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天的絮絮叨叨里面隐藏了很多政治因素。
另一方面天的絮絮叨叨让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厌烦。
虽然这么说有些奇怪。
但男人也非常喜欢天。
不是龙阳。
胜似龙阳。
不过天本人的取向很正常。
没有任何男上加男的想法。
“皇帝.......”
秦王政脑子里面第一个涌现的是三皇五帝。
他没想到天居然真打算用三皇五帝的尊号。
“别这么看我,我很看好你,我认为你以后也有机会当皇帝,不过始皇帝可能就只有我了!”
天心里面没有抢了谁东西的想法,就像是他建立大汉,也没有抢了汉高祖刘邦大汉的想法。
因为这个世界。
不是他的前世。
这个世界。
一切还未发生的未来。
本就是结果未定的事。
所以。
在这个似是而非的世界,始皇帝这个位子,秦王政坐的,天自然也可以坐。
天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但最起码,他不认为自己的大汉帝国会二世而亡。
或许秦始皇嬴政也是这么想的。
但二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天的自信,自始至终,都建立在依附皇权的军工复合体上。
而秦始皇嬴政则是相信自己,甚至认为大秦还能再出雄主。
事实上。
秦国奋七世之余烈。
就已经彻底燃尽了。
对于天来说。
与其相信后人会争气。
不如相信制度的稳定。
“或许吧......”
秦王政没有质疑天为什么敢自称皇帝。
因为天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有这个资格。
一方面是天大一统了华夏南方,也就是曾经的百越各部族。
另一方面则是如今的大汉,单论版图之大,七国无人能比。
哪怕是楚国。
也逊色不少。
就这。
还没算上海外那不知道多辽阔的东南亚。
单单大一统华夏南方就足以让天称皇帝。
按照常理来说。
如此之大的版图,根本不是人口百万的大汉能掌控的。
但奈何大汉有青鸾,日行三千里,足以打破一切质疑。
“话我已经带到了,如果秦国准备观礼,无论是你自己来也好,还是安排秦国宗室观礼,都可以,届时,自有青鸾接你们去大汉都城长安。”
天说完这句话就准备离开了,虽然他也想问问,秦王政是不是真的不管那位了,自己的王后了,但有些话,他实在是不方便这个时候开口。
那位昔日的秦国王后,自去年海外一行结束,断然拒绝回归之后。
这大半年以来,人是越来越开朗,再也没有了一开始初遇的哀怨。
天如果是本地人。
不是来自于后世。
他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名声。
把她直接给强行送回秦国。
但天不是本地人。
没那么在意名声。
而且评判一个皇帝的功绩。
永远不是这些没用的私德。
打个比方。
假如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唐玄宗,老年之后,没有引发打断整个大唐帝国脊梁的安史之乱。
别说睡儿媳,一日杀三子,哪怕他再过份一点,他在后人眼里面,也是响当当的的千古一帝。
私德有时候有用。
却没有那么有用。
又例如某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唐皇帝,唐太宗,天可汗,亚洲第一话事人。
有人攻击他的私德,也有人说他杀兄弑弟,但没有人会否定唐太宗的功绩。
“长安?”
“花开长安,花城,便是长安!”
第211章 ,有些事情
花开长安。
大汉立国。
天不止是走访了秦国,还走访了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燕国,齐国。
甚至天就连卫国也顺路走了一趟,提前几千年,创造了君王之间的会晤。
以往。
诸侯王之间都是王不见王。
可经历了君王之间的会晤。
各大诸侯王突然发现,自己以往对于某个人的认知,根本就不准确,甚至自始至终都在被下面人欺骗。
虽然作为君王,对外,基本都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毕竟不是自己身上长的,而是从别人身上借的。
很多事情。
只有自己认真去看,认真去听,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譬如当下。
赵王偃一脸难受的吐苦水,语气中充斥着对某人的不满。
“庞煖口口声声保证,此次必定马到功成,结果还是功亏一篑,早知如此,寡人还不如重新把廉颇找回来,或者是让李牧担任这个联军统帅。”
赵王偃虽然之前因为妃雪阁和雪女的事情,从而和天闹的有些不愉快,但女人这种东西,算不上生死大仇,最起码对于赵王偃来说算不上仇。
“只可惜,李牧不能动,李牧一动,如今那些草原部落会跑个精光,至于廉颇,他估计还会反对你,因为当下确实不该合纵连横。”
天摇了摇头,赵王偃虽然在正史上的名声不咋样,尤其是他废掉自己嫡子,赵国太子赵嘉,脑壳发昏选择了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但其作为一个君王的能力还是有的。
赵国也是在他手中实现了再次中兴。
只可惜。
不长命。
正史上的他,再过几年就去世了,否则要是他能活下去,也不说活多长,只要再多活十几年,怕是秦王政想要一统天下都要难不少。
然而这就是历史,不可改变的历史,赵王偃就像是秦王政的亲生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一样,明明正值壮年却在突然之间暴毙身亡。
天不是医生。
他看不出赵王偃的身体有没有什么隐患。
但偌大的赵国不至于连一个医师都没有。
所以。
赵王偃的突然暴毙有很大问题。
但没有人会在意赵王偃的暴毙。
就像是秦庄襄王嬴子楚,也是突然暴毙,然而后世更多讨论的却是秦王政,秦始皇,嬴政,而不是短短在位几年就突然暴毙的秦庄襄王嬴子楚。
当然,从结果上来看,既得利益者来看,赵王偃的暴毙,最大得利者是赵王迁,但考虑到赵武灵王被活生生饿死,赵王偃怕是死的也不太光采。
只是天没有办法提醒赵王偃。
也没有任何立场提醒赵王偃。
很明显。
赵王偃是死于赵国内乱。
以及深层次的政治斗争。
“哼,廉颇这个老匹夫,寡人或许是有些激进,但面对虎狼一般的秦国,赵国若是不激进一点,怕是早晚要被秦国吞的一干二净。”
赵王偃冷哼一声,他个人对于廉颇没有什么恶感,只是很烦廉颇不听话,可能廉颇某些方面是对的,但不代表他的意见绝对错了。
“所以,眼看拿不下秦国,转头就让庞煖带着二十万赵军去攻打齐国了?”
有时候。
天不得不佩服赵王偃的大心脏,眼看实在是拿不下秦国,转头就在齐国身上咬了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