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29节

这价格倒是公道。

子弹虽说也缺,但好歹还能从敌人身上缴,炮弹通常得捞着大鱼时才有。

李长富没迟疑,一点头就应下了。

李云龙那心里美的……

这边缴了炮弹可以换子弹,那边又可以跟兵工厂说炮弹没了伸手要,两头不落空,多好的事啊?

你说这些人怎么一个个的都不开窍呢?

一个劲的去抢鬼子的炮弹!

能有啥用啊?

最后李云龙那十几辆汽车都有八辆车装的子弹,全是鬼子的原装子弹。

王学新也觉得李云龙这做法是对的。

八路军真正稀缺的东西其实是原装子弹,这玩意虽然容易缴获,但在战场上消耗量也大,一场仗下来动不动就是几万发……这还是省着用的情况,要是放开了打后头还得加个零。

李云龙这边用炮弹换子弹,另一边又“免费”从兵工厂补充自产炮弹,于是子弹、炮弹都充足。

反之,像百战团那样用子弹换炮弹,结果就造成子弹、炮弹都缺,必然会影响战斗力。

道理虽然简单,但许多人身在局中就是想不明白。

李云龙这货是鬼精鬼精的,乘着这时就大捞好处混得风生水起,他一个独立团储备的原装子弹都比别人一个主力师还多了,要是没有被旅长硬生生的切去一大块,这储量还得翻倍。

有一天孔捷知道这事的时候,就铁青着脸骂了声:“我说这李云龙怎么就肯吃这亏呢,倒头来吃亏的还是我们两个团!”

但就算知道了也没用,肉都被李云龙吃到肚子里面,还想让他吐出来?

冈村宁次那,则因为榆村的失陷大为震怒。

其实震怒的是筱冢义男,他在电话里大声喝斥着部下:

“这算怎么回事?”

“榆村这样的坚城,十几座炮楼、八座碉堡,再加上充足的补给,居然就这样被敌人占领了?”

“这不是意外,你们没有任何理由被敌人混进城去!更没有理由丢了榆村!”

……

电话另一头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旅团长也很冤,犯下这些错的不是他,而是北原太郎。

如果北原太郎能活着还好,但他己经埋在了榆村连根手指都没能找到,于是所有的罪责都只能由旅团长承担。

筱冢义男怒气冲冲的挂上了电话,马上对参谋下令撤换旅团长。

但却被一直盯着地图的冈村宁次阻止了。

“筱冢君!”冈村宁次说:“你还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吗?”

筱冢义男赶忙跑到冈村宁次跟前,挺身低头道:“是,中将阁下的意思是……‘喷进弹"?”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眉头紧锁:“你可曾想过,它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中将阁下!”筱冢义男回答:“八路军生产能力以及战斗力都有限,我认为,事态还在控制之中……”

“这就是问题所在!”冈村宁次说:“如果以八路军的生产能力,都能短时间生产出如此数量的‘喷进弹",那么……如果这技术扩散到重庆方面……”

筱冢义男这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真像冈村宁次说的这样,重庆方面也拿到了“喷进弹”的技术,那么帝国正面战场就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筱冢义男不由暗自惭愧。

与这相比,榆村的损失简直就不值一提,而自己却为榆村大发雷霆。

只从这一点就看出差距了。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将一封电报递到冈村宁次面前。

冈村宁次接过一看,不由松了一口气:“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了!”

原来,重庆方面的想法与冈村宁次担心的不一样。

之前重庆方面就像多田骏一样,以为八路军兵力少、装备差不足为虑。

但百团大战之后,猛然发现八路军已有一百多个团之多,而且战斗力还不弱,打得鬼子整个华北方面军左支右拙穷于应付。

那么……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还得了?

于是就策划了针对新四军的事变。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八路军,一时战士们个个义愤填赝。

之前的经济封锁和利用法币对根据地的物资掠夺还能说是暗中捅刀子,明面上还是合作。甚至根据地想发行货币都还有所顾忌。

但此事一出,就连块遮羞布挡一挡都欠奉了。

第二卷反思

这段时间,我其实一直在担心本书会像上本书一样订阅会断崖式下跌。

幸运的是这情况并没有发生,1300的首订,波动到现在依旧有1150左右,估计有一、两百个读者养着,掉一百多首订很正常。

这说明本书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也说明我这么写没什么问题。

与之前所有的书相比,我觉得这本书相对之前的特色有两点:

一是对人物性格上有意识的刻画……

之前写书当然也有刻画人物性格,但是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刻画的,而且通常是开头有些不同的人物,之后人物渐渐模糊基本变成一样。

甚至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语句也越来越多。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写了一段时间都会碰到一个被称为倦怠期的东西,这时候一放松就收不回来了。

本书已万字了,我觉得依旧保持着各角色的性格。

错别字与语句通顺的问题,肯定也是极少的,因为我每章至少改一遍,有的甚至改两、三遍,这是我码字慢的原因之一。

也有许多读者指出一些漏网之鱼,不甚感激。

但ViP章节过几天就会被锁定无法更改了,这是一个遗憾。

另一方面,我觉得就是本书写的是八路军在受到封锁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发展军工。

其实老读者都知道,我写的书是比较严谨的,至少在逻辑上会通,不至于天马行空的为追求爽点而放弃合理性。

因为我觉得合理性是一切故事的根,失去合理性,所有的爽点都是一朵朵漂洒在水面上的花朵,看着漂亮但很快就会萎靡、腐败、最后消失。

但如果有了合理性的支撑,这些爽点就有了根有了生命,虽然艰难、缓慢、甚至平淡,但却能享受到它发芽、结蕾、开花,直至结果这个过程。

因此本文的军工,实际上是根据八路军的实际情况合情合理的发展,包括战术配套也是如此。

这必然要求系统的作用不大,否则系统“叮”的一声给一辆坦克,又“叮”了一声给几架飞机,合理性就不存在了。

有时为了兼顾合理性,我也不得不对自己做出些妥协。

比如反斜面战术。

老读者肯定知道,这种战术已经在老书里用过几回了。

我也认识到这种重复使用的问题。

但是……

八路军要想挡住敌人的进攻,只有这战术可行……如果还有其它战术,十几年后援朝时就应该出现。

要不就这样硬生生的挡住?

似乎也不对。

无奈只能还是用上了,只不过没像之前一样详细的展开。

第二卷碰到的问题,就是我写的书也不少了,打仗的场景原本是我擅长的,但是越擅长、越熟悉的东西就越是无法突破,会陷到之前的套路中去出不来。

这是我最近码字比较慢也不准时的主要原因。

因为写到战场了,我不愿意再用以前的套路糊弄一下凑字数,所以要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其间还推翻了几章。

李云龙的性格和思想是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的。

在本书背景的那时期,八路军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一板一眼的什么都按纪律和命令来。

这主要是当时八路军通讯设备极为落后,营级放出去打都找不回来。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部队自行决定是打是撤,上级得到情报时往往战斗都结束了。

所以百团大战才会原计划二十几个团,结果打着打着一百多个团都上去了。

这一百多个团,如果都要总部指挥……一是没有条件,二是没必要,三是指挥不过来。

所以,当时的部队有很大的自***,亮剑里就提到:各营分散到各地发展,发展成什么样李云龙都不知道,收回来要打平安县时才发现多了那么多人。

同理,李云龙这个团长也有很大的自***,所以他这一套才使得开,这不是用一句“军令如山”给扣一顶违抗军令的帽子就能否定的。

第二卷到此卷终,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今晩“第三卷突破封锁”第一章,敌我斗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相信不会让诸位失望!

第1章 百万大战

太原,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军部。

军部一共由二十几间房组成,有机要部、作战部、通讯部等。

其中有一间座落在东北角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屋就是冈村宁次的休息室。

筱冢义男曾不只一次向冈村宁次建议道:“中将阁下,休息室空间狭小条件艰苦,属下可以为阁下安排更好的住处!”

“筱冢君!”冈村宁次婉拒道:“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们是帝***人,更多的,应该是考虑作战!我觉得这里很好,它离指挥部近,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氛围,参谋也随时可以找到我……好处很多呢!”

“是!”筱冢义男只能挺身应着。

然后冈村宁次又拍了拍筱冢义男的肩膀,说:“你不会是,想跟我抢这间休息室吧?”

筱冢义男霎时就紧张起来:“那个,中将阁下,属下绝对……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冈村宁次呵呵笑道:“跟你开玩笑呢,筱冢君,别介意!”

筱冢义男“呃”了一声,然后尴尬的笑了笑,等冈村转过身时就暗自抹了把汗。

帝***队有种近乎变态的文化,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否则轻则拳打脚踢,重则军法处置。

筱冢义男也是这样被打骂着成长起来的。

因此,筱冢义男在冈村宁次面前习惯性的保持小心,仅仅只是一句玩笑话就能让他如履薄冰。

此时,冈村宁次正在休息室里练字,写的是筱冢义男看不懂的汉字。

筱冢义男站在冈村宁次面前,小心翼翼的问了声:“中将阁下,接下来……我军该如何进攻?”

冈村宁次手下没停,嘴里不缓不急的反问:“我们难道没有制定过作战计划吗?”

筱冢义男奇道:“中将阁下的意思,是我们依旧使用之前的封锁计划?”

首节 上一节 129/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