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顿了顿,继续说道:“先前顾叔跟我提过几嘴,那位赵大人,现在应该是在仪鸾司诏狱里,这样的地方,朝中大臣轻易也进不去,接触不到,想要告状翻案,更是无从告起。”
“先前,顾叔去京城,估计最大的念想,是把赵家家眷给从京城里接出来,免得将来被牵连波及。”
“不过现在,事情出现了一些转机。”
陈清看着顾盼,继续说道:“咱们这个侠记,办的不错,已经从湖州,影响到了应天,顾叔还带了一部分去京城,说不定这个时候,在京城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有了些影响力,在京城就多少有了些份量,到时候再有那位姜世子牵头,我们就有机会接触京城仪鸾司中的北镇抚司。”
原本,陈清对仪鸾司,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前段时间跟顾老爷聊过之后,再加上这几天跟那位姜世子接触,陈清对仪鸾司,已经多少有了些了解。
仪鸾司里,除了一部分依旧负责天子仪仗的仪仗司之外,依旧有下属卫所,卫所是军事单位,很少参与政治。
而真正参与政治的,就是南北镇抚司之中的北镇抚司。
诏狱之权,就在这北镇抚司里。
北镇抚司中,哪怕只是普通的锦衣校尉,出了京城就是锦衣缇骑,就是身兼皇命的上差!
而其他锦衣卫,就多少差了点意思。
比如说先前,姜世子带来的那个沈千户,他也是仪鸾司的人,还是地方上的千户,但本质上只是军事头领,这样的人在应天城里可能有几分份量,但是在文官老爷面前。
文管老爷们,心里未必就看得上他。
因此,应天仪鸾司千户所,只是陈清的退路之一,不到不得已,他不会到沈千户那里谋出路。
“接触到北镇抚司,才有可能接触到诏狱。”
说到这里,陈清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目前只是构想,具体这个北镇抚司是个什么模样,我也全不知道,要去了京城之后,慢慢接触才成。”
顾盼看了看陈清,开口道:“大郎想要在京城立足,是不是?”
陈清也没有瞒她,点头道:“是,否则的话,如果那位赵大人没法子官复原职,我们即便离了京城回到德清,也寻不到庇护,将来陈家的五万两还清了。”
“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生出怨隙之心。”
顾小姐皱眉:“该我们的钱,他们如何会生出怨隙?”
陈清摇头道:“偏是这种,反而更容易成仇。”
他看着顾盼,正色道:“借到手的钱,时间一长,有些人就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钱了,你去讨要,他们心里就会下意识觉得,你在抢他的钱。”
“尤其是,这种已花出去的钱。”
陈清感慨道:“还是花在了别人身上,没有见到什么水花的钱,三年时间过去,哪怕是我那父亲,估计心里都会觉得不舒坦。”
顾小姐皱了皱眉,但是没有说话。
陈清笑着说道:“人性就是如此。”
他脸上笑容收敛,默默说道:“而且,我跟家里已经结了仇怨,非要自己有个前程不可。”
“我没有功名,走文官的路子已经不太成了,便是现在去考学,一路顺风,恐怕也要三十多岁才有可能中试。”
“那也没有什么意思。”
陈清直言道:“仪鸾司的路子里,只有北镇抚司一条路,让我有些动心,我打算试一试。”
顾小姐轻声道:“这北镇抚司,听说也没有什么大前程。”
“没有大前程,却有大权柄。”
陈清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开口道:“而且顾叔要做的事情,非经过北镇抚司不可。”
“这个事情,我总要试一试的。”
顾盼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道:“我也不太懂朝廷里的事情,都依大郎你罢。”
陈清看着她的表情,心里明白。
在这个文官当道的年代,眼前这位顾小姐,心里还是盼望着自己去走考学做官那条路的。
毕竟这条路,方方面面都光彩。
而且在她看来,陈清的才学足够,哪怕十年二十年,顾小姐心里也觉得值当。
只是陈清自己,却是绝没有这种耐心的。
二人详谈了许久,详细定下了后续要准备的事情,一直到下午,陈清才起身离开。
…………
之后的一两个月时间里,陈清与顾盼,都各行其事,随着侠记从第一期出到第十期,这份类似于“武侠连载报纸”的东西,从江南一路火到了京城。
德清书坊,也因此,一跃成为了整个湖州最出名的书坊。
而随着侠记的火爆,天气也一天天转凉,转眼间到了深秋初冬季节。
这天,小月一路跑进泥螺巷陈清的院子里,一边喘着气,一边看向正低头写信的陈清。
“公子,公子…”
“我家老爷来信了!”
第74章 河间杨
此时,陈清正在给应天的那位小胖子回信。
今天上午,小胖子派人送信过来说,下个月他就要动身前往京城,问陈清准备好了没有,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一起进京的需求,陈清自然要给那位天潢贵胄回个信。
听到了小月的话之后,陈清对着她按了按手,示意她等一会儿,小月也不着急,走到书桌前,很懂事的帮着陈清磨墨。
片刻之后,陈大公子写好书信,吹干墨迹,然后放进信封里,抬头看了看小月。
“顾叔来信都说什么了?”
小月帮着收拾好桌子,摇头道:“我可不知道,是小姐让我来找公子的。”
她想了想,继续说道:“刚才小姐还在跟书坊的人谈事情,接到老爷的信之后,就立刻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让我来找公子了。”
陈清想了想,点头道:“好,我把这信送出去,就去顾家大院。”
小月看了看陈清手里的信。
“公子直接去找小姐就是,这信我去给公子送。”
陈清摇头:“是应天来人送的信,那人还在等回信,我直接交给他就行了,一会儿咱们就去顾家。”
说罢,陈清带着小月离开了泥螺巷,到了巷口,果然看到一个一身黑衣的汉子在等候,陈清把书信交给他,道了一声有劳。
这汉子接过书信,对着陈清抱了抱拳,然后大踏步转身离开。
小月看着这人离开的背影,扭头又看了看陈清:“这人一句话都不说,没点礼貌。”
陈清正色道:“应该是周王府的护卫。”
“这种武人,不善言辞也是正常的。”
二人一路聊天,很快到了顾家大院,此时天气已经冷了下来,顾小姐在顾家的暖阁里等着陈清,陈清进了暖阁之后,很自然的脱下罩袍,坐在了顾小姐对面。
“顾叔都说什么了?”
顾小姐将书信递给陈清,然后叹了口气:“我爹说,侠记在京城卖的很红火,他也算是在京城立足了,但是没有门路,接触不到镇抚司的人。”
“想要给一些高官大员送钱,也没有什么送钱的门路,偶尔能见到一些大臣,一提到诏狱,对方知道是钦案,就连已经收了的钱,都要退回来,半点也不敢收了。”
陈清闻言,毫不意外。
一介商人进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他低头看了看顾老爷寄回来的这封书信,在信的后半段,顾老爷特意写到,事情出现了一些转机。
大概的意思是,因为侠记在京城也爆火,他作为在京城“首发”侠记的书商,这段时间因为侠记,反倒是认识了几个贵人,不少人会找上门来,跟他讨要后续的章节回目。
看到这里,陈清合上书信,递还给顾小姐,微微摇头道:“看起来,连那位赵大人的家眷都还没有接触到。”
顾盼点头,默默说道:“钦犯的家里人,估计也被镇抚司的人看管起来了,只是没有押进诏狱里头而已。”
陈清想了想,看向顾盼,问道:“盼儿,京城的局势依旧不明朗,你看你是留在湖州,还是跟我一起去京城?”
顾盼轻轻咬牙:“你要去,我父也在京城,我自然是想要跟着去的。”
陈清默默说道:“那安仁堂谁来打理?”
“陆掌柜可以打理。”
顾盼看向陈清,想了想,继续说道:“我爹去京城,其实带走了大多数现钱,安仁堂眼下也就剩下勉强能经营的钱而已,交给陆叔,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实在不行,把陈家送来的钱也一并带上,这样顾家就只剩下一个壳子了,不管谁来打理,总不能趁我们不在,把铺子给变卖了。”
陈清笑着说道:“变卖铺子自然不至于,陆掌柜也是信得过的人,就怕盼儿那两个堂兄,还心怀怨怼,在湖州联络顾家人,暗戳戳的搞事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是我挑事情,这段时间,泥螺巷附近,应该是多了不少生人的。”
顾小姐先是皱眉,随即低声道:“相比较安仁堂的生意,我更担心德清书坊的生意,书坊的生意现在正如日中天,红火得很,有时候比安仁堂还要更挣钱。”
“我跟大郎都离开,恐怕德清书坊无人打理。”
“这个盼儿不用担心。”
陈清神色平静:“书稿都在我这里,没有书稿,这书坊谁来,都折腾不出什么浪花,而且洪知县站在我们这边,在德清地界上,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要面对的问题,都整理了出来,到了最后,还是陈清拍了板。
“现在是十一月了,我们准备准备,腊月初咱们一道动身前往京城。”
顾小姐低头盘算了片刻,然后默默点头,说了声好。
她看着陈清,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还有很多事情要商定,大郎这几天,就不要回泥螺巷了。”
陈清也没有推拒,起身道了声好,笑着说道:“那我还住原来的住处,我去收拾收拾。”
顾盼也站了起来,轻轻瞥了一眼陈清。
“那院子…一直有人收拾呢。”
…………
“公子要去京城了?”
泥螺巷里,已经离家数日的陈清,重新回到了泥螺巷的住处,杨家父女俩,被他请到了住处吃酒。
这会儿天冷了,陈清与杨先生推杯换盏,很快说到了即将要离开的事情。
陈清看了看杨先生,默默点头道:“是,先前跟家里人闹了一场,先生大概也是知道的,再加上去京城里还有些事情,因此不得不去一趟。”
他自嘲一笑:“看能不能,在京城里,混条出路。”
杨先生看了看陈清,轻轻叹了口气:“我就是直隶人,京城去过许多次了,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乃是天底下最大的是非之地。”
陈清跟他碰了碰酒杯,开口笑道:“没办法,总要去这泥潭里挣一挣,闯一闯,不然我心里不甘心。”
“公子的才学是极好的。”
杨先生看着陈清,开口道:“我相信公子,即便是在京城里,也能挣出一片天地。”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不过,那种是非之地,我们父女是害怕了,就不跟着公子去掺和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问道:“上个月教公子的那一路拳,公子莫要忘了,常常习练,可以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