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50节

  这样的对话在整个京城不知多少角落响起,既然闹得这般沸沸扬扬,还是在天子脚下,景泰帝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九福过来禀报的时候,言语之中也带着难以消去的担忧。亲王殿下还是年纪太小了,不知这口舌之争的可怕,尤其是那些文人,他们可真是骂起人来不带脏字儿,顺便还能让你以及祖宗八代都挂在耻辱柱上,恨不得气的吐血而亡。

  不过那些文人当真可恶,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人家夫妻要和离跟他们这些外人有什么关系?非得闹得满城皆知!真是不叫人省心,眼瞧着陛下如今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这些人就不能安分几天吗?

  龙床上的景泰地靠在两个软乎乎的枕头上,这样的姿势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但不得不说还挺舒服的。

  在九福屏气敛声心生担忧的时候,景泰帝突然一笑。

  “还是得有个女儿啊,九阙真是贴心,以往那些儿子们什么时候这样孝顺过朕?这枕头还挺舒服的。你瞧过这样好看的枕头吗?”

  九福看一眼那蹩脚的缝口,这枕头也就胜在一个用料实诚,里边儿塞满了北疆传来的棉花,外边儿用的也是极好的棉布,但真要昧着良心夸一句工艺精湛,九福还真开不了那个口。但他在御前服侍这么多年,又岂会直白的夸奖这枕头的工艺?

  于是他带着羡慕的表情感慨。

  “宸亲王殿下确实贴心,老奴在外面行走,也见过许多外头人家的孩子,可以担保咱们亲王殿下的孝心可是一等一的。殿下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陛下这一份儿呢!”

第442章 骄傲

  “那是自然,这世上就没有比九阙更有孝心的孩子。”

  景泰帝十分自豪的说,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只是片刻过后,他的表情逐渐变得沉肃。

  “你说外头闹得沸沸扬扬的。他们是不是没把九阙放在眼里,也没把朕放在眼里?”

  “这……”

  九福冷汗都快出来了,这话让他怎么回答,怎么说都是个错呀。

  景泰帝也没指望他回答,一只手抚摸着身上盖的棉被,想起这东西的由来,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但很快又拉平了。

  “那孩子是朕平生仅见最为百姓着想之人,而且她那些奇思妙想往往能给百姓带来更多便利,但这样的她往往会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毕竟这世上的权利富贵就那么多,别人多了,自己的就少了,更何况他们已经习惯了享受荣华富贵,又怎会愿意放弃?”

  “不过,朕看他们的心是被养大了。这天下,可不是五家七姓的天下。战乱之时,他们蜷缩在自家宅院里,不肯为百姓出一份力,这才苟延残喘下来,还有脸说自己是什么清流世家?若是这世上之人都像他们那般遇到危险就龟缩起来,乱世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也罢,像他们那样的自私之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何必跟他们置气?”

  倒是九阙,这怎么还不进宫来跟自己说她受的委屈?

  说曹操曹操到,九阙风风火火的进宫,见到景泰帝之后,表情那叫一个委屈。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九阙这也不遑多让了。

  一把扑过去,跪坐在床边儿,九阙委屈巴巴的诉说着那些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人。

  “父皇,他们实在太过分了!无为居士就是一个弱女子,却被自己的丈夫和父兄愚弄,他们不仅欺负人,而且还让被欺负的人把嘴巴闭起来,不能轻言自己这些年受到的苦难。您说这不是害人是什么?而且谁规定这世上只有男人能休女人,不能妻子休丈夫?难道男女不是一样的吗?我看无为居士就比那个谢坤强的多,至少人家不装模作样,做事坦坦荡荡。”

  “朕也这么觉得。”

  “还有王家那个老头儿。人家都说虎毒还不食子呢,无为居士可是他的亲闺女!他不为王姮出头也就算了,竟然还帮着外人害自己闺女,就为了那一点点名声面子,这样的人竟然还是什么五家七姓?呸!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他们还准备用名声威胁我呢。真以为我怕呀!我可是有全天下最厉害的爹,我爹可是皇帝!知不知道我背后有谁撑腰啊?”

  “对对,爹给你撑腰。”

  景泰帝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旁边儿听着的九福心一阵儿一阵儿的跳,一边为亲王殿下的大胆发言感到震惊,一边为陛下这笑眯眯的模样吃惊。他们家陛下可是个铁血英雄,怎么感觉这会儿笑的这么,嗯,不值钱呢?

  不不不!他怎么能有这么大逆不道的想法?这可是陛下呀。

  “父皇,这回你可得帮我,那些人实在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而且,人家王姮也没做错什么呀,不就是不想跟谢坤过了吗?非得让他们上升高度,说什么三纲五常礼义廉耻的……”

  九阙这也算不要脸了,毕竟是在自己亲爹面前,不要点脸算什么?那些人明里暗里欺负自己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要脸呀,凭什么自己得规规矩矩的走光明大道?

  听见自己闺女撒娇,景泰帝乐的都快看不见牙了。哪还顾得上对方说什么,只是一味的点头。

  “行!你做什么父皇都支持你,大胆去做吧,让那些瞧不起你的五家七姓看看,你可是朕的孩子!把事情办漂亮了,闪瞎他们的狗眼!”

  “真的?可是父皇你都没听我准备做什么?”

  “这还用听吗?你这孩子一向是个有成算的,既然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做,不必担心,你背后可是有朕撑腰。若是有人不敬,你就把朕给你的金牌拿出来!”

  “父皇,你真好——”

  不过就算景泰帝表示自己不用听,九阙还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打算给说了出来,尤其是她接下来准备搞的舆论战,如果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事先不知道,很容易引起骚乱。

  随着她的讲述,景泰帝脸上逐渐露出惊讶与自豪的表情。

  “不错,朕以前从未想过还能这般掌握天下喉舌。”

  “只要有了这几样东西,五家七姓,世家大族算什么?他们占用的土地资源财富已经够多,是时候还给百姓了。而且大景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您,凭什么他们手里有那么多财富,咱们的国库还不充盈呢!身为大景朝子民,不想着为自己国家分忧,反而总想往自家扒拉,其罪当诛!”

  九阙杀气腾腾的,景泰帝堪称温柔的看着她,简直在看这世上最完美的子嗣。他一直都觉得上天也知道他的子嗣缘不好,四个儿子都是一等一的蠢货,但是临了临了,竟然给了他一个这么好的孩子,这孩子勇敢,聪慧,胸怀天下,又不软弱,简直是这世上每一个开国之君都满意的完美继承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应大将军的血脉好,才能生出这样一个好孩子。更难得的是,这孩子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像这样的事儿,她明明自己就可以处理,而且说的头头是道,就连自己这个做了十几年皇帝的人都挑不出来太大的毛病,却还是愿意来找他商量,而不是自己出风头。

  这孩子啊,景泰帝觉得心里酸酸软软的。

  于是,他更支持九阙了!

  “好孩子,为父还是那句话,为父病弱,这朝廷之事也渐渐力不从心,总有一天,你要接过这一大摊事儿,所以现在你就可以练起来了。底下人不听话正常,但他们表露出来就是不行!为君者,有君王的颜面,底下人触碰不得。那些人摆明了就是欺你年幼,你更要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你可不是娇滴滴的孩子!”

  “世家大族,嘿,当初老子杀得人头滚滚之际,可没人跟老子说什么百年世家!现在想跳出来作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第443章 旬报

  看着景泰帝如此威武霸气的模样,九阙不由得用崇拜的目光盯着自家父皇看了好一会儿,然后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父皇放心,我一定会将此事办的妥妥帖帖!”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同意之后,九阙兴冲冲的出去操办他们早就商量好的事。

  当王谢二家准备通过舆论战让宸亲王放弃支持王姮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周围好像有什么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谢坤这几天一直忙着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各地的文人雅士大儒寄信,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为此事发声。当然了,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男的。或许只有同为男性才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收到这信的人八成以上都选择了支持赞同,剩下的两成,要么在观望,要么不想惹事上身。只是这年头,书信传递的方式实在太慢。谢坤还没收到众人的回信,就发现周围的空气好像有些异样。

  尤其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大儿子谢明礼一脸愤怒的拿着一本散发着书墨气的新书过来时,心中这种不祥的预感更是到达了顶峰。

  “父亲,您快看这本儿论语。我方才外出,发现街上多开了几十家书局!里边儿摆着的都是这样的新书!”

  谢坤接过来翻开看了看,发现这书的用纸不算顶好的,但也够得上中等。上面的墨字清晰,印刷排布合理,就连装订都用了心,不由得点头。

  “这是哪家书局印出来的?用心了……”

  “父亲!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一夜之间,全京城多了几十家这样的书局,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许多不传世的孤本。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的离谱!像这样一本论语,平日能卖到三两银子,可您知道,那家叫‘民说’的书局卖多少钱吗?半两!只要半两银子就能买这样一本儿装订精美的书!全京城的文人都疯了,那些书局被围的水泄不通,咱们家的书坊,这五日连一本书都没卖出去!不!不仅仅是我们,整个京城的书坊,除了‘民说’,这几日门可罗雀!”

  “竟有这样的事?”

  谢坤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没到失态的地步,这会儿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谢明礼,不知道这个平日里还算机灵的儿子为什么大呼小叫的,一点儿都不符合世家大族公子的身份。

  这时候谢明礼也顾不上什么上下尊卑了,自从发现这件事儿之后他就着急上火,嘴里都长了两个大泡,一说话就疼的厉害,但此刻他也顾不得许多,硬生生忍着那股钻心的疼。

  “那书局里可不仅仅有圣贤书,在整个京城的文人都聚拢过去买书的时候,他们今日突然发了一张大纸,叫什么旬报?整整一万份!上面不仅记载着各个地方发生的大事儿,还有几项朝廷的政要!甚至,还有国子监祭酒亲自写的一篇指导天下文人写策论的文章!更重要的是,那旬报的开头,赫然有陛下的墨宝。‘与民说’三个字,那可是陛下御笔亲书,那些在场的文人学子都疯了般的去抢,而且,那玩意儿只要十个铜钱,就连路过的百姓见状都抢了许多回去!那旬报最后一页,还有王家女亲笔写的小传。她将咱们王谢两家抹黑的一塌糊涂,现在外面都是骂咱们的人啊!”

  谢坤消化了谢明礼话里的信息之后,眼睛往上一插,几乎就要晕过去,但谢明礼怎么容许他这个时候不理事?直接上前一步狠狠掐着他的人中,直接把人中掐出血来,好悬把即将晕倒的谢坤拽了回来。

  谢坤也没功夫说自己儿子不孝,反应过来之后,他的两只眼睛几乎都冒着火光,不断喘着粗气。脑海中只有几个大字儿。

  完了,完了完了!要完,要完!

  本来这些事儿只在世家大族之间流传,那些普通百姓也不敢明目张胆议论离自己极为遥远的大人们的事儿。可现在那什么旬报一出,整个京城的贱民们都会知道,自己家出了一个搅事精。更重要的是对方这是占据了先机呀,几乎不用想,谢坤已经肯定这什么与民说背后就是宸亲王和王姮!

  除了亲王殿下,世上还有谁有这样的权力能在短短五日之内弄出这么多的圣贤书和旬报?

  一万份啊!谢家也有书局这样的产业,自然知道在短短五日之内印出这样多的东西有多么艰难。宸亲王究竟是从哪儿找的法子?难道她让整个京城的书局都一同印刷?可这也不能够啊,五家七姓同气连枝,他们不可能在事情尚未明朗之前就抛弃自己与宸亲王合作,这样做难道对他们有好处吗?

  更重要的是,像这种三言两语无法说清的事儿,一旦王姮占据先机,百姓们先入为主,又有谁会在意后边他们的解释?现在外边儿的人一定都认为王谢两家是不折不扣的畜生!他们谢家几百年的名声啊,就这样一夕之间毁于一旦……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不是印吗?现在就让家中管事去买,把他们书局中所有的旬报都买了!”

  “没了,全都抢空了!”

  “……那就把他们的书都买空。整整一万份,就算印他们也得印五天,五天时间,足够天下名流齐聚京城,助我们反败为胜!”

  “可是,父亲,宸亲王是会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吗?之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那时候她还不是亲王呢……”

  谢坤知道谢明礼这是在说当初于大儒的事儿,此时深感宸亲王不容易对付。但他们已然得罪了对方,此刻除了对上还能怎么办?现在就算叫停,那位殿下也不会同意了。

  谢坤敏锐察觉到这几日的异动背后深意。这旬报如此抢手,事先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宸亲王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即日起,宸亲王就能掌握天下喉舌了。而他们王谢两家,就是最好的催化剂,试问天下之人有谁对五家七姓的私事儿不好奇的?这可……

  不对!

  宸亲王不是为了他们两家,她是剑指五家七姓!不,是所有的世家!

第444章 价格战

  当想明白这一切之后,谢坤只觉得从后脑勺一直凉到了脚后跟,他从未想过在自己眼里不算什么的王姮竟然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浪。还有宸亲王,原本以为那只是一个有幸得到陛下宠信的小姑娘,可她轻轻松松就弄出旬报这样的杀伤力武器,这么看来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傻子,可这一切难道就任由发展吗?

  当然不行,现在出头的是自己,可五家七姓也逃不过,甚至这世间所有的世家大族都逃不过这一遭!景泰帝一直都是个有雄心抱负的帝王,只是这十几年来天下天灾人祸不断,景泰帝也没有心思放在他们这些占据了大多数资源的世家大族身上,可眼下景泰帝虽然老了,却有一个年轻气盛,甚至更有才华运气的宸亲王出现。如果他们继续置之不理,今日的自己就是明日的他们!

  天下世家同气连枝,王谢两家不好,难道他们还能继续好下去?

  “去备马!现在就去背拜访京城中其他世家家族,如果我们再不联合起来,就要被皇家一口气儿全端了!”

  “是!”

  谢明礼也知道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时刻,因此一点儿事儿都没耽误,很快就将马车备好,从王谢两家分出来好几波马车,分别去拜访世家大族。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到了九阙手中,九阙对如今的情况早有预料,并不慌乱,甚至可以说现在这样的情况才是她想要见到的,她还真怕那些世家大族龟缩着不敢动弹呢,只要他们动了,就输了。

  世家大族为何能在战火纷飞的时代绵延数百年?一是因为他们有着庞大的财富,二是因为他们有着极高的名声。这天下想读书的人很多,可真正能读得起书的人却很少。笔墨纸砚这些都是高昂的花费,不说贫苦百姓,就说普通小康之家,要供一个读书人也难得很。更别说供养读书人许多年也不一定能出人头地,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所以很多人望而却步。而这种时候,掌握了天下绝大多数藏书以及教育资源的世家大族,自然就成了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甚至愿意为了世家大族之人的一句夸赞,付出高昂的代价。

  财富这东西,除非下旨抄家,否则九阙还真没有好的法子能在眨眼之间将他们的财富夺过来。而如果皇家真的这么做了,反而会激起天下世家大族的反抗,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只怕又要起战乱,这并不是九阙和景泰帝想见到的。所以现在她第一个要下手的就是对方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教育资源很容易掌控吗?至少在九阙看来并不是如此。

  天下圣贤书极少,一本装订普通的论语就要嫁三两,简直贵的离谱。她有更好的造纸技术以及更为灵活方便的活字印刷术,为什么不能印出更多的书本,用更便宜的价格卖给天下读书人?

  而且之前世家大族垄断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大多都为他们服务,很难有真正的纯臣。这样的情况之下,所谓的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来源,就可见一斑了。如今她要做的,就是切断世家大族与天下学子之间的联系,真真正正培养出来一批毫无关联的学子,让他们真心实意的为皇帝服务。

  虽说这么做有违后世之人的想法,但在这样的年代,已经是九阙能想出来的,最好的法子了。革命是个更长远的事情,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完成。她就算是从后世穿越而来,有一些便利,但也不能直接跨越这个历史必然阶段,否则,定然会引起骚乱。

  “京城其他书局也开始降价卖书了?降到多少?”

  “除了孤本,其余的都是四百文一本!”

  淳于霜也激动的不得了,她也算半个文人,以前买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可没少花钱,如今这些物件的价格降了,买得起的人多了,读书人也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书本一便宜,女子读书的机会也越来越大!这让她怎么能不激动?只要一想想九阙弄出来的这些好东西,淳于霜就想狂笑三声。只怕那些世家大族还以为自己能挟制住九阙呢,哪儿能想到九阙早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他们还挺能拉下去面子打价格战。不过,我有更成熟的印刷系统和更强大的保障,他们继续这样卖,只怕要亏死。”

  “那些人大概以为殿下只能坚持几天,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才会有这样的下场。而且,这么些年他们把持天下读书人的命脉,赚的钱都够几辈子花了,这还不知道满足,也是他们太过贪心的下场!”

  “说的对。”

  九阙笑眯眯的点点头,握了握手指,露出一个略显狡猾得意的笑容。

  “我还等着给父皇送个大礼!今年国库因为边疆出兵空虚,若是把它填满,父皇一定会很高兴!”

  淳于霜重重点头。

  但这个时候,旁边传来一个幽怨的声音。

  “殿下,淳于大人,如果二位有空的话,能否来帮帮小人,小人快要晕过去了……”

  两人回头一看,发现从成堆的书山中伸出来一只手,活似女鬼出征。九阙和淳于霜齐刷刷打了个寒战,这个,嗯,这个,她们两个好像把王姮给忘了。让人家没日没夜的干活确实不太好哈哈……

  第二日一大早,一个行色匆匆准备去民说书局买书的读书人路过装修的高雅的书局,本来不准备看的,却被里面小二的招呼声给吸引了过去。

  “你说的可是真的?四书五经真的只需要四百文一本?比民说还便宜?”

  “当然是真的,而且与平常无异。我们东家仁德,为了天下读书人着想,不忍见到诸位无书可读,所以才降价这么多……”

首节 上一节 150/1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