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了?这么早?”
周继业一愣,这才六点不到啊,平日里林莹都要卖到晚上七点半后呢,离得平时收摊还有一个半小时多呢,今天是怎么回事卖的这么快?
“戆大!你没见今天电影院人这么多?从中午开始电影院就热闹起来了,到下午时更来了不少人,全都是来看电影的,这人多了自然就卖的快,这不半小时前就卖完了,要不是和你约好要送饭过来怕先走了路上错过,我就直接回去了。”
“原来是这样呀……。”周继业这才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呢,毕竟生意这么好的情况还是头一回见呢。
第31章 电影
早知道这样他就提前来了,可谁又能预料到这些?
既然来都来了,那还是让林莹把晚饭吃了再一起回去吧,周继业把装着饭菜的茶缸子递给了林莹,林莹接过后就先吃了起来,周继业守在一旁,目光看着电影院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忍不住好奇问今天这里究竟是怎么了,平时也没多人啊。
“有部新电影上映,大家都跑来看,自然人就多了。”
“新电影?什么新电影?”周继业好奇问。
林莹伸手朝着左边墙上贴着的画报一指:“《保密局的枪声》,听说这电影拍的很不错呢,特意来看的人可不少。”
周继业脑海里回忆了下,名字似乎有点熟悉不过他记得好像应该是部电视剧吧?
而且也是部老电视剧了,好像是2007年也不知道08年左右时候播的,那时候的周继业还小着呢,而且这个电视剧也不像《亮剑》、《潜伏》这样大火特火,周继业除了名字外根本就没看过,更不知内容是什么。
至于电影,他就更不知道了。但瞧着今天来电影院的人这么多,大家都是来看这新电影的,难不成这电影这么火?
“不知道,没看过,你以前看过没?”
林莹摇头:“这么老的片子都快和我爸年龄都差不多了,我怎么可能看过?不过下午时候从电影院里出来的人都在讨论,说是这片子似乎很不错呢。”
林莹说着这话,神情中有些好奇,瞧着她这表情,周继业突然心里一动,在林莹耳边轻声道:“要不,我们也买票进去看一场?”
“这算不算你主动约我?”
“当然算啦!看电影、逛街还有……不就是现在流行的恋爱三件事么?”
“还有啥?”
“当然是钻小树林呀。”周继业偷笑着在林莹耳边道。
“去你的!没个正经!”
林莹哭笑不得,不过还别说来到魔都这么久,他们两人还没闲下来过呢。
先是想办法落脚,好不容易找了现在住的地方,接下来就是琢磨着怎么赚钱。魔都居大不易,他们又没魔都的户口,在这里更没亲戚朋友,出来的时候带的钱也花了大半,要不再赚钱得喝西北风去。
为了赚钱,这些日子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从没一日休息过,现在一个在电影院门口卖茶叶蛋,另一个在菜场那边卖老母鸡。如今总算刚刚脱离了贫困阶段,手上也有了些积蓄。
可就算这样,因为每天都要出摊,他们根本也没时间出去转转,甚至搞什么娱乐活动。精神这样天天紧绷着,等晚上帮着林莹收了摊后回家还要准备第二天出摊的工作,这样下去人就算是铁打的也有些受不了啊!
既然今天收摊早,回去也只是提前一会儿休息而已,倒不如一起看场电影给自己放松放松。
周继业这么一建议,林莹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下来,想来她也对这部电影有着浓厚兴趣呢。
买电影票不难,林莹摆摊的地方就在售票处门口,再加上这些日子她早就和电影院的人从上到下全混熟了,也不用特意排队,直接去里面找人打了声招呼就买了最近场次的两张电影票。
离着电影开场还有十几分钟,林莹三下五除二把晚饭先吃了,接着和周继业一起把卖茶叶蛋的推车拉到电影院里面。和工作人员说了声,直接用链条锁把推车锁在了靠近角落的位置,等电影看完后出来再推回家,也省却了来回的不便。
弄完这些,周继业和林莹拿着票就去了影厅,到了里面找到他们的座位坐下,等着电影开场。
现在的电影院和几十年后的电影院不一样,几十年后的电影院放映厅都是小厅,就算是有大厅位子也是有限,充其量一个影厅能坐几十最多上百人就算不错了。
如今的电影院的厅几乎是日后大厅的好几倍,他们所在的电影院就一个厅,但这个厅如果坐满能坐近千人,简直和大礼堂没什么区别。
因为认识人,他们买的位置不错,恰好在中间视线最好的地方。他们进来的时候影厅已有近半人了,等找到位子坐下后不久,陆陆续续又进了不少人,等到灯光暗下来,电影即将开场时,整个影厅差不多快坐满了。
在这个时代看这样的老电影,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是第一次体验。大西北的农村人一辈子没看过电影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有工作队下乡放电影也是凤毛麟角,何况他们原本呆着的农村又不是什么大地方,离着县城也远。
随着银幕的灯光亮起,电影终于开场了。
这是一部黑白影片,对于后世看惯了大片的两人来说起初观影体验实在不怎么样,可没一会儿,他们都被电影的情节给渐渐带了进去。
虽然拍摄手法有些老套,电影院的设备也离着后世相差甚远,但说实话这部电影情节和节奏真是不错,而且从一开头就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再加上电影的故事情节又发生在熟悉的魔都,一开始就展现出当年百乐门的灯红酒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步步推进的紧张气氛,让人目不暇接。
113分钟的片时,放在现在算得上是一部超长片了,等到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故事达到了高潮,正反双方斗智斗勇,在最危险时刻特务老三在千钧一发之间突然出枪击毙了大反派张仲年,向主角表示了自己身份,原来这个老三居然是自己的同志。
谜底揭开,主角刘啸尘在老三协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电影也迎来了最终的圆满落幕。随着演员表的滚动,影厅的灯光亮起,这部电影终于结束了,大家却依旧意犹未尽,忍不住交头接耳讨论着,甚至还有人还说等明天再来看一场,这真是一部好片之类的话。
“没想到这部电影拍的真不错。”
回去的路上,就连林莹都兴致勃勃和周继业相互讨论着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虽然从他们的目光来说有些地方还有不足,可相比其他电影来说,尤其是这个时代电影有许多创新,里面的反转是之前影片从未有的,的确是一部难得好片,何况他们今天不一样看得津津有味么?
“是啊!这电影真好,拍的好,演员演的也好。对了,魔都的百乐门真的是电影里的那个样子么?”周继业忍不住问。
“这我怎么知道呢。”林莹白了他一眼:“我小时候的时候百乐门就改成电影院了,电影里的百乐门是解放前舞厅的模样,现在什么样我又没见过。”
“要不找我们时间去瞧瞧?”周继业建议,他的观影感受比较独特,对电影里百乐门一下子就起了浓厚兴趣。
“瞧瞧?你打算干嘛?”林莹似笑非笑对周继业问:“你总不会想着和电影里一样进百乐门找个舞女蓬擦擦吧?别做梦了,现在百乐门早就没这个玩意了,你要是打这个算盘可得小心点,到时候弄不好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卧靠!”周继业惊讶道:“你可以呀,活学活用啊!这就拿电影的台词咒你老公我?”
林莹咯咯偷笑,眼睛眯的和偷了鸡蛋的小狐狸似的:“这就怕了?还有更狠的呢。”
“什么?”
林莹一挺胸,右手比划了个八字,把手放在腰间冲着周继业竖眉冷目:“周继业!你胆敢背着老娘去蓬擦擦?我代表人民判你死刑!”
啪!林莹嘴里模仿着枪声,周继业瞬间捂胸,眼珠子瞪得老大,身子摇摇晃晃做痛苦状:“你……你……。”
接着,他跌跌撞撞后退几步,就和电影里的叛徒黄显才一样转身冲前面抓去,可惜前面没有窗帘给他抓,只能抓了个空,然后装腔作势脑袋一歪,还故意冲着林莹吐出了舌头。
周继业这幅搞怪的模样惹得林莹几乎笑破了肚皮,没想周继业这家伙还蛮有表演天赋的,装腔作势惟妙惟肖。
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人哈哈大笑捂着肚子差一点笑岔了气。正笑的开心呢,突然一个愤怒的吼声从街边二楼窗户那传来:“谁这么没公德心啊!这都几点了不睡觉?呜哩哇啦干嘛?明天大家还要上班呢!”
“坏了!”
他们都忘记了现在已经九点了,如今基本没什么夜生活,更没多少娱乐,普通人一般到晚上八点半左右基本就休息了。今天虽然收摊早,可因为看了场电影,这电影又长等离开电影院都过时间了,一路回来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晚了,再加上刚才打闹搞笑一个没注意,影响到了附近的居民休息。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做了个闯祸了的表情,忍着笑赶紧推着车继续往回走,等到了家把车推进一楼的灶批间,关上门后他们这才忍不住吃吃偷笑起来,可笑还不敢大声,生怕影响到已经休息的王阿姨一家,憋的很是辛苦。
一场电影,让这些日子紧绷的精神放松了不少,当天晚上周继业的睡眠前所未有的好,第二天起来后更是精神抖擞。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随着这部电影的火爆,电影院那边天天都有不少人赶来观影,如此一来林莹的茶叶蛋买卖也节节高。
亏得因为收老母鸡的缘故,周继业现在天天凌晨都会去郊区,鸡蛋的供应相比之前充裕不少。要不然按照之前的销售情况,林莹的茶叶蛋根本不够卖的,就算是这样,周继业每天加大了收鸡蛋的量也勉强填补上缺口,这段日子里茶叶蛋的生意好的不行,原本一天一百二十多个茶叶蛋现在增加到两百出头才够卖,靠着这些日子的电影火爆,林莹算是狠狠挣了一笔。
第32章 七月流火
转眼就到了七月。
随着《保密局的枪声》这部电影上映过了半月,热度渐渐下来了,林莹的茶叶蛋买卖也慢慢恢复了正常,从最高的两百多个的峰顶销售额渐渐回落,降到了原本正常的数字。
这时候,魔都的天也开始热了,从初夏正式进入了夏季。
七月流火,这句话太能形容魔都的夏天了,相比北方的干爽,处于江南的魔都夏季是很难熬的,湿度大气温高,而且现在连空调都没有,再加上他们借住的地方又是一个阁楼,夏天时这阁楼里几乎和蒸笼一样热,就算打着扇子晚上也很难睡着。
实在是没办法,周继业和林莹只能学着如今的魔都人直接睡在大街的人行道上。
一到傍晚时分,人行道上全是附近出来纳凉的居民,从家往外搬躺椅甚至折叠床抢占一个地方,把这些摆在人行道上,这就是魔都人的所谓乘风凉。
这样虽然不雅观,可毕竟在外面比在家凉快不少,有些人一般熬到下半夜就收拾东西回自家睡,但也有不少人直接就睡在路边。
周继业他们的阁楼实在热的没办法呆人,只能临时学着大家睡外面,好在他们两人平日都起的早,一个要去郊区收老母鸡和鸡蛋,另一个要准备去电影院那边出摊卖茶叶蛋,睡在外面反而方便些。
“得想办法另找个地方。”
一天林莹悄悄和周继业这么说,这还没到八月呢,阁楼里就热成这样了,等到了最热的天可怎么办?总不能一直都睡路边吧?
就算现在的天没有四十多年后的那么热,高温一般最多也就三十五六度,持续的时间也不算长。可问题在没有空调的时代,这样的高温天实在是太难熬了。
等到冬天,阁楼的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夏热冬凉说的就是这种鸽子笼,魔都湿冷的冬天可是要冻死人的,继续这么住下去实在是受不了。
何况还有件事让林莹心里不安,就是房东王阿姨对他们的态度如同她之前担忧那样逐渐起了变化。或许是察觉到了什么,也或许是见他们做买卖火热有些嫉妒的缘故,哪怕林莹时不时拿几个茶叶蛋堵她的嘴,可茶叶蛋吃多了,王阿姨也有了“抗性”。
从前几天起,王阿姨时不时就拿些话点他们,还故意问林莹的户口怎么样了,说什么接到街道那边的通知需要登记之类的话,这无非就是想拿捏他们弄点好处。
这让林莹感受到了压力,何况当初租王阿姨的阁楼也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实在没地方去。现在靠着两头的买卖他们多少也攒了些钱下来,渐渐对这时代的魔都也熟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赶在和王阿姨彻底撕破脸之前另找地方合适些。
可以他们的身份要再租个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关键就是他们的户口问题。没有魔都的身份,就算再找到房恐怕也住不久,但这也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找地方再说。
对于魔都户口的问题,无论是周继业还是林莹都没办法。
在魔都想弄一个户口实在是太难了,况且他们还都是农民身份,一没渠道二没背景,去哪里搞呢?
为了找新的住处,林莹那边一直在打听着,周继业这边也是一样,周继业还特意托了老文,作为魔都人的老文做这件事可比他便利多了,而且这段日子相处下来,周继业和老文的关系算得上很不错,能称得上朋友两字。
这一天,周继业和往常一样出摊卖老母鸡,二十只老母鸡不到中午就卖了精光。
一旁的老文负责杀鸡,两人配合默契,靠着这个活,老文这些日子说实话也赚了不少。
“老弟,上次你托我问的房子有消息了。”
帮着周继业把摊位打扫好,老文接过周继业递来的烟,划着火柴两人点上。抽了口烟,老文低声对周继业道。
“真的?具体说说。”
周继业顿时一喜,连忙追问。
房子这个事他急的很,这几天王阿姨那边明显有些不对劲,总不能等着最后真正闹翻了再搬吧?要搬就趁早,这点周继业和林莹已经达成了一致。
“三个地方。”老文说道:“第一个地方就在菜场这,前面弄堂里27号有个亭子间要出租,房间还算方正,租金不便宜,一个月要六元钱,这一幢住了四户人家,一楼是一对老夫妻,亭子间上的二楼是两户,一户是一家四口,小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还有一户三口,两个大人和一个还没结婚的女儿。”
“另外三楼还住着一户,这家有五口人,两个老人三个子女,要出租的亭子间是一楼那老夫妻的,他们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这房子就空出来了,打算租出去补贴一下。”
“这么多户?”周继业微微皱起眉头,他们现在住的地方都是王阿姨家的,但老文说的这房子却住了四户人家,如果他们搬进去就成了五户人家,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实在不方便,自己卖老母鸡也就算了,每天早上收来当天就卖完,可林莹还要卖茶叶蛋呢,这茶叶蛋每天晚上都要提前煮好,人多了时间久了弄不好久有麻烦。
“还有两个地方怎么说?”周继业暂时没看上第一个地方,虽然离得近可住进去估计麻烦不少,还是听听其他的房子情况再做决定。
“第二个地方远些,离这里两站路,房子情况和租金同27号那边差不多,不过里面就住了两户人家……。”老文继续说道,仔细听着他的讲解,周继业心里盘算着,这户情况要比上一户好些,但也好的有限,而且有个关键问题就是离这边远,两站路可不近,周继业骑自行车问题不大,但林莹卖茶叶蛋就麻烦了,每天推着小车来回得走一小时呢,实在是不方便。
“最后一个呢?”
“最后一个呢其实不算是正经房子,不过离这倒也不远。”
“不是正经房这话怎么说?”
老文把情况和周继业仔细说了说,原来他说的最后一个地方算是临时房,位于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往西一条街的弄堂里。这个弄堂可比王阿姨的房子好多了,王阿姨的房子是里弄的石库门房,而那边弄堂里的房子都是成片的洋房。
这条弄堂里的房子建造于四五十年前,算是魔都当年不错的洋房小区。当然和林莹家的洋房略有不同,如果说林莹家的房子是独幢别墅的话,那么老文所说的弄堂里的房子就是联体别墅。
当年这里住的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后来因为时代的变迁就成了普通的居民小区,而且弄堂里的格局也有了变化。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魔都的人口不断增加,市区居住情况很紧张,有些区域就产生了一些私人搭建房子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事在大城市很常见,不仅是魔都,就连京都那边也是一样,这房子都是临时搭建出来的,要放在几十年后是妥妥的违章建筑。
按理说那片弄堂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就算里面的居民早就不是之前的居民了,但新搬进来的大多也是有些身份的人。可问题在于当时的情况特殊,小区里的有些人见其他地方这么搞,多多少少也动了类似的心思,在这里面也搞了些搭建的房子。
后来类似情况越发严重,上面直接就喊停了,对于滚地龙那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对梧桐区这边却采取了要求恢复原状的清理政策,所以许多违章建筑全给拆了,可也有很小部分依旧保留了下来。
“这房子是一个平房,当初是靠着洋房的小花园搭建的,房子的一大半就在花园里,只向外面延伸出了一部分,六八年街道拿去当了仓库用,所以后来清理的时候就没要求强行拆掉。”
“那些年房主出了点事,去年落实政策,房子还给了原来的房主,包括这个临时建筑也到了房主手里,现在这房子空着,房主自己也不住,我一个亲戚和房主是同事,你前几天不是说要租房么,我找人打听了下,我亲戚听说后就推荐了这里。”
周继业想了想觉得这个地方可以去看看,毕竟离着近方便,至于搭建房什么的他也无所谓,只要能住人就好。而且那边小区周继业之前路过,相比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环境要好不少,如果房子可以的话倒不是不行。
“房子多大?租金又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