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没结束呢,至少等首日票房出炉,我才好发微博啊。”
沈言坐了起来,插了根吸管,开始喝椰汁…
沈莉道:“我刚看了,几部电影的上座率都挺高的!”
“正常!”
“连《爸爸,去哪儿》的上座率都有80%!”
“现阶段春节档电影,承担的更多是社交属性!”
“社交属性?”
沈言随意道:“你想想,春节回老家,见几个老朋友,除了逛街、打牌,上网,剩下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咯…还有最重要的社交:相亲!”
春节相亲…
吃饭、逛街然后看电影!
这玩意已经是标准流程了。
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踏马的,春节期间相亲七次,看了七遍《你好,李焕英》,每次都哭,眼睛都哭肿了!
当然啦,也不是什么电影都可以!
肯定得是质量好的电影,最起码,不能是烂片!
口碑已经出炉了,《大闹天宫》豆瓣评分4.6分,属于不折不扣的大烂片。
沈莉则好奇另一件事:“我们镇上有电影院吗?”
“有啊…现在乡镇级别的影院,有补贴的,每个厅最多补贴40万,中央财政直接补贴…”
“咱们不算乡镇级别吧?”
“我是说有这么个事!”顿了顿,沈言道:“不过这些影院主打的就是为春节档服务,其它时间段,根本没有观众!”
“…那你说咱要是开几家影院,能不能赚钱?”
沈言白了她一眼:“你有时间经营影院?”
然后妹妹反问:“电影院为什么要经营?它不就是放电影的地方吗?”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但电影院是依托电影产业的东西,也就是说有好电影,电影院才能门庭若市,没有好电影,电影院就亏钱…”
沈莉挠头:“是我闺蜜想做电影院,她觉得影院业务有搞头…”
“你闺蜜?谁啊?”
“小陆啊,你不记得了吗?”
“…陆舒?”
“对呀!”沈莉解释:“她现在在新浪电影做记者…前两天她跟我说,影院很有钱途!”
沈言无语:“…你就好好跟着《奔跑吧,兄弟》导演组学习就好了,我估计下一季差不多就是你做主PD了,别想那么多!”
“哦…”
妹妹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了一个问题:“那今天结束,你觉得大盘能有多少?”
沈言估摸了一下,然后道:“估计能过三亿,《乘风破浪》能拿60%以上…”
“哇,那就是1.8亿?”
“嗯…咋了,要给你闺蜜发消息?”
“她问我了!”
“你让那个她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不收采访费!”
第551章 大年初一(24)
“言哥…大过年的还要打扰你…”
“没事,你想问啥,随便问!”
“《大闹天宫》口碑特别差,你有什么想法?”
沈言乐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你用西方视角讲述东方神话,好好地大闹天宫编成了仙魔大战…这玩意能好看才怪!”
《大闹天宫》其实是网游的宣传片…
这破电影的剧情真的是烂到让那个人想吐血!
一句话总结就是,牛魔王大闹天宫,并且是两次。故事背景变成了神魔大战,牛魔王不知怎么就是想砍玉皇大帝…
此外,电影在细节设定上的随心所欲真是令人发指!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总之就是一股国产三流网游的剧情气息。
稀碎!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上座率很高,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这个属于IP的衍生效益…我觉得《爸爸去哪儿》电影版就是把客厅的电视机放大搬到了电影院,几十个家庭一起看一期电视真人秀节目…这玩意咱就别用电影的标准评判了…那当年《我是歌手》总决赛,长沙好很多影院也现场转播了呀!”
“那你担心《爸爸去哪儿》这种大电影形式会引发效仿,劣币驱逐良币嘛!”
“哪有那么容易模仿?”沈言直接回答:“综艺大电影多了去了,《中国好声音》有《中国好声音为你转身》,《快乐大本营》也有《快乐到家》,为什么当时没人提出这些问题呢…”
想了想,他补充了一句:“再说了,《爸爸,去哪儿》至少让观众都笑了,比起《富春山居图》、《刺陵》,好太多了!”
“那言哥,你觉得《乘风破浪》票房能超过《夏洛》嘛?”
“…有点难,《乘风破浪》英文名叫《Duckweed》,翻译一下就是浮萍,你感受一下,其实不是喜剧…”
“我看了电影,电影结尾,最后的一幕是散落一床的BP机,那是徐正太坐牢前留给母子俩的一笔财产。它代表着父爱,它或许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甚至有时显得那么的落伍可笑,可它真心的存在过,也付出过…是这个意思嘛?”
沈言笑了笑:“其实这段是我看的一则笑话…记不得在哪看的了,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那你跟你的父亲有什么记忆吗?”
“没有…我记事之前他就不在了,我也懒得管他在哪…不说这个了,咱们继续吐槽《大闹天宫》吧!”
“好!”
……
《大闹天宫》…
咱也不是说西游记不可以魔改,但你这改得也太差了!
哦,这种就是典型的融资电影!
很多人不理解,投资如此巨大的电影,又请了周润发、甄子丹、郭富成,为什么不找个好点的编剧?
因为…钱已经弄到手了呀!
这么多明星就是为了弄钱的。
反正这电影的烂,已经形成吐槽效应了——微博上一群人都在吐槽!
今天的票房数据出炉,2014年1月31,全国票房3.42亿,其中,《乘风破浪》1.82亿,《大闹天宫》接近6000万,《爸爸去哪儿》则有5200万,《澳门风云》首日票房2900万,其他几部电影加起来1500万…
《乘风破浪》刷新了国产电影首日票房记录,单日票房记录…
这个可以理解!
毕竟沈言+沈滕,而且院线鼎力支持…给了44%的排片。
《大闹天宫》首日6000万…
也能理解,光是这片名就足够吸引一堆观众!
而且,现阶段来讲,三四线小城,香港明星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
《大闹天宫》的明星阵容确实够吸引人…
这也是《乘风破浪》必须砸前期票补的主要原因——沈言、沈滕的知名度不够。
但是,《爸爸,去哪儿》首日5200万…
这玩意让人大跌眼镜!
首日5200万…
要知道《爸爸,去哪儿》拍摄了五天,然后三天剪辑,这就是拍一期节目的时间!
所以,很多电影人表示不爽了…
其实,说白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就是综艺节目的衍生效益。
《爸爸,去哪儿》这样拥有庞大粉丝群的栏目,如果放着不开发相关产品才是错失良机吧?
人家拍了,然后有人买单…
整件事就这么简单!
至于后续,《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大电影,票房就没有那么高了,对了,王岳伦还试图拍一部《爸爸们的假期》,用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嘉宾,票房惨败。
之后的综艺大电影,貌似只有《奔跑吧兄弟》票房不错,《极限挑战》大电影票房也就一亿多。
然后就没人玩这种了!
原因很简单:不赚钱呗…
观众不是傻子,同样的手段不会上第二次当的!
最主要,春节档愈发被重视起来,一堆重点项目布局在了春节档,也挤压了综艺大电影的空间!
……
跟预料的差不多,《乘风破浪》上映后,果然有一堆人说沈言抄袭!
毕竟《乘风破浪》的剧情设置太像《新难兄难弟》了…
《难兄难弟》中有一个小人物最后居然成了李嘉诚,《乘风破浪》也有一个马化滕…
一堆人带节奏…
沈言本来解释一下。
想了想,还是算了。
然后陈可欣发了微博:
今天到戏院看了。沈言导演太聪明了!
他的电影感,节奏,和审美太好了。我,羡慕,妒忌。
聪明的解决了大部分穿越电影的硬伤。这包括了我们的《新难兄难弟》。恭喜,沈言导演!
沈言也回复了:《乘风破浪》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讲述一个父子和解的故事,儿子看不上老子,机缘巧合儿子穿越到老子的年轻时代,两人兄弟相称一起中二冒险,最终儿子理解了父亲…
之所以加入小马,其实是一种恶搞——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这句台词是杨德昌先生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我很喜欢杨德昌先生,所以,用了他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