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露谷的世界树 第91节

  露出车内六个齐声尖叫的少年。

  前排两个,后座塞四个,一眼望去全都年纪不大。

  除了开车的那位看起肯定成年了,应该是这群孩子的带头人外。剩下的全是未成年,后排中间那个最小的,也许只有十三四岁!

  这群鬼火少年整着杀马特造型,红红绿绿的妆容,不羁的杂草发型。那脸涂抹的……跟个鬼似的。

  看着极度辣眼!

  不过见是未成年人,里面又没小黑,林克松了口气。

  他松开枪,关上前储物箱,降低车速看看别出什么意外。

  熊孩子和熊大人是两个概念。

  熊孩子虽然暴躁,但这边儿的熊孩子一般摸不着枪,除非是黑帮点炮。熊大人就不一样,动不动就掏枪!这边开枪像家常便饭,因为枪击案的量刑特别轻,甚至大部分不入刑。

  阿美每年只统计枪击致死人数,但这个统计也有猫腻,就像美军的阵亡数据(只统计战场上当场死亡,且有明确副证,抬到后方急救后死亡的不算,拿不到高额抚恤)。

  好在路两边都是沙丘,司机终于想起踩刹车,车子刷的扬起大片沙土停下来。

  一群少年吱哇乱叫,浑然忘了后面还跟着个庞然大物!

  林克轻轻打把从车旁边擦了过去,避免二连击。超车后林克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像报复了,又好像没有。

  看后视镜,确认跑车没什么事后,也不停车,开着SUV在前方一阵妖娆的扭屁股,然后扬长而去。气得轿车上一众少年几乎发疯,纷纷竖起中指朝雪佛莱破口大骂。

第119章 枪口抬高

  林克听了几耳朵,还真听到他们说什么——

  原来真是群摇滚少年……

  趁着学生假期,有人通过电子邮件召集摇滚爱好者,要在沙漠中心办一场“秘密”音乐节。主题当然是法克英警察,法克英政府,法克英资本家,法克英全世界……以及啤酒、杂草和美女无限量供应等等。

  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能参加,每人20美元,不赚钱,只为让大家一起嗨翻天。

  这当然听起来超酷的。

  在林克看来,这是多古早的营销套路。

  但在1999年,以电子邮件互发邀请的方式简直潮到掉裤衩,酷到没朋友!

  于是每个收到邀请邮件的人都兴奋得不行,不仅呼朋唤友,还竭力转发。邮件中还强调,所有人要保持警惕,不要泄密,条子和特工秘密警察一直追在我们身后……

  简直太赞了有木有!

  这帮孩子被忽悠去了,到那儿一看,发现有人收钱没人组织!

  四五支不知名的野鸡乐队在台上表演,名单上的著名乐队一个都没来。

  酒水和大麻不仅不免费还死贵,美女全靠自带。

  结果当然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这些孩子攒了一学年的钱,基本都用来买门票,剩下的大肆消费肯定不够。最后就买了点儿零食和海报,便花掉了所有的零花钱。

  他们一身精力,满腹牢骚,正无处宣泄,忽然看到西装革履、戴大墨镜、开黑色雪佛莱的林克——大家一看,这不就是妥妥的特工狗嘛!

  怼他!

  至于说认错人怎么办?

  错就错呗,算他倒霉!

  一群非主流各个觉得自己牛逼不行,日天日地日空气,看见羊都想捅两下,何况路人。

  ……

  敞篷车掉头去捡车棚,林克自顾自加速离开。

  他本以为这段小插曲就此结束,没想到快到石头山垭口时,那辆车又追了上来——这就是改装车的毛病,自重大,提速缓慢。

  轿车的车棚没装上,而是斜插在后备箱里,他们为了追上来有些不顾一切。

  林克知道这事儿没法善了,他打开前后备箱,确认枪在里面。千万别说“他们只是孩子”,阿美莉卡的熊孩子和别国的熊孩子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有枪。

  未成年杀人代价又特别低。

  面对法官只要会哭,会装可怜,是白人,再扯几句炼铜什么的,几乎不会被判重罪。

  看来刚才撞那一下,熊孩子们根本没得到教训。

  两车逼近后,车内的少年们纷纷直起身子,嗷嗷叫着挥舞手臂。林克已经准备躲闪,结果听见“邦邦”几声,原来是车身被丢出的石块砸中。

  林克愣了一下,只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如果对方拿出枪,那他会毫不犹豫先下手为强,反正周围都是戈壁滩,埋哪儿不是埋呢。可他们丢的只是石头,而且看情形只是小石子儿,说明这些孩子没太大恶意。

  这倒让他难办了。

  “算了,给他们一个教训吧。”你们不是喜欢怼特工吗?很好,那我告诉你们,特工和警察最大区别是什么,区别就是——特工可以随便开枪!

  林克手伸进储物箱,拿起那把闪亮的枪。

  面无表情的将枪口对准并行的车,对面的熊孩子都惊呆了,全体呆若木鸡!

  林克笑笑,将枪口稍稍抬高,然后扣动扳机!

  “呯——!”

  刺耳的枪声划破旷野,子弹高高的朝着天空飞去。枪声仿佛堵住了少年们的嘴,刹那寂静无声,又宛如一群小鸭子般齐齐缩头。

  “上一枪是警告,”林克放低枪口,再指向了那群非主流,然后又向下指向车轮。“猜我下一枪会不会打中?”

  这里可是荒郊野外,开枪没任何问题。

  “啊啊啊啊~!”那群非主流终于醒悟过来,吓得齐声尖叫。

  他们丢下手里的石头,连滚带爬的躲到车门下,又伸手疯狂拍打司机后背,“快跑快跑啊!”

  司机是成年人,没有少年人的无畏,所以被惊吓得更厉害。

  她一脑门子汗,神经似的一踩油门儿,轿车像中箭的兔子般冲了出去。轿车毕竟车体轻,加速强劲,一个加速又将雪佛莱SUV甩到身后。

  拉开距离后,几个小年轻刚想嚣张,结果林克一按喇叭,又被吓得再次尖叫。

  “救命啊!”司机狂踩油门儿,轿车一溜烟的冲过隘口弯道。

  林克刚想说点儿什么,前方传来“嘭”的一声……

  “哈哈哈~”他这回真忍不住狂笑,连忙加快车速,迫不及待的想要过弯道看看。

  不出所料。

  轿车冲过隘口后因为没减速,拐弯时整辆车冲出路面。先是撞飞了水桶路障,再沿着小碎石河滩冲下去,在湿漉漉的河滩上犁出两条深沟,最后又一头扎进了河里的细沙。

  这就是林克为什么不着急的理由,因为事故高发,这里也做了完善的预防措施。

  路障、河滩,足以吸收事故时的动能。

  河流其实也算不上一条河,枯水季只能算溪水。水面不及小腿,河底也都是小碎鹅卵石、淤泥和沙子。那辆车冲进河里,陷进半个车轮,再也开不动了。

  提醒+措施,别人已经尽到一切努力,但他们不值得同情,就是自己作死。

  河水不深,经过连续缓冲后,跑车前半截浸泡在水中,乘客全部毫发无伤。女司机站在车头边抓狂,听她喊的内容,多半是“我爸爸知道一定会杀了我”之类的。

  几个年轻人狼狈不堪的从车里爬出来,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接着却又让他们看到气炸肺的一幕——“特工”狂笑着放慢车速,放下车窗,确认他们没事后,故意抬高额头,用轻蔑的眼神扫过他们,开着车子从几人面前缓缓驶过!

  帮忙?根本不存在的!

  他甚至打开震耳欲聋的摇滚乐,一边疯狂摇头扭屁股,一边将车加速!

  “Rock and Roll!”

  特工最后朝窗外比划了两个六,再变成双手大拇指向下,扬长而去。

  把嘲讽效果拉满!

  几个大孩子气得抱着脑袋。

  后排最小的那个孩子,从车里爬出来时脸扎进水里,被洗去一脸的油彩,露出一张漂亮精致的小脸儿。谁都没想到竟然还是个非常美的小姑娘。

  不过她现在脸上挂着不是水,而是哗哗淌的泪珠,真的被气哭了!

  啊啊啊!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别人的表情也差不多,我干嘛要那么快爬出来?我在水里多躺一会儿不舒服吗?

  我不该在河里,我应该在车底……

  林克直接开车走人,既然没人受伤,那就在河里多泡一会儿吧——熊孩子不多挨点儿毒打,又怎么知道社会有多险恶。

  再说这里距离鹈鹕镇已经不远,步行过去也就半个小时。

  他检查过,那路口已经尽到最大努力做安全措施:水桶路障,陡坡铲成缓坡,还在下面铺了厚厚的细沙。因为河流冲刷,差不多每个季度都要补充一次。

  现在因为这些熊孩子,维护的人又要加班好几天。

  他不知道,维护的人早就习惯了——尽管有提醒,三年来这里依旧发生过二十多起事故,要知道,这条路只是几近荒芜的县公路而已,根本不是什么繁忙路段。

  可能就是因为没死过人吧,所以引不起重视。

  最严重的事故曾造成两人骨折,因车辆连环相撞。

  不听劝是一方面,路口的设计不合理是另一方面。在隘口后紧跟着一个急转弯,视野被遮挡不出事就怪了。

  只是这条路诞生于罗斯福新政,距今已有50多年历史,存在时间比鹈鹕镇都长。如果改建需要炸掉一侧悬崖,再填平一段河道,或者在河上搭桥,没有百万美元下不来。

  对一条偏僻的县公路而言基本不可能,州政府直接用高速公路取代了它。

  还有就是剧烈的视觉变化。

  前面说过,这道光秃秃的山梁虽不起眼,却是两侧分水岭,南北走向的山脉挡住了每年从海洋上吹来的温暖季风和湿润的空气。

  山那边黄沙漫漫,戈壁延绵;

  山这边郁郁葱葱,绿林如海。

  这便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人生第一次穿过隘口闯进这绿海时,心灵会受到极大震撼。

  如果已经遵照指示放慢车速缓行,那么此时此刻便能饱览自然风光,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尤其对于在繁忙都市中无法挣脱的工作人,这一幕应该能涤荡心灵,让人久久无法忘怀。

  林克上次就经历过,一个星期都还念念不忘。

  可也有人就觉得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看到提示后非要一脚油门,漂移过弯!

  那只配到河中洗礼……

  川总(拉风琴):这就是生活,这很河里。

  “前方鹈鹕镇。”

  过了隘口,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

  上次是坐出租车来,满怀心事,受到的震撼是另一种。

  如今看着青山绿海,道路两边是茂密的松林,道路沿着溪流蜿蜒向前。

首节 上一节 9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