实不是盐价掉,而是粮食奇缺涨太快,盐价涨不过粮价。

然而一驮盐能换100斤米也不算少。

跟往常比那的确不如,但几百驮盐就可以换几万斤粮食,而且往后还能持续甚至会更多,在这大家都饿肚子的困难时期还有这情况,李云龙是妥妥的发财了。

所以独立团别说饿肚子了,那粮食是多到吃不完,汾酒虽喝不上,李云龙来之前却是喝了几碗地瓜烧过了把瘾的。

李云龙会说饿肚子,那是财不外露呢担心别人眼红呢!

但李云龙的谎言很快就被戳穿了。

因为首长一进来就冲着李云龙叫道:“李云龙,听说你从定边打了三百多驮盐回来了?日子过得滋润吧?”

李云龙愣了好一会儿,才赔着笑回道:“首长,那不是……有点运气吗?我也就是,想到前头了!”

孔捷一行人一听,这才发觉上当了,白眼一翻,骂了句:“德性!”

李云龙心下暗道一声不好,首长这是盯上这几百驮盐啦,他金口一张还不得要去一半?

旅长那再一开口,又得去一半,这不是瞎折腾吗?

没想到首长马上就给李云龙吃了颗定心丸。

“这很好嘛!”首长说:“你做生意赚的,跟战场缴获那是两回事,就应该谁赚的就归谁!咱们谁都别眼红,我要是向你要,那就是犯错误当土匪喽!”

“对对对!”李云龙赶忙大点其头:“首长这话在理,我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首长来此之前是跟参谋长讨论过这个问题的。

“首长,李云龙那运回的盐怎么处理?”参谋长问。

“什么怎么处理?”首长反问。

“首长!”参谋长说:“那三百多驮盐按现在的价格,可是几万斤粮食,别的部队在饿肚子,他独立团还吃不完……”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首长打断了参谋长的话:“我们现在讲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家独立团难道不是响应这个号召吗?人家自己动手做到丰衣足食了,咱们凭什么把他的粮缴了啊?”

这一句话就说得参谋长没声音了。

“再说了!”首长接着说道:“咱们如果一句话就缴了独立团的粮,那不就是不劳而获了吗?就算我们把粮分给其他部队,那其它部队也是跟着一起不劳而获。何况,咱们今天缴了独立团让他白干一场,不就打击人家积极性了?下一回谁还敢去打盐?谁还敢‘自己动手"?大伙儿全都在这等着缴不就好吗?”

这么说参谋长就明白了:“所以,李云龙这些盐非但不能缴,还得保证别人也不能缴,谁要眼红……自己赚去!”

首长点了点头:“就是这个理!”

所以首长在会上才会有这番话,其目的就是以独立团为榜样,刺激其它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同志们!”首长等会场安静下来的时候,就语重心长的说道:“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哪!敌人加紧了对根据地封锁的步伐,尤其是顽军……”

说到这里首长眉头紧锁,眼里充满了愤怒:

“他们不但对我们实施封锁,还直接、间接的派人进入根据地抢粮、破坏和劫掠。”

“直接的手段,就是进入我根据地劫掠,各地都有。”

“仅关中一地,顽军窜进边区就抢走耕牛18头,烧毁小麦17堆,抢走和糟蹋粮食150石,勒索银洋数百元。”

“牛武区的两个村仅53户,被洗劫一空,抢走粮食9000多斤,蔬菜10000多斤,以及大批农具、黄麻和其它日用品!”

(注:这些是真实数据,取自某首长回忆录)

参谋长接着说道:“间接方面,就是顽军资助甚至由正规军装扮成土匪流窜到我根据地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我们造成严重的损失!”

王学新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经济封锁就是在周围用碉堡炮楼围上不让物资流通,没想到还能这么干!

不过想想,觉得还真是。

这么做没有直接发起军事进攻,既能打压八路军又不至于落下破坏“合作”的口实,何乐而不为?

同时顽军这边,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根据地土生土长的对地形相当熟悉,当起流匪来想抓住也不容易。

参谋长接着说道:“鬼子那边,则留下壮丁劳力为他们修筑工事,老弱病残则赶进根据地。再加上前几天的冰雹,使我们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可以预计,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处于困难时期!”

第3章 买卖

“上级说,我们有三个办法!”首长说:“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

李云龙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啥?不打鬼子了?那怎么成!这会儿咱们干革命还能把鬼子挡在外头,出去还能把他们揪着耳朵揍一揍,这要是都解散回家了,还不随鬼子怎么欺负?这可不行!”

首长接着说道:“第二个办法,就是不愿解散,又什么都不干,就这么下去!”

“这也不成啊!”张万和说:“现在大家伙儿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还这么下去,不出俩月就得饿死人!”

张万和是后勤部长,他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他说俩月,那就熬不到仨月。

首长点了点头,说:“那就只有第三个办法了,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你们说选哪个办法?”

干部们七嘴八舌的回答:

“当然第三个办法啊!”

首节 上一节 130/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