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445节

  但我们都知道九十年代后期到今天,时代变化的太快…

  我原本打算叫他‘郝科技’或者‘陈互联网’,但都没有小马来的让人震撼。

  另外,感谢陈导的肯定。

  《乘风破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新难兄难弟》…

  其实在做这部电影之前,我们找嘉禾买了改编权,算是一种风险规避!

第552章 出名的感觉(34)

  90年代初的香港,被《黄飞鸿》以及《东方不败》的武侠热席卷,电影公司争先抢占武侠IP,武侠片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当时还在嘉禾的曾之伟因为囿于公司的商业属性太浓厚,而毅然决然离开了嘉禾,同时还带走了陈可欣,挖来了钟珍,又请到了陈德森、张之亮、李志毅等影坛新秀加盟,一同组建了一个电影公司。

  这个公司就叫UFO

  ——外星来客,即是要给观众看点不太一样的。

  原则就是不跟风!

  开山之作是实验小品《亚飞与亚基》,可惜,同一年的《咖喱辣椒》风头完全盖过了这部电影!

  然后是《风尘三侠》,梁朝伟、梁家辉、郑丹瑞主演,该片在香港本地劲收1700多万…

  算是第一部卖座的电影!

  《新难兄难弟》是公司的第三部电影…

  香港本地票房2136万港币,排名年度第十五名!

  绝对属于很成功的电影。

  但是,随着公司逐渐扩大,吸纳了更多实力派电影人,然后就有了商业压力,接着,就开始追求高成本制作,逐渐偏离了初心。

  这个算是很多影视公司没法规避的难题——商业追求!

  再后来,UFO公司就归了嘉禾,所有影视的版权也都属于嘉禾!

  哦,《乘风破浪》立项时候,为了规避抄袭风险,干脆买了《新难兄难弟》的改编权…

  ……

  《乘风破浪》首日1.8亿…

  业界虽然震惊,但…沈言创造的奇迹太多了!

  去年票房榜,前三名全都跟他有关系,《夏洛特烦恼》、《中国合伙人》还有《扬名立万》…

  按照推算,《乘风破浪》铁定是一部十亿级别的电影。

  正常来讲,十亿级别的电影,首日票房肯定要破亿的!

  1.8亿…

  不算什么…

  好吧,只能说业界对沈言创造记录已经习惯了!

  大年初二,也就是2月1号,《乘风破浪》单日票房有点滑落,报收1.6亿——大盘只有2.84亿…

  很正常,大家又不是一定要看电影!

  大年初二,除了《澳门风云》票房涨到了3100万,其它所有电影的票房都有所下滑!

  《澳门风云》第一部,故事不算严谨,主要还是以欢乐贺岁为主,就算没有逻辑,也是可以理解,而且它要卖的笑点都还不少。

  算是上个世纪香港搞笑电影的一个延续吧。

  能看…

  王景跟赌片的关系很紧密,不止是《赌神》系列,他起家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千王之王》,他老爸王天林执导,他是编剧,男主是谢亭锋的老爸谢贤…

  《千王之王》播出后火遍香港,谢贤“四哥”的名头一下就叫响了,第二年《千王群英会》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然后,第二年,他执导的首部电影《千王斗千霸》上映,故事延续了“千王”系列的经典套路。

  票房达到508.1万,名列年度第六!

  直接超过了当时邵氏看家导演刘家良的《武馆》——后者的票房是507.3万…

  后来,他跟向化胜合作,拍了《至尊无上》系列,也大赚了一笔…

  巅峰之作当然是《赌神》咯!

  可以说王景几乎代表了香港赌片!

  96年《赌神》系列最后一部上映,次年港人的身份便翻天覆地。

  此后,港产赌片格局一变,尽是些小打小闹。合拍片的年代里,赌片是进不来大陆市场的,须知政府三令五申,要杜绝“黄赌毒”,岂可儿戏;在银幕上大赌特赌,岂不是目无法纪。赌片要在大陆上映,千难万难!

  王景深谙合拍片规则,琢磨出一套钻空子的秘诀,于是有了这部《澳门风云》…

  《澳门风云》的赌场豪宅里,玩的是观众熟知的斗地主、搓麻将,以及规则超简单的百家乐。

  发哥派头毫不张扬,一身土豪打扮,特异功能自然不存在,神乎其神的赌术也没有了,最后还是靠着科学技术瞒天过海…

  十赌九骗,赌片里少不了骗术,看老港片,观众是需要动点脑筋的,诡计连环套,有点“高智商电影”的意思。

  但《澳门风云》的智力门槛超低,完全照顾到所有年龄段、所有观影数目的观众。

  即便这样,王景依然不厌其烦地加上一段“解说”,意在说明,看这部赌片无需脑补,老少皆宜。

  高潮的大局也是一猜就中…

  这电影…大概也能及格!

  原时空,拿下5.24亿票房,香港票房也高达3300万,拿下年度亚军!

  当然,很多观众说他炒冷饭…卖情怀…

  但至少现阶段,这个情怀还卖得动!

  再等几年就真的卖不动咯。

  感觉《澳门风云》能逆涨,跟景恬的关系很大,毕竟千颂伊嘛!

  ……

  沈言原本打算年初三直接在广州汇合剧组,然后跑宣传…

  没想到…赵丽影憋不住了,一直在催他!

  也不是憋不住,主要是太兴奋了!

  小赵之前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演的是女主角的闺蜜,出场次数有限,之后的《宫锁沉香》,她演的也是配角,那电影,她甚至把腰给弄伤了,票房才五千多万…

  电影压根没出圈,对她也没啥加持。

  这次的《乘风破浪》不一样,直接成了她的代表作…

  而且票房大卖了!

  两天票房3.4亿。

  她激动的一天发了十五篇微博,齐全都在分享拍摄时候的趣事,还有拍摄时候拍的照片…

  沈言评价这种行为‘穷人乍富!’

  她也无所谓…

  《乘风破浪》上映才两天,她的名字已经传遍整个电影圈!

  她的微博粉丝数量也开始暴涨…

  一堆自媒体夸赞她的表现‘《乘风破浪》最大的惊喜!’、‘眼里有星辰’…

  另外,她的经纪人也告诉她,很多品牌发来了商务合作邀请——就那种短期的合作,两个月那种!

  表现形式就是微博转发一下。

  沈言见她这么高兴,也不好扫兴,很干脆的调整了一下行程,大年初二晚上抵达了广州,跟她见了一面…

  确切地讲,是睡了一下!

第553章 有兴趣参加真人秀吗?(44)

  “你先别玩手机了,吃点东西!”

  酒店的餐厅,沈言一边吃着早饭,一边招呼赵丽影…

  后者正在刷微博!

  “我看看有没有吐槽我们的电影!”

  “肯定有啊…我自己就能挑出来一大堆毛病,”

  沈言随口道:“笑点尴尬,无逻辑的故事情节,不明白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

  “对呀,你想表达什么?”

  “我什么都不想表达,我就想演沈滕的爸爸!”

  沈言摆手:“合格的电影剧本,一般来说是会有两种方向的素材组成的。一种是非结构化,以真实性来争取共鸣的素材;一种是结构化的,以对价值的隐喻来讲述主题的素材。所以,从电影的角度来讲,《乘风破浪》只有情绪,没有结构…并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那你还拍?”

  “…我觉得有意思啊!”

  沈言摆手:“对我来说,做电影,唯一要考虑的就一件事!”

  “啥事?”

  “喜不喜欢!”

  赵丽影立刻问:“那你的意思很多导演其实并不喜欢自己拍的电影?”

  沈言惊讶反问:“影视行业里有一个词,叫“行活”,你没听过吗?”

  “呃…”

  “行活的意思是:把影视创作的过程当做打卡上班,标准制作,态度敬业,完事走人。那帮香港电视剧导演基本都这种心态,他们是TVB出身,早就磨炼出了一身本事…到点上班,到点下班…”

  “那为什么不找个班上呢?”

  “可能最初是因为热爱啊…”

  赵丽影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看来我也得稍微歇一段时间了。”

  “你歇个毛啊,咱俩五天后还得回《杉杉来了》剧组拍戏呢!”

  赵丽影立刻道:“…我就随口说一下!”

  “对了,你有啥想挑战的角色吗?”

  “咋了?”

  “你签了五部电影,《乘风破浪》只是第一部,还有四部呢!”

  赵丽影想了想,然后道:“…我想演商界女强人,独立女性。”

首节 上一节 445/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