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状元楼距离此间不远,你去仿人家的荔枝腰子,岂非自取其辱?
可扫视着桌上形形色色的菜品,连他这个经营川饭分茶多年的行内人都觉得眼晕!
尽是些前所未见的怪菜,莫说川饭行没有,放眼整个东京城,也绝找不出第二家。
吴掌柜声称要做创新菜,敢情是全部创新啊!
然而……
真香啊!
弥漫在店堂里的菜香委实诱人,李铁民使劲吸动鼻翼,喉头接连滚动,腹中也咕噜作响,霎时间,只觉得既馋又饿。
便在此时,李二郎端着菜自灶间走出。
“李行老!”
李二郎多机灵的人,行老月初登门,想也知道所为何来。
给客人上了菜,唱个喏问:“可要某唤掌柜的出来?”
李铁民连连摆手:“不妨事,生意要紧,待忙过这一阵再说不迟。”
说话间,有两个拼桌的书生高喊“结账”。
李二郎收了钱,道一声“客官慢走”,麻利地收碗抹桌子。
又搬来一张独凳:“李行老稍坐。”
他将餐具收进厨房,等再次端着菜出来,却见李铁民大喇喇地坐到了桌前。
“???”
李行老的目光早被同桌书生的吃食吸引过去,不等李二郎开口,抢先问:“你家卖的是何种冷淘?”
“豆芽冷淘。”
“豆芽冷淘……”
连冷淘也要创新,这吴掌柜当真不拘一格。
“给我来一份。”
李铁民还不曾试过吴记川饭的菜,心想今日正好尝尝吴掌柜的手艺。
不多时,一碗豆芽冷淘并一碟酱汁便呈至面前。
李二郎指着桌上带盖的小瓷碗,说道:“这碗里盛有本店秘制的辣油,其辛辣非比寻常,李行老可按自己的口味酌情添加。”
“省得了。”
李铁民觉得好笑,这个李二郎,竟然拿他当外行对待……
他家的川饭分茶又不是没有辣汁,再怎么秘制,也不过是取姜蒜之辛,茱萸之辣,川椒之味,顶多再添些胡椒点睛,断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
相较之下,这份豆芽冷淘朴素得有点稍显敷衍了。
李铁民拿筷子拌了两拌,发现配菜真就只有豆芽,瞬间傻眼。
这凭什么卖十文一份?
不过,这拌面的酱汁端的不俗!
李铁民本以为是用酱油、醋、姜汁、蒜汁等调成的寻常酱汁,拌面时才发现这酱汁异常粘稠,他只随意拌了两拌,酱汁便牢牢挂在面条上,经久不脱。
不止如此,其香气之醇厚丰富,也远非寻常酱汁可比。
李铁民细嗅着扑鼻的咸鲜香气,略带着丝丝的甜香和川椒的麻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等等——
为何我拌出来的面不是红色的?
李铁民向邻桌的书生请教。
那书生一边哈气一边作答:“我添了些许辣油,嘶哈,拌出来便是红色的,嘶……”
另一书生好心提醒道:“这辣油异常霸道,实非常人所能消受,纵使不放,也已足够美味。”
“非也!此味虽烈,可吃着当真痛快!嘶哈……再给我续杯凉茶!”
在座的书生口味各异,有的能接受辣油,有的吃不了一点,加或不加、加多少全凭各自的喜好。
李铁民越听越纳闷,伸手拿起那个小瓷碗,掀开盖子,霎时间,一股极其强烈、从未闻过的辛辣之气直冲鼻腔,惊得他一个后仰!
但见碗中辣油红艳油亮,表层浮着一层熟芝麻,拿小勺一搅,沉在底部的鲜红颗粒物便随之翻涌上来,那炽烈如火的辛香,正是由此物发出,其浓烈霸道远非市面上的寻常辣汁可比!
这是何物?!
饶是李铁民见多识广,这辣油中的红色颗粒物,他愣是一点头绪也无。
他此时方知,“秘制”二字并非虚言,同时也更加确信,吴掌柜绝非寻常庖厨!
此等酱汁、辣油断无可能凭空造出,吴掌柜定是师从名家,身负绝学……
莫看这辣油辛辣呛鼻,竟似有种奇异的力量,直教人口齿生津,食欲大振。
李铁民挖起一勺辣油拌进冷淘里。
同桌的书生无不暗暗咋舌,心说我等添个半勺已经辣得吐舌头,整整一勺怕不是致死量!
李铁民从容拌面,直至冷淘染成油亮红润、极其诱人的色泽,在同桌食客的注视下,他夹起一夹面条送入口中。
裹满酱汁的咸甜鲜香在舌尖上绽放,味极丰富且醇厚,辛香与麻辣在唇齿间交织,刺激味蕾,但似乎没有闻起来那么可怕……
这滋味,怎一个绝字了得!
李铁民细细咀嚼并咽下,一旁的书生却默默地数起了数:“三、二、一……”
“嘶哈——”
李铁民猛地倒抽一口凉气!
辣辣辣!
一股难以形容的灼热气息自喉间反上来,瞬间席卷口中每一个角落,舌头更是如烈火烧过般灼痛难耐!
此刻也顾不得体面与否,李铁民伸出舌头大口哈气,可那滚烫的灼痛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沿着喉咙一路往心窝里烧!
只片刻工夫,李铁民的额头上便已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珠,后背的衣衫也湿黏一片。
他慌忙喊道:“二郎!来杯凉茶!”
“李行老要冰的还是不冰的?”
“还有冰的?来冰的!”
同桌的书生见状皆窃笑不止。
李二郎绷住了待回到厨房才笑出声,倒凉茶时顺便把这个乐子分享给吴掌柜和谢铛头。
吴铭笑着嘱咐:“让李行老别再吃了,待会再拌一份给他端出去。”
不怕他不吃,就怕他逞能,这要是硬着头皮吃干抹净,明早就该唱菊花残了。
第100章 VIP客户
吴铭是把豆芽冷淘当点心来卖的,一份的量并不大,生面大概二两,和大相国寺的翠缕冷淘分量相当,但价钱只有其五分之一。
如果和市面上其他素冷淘比,这个定价无疑偏高。
幸而中午来用饭的太学生都信得过吴掌柜的手艺,哪怕多花点钱,也愿意尝这个鲜。
一尝之下,果然惊艳!
李铁民到底是内行,太学生只知冷淘的滋味好,他却深深明白其中的厉害之处。
吴掌柜这酱汁调得太出彩了!单是这碟酱汁,便已值回面价!
到底是如何调出来的?
李铁民一边吃面一边琢磨,直到吃完最后一夹面,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好想学啊……
李铁民轻轻叹气。
与此同时,在千年之后的川味饭馆里,于得水也抚着鼓胀的肚皮发出满足的叹气声。
昨天扑了个空,今天可算给他吃爽了。
“嗝~怎么样?哥没骗你们吧?”
“你骗了!没有第一时间带兄弟们来就是欺骗!”
“就是!害我们多吃了一周的猪食!”
“我要是请女神来这里吃饭,怎么可能被拒!”
于得水就知道这群贱人不会顺着自己的话说,呵忒!
吴铭备了五十份凉面,只在吴记川饭卖,中午卖出去三十份,不知道太学生的评价如何,至少李铁民是赞不绝口。
两人一见面,李行老便盛赞他酱汁调得神乎其神,话里话外都透着愿以重金购配方的意味。
吴铭只当听不懂。
即便告诉他,他也做不了,配制复合酱油的原材料要么宋朝没有要么就很贵,说出来一准吓坏他。
吴铭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开门见山道:“李行老不是来吃面的吧?”
李铁民见状,便知吴掌柜无意出售配方,心里不免遗憾,只好敛容正色,表明来意。
吴铭取出账簿给他。
上个月只做了九天生意,营业额共计四万钱左右,按百分之三缴纳住税,须缴1200余文。
李铁民核完账,算出应缴的税钱,盖上行会的印章,笑道:“行商的住税行会可以代缴,吴掌柜只须每月付两百文的行用钱,便可省去来回奔走和排队的麻烦。”
吴铭坦诚道:“我想熟悉一下流程,下个月再请李行老代缴吧。”
“行。自行缴税的话,吴掌柜须在三日之内,携此账簿和行头至都商税院缴清税款,官府会发给你一份‘税钞’作为凭证。”
“省得了。”
都商税院……二郎应该知道在哪儿。
“另有一事,上月给国子监供膳,吴记川饭应得六贯,钱款这两日便能拨下来,届时再差人给吴掌柜送来。”
“有劳李行老。”
送走李行老,吴铭招呼二郎打烊,刚扯下布招,忽听得一声喊:“吴掌柜!”
循声看去,醉翁家的仆从踏着巷陌积水快步跑来,背着昨日的背篓,定是归还冰鉴和酒壶来了。
他只猜对一半。
仆从归还了器具,说道:“我家老爷今晚在府上设宴,庆贺梅直讲乔迁新居,仍请吴掌柜备六壶常品玉髓——”
“你等会儿!”吴铭截断话头,“昨日不是庆祝过了么?”
“昨日是在梅直讲府上庆祝的,地处僻巷,周遭既无美食,也无美酒,本想请吴掌柜烹制两道菜肴,结果……老爷未能尽兴,便打算今晚补办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