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还在窃窃私语的大厅立刻死寂般安静。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已经半只脚踏在魔鬼分子的门槛上了,趁这个机会,好好再想想吧。”
霍恩走到门边,最后补了一句。
“这次正风运动,契卡辅助。”
第1108章 战争,要加速了
坐在对面位置的于长乐面色淡定,他缓缓说:
“张总,元界智控的核心责任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就我们内部的模型数据显示,机器人自己出意外的事故率极低,车祸这种更是小概率事件,赔不了多少的。”
“我公司要求的就是让用户真正放心,无后顾之忧。”
“免赔额、责任划分不清、理赔拖延等等,这些传统艺能我们不能接受。”
说到这里,于长乐看向对方又道:“我们不是在寻求一个传统的保险供应商,而是在寻找一个理念一致的伙伴。”
双方的谈判僵住了,彼此的诉求完全不一致,难以达成共识。
寰泰团队据理力争,强调精算模型的必要性、风险分摊的公平性等。元界智控也是寸步不让,将数据安全、用户体验置于最高优先级。
双方之间的分歧实在太大,根本谈不拢,这次面谈以不欢而散告终。
……
保险公司的人一走,于长乐出了谈判会议室就直奔董事长办公室。
进入屋子,看到陆安和孟秋颜在休息区沙发坐着,于长乐旋即走了过去。
陆安见状调侃道:“谈崩了?”
于长乐点了点头:“谈不拢。”
顺手把带来的一份会谈纪要内容递给陆安,后者接过来打开迅速阅览。
末了,看完顺手给了旁边的孟秋颜。
于长乐说道:“只能跟另外几家保险公司谈谈了。”
陆安摆了摆手直接否决,当即拍板道:“不用谈了,依我看,另外几家估计也是谈不拢,纯纯浪费时间。”
闻言,于长乐一愣,阅览纪要内容的孟秋颜也抬眼看向陆安:“难道不给小元机器人上商业保险了吗?”
陆安言简意赅道:“没说不上,而是我们自己干。”
此话一出,于长乐面露惊讶之色,不由得说道:“老大,你的意思是我们公司给小元机器人上保险?”
陆安点了点头道:“我们自己成立一家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元界智控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定位就做财险业务,不寻求对外拓展业务,只做自家公司产品的投保业务。”
事实上,陆安是不想自己去做保险业务的,专心做高科技。
但奈何现实情况不允许,小元机器人都上市半年了,拖到现在商业保险配套都还没有。
现在赶着上门来谈合作,又谈不拢,那只能自己起个炉灶了,陆安懒得跟他们耗。
看完纪要内容的孟秋颜说道:“成立一家自己全资控股的保险子公司,对接自家公司的产品投保,这个思路也蛮好的,也不用跟合作方扯嘴皮子。”
陆安慢条斯理地说:“不出三五年,小元机器人系列产品足以催生一个年产值千亿级别的保险市场蓝海,既然谈不拢,那就咱们自己含泪赚这笔钱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被陆安光速拍板定下来。
片刻后,陆安看向于长乐吩咐道:“这几天估计还会有保险公司上门谈合作,你继续跟他们谈。”
于长乐诧异,疑惑道:“还要谈?不是我们自己做了吗?”
陆安说道:“就是我们自己做,所以要继续谈。”
旁边的孟秋颜若有所思,她很快就明白了陆安的用意,旋即看向于长乐微笑着说道:“他的意思,接着谈,然后谈不拢,元界智控一怒之下索性就自己来做。”
听到这话的于长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明白了。”
有了这一层铺垫之后,谁也不能说是元界智控手伸得太长,好好的高科技公司跨界去做保险业务。
不是我想跨界,而是实属无奈之举,但凡能与那些保险业务公司谈拢也不至于自己去搞。
而且,谈不拢的原因是因为元界智控非常注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消息传出去了,消费者们那肯定是用脚投票支持元界智控。
陆安看向与产量说道:“哦对了,纪要里的连带责任条款改一下。原条件是对于因小元机器人自身软硬件故障在工作过程中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合作方需承担50%的赔偿责任,改为100%赔偿,就拿这个条款跟他们谈。”
于长乐点头道:“明白!”
本来就没打算要谈成,就是要奔着谈不拢去的,保险公司连50%都不接受,那100%就更不会接受。
这个100%也不会对自己有影响,毕竟已经决定自己起炉灶了,产品还是自家的,因产品自身软硬件故障导致的问题,责任本就在元界智控这个产品提供商,所以承担100%赔偿责任也没什么毛病。
过了片刻,这事敲定下来,于长乐也离去了,他是元界智控的CEO,忙的很。
办公室里再次剩下两人,孟秋颜询问道:“保险子公司叫什么名字?”
闻言,陆安没有立刻搭话,略作沉吟,随后想到了一个名字,直接拍板道:“那就叫‘元盾智保’吧,以‘元’呼应母公司,以‘盾’象征终端保障。”
陆安补充道:“子公司的注册成立事宜,你去处理,元盾智保的注册资本金50亿。”
孟秋颜旋即点点头:“嗯。”
过了片刻,她说道:“小元机器人的保险费用怎么设计为好呢?没有参考样本,只能横向对比汽车商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80万元左右的车,一年的保险费用大约在1.5万元至3万元人民币区间。”
陆安不假思索地道:“不用这么麻烦,别人对小元机器人没信心,我还能不了解?出意外的概率是很低的,前些天那个被机动车撞击的机器人,我看过具体情况了,那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事件,要不是前后刚刚有人挡着,机器人完全可以紧急避险成功。”
因为小元机器人在程序上被定死了,不能以任何形式伤害人类个体。
如果出现机器人保全自己,需要以伤害人类个体为代价,那么机器人必须选择不保全自己。
小元机器人的定位不是武装机器人,它的定位是民用产品,要是小元机器人出现主观伤人事故,会在消费者间产生巨大的恐慌。
暗地里那些势力也必定会抓住这类契机不遗余力大肆宣发,放大负面恐慌情绪。
所以这个问题得直接焊死,宁可让机器人自己报废大不了赔一个,也不能出现机器人主观伤人事件的发生。
这时,孟秋颜看向陆安问道:“保费定在多少呢?”
陆安直接了当地说:“每年1万块钱就行,等过几年机器人的价格降下来,保费也依次降低,最低降到5000块钱每年。”
孟秋颜想了想,点点头说道:“78.88万的产品,保费1万元/年,不便宜也不贵,但也称得上实惠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定价。”
陆安微笑着说道:“其实我是想直接一口气就定价5000块钱,本来也没过在保险业务赚多大的利润,但考虑到以后小元机器人产品新一代产品要降价扩大市场规模,保费要是不跟着一起降价,到时候指定又得带节奏带得满天飞。”
虽然没指望在保险业务这一块赚钱,但是也不能亏钱倒贴,没这个道理。
现在定价1万保费,给未来预留降价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保险行业其实是很赚钱的一个行业,整体上属于高利润行业,行业前三大保险集团,年净利润分别达到了542亿、346亿和276亿。
陆安决定自己起炉灶,元盾智保只给母公司的产品投保,自己玩自己的,不向外拓展业务。
即便是自给母公司的产品投保,未来依然有着巨大的营收预期。
小元机器人业务在当下已经是外界人士眼里超级赚钱了,但真正的爆发期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光是一个养老机构就有数百万的缺口,以后再扩大到中端市场,也就是普通中产家庭,成为私家车一样的家庭标配。
当小元机器人像私家车一样成为家庭必买产品,那才是真正的大爆发。
换句话说,小元机器人的保有量可以直接对标普通私家车,陆安的预估是快则六七年后,慢则十年后,小元机器人的保有量就可以跟私家车不遑多让。
以去年2015年的数据为参考,国内私家车的保有量达到了1.25亿辆。
到2O26年后,小元机器人的保有量,保守的算它1亿个,按照5000元一年的保险费计算。
十年后的元盾智保可以创出5000亿人民币的年营业收入预期。
去年国内第一保险龙头的全年营收也不过是5000亿的档位,元盾智保十年后的营收预期还是只做小元机器人系列产品的投保业务。
靠着给母公司的机器人投保业务,十年后就可能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做成保险市场的行业第一龙头公司。
这不但有可能,而且可能性极大。
因为长达十年的时间跨度,陆安不可能只做家政服务型机器人,还有各种工业型机器人呢,工业型机器人的产销量以后只会比家政服务机器人的规模更大。
不夸张的说,如果元盾智保完全垄断自家母公司以后推出的各品类商用机器人的保险,完全足以成就万亿营收体量的超级保险巨头公司。
……
时间来到5月份。
陆安在元界智控正常上班推进技术开发,同时也在独自开发星流工具软件,星界动力航天那边,四大国家队企业援助的人才也都陆陆续续与原单位交接工作并来到嘉宁市。
与此同时,于长乐在进入5月份后,持续接触各大保险公司面谈合作。
结果也是没有意外,那些保险公司都不能接受。
孟秋颜则是在积极筹备元盾智保的成立事宜,不过还没有去注册公司,因为现在于长乐还在配合放烟雾弹,在跟那些保险公司不停地拉扯谈一个注定达不成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被机动车撞击的小元机器人及其机主,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其热度已经降下去了。
机主已经在跟肇事者打官司,决定起诉对方。
前段时间,网上的舆情有不少的网友希望元界智控给机主赔付一个新的机器人,也不知道这是谁带起来的节奏。
赔付一个机器人对现在的元界智控来说当然是九牛中的一根毛都算不上,但这事肯定不能这么干,干了就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
以后都跟着效仿,那赔还是不赔?赔了这个,那个不赔,新的节奏又来了。
虽然不是元界智控的责任,但现实中的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就能理得清的,尤其是互联网的舆情90%都是伴随着情绪化输出。
这种互联网环境下,虽然你元界智控无责,但你要是什么都不管,把自己高高挂起,立马就是会被扣上冷血无情的帽子,没有人情味,没有格局。
元界智控处理这个事件,并没有被舆情左右给受害者机主赔一个新的,但与此同时公司法务部,给这个机主提供了法律咨询援助。
赔是不可能赔的,但是你要跟肇事者打官司,我可以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起码律师费你能省下。
这件事情的热度也就下去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忘记了,网友们去追逐新的热点和新瓜去了。
……
5月14日。
寰泰保险公司总部,张巍强听着手下汇报:“刚刚得到消息,元界智控又谈崩了,这已经是与第8家保险公司面谈。”
闻言,张巍强嘴角带着一丝冷笑:“意料之中的事情,元界智控这种条件,不可能有同行会认。”
他已经接到消息,得知了元界智控跟其它保险公司谈判时,提出的条件比寰泰保险还过分,连带责任条款直接从50%的赔偿比例更改为100%赔偿比例。
那就更不可能会有同行会接受这样的协议。
此刻,张总是颇为惬意,他笃定这事更着急的是元界智控,保险公司可以拖一年甚至更久都没关系。
但是元界智控没法拖那么长的时间,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小元机器人的出货量是在持续增加的,也就意味着事故概率会跟着增加。
甚至退一步讲,要是后面没什么事故,张总不介意私下安排人买通一些买主,故意制造小元机器人“撞大运”的事件发生。
然后把小元机器人保险空白的节奏给带起来,影响到了销量,元界智控自然就急了。
就在张巍强一脸惬意的时候,他的助手忽然说道:“张总,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元界智控小半个月下来已经跟这么多家保险公司谈崩,陆安会不会一气之下自己成立一个保险公司给自己产品投保?”
自己另外注册成立一家保险公司作为承保主体,给元界智控的产品投保,这是可以且合法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