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爷这种表态,只可能是一种情况…
顾老爷没办法继续照看这一摊子事了。
陈清犹豫了一下,问道:“叔父要出门?”
顾老爷目光中,露出欣赏的意味,他看着陈清,心情也好了一些:“从贤侄来我家头一天,老夫便看出来贤侄相当聪明。”
他看着陈清,开口说道:“等你们成了婚之后,老夫家事了结,便要带着家里的现钱,去一趟京城。”
这话验证了陈清心中所想,他苦笑道:“叔父这么性情?”
“受人恩德,不得不报。”
顾老爷正色道:“我那把兄一家,都陷在京城里,除他以外,还有嫂夫人,以及几个侄儿侄女。”
说到这里,他低头喝茶,又说道:“这几年,老夫其实不常在德清,所以…家里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看着陈清。
陈清默默说道:“叔父既然有这种打算,又何必要招赘呢?”
“原因你也看到了,老夫那些侄儿。”
他无奈摇头道:“没有谁能承过我这家业,继承过去了,恐怕也不见得会善待盼儿。”
陈清揉了揉太阳穴,苦笑道:“小侄现在,有些糊涂了。”
他思考了一番,问道:“若来的不是我,是我那两个弟弟其中之一呢?”
“三年前结这个亲,是打算借陈家的名头,不至于让顾氏被人觊觎,当时考虑的就是贤侄的弟弟。”
顾老爷默默说道:“若其没有什么本事,就让其帮着联络陈家,相佐我女掌家。”
“若是其像贤侄一样聪慧,我去之后,我女多半是镇不住的。”
“那时,老夫也同样会这般言语。”
第12章 道德绑架
陈清皱着眉头,半天都没有说话。
顾老爷反倒是很平静的看着他。
一阵诡异的沉默之后,顾老爷才开口笑道:“本来,这些话是要在几个月之后,或者是你们成婚之前,再跟贤侄你说的。”
“不过贤侄你太聪明。”
顾老爷默默说道:“单单看我跟几个衙差说话,你就已经猜到了不少事情,再加上…”
他顿了顿,说道:“再加上,贤侄似乎已经打算离开顾家。”
“所以,老夫今天就直接跟你说清楚了。”
陈清低头喝茶,没有接话。
他到顾家来,本意是来避难的,招赘或者不招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他来说,他本身并不是特别看重。
但是,到了顾家这几天出的事情,让他意识到,顾家对于他来说是个麻烦事,所以他的确打算跑路了。
总不能真因为顾老爷的一句“我女美若天仙”,就改变心思留下来了。
事实上,跟顾守义干了一架之后,陈清就一直在想,如何能体面的把这门婚事给退了,然后自己去过自己的日子。
陈清的这些小心思,自以为隐藏的很不错,应该没有人瞧得出来,可没想到…
并没有能瞒过眼前这位德清首富。
陈清苦笑了一声:“叔父画了一张好圆的大饼。”
“这不是画饼。”
顾老爷正色道:“老夫只有一女,如今一切所作所为,都只是想让我女一生无忧而已,若真是为了传递香火。”
他自嘲一笑:“撇开那些侄儿不提,老夫这个年岁,纳几个妾室,也还是有希望生子的。”
顾老爷年轻时候,过得并不好,与发妻相依为命,感情甚笃,以至于发妻去后,他也没有再续弦纳妾。
如今,女儿顾盼,便是他在世上,为数不多的念想之一了。
陈清低头喝茶,然后摇头道:“到如今,小侄与顾小姐,面都还没有见过,叔父说这些,还是太早了些。”
“不说怕你跑了。”
顾老爷看着他,开口道:“虽然接触时间不长,老夫已经瞧出来了,贤侄你是个有主意的人。”
“否则,如果你不主动离开陈家,陈家那位陈夫人,怕是也撵不走你。”
陈清叹了口气:“叔父真是高估我了,我父但凡管一点家里事,我也不会这么急切离开陈家。”
他看了看顾老爷,默默说道:“叔父,一切等我见了顾小姐之后,咱们再商量,如何?”
顾老爷痛快点头,笑着说道:“好。”
“等贤侄伤势一养好,老夫立马安排你们见面。”
他感慨道:“贤侄能来顾家,虽是阴差阳错,却难保不是上天安排的缘分。”
陈清点头,然后看向顾老爷,低声道:“叔父去京城,就不打算回来了?”
“能回来当然还是要回来的。”
顾老爷沉默了片刻,继续说道:“既然已经跟你说了,那就多说一些。”
他叹气道:“我那把兄,被人构陷入狱,多半是恼了天子,朝堂争斗,凶险得很,我这一趟去,能把人搭救出来自然是好,实在不成,也要尽力把他的骨血带出京城。”
他语气坚定:“至少不能让他家里的男丁流入边军,女眷流入教坊司。”
陈清皱眉:“几年时间,难道还未尘埃落定?”
“没有。”
顾老爷默默说道:“这其中复杂得很,以后要是能回来,再与你细说。”
“这段时间,老夫已经在托人筹备身份了。”
顾老爷低头喝茶:“到时候万一我也陷在其中,不会拖累盼儿还有贤侄。
陈清摇头感慨:“叔父真是想的深远。”
顾老爷放下茶杯,微微眯了眯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向陈清,笑着说道:“这一小会儿,老夫已经同贤侄交了底了,陈家到底出了什么事,贤侄能不能说一说?”
陈清想了想,才开口说道:“母亲去后,这几年小侄身体一直不好,半年前更是大病了一场,差点死了。”
“就想着,干脆离了家,能踏实些。”
顾老爷摇头道:“那大抵是贤侄你多心了,陈家那位小夫人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
陈清笑着说道:“我父亲不在湖州府,我身体又不好,哪天要是真的不明不白的死了,谁又能说得清楚?”
顾老爷皱了皱眉头。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我家产业不小,贤侄好生经营,将来再寻个贵人相助,以后未必不能回陈家,扬眉吐气。”
陈清笑着说道:“真要扬眉吐气,也不至于用叔父家里的钱财,不过叔父放心。”
陈大公子神色平静:“小侄这人记性不错,将来有机会。”
“一定回一趟湖州府,论个清楚。”
…………
正午,顾老爷领着陈清,一起在安仁堂吃了饭,到了下午的时候,顾老爷要去巡看药材,便没有带着陈清,而是留陈清在安仁坊里,与陆掌柜学习如何经营药材生意。
陆掌柜虽然在顾老爷面前,一口一个东家,但实际上,他可以算是顾老爷的徒弟,打小就跟着顾老爷一起学着认药,采买,以及经营等等。
这就属于嫡系了,某种意义上比那些侄儿们更值得相信,要不然顾老爷也不会一直让陆掌柜,掌着顾家的生意。
陆掌柜也很清楚,眼前这个年轻人,多半就是未来的东家了,因此对陈清很是热情,不停向他介绍安仁堂里的药材,还领着陈清,认识了几个坐堂的老先生。
此时的药铺,分为两种。
一种是专卖药材,供给医馆以及私人,另外一种就是像安仁堂这样的,有坐堂的大夫,可以当场看病,当场抓药。
顾老爷本人,年轻时候就是个还不错的大夫,否则当年,也不太可能白手起家,创下这样一片家业。
甚至,顾老爷年轻时候与那位“把兄”认识,也是因为他给人家瞧好了病。
当然了,如今的安仁堂,最主要的,还是药材批发的生意,这坐堂医,只是顺带手的事情,早已经不是主业了。
在安仁堂里待了一个来时辰,陈清就觉得无甚意思了,他找到陆庆,笑着说道:“陆掌柜,我还有些事情,就先回去了,后面有什么不懂的,我再来向陆掌柜请教。”
陆庆连忙应了一声,他亲自把陈清送到了安仁堂门口,二人一前一后,刚走出药堂门口,陆掌柜一愣神,抬头看向正前方。
二人的正前方不远处,一老一小两个妇人,带着三个孩子,看起来已经等候许久了。
年纪大一些的妇人,大概五十岁左右,年轻一些的,也就二十多岁。
二人见到陈清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带着三个孩子,快步走了上来,然后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了陈清面前,四只手拉着陈清的裤脚,哭天抢地。
“陈公子,陈公子…”
那老妇人哭的伤心:“求求公子,放过我家儿子罢!我儿子在县衙,给差爷好一顿打…”
“眼瞅就活不成了…”
那少妇也哭个不停,抹眼泪道:“陈老爷,我家当家的去大院,明明是去当面给您认错,怎的就进了衙门了,怎的就进了衙门了…”
“他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等着过活,您就高抬贵手,行行好罢!”
她哭的正伤心,回头看了看三个孩子,声音又大了起来:“还不过来给陈老爷磕头,求陈老爷,把你们爹爹给放出来!”
三个孩子哪里懂得这许多,闻言都围了上来,也跪在了陈清面前,抹起了眼泪,口中不停喊着陈老爷。
孩子们的眼泪,却多半是被两个大人给吓出来的。
这些几个妇孺,哭喊声音极大,很快,就引来一堆人围观,并对着陈清,开始指指点点。
陈清皱了皱眉头,正要说话,一旁的陆掌柜稍稍靠近了一些,在他耳边低声道。
“陈公子。”
陆掌柜左右看了看,只见四周隐约有好几个顾家子弟围观,他咳嗽了一声,低声提醒。
“是顾守义的老母还有妻儿。”
第13章 少东家
安仁堂门口,围了许多人,一眼望去,至少几十号人。
顾家的买卖很大,平日里需要很多人分拣药材,挑出优劣,然后分送各家,进货送货收货,都需要人手。
此时能这么快围过来的,恐怕多数都是在安仁堂里做事的伙计,或者是这些伙计的家里人。
这里头,还有顾家人。
这么多双眼睛,眼睁睁的看着,顾守义的老母妻儿,跪在陈清身前,几乎是抱着他的腿苦苦哀求。
这样的场景,恐怕任谁一眼看去,都会下意识觉得,是陈清这个从府城来的公子哥在欺侮人。
如果陈清不应承她们的请求,再争闹下去,别的地方不说,恐怕在顾家内部,名声立刻就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