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快婿 第104节

  “在。”

  小月低哼了一声:“正在正堂,跟我家老爷说话呢。”

  她看了看言琮,问道:“是不是公子有什么交待?”

  言琮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带我去正堂罢,我跟顾老爷说几句话就走。”

  小月点了点头,领着言琮进了院门,又问了问陈清在镇抚司的情况。

  二人聊了几句之后,眼见着正堂越来越近,言琮才开口说道:“从前在书坊,我跟着子正兄办事,如今也还是跟着子正兄办事,小月姑娘你还像以前那样叫我小言就行,不要一口一个小言大人。”

  “怪别扭的。”

  听了这话,小月才笑着说道:“婢子听说,令尊大人可是顶厉害的大人物。”

  “父亲是父亲,我是我。”

  言琮抬头看了看正堂,开口说道:“小月姑娘去通报罢。”

  小月点了点头,这才迈着小碎步到了正堂。

  此时正堂里,顾老爷正在与陈焕陈老爷一起饮茶。

  此时,从上回德清一别,二人已经大半年没有见面,此时陈老爷已经不复上一回的强势态度,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二人在聊京城里的人与事,最后又聊到了侠记上。

  “承隆兄毕竟是承隆兄,做什么买卖,都能做的风生水起,在湖州办安仁堂,便红红火火,如今到了京城办书刊,又红遍大江南北。”

  从前,大齐没有什么书刊的说法,不过从侠记火爆之后,如今书刊这个新名词已经逐渐出现,并且开始风靡。

  顾老爷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这东西,乃是子正…”

  “哦。”

  他开口说道:“是大郎弄出来的,在德清的时候就很红火,如今在京城里一样红火。”

  “至今,侠记每一期的书稿,还是大郎来写。”

  “子正。”

  陈焕重复了一遍这个表字,然后抬头看了看顾老爷,问道:“承隆兄给他取的表字?”

  顾老爷摇头,笑着说道:“我原要给他取字伯安的,他不愿意。”

  “子正二字,是德清那位说书先生给他取的,他教授大郎习武,锻炼身子,也算是大郎的老师,取清正之意。”

  “也有子时正,新天初时的含义在里头。”

  顾老爷话说的委婉,但陈焕是听得懂的。

  伯为一家嫡长,如果用这个表字,说明陈清还看重自己这个陈家嫡长子的身份,但是陈清已经明确拒绝了这个表字,那就说明,至少是在他心里,他已经与陈家割裂开了。

  陈老爷低头喝茶,皱了皱眉头。

  “承隆兄,去岁在德清,咱们两家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想来,当初的事情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意气之争罢了。”

  顾老爷笑着说道:“昭明兄那会儿还在兖州知府任上,等着吏部的考核,心思缜密一些也是应该的,如今昭明兄既然已经到了京城,说明昭明兄已经被吏部选中。”

  “多半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

  “在如今的昭明兄看来,去岁的事情,也自然而然就成了不起眼的小事情。”

  陈焕皱了皱眉,正要继续说话,大门外,小月已经一路小跑进来,对着顾老爷低头行礼道:“老爷,小言大人来了,说是要替公子给老爷带几句话。”

  顾老爷闻言,站了起来就要朝外走去。

  陈焕见状,问道:“承隆兄,这小言大人是?”

  “昭明兄不必起身。”

  顾老爷摇头道:“我出去就是了。”

  他正要出去与言琮说话,言琮已经快步走到了正堂门口,他看了一眼顾老爷,又瞥了一眼还在正堂坐着的陈焕,对着顾老爷抱拳,笑着说道:“东家,我们所这几天正在办一桩大案子,想要从头到尾理清楚,理明白,把一切证据都准备好,应该需要忙活几天时间。”

  “这是大事情,再加上我们所里都是粗人,也只有子正兄读书读的多,所以这几天,子正兄就住在镇抚司里,暂时不回来了。”

  “子正兄让我来,知会东家一声。”

  顾老爷连连摆手,笑着说道:“什么东家不东家的?那都是先前乱来的,小言大人莫要玩笑了。”

  言琮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往正堂里走了走,认真看了一眼陈焕。

  此时,他身上还穿着公服,腰间的腰牌上,北镇抚司四个字格外显眼。

  陈焕见言琮打量着自己,突然心里一阵忐忑,当即站了起来,也看向言琮。

  “忘了给你介绍了。”

  顾老爷笑着说道:“这是陈昭明陈大人,是子正的父亲,今天到家里来,也是为了寻子正的。”

  言琮这才露出笑容,淡淡的抱了抱拳:“原来是陈大人,陈大人要找我们百宰?”

  陈焕这会儿已经站了起来,他看着言琮,又看了看他腰上挂着的牌子,一时半会,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这位陈大人深呼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是,我找大郎,有些事情问他。”

  “陈大人还是等几天罢。”

  言琮开口说道:“我们百宰,现在办的案子可是钦案,这个时候不管谁见他,可能都要担一些嫌疑,非得等这个案子尘埃落定之后,百宰才好从镇抚司出来。”

  说到这里,言琮有些好奇,问道:“陈大人是朝廷命官罢?不知道是什么职事?”

  “原兖州知府。”

  陈焕又看了一眼北镇抚司的腰牌,回答道:“如今在京城里,等吏部补缺。”

  “原来是要高升了。”

  言琮笑着说道:“恭喜恭喜,陈大人现住哪里?我明天就转告我们百宰,让他忙完了之后,立刻去找大人。”

  陈焕深呼吸了一口气,还是把自己的住处给说了出来。

  言琮记下来以后,扭头又跟顾老爷说了几句话。

  眼见着言琮没有要走的意思,陈焕却有些坐不住了。

  当官的,对北镇抚司,或多或少都是带着恐惧的,尤其是不干净的官。

  不说是耗子见猫,但其实也差不了太多。

  陈焕就不怎么干净,此时他只觉得自己浑身不舒坦,于是扭头看向顾老爷,拱手道:“承隆兄,既然陈…既然大郎他这几天不回来住,陈某就先告辞了。”

  “过些天,再来叨扰承隆兄。”

  “昭明兄客气。”

  顾老爷连忙开口说道:“我送昭明兄。”

  言琮也跟着说道:“我也送送陈大人。”

  二人一路把陈焕送到了顾家大门口,目送着他上了马车,等陈焕刚上马车,言琮就扭头,跟身后的小月有说有笑起来。

  陈老爷当然好奇,这位北镇抚司的年轻人到底在说些什么,于是他坐在马车里,侧耳凝神倾听。

  只听见这位小言大人,果然正在与顾家的丫鬟议论自己。

  只可惜,他已经上了马车,听不太真切。

  不过接下来,小言大人笑声更大了一些,与丫鬟说话的声音,也稍稍大了点,刚好足够被他听清楚。

  “咱们镇抚司的大牢里,除了最近新抓的钦犯以外。”

  小言大人的声音,愈发刺耳。

  “最次的官儿,也比这知府大得多了。”

第141章 冒失

  陈清让言琮到顾家来,只交代了让他,把自己那个便宜老爹给请出去。

  这段话,却是言琮自己加进去的了。

  不过他这话也没有说错,如果撇开这段时间捉到的教匪不算,能被关进镇抚司的,至少也是四品京官。

  虽然同样是四品,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比如说同样是四品的六部郎中,假如是吏部这种要紧衙门的郎中,比如说考功司郎中,即便品级是五品,给个地方上的二品巡抚,人家也未必愿意换!

  而京官转任地方官,也多是原地抬两三级任用。

  至于地方官转任京官,则都是破格提拔,正常情况下,地方官从知府往上升迁,顺利的话应该是省一级的三司使衙门,等在省里干上几任,有特殊际遇,才有可能调任京城,进入权力核心。

  像陈焕这一批,以知府任被吏部召进京城里来的,只能算是吏部的一次选拔,并不代表就一定是要转任京官了。

  七八个知府,能有两个以上留任,就已经算是他们运气好了。

  甚至,吏部之所以有这种安排,主要推动力还是皇帝陛下,皇帝陛下需要一些新鲜血液进入京城里来,填充进京城的一些缺位当中,否则陈焕等人连进京的资格都没有。

  相比较来说,地方上的知府,差京官太多了。

  哪怕是言琮这样的镇抚司新人,在镇抚司见过的官员,也都要胜过陈焕不知道多少。

  目送着陈焕的马车远去,言琮扭头对顾老爷抱了抱拳,笑着说道:“东家,我一天一夜没合眼,必须要回家里歇息歇息了,后面有什么事情,你差人去镇抚司找我就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些事情,如果子正兄不方便出面,我可以替他出面解决。”

  言琮虽然不知道,陈清家里的具体情况,但是在镇抚司当差,心眼子肯定是有的,他已经瞧出来了,陈清一定是与自己的父亲不合。

  这种情况,陈清有时候不太方便出面,而他言琮出面,则是再合适不过。

  他言琮虽然只是镇抚司的一个总旗官,但是他老爹却是镇抚司的千户,在镇抚司里,只在镇抚使唐璨之下。

  虽然言千户的品级不是很高,但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天,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见到他都要带着几分小心,哪怕是六部堂官,见到言千户,恐怕也要客客气气的打一声招呼。

  小言大人四个字,可以是玩笑,也可以不是玩笑。

  应付陈焕,已经完全足够了。

  顾老爷挤出来一个笑容,开口道:“多谢小言大人了。”

  说着,他看向陈焕离开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只是昭明兄听到了小言大人刚才那句话,心里恐怕要不怎么高兴了。”

  言琮开口道:“不碍事,有什么事情我来承担就是了。”

  小言大人揉了揉眼睛,对着顾老爷抱拳,转身离开。

  他刚走出没几步,迈着小步走到门口的顾小姐,却开口叫住了他:“小言大人,大郎在镇抚司辛苦,我们能不能给他送些吃食进去?”

  言琮想了想,开口说道:“那明天罢,明天一早,我还来这里,到时候你们谁要进镇抚司,我带你们进去。”

  顾盼对着言琮福了一福。

  “多谢小言大人。”

  言琮抱拳,神色平静:“顾小姐太客气了。”

  说着,他扭头大步走远。

  等言琮也离开之后,顾老爷才回头看了一眼顾盼,苦笑道:“陈昭明心眼子可不大,上一回在德清,他就有些记仇,今天又丢了些面子,恐怕他又要记在心里。”

  说到这里,顾老爷轻轻叹了口气:“恐怕,到时候他会在你跟子正的婚事上为难。”

首节 上一节 104/1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