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快婿 第51节

  他看着陈清,笑着说道:“上个月,你这东西就火到了应天,说不定仪鸾司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在派人盯着你了,只是你没有发觉而已。”

  “话本小说而已。”

  陈大公子还是有些不理解:“仪鸾司有这么多人手?”

  “话本小说多了,但没有一个像你这么写的。”

  姜世子看了看陈清,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江南一带,这些年老闹白莲教,你弄出来的这种大规模传播的东西,说不准会被人利用,拿来兴风作浪。”

  “可不就要盯着你?”

  陈清闻言,心中多少有些凛然。

  白莲教,这三个字他当然是听说过的,另一个世界里,这个教派曾经如同朱明投影在民间的阴影一般,相伴了朱明王朝二百余年。

  这个民间教派,影响力相当之大。

  这个世界,同样也有白莲教,但陈清只听说过,却没有见过,如今听这个姜家的小王爷一说,他顿时警惕了不少。

  这些教派里的人物,往往不尊朝廷,他们有时候,会比陈焕以及李夫人那样的人更加难对付,陈焕再如何欺负人,他至少会遵守国法。

  而白莲教这种组织,是真的会动辄杀人的!

  见陈清变了脸色,姜世子笑了笑,起身拍了拍陈清的肩膀,笑着说道:“也不用担心,那帮人跟耗子一样,只会躲在暗处,轻易不敢动作的,过几天我若是见了仪鸾司的人,替你打个招呼,让他们照应你一点。”

  “要是真有白教的人找上门来,你帮着揪出来一些,还算是你的功劳,到时候他们会引你入仪鸾司也说不定。”

  陈清叹了口气:“小王爷,我只是个常人,只想过一些寻常人的日子,可不想牵扯进这些事情里头来。”

  “那你就不该这样写书,闹出这么大的声势。”

  姜世子白了他一眼:“你自己去书铺瞧一瞧,哪有你这么一个回目一个回目印的?”

  陈清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诶。”

  小胖子正跟陈清说话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什么,他眼珠子转了转,笑着说道:“陈清,你要是能进仪鸾司,那倒是一件好玩的事,等你进了仪鸾司,你那父亲见了你,非得打几个哆嗦不可!”

  陈清看着他,目光闪动,没有说话。

  从陈焕来了之后,陈清意识到,如果没有官面身份,自己恐怕一辈子都要被那个便宜老爹踩在脚底下。

  所以他才想去京城,想要谋个进身之阶。

  在不走科考路子的情况下,进身之阶似乎并不剩下太多了,如果能进仪鸾司,也是一条掌握权柄的路子。

  如果不走这条路,想要在姜齐朝廷里手握权柄,那就没剩下几条路了,或者从军,或者从龙。

  或者…牺牲自己二弟,进宫里去。

  最后一条肯定是不行,而从龙陈清也没有门路,从军…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头。

  进仪鸾司,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如果不进仪鸾司,那么陈清还想要出人头地,那似乎就只能另起炉灶,自己开个新朝廷了。

  就在陈清思考这个事情的时候,姜世子已经为自己的天才想法拍手不止,他看着陈清,开口笑道:“陈清,你这几个月,把这侠记的声势,弄得再大些,要是仪鸾司的人不收你,等年底到了京城,我向陛下推荐你进仪鸾司。”

  说完这句话,这位姜世子眼珠子转了转,咳嗽了一声:“当然了,你要是能跟我回汴州做幕僚客卿,就更好了,不过看你这个样子,大概是不会愿意跟我回去。”

  这位周王世子,想法实在是有些跳脱,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一会儿一个念头,跟陈清在一块小半个时辰,他已经说了好些个想法。

  等他说完,陈清才看着他,笑着说道:“小王爷,你说的这些,都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不过年底我的确要去京城,到时候小王爷一定带上我。”

  “将来的事情,等进了京城之后再说。”

  “好。”

  姜世子起身,拉着陈清的衣袖,笑着说道:“不管往后如何,走走走,咱们吃酒去。”

  陈清也站了起来,点头笑道:“好,我请小王爷吃酒。”

  姜世子摇了摇头。

  “我姓姜,还能让你请客了?”

  说罢,他拉着陈清,朝外走去。

  两个人还算聊得来,这天一起喝了顿酒,一直到夜黑时分,陈清才跟他分别,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躺在床上。

  黑夜之中,陈清抬头看着床板,心中思绪万千。

  本来,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今天被那小胖子一说,似乎锦衣卫和白莲教这两个原本遥不可及的名词…

  都已经离他相当之近了。

  想到这里,陈大公子盖上被子,长叹了口气。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

  次日,陈清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从床上坐了起来,他还没有起床,就听到了外头院子里似乎有动静。

  陈大公子披上衣裳,刚推开房门,只见院子里,杨先生父女,正在从一辆推车上,往院子里搬运柴火。

  这个时代,柴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所谓柴米油盐,这东西甚至排在米油盐前头。

  尤其是在城里居住,每日烧水做饭,柴火是必需品。

  见陈清走了出来,杨先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公子你醒了?”

  陈清揉了揉眼睛,看了看这父女俩,笑着说道:“先生这是做什么?”

  “早上过来,准备像往常一样,教公子练武的,见公子还在睡觉,就没有打扰。”

  “我跟小环看到公子这里没有柴火了,就在外头买了一车。”

  杨先生笑着说道:“再有半个月就要入秋了,天气眼见就得转凉,多备点柴总没有错。”

  陈清穿上衣裳,上前帮着一起搬运柴火,等到一车柴火卸完,陈清也出了点汗,与杨先生一起,坐在凉亭底下歇息。

  小环则是很懂事的去给两个人倒水去了。

  凉亭底下,杨先生看着陈清,开口道:“我听邻居说,昨天公子这里,来了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是县老爷陪着一起来的。”

  陈清“嗯”了一声,摇头感慨道:“应天那里,现在也在传我抄的那些书,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公子写的东西出彩,自然是传的越远越好了。”

  杨先生笑着说道:“等以后,公子天下闻名了,就是这一派话本的开山鼻祖了。”

  陈清心里还在想昨天那小胖子说过的话,闻言只是随口应付了两句,思绪飘荡。

  “公子,西厢记如今我已经说的差不多,眼见着这武侠话本红火,我后面就准备开始说这武侠的话本了。”

  杨先生看着陈清,开口笑道:“我觉得,公子往后可以写一写民间教派的话本,跟武功结合,说不定会更加红火。”

  陈清闻言,猛地抬头看向杨先生。

  他看了看杨先生,又看了看端水过来的杨小环。

  神色立刻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第69章 义气小胖

  杨先生的来历,陈清曾经是问过的,他是直隶河间府人,因为在家乡犯了事,才带着女儿远走江南避祸,已经浪迹江湖两三年了,一直到德清,碰到了陈清之后,才终于寻到地方落脚。

  对于这个身份背景,陈清原没有什么怀疑,而且河间府这个地方,似乎盛行练武,这位杨先生会一些功夫,也就更加合情合理起来。

  相处几个月时间,陈清还是很相信这位杨先生的。

  如果不是昨天那位姜世子,跟他提了一嘴白莲教的事情,他打死都不会把杨先生,往白莲教上联想,但是昨天那小胖子刚说,今天杨先生就莫名提到了民间教派,让陈清心里,一下子就警觉起来。

  他抬头认认真真的看了看杨先生,过了一会儿,才试探性的问道:“先生想让我写哪一个民间教派?”

  “这个就看公子如何布局谋篇了。”

  杨先生看着陈清,开口道:“公子的才学,远胜于我,对于民间教派的了解,自然也比我知道的更多。”

  陈清眨了眨眼睛,目光看着杨先生,说道:“据我所知,民间最大的教派,似乎是…白莲教?”

  杨先生听了这三个字,神色微微变了变,他摇头说道:“白莲教恐怕不成,白莲教势力太大,民间百姓,也多有奉信,还是不要牵扯进去了。”

  “而且,我听闻白莲教从前,曾经闹过造反,一直到现在,官府都抓的厉害,还是不要过问了。”

  他看着陈清,想了想,开口道:“我听闻,从前有个叫明教的教派,一度传播的很广,如今已经消亡的差不多了,而且官府并不怎么过问,公子可以写一写明教的事情。”

  “说不定会有奇效。”

  陈清闻言,默默看了看这位杨先生,叹了口气:“先生对这些民间教派,熟悉的很啊。”

  “我是乡下人。”

  杨先生笑着说道:“皇权不下乡,乡里就有很多传教之人,常常夜聚晓散。”

  “公子也知道,我是说书为生,当年老恩师一共也没有传下来太多东西,除了传统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奇闻趣事,就要靠自己到处打听搜罗了。”

  “当年在老家,我还参加过几次白莲教的集会,想见一见白莲教的教众都是什么模样,跟那些教众,打听打听白莲教的故事,一来二去,就多知道了些。”

  陈清想了想,开口道:“先生,白莲教教众几何?”

  “多了去了。”

  杨先生想了想,回答道:“在民间,估计有几十万。”

  陈清微微变了脸色。

  杨先生摆了摆手,开口道:“不过不怎么顶事,最多也就是凑点香火钱。”

  他看着陈清,笑着说道:“这东西,我老家直隶那里多,江南这里反而要少些,公子要是感兴趣,有机会我带公子去直隶那里看一看。”

  陈清点头笑了笑:“有机会,一定跟先生一起去看一看。”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还在院子里忙活的杨小环,扭头看向杨先生,问道:“对于民间教派,我还真不怎么懂,既然先生亲身经历过,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先生。”

  杨先生不假思索:“公子问就是。”

  陈清看着他,问道:“先生怎么看白莲教?”

  杨先生捋了捋下颌的胡须,认真思索了一番,然后开口说道:“实话说,像是白莲教这种教派,因为教众太多,鱼龙混杂,教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分支,数不胜数,可以这么说。”

  “教内一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人。”

  杨先生看着陈清,叹了口气:“以神鬼之说,勒索百姓钱财,乃至于坑蒙拐骗,掌人生死,还有一些类似采生折枝的险恶路数,白莲教里也有不少。”

  “总体来说,主要是因为朝廷管不到乡村,才会有白莲教这样的教派存在。”

  陈清闻言,没有接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杨先生说到这里,也看向陈清,话锋一转:“不过,如果说白莲教十成里有七成是坏的,官府衙门却远不止这个数目。”

  “一旦朝廷作恶,有了恶政,弄得民不聊生,这些白莲教就有可能趁势而起,竖旗造反。”

  “所以我觉得。”

  杨先生左右看了看,然后咳嗽了一声,低声说道:“我觉得,有白莲教这种教派存在,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可以让官府衙门,做事的时候,不会那么肆无忌惮。”

  陈清闻言,也忍不住左右看了看,苦笑道:“先生还真是信我,说这种话,就不怕我去官府告发先生?”

首节 上一节 51/1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