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立时清醒了过来,他努力睁开眼睛看去,这才看清楚,是一个身着道袍的女子,正坐在书桌前。
虽然这会儿还是冬天,但是道袍很是单薄,在烛光的映照之下,甚至能隐约见到这女子极好的身材。
陈清已经认出了这女子是谁,他还没有说话,这女子已经回过头来,静静的看着他。
“陈公子,你醒啦。”
陈清两只手撑着,坐在了床边。
“穆姑娘怎么知道我醒了的?”
“呼吸声不同。”
穆仙娘坐在椅子上,看着陈清,开口说道:“这房间里安静的很,听出来呼吸声没什么大不了的。”
陈清点了点头,问道:“怎么进来的?”
穆仙娘神色平静:“这里只是普通民宅,我想进来再容易不过,不止是我进来容易,白莲教的那些人想进来,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陈清搜了搜眉心,彻底清醒了过来。
的确,顾老爷租住的这个院子,虽然占地不小,但实在是没有任何安保可言,连言琮都能很轻松的翻墙进来,别人自然也可以。
穆仙娘晃了晃手里的书稿,开口道:“昨天,北教的人给我看了陈公子写的弥勒证道经头一卷,我刚才翻了翻,公子第二卷都已经写的差不多了,速度比侠记的射雕,快了不知道多少。”
她轻声道:“公子很是上心啊。”
陈清叹了口气道:“没有办法,被人拿住了把柄,不得不尽心尽力。”
穆仙娘看着陈清,好一会儿,才摇头说道:“公子你不老实,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陈清披上外衣,笑着说道:“穆姑娘你大晚上的潜入我房间里,孤男寡女,就老实了?”
“妾身算是风尘中人。”
穆仙娘淡淡的说道:“并不看重这些,公子如果不嫌弃妾身年纪大,妾身给公子侍寝也没有什么问题。”
陈大公子毫不犹豫,往床里面缩了缩,掀开被子,然后伸手拍了拍床铺。
穆仙娘见状,愣在了原地,却没有动弹,只是无奈道:“这里还是顾家,公子就不怕你那个未婚妻发现了?”
“你来无影去无踪,我怕什么?”
陈清笑着说道:“看,我敢姑娘却不敢了。”
穆仙娘低眉,没有再接话了,而是看着手里的书稿,又看了看陈清,低声道:“陈公子,你很不对劲,有些古怪。”
“你写侠记是赚钱的营生,进度慢的很,给圣教写话本,分文不挣,却这般上心。”
陈清笑着说道:“替圣教办事,上心还是错处了?”
“你是被白三平给胁迫的。”
穆仙娘盯着陈清。
陈清耸了耸肩:“正因为是被胁迫的,我才要上心,万一白堂主翻了脸,我岂不是要立时身败名裂?”
穆仙娘皱着眉头看着陈清,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以她的智慧,又瞧不出什么破绽,于是拿着书稿,开口说道:“明天我要去见杨教主,这些书稿,我带去给他看了。”
说罢,她站了起来,朝外走去。
陈清起身,笑着说道:“外头天冷,我给姑娘找件衣裳?”
穆仙娘头也不回,消失在了夜色里。
陈清默默关上门户,然后坐回了床边,微微出神。
刚才,这女人故意提起杨教主,多半是刻意的,想要试探陈清什么,不过陈清没有上当。
他的确需要跟穆仙娘合作,但不是在动手之前,而是在动手之后。
因为他吃不准,坦白之后,穆仙娘会帮哪一边,因此非要先剿后谈不可。
想到这里,陈清小声嘀咕。
“白三平…会是真名吗?”
“大概不是。”
陈大公子回到了书桌前,看了看自己凌乱的桌子。
“太没有礼貌了。”
他皱了皱眉头,心里闷哼了一声。
“早晚要你老实。”
第103章 收网
正月十六,持续了半个月的休沐结束。
朝廷也开始了新年的第一次朝会。
因为朝廷停摆了半个月之久,此时堆积了不少事情,各个衙门都要忙碌很长一段时间,此时朝堂之上,各个衙门的主事之人,都免不了要向几位阁老,以及皇帝陛下汇报。
因此,这一场朝会,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从上午开始,一直到下午,朝会都还在继续。
等到了快散朝的时候,内阁几位阁臣之中,已经六十多岁的阁臣王翰,出班低头行礼。
“陛下,臣有本奏。”
他这一句话,朝廷众臣都把目光,落在了这位王相公身上。
大齐朝廷,虽然设内阁,以大学士充入内阁,但是并没有废黜过宰相的名位,乃是用的群相制度,内阁大学士,便是默认的宰辅。
而这位王相公,便是如今的内阁次辅,地位仅次于元甫公。
更要紧的是,他还是当今天子的老师,天子做皇子的时候,自小便是这位王相公教导,天子登基之后,这位王相公也就理所应当的,被拔擢为大学士,进入内阁拜相。
这是先天的皇派,跟年轻的皇帝陛下,是深入绑定的。
皇帝陛下看了看这老头儿,微微皱眉,不过很快舒展。
“老师说就是。”
王相公低头谢恩,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老臣听闻,年里陛下下旨,任周王世子为官。”
他低头道:“百年以来,藩王宗室从来不曾在朝廷里任官掌事,乃是祖宗成例,正因为这个成例,我大齐百年来,从未有过宗室之乱。”
“此乃良政。”
王相公低着头,语气坚定:“请陛下收回成命,放周王世子返回藩国。”
底座上的天子,微微叹了口气。
这老头儿还没有说话的时候,他就大概猜到了一些,现在听来,果然是要说这些。
想到这里,皇帝看了看不远处的首辅杨元甫,微微眯了眯眼睛。
他刚亲政不久,内阁几位宰相里,除了王翰这个老师是登基之初就提拔上来的,其他几位宰相,便只有一个是去年新拔擢上来的。
也就是说,内阁五位宰相,只有两个是本朝的宰相,而这两位里,其中一位王翰,现在已经开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任命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开口说道:“老师,仪鸾司不在朝廷里,是朕的亲军,仪鸾司的官职,也从来不用朝廷过问。”
“怎么今日,内阁要过问仪鸾司的事情了?”
皇帝虽然年轻,但很聪明,他并没有说王翰过问仪鸾司,而是直接把事情,落到了内阁头上。
王相公低头说道:“陛下,老臣绝不敢过问仪鸾司的人事,仪鸾司要如何任命,全在陛下一心,但老臣以为,不管是谁在仪鸾司任事都没有问题,但宗室不能在仪鸾司任职!”
“请陛下,顾念祖宗成法!”
说完这句话,他直接跪了下来,对着皇帝叩首行礼。
身为帝师,这一跪份量无疑是很重的。
首辅杨元甫,今年也已经接近六十岁,他也上前,跪在王相公身后,开口说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两位宰相一跪,其他人纷纷都跪在地上,声音齐整。
皇帝忍不住站了起来,看了看跪在自己面前的百官,脸色立时就有些不太好看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年节里的事情,朕还没说,诸位卿家倒是知道的快。”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闷哼了一声:“这事暂时不议,朕考虑几天。”
说完,这位年轻的天子,扭头拂袖而去,留下一众朝臣,在大殿里面面相觑。
身为首辅的杨元甫,率先起身,然后把身旁的王相公搀扶了起来,叹了口气:“文华兄,看来陛下不太听得进去啊。”
王翰先是默默点头,然后开口说道:“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老夫应该私下里去劝谏陛下的。”
杨元甫微微摇头道:“必须要把这件事挑明了,让朝臣们都知晓,要不然事情就更不好办。”
他看向已经空荡荡的帝座,开口说道:“这个坏头不能开,开了这个坏头,先是从仪鸾司开始,往后宗室说不定就会进入朝堂,本朝或许不会有事,将来就说不清楚了。”
“不能在咱们这一任内阁,遗留下祸根。”
王相公先是点头,随后叹了口气:“陛下或许是被吓着了。”
这句话,他声音很小,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杨相公听了之后,目光微微变化,然后开口说道。
“非姜姓之人,绝无可能登临帝位,陛下应该相信外姓。”
王相公默默点头。
“明日,明日老夫进宫一趟,劝一劝陛下。”
…………
后宫,天子书房之中。
皇帝陛下一脸阴沉,而仪鸾司的指挥使,指挥同知,以及镇抚司的唐镇抚使,以及千户言琮,都跪在地上,战战兢兢。
皇帝陛下看了看他们,拍着桌子说道:“让姜禇去仪鸾司的事情,朕没有跟外人说过,这才几天时间,外廷的人竟都知道了!”
他恶狠狠的说道:“仪鸾司内部,要好好查一查,谁要是敢吃里扒外,直接打死,不用来问朕了!”
仪鸾司一个指挥使,一个指挥同知,都低着头,战战兢兢应了声是。
皇帝又看向镇抚司的两个人,冷着脸说道:“镇抚司那里怎么说?”
镇抚司唐璨叩首道:“陛下,臣回去之后,一定详查镇抚司!”
“如果有人吃着陛下的皇粮,与外廷的人勾搭,臣决不饶他!”
皇帝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朕就再信你们一回,下回再有这种事情,朕也就不能再拿你们当自己人了。”
几个人都战战兢兢,磕头应是。
皇帝最后把目光,放在言千户身上,他开口说道:“言扈。”
言千户低头道:“臣在。”
皇帝起身,背着手说道:“本来这个事,没有那么着急,镇抚司有的是时间去慢慢做成,但是现在外廷的人知道了,那几个老头儿,一定天天来烦朕,先前让你做的事情,就要提前了。”
“至少下一次朝会之前要做的七七八八,朕才有底气,跟他们争下去,明白吗?”
言千户连忙低头,叩首道:“臣明白,臣回去之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安排。”
他低头道:“下一次朝会之前,臣一定把事情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