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听了众人的发言,目光坚定,大手一挥:“好!咱们就与明军这些将门家丁在野外展开决战!”
徐晨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可不相信自己这三千装备精良的火枪兵,会打不过这四五千乌合之众。
比起陈子昂他们,徐晨对大明军队有着更为明显的心理优势。在后世的记载中,明军几乎成了一个笑话,除了开国时期,明军战斗力低下已经成为互联网公认的。
什么“望风而降是上勇”,“一场战争缴获了十几颗人头的大胜”还有“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之类的说法,只要一想起明军,他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群衣衫褴褛、形如叫花子的士兵形象。面对这样的军队,他的心理优势非常大。
徐晨和王二贺六等将领都决定主动野战,陈子昂等人只能答应。
就在徐晨他们商议好主动出击的策略之后,尤世辛和李国奇率领的军队行进到距离河鱼堡十里的范围时,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
河鱼堡内,徐晨等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后的战争准备。
徐晨、陈子昂等几位读书人手持毛笔,士兵们则在他们身前依次排好队,等待着写下自己的遗书。
最开始徐晨提了这一条陈子昂等人是反对的,他们担心留下家书会让士兵想念家人,进而在战场上胆怯,影响士兵的军心士气。
但徐晨反对道:“我们也没有欺骗士兵上战场,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才上战场的,我相信他们留下家书,会更坚定他们在战场上的信念,能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而且上了战场之后,士兵的生命是交给老天爷了,这些家书也能给他们的亲人最后一点慰藉。”
就这样陈子昂等人被徐晨说服,整个河鱼堡识文认字的人,都集中起来给这些士兵写家书。
徐晨眼前士兵坚定地说道:“先生,麻烦您给俺爹娘写句话,就说俺不会做孬种,一定会把敌人挡在河鱼堡之外,绝不让他们破坏俺的家。”
徐晨微微点头,认真地说道:“好,我一定会告诉你的爹娘,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勇士。”
另一个士兵走到徐晨面前,神色略显凝重:“先生,请您告诉俺婆娘,让她照顾好俺的儿子。要是俺在这场战斗中不幸牺牲了,她可以改嫁,俺不会反对,但家里的田地一定要留给俺儿子。”
徐晨目光坚定,郑重承诺:“如果你不幸在战斗中牺牲,你就是我大同社的烈士。我在此向你保证,一定会照看好你的儿子和土地。”
这种写遗书的方式对于士兵们来说十分新奇,却丝毫没有影响军队的战斗士气。相反,每个士兵写完遗言后,都更加明晰自己为何而战,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翌日,许是受小冰河时期影响,雨水稀少,这天的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加上此时已到十一月,天气不算炎热,甚至连一丝风都没有,着实是一个适合打仗的好日子。
河鱼堡外,战鼓擂动,牛角号声震耳欲聋。南北两个方向的军队正一步一步缓缓靠近。四周弥漫着浓烈的杀气,气氛紧张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双方只有两三里距离的时候,两支军队不约而同开始展开队形,由纵列变成横列。
明军这边,5000人排成了六个方阵。最前方是三个千人方阵,如同三把利刃直指前方;后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方阵负责护卫;位于后方位置的,则是尤世辛和李国奇率领的骑兵。远远望去,整个军阵形状有点像倒置的巨型金字塔。
然而,方阵中的明军士兵却状况不佳。他们排列的长枪方阵稀稀拉拉,极不整齐。士兵们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袄子,看上去毫无纪律可言,宛如一群散兵游勇。
反观大同社的护卫队,他们排成了五个小方阵,按照前三后二的顺序严整排列。孙可望率领的 500骑兵则在方阵的另一侧随时待命,犹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时刻准备出击。
护卫队的方阵密集且整齐,士兵们肩扛长枪,身上穿着棉甲和鱼鳞甲,行动整齐划一,宛如一堵坚固的城墙向前推进。他们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力,战斗力,让尤世辛和李国奇都不禁为之震惊。
尤世辛苦笑着摇头道:“俺们兄弟这次怕是撞上硬石头了。”
行进的这么整齐,显然敌人有一个练兵的名将,尤其是那装备,3000条火枪,每个人都有一身铠甲棉甲,整支军队看上去就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
反而是他们,军户穿的破破烂烂像乞丐,看上去就像乌合之众。
同时他们内心也疑惑,这徐晨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训练出3000装备精良的家丁,3000人听上去虽然不多,但整个九边没有一个将门能养得起这3000人。
上一个能养这么多兵的总兵还是李成梁,但他是靠着整个辽镇的资源才养得起3000精锐的家丁。他们榆林卫总兵杜文焕也不过只养了这起800家丁。
大同社何德何能,占据的也不过是米脂一个贫困的小县,人口四五万,每年收粮几千石,徐晨是怎么可能养得起3000甲士的?这种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了,大同社哪来这么庞大的财力?
李国奇强压着内心的惶恐,故作镇定地说:“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想撤也撤不了啦,只盼着对面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说罢,李国奇大声吼道:“前进!”
明军的军阵缓缓向前移动,可每走五六十步,方阵就不得不停下来。因为此时军阵已经混乱不堪,军官们不得不重新整顿军容,等待那些掉队的士兵跟上队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护卫队的六个方阵行进得十分整齐,护卫队每队都有鼓手,大家都走在鼓点上,所以队列一口气走了 200多步,军阵都没有丝毫混乱,也无需停下来整顿。
这一幕让尤世辛和李国奇的脸色愈发凝重。他们心中不禁泛起疑惑:这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正规军,谁又是杂牌军?对面不仅武器装备精良,而且组织纪律性远远超过他们。
此时此刻,他们终于有些理解,为何赵保国当初会在与大同社的交锋中一战即败。徐晨领导下的大同社,确实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
震天的战鼓依旧在持续敲响,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当两军行进到接近三百步的位置时,大军同时停止前进,开始做战前的最后一次准备。
“咚咚咚……”战鼓如雷,沉闷的声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徐晨目光坚定,大声下达命令:“填装火药!”
徐城的命令迅速被传达到个营当中,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护卫队一营长田见秀大叫道:“所有人填装火药。”
而后他从自己的腰包中掏出一粒白色颗粒,这是已经颗粒化好的火药,用白纸包裹的,每颗火药都有着标准的重量——一分。只见他用牙齿熟练地剥开外层的纸壳,将火药小心翼翼地填装到枪管当中。随后,又拿出一粒铅弹,缓缓塞进枪管,接着用铁条用力压实。做完这些,士兵们打开扳机,再取出一些火药,轻轻放进药槽当中。
而护卫队的火炮营推着火炮来到了战争的最前方,4门火炮是铸铁炮,重800斤,能发射4斤重的弹丸,射程100步到200步之间,这火炮质量之差,射程之近,超出了徐晨的想象,但这已经是大铁锤能做的极限了,毕竟他以前只打过刀枪剑戟,火器也只打过火枪,现在要他铸造火炮的确需要一些技术积累。
毕竟制造火炮工艺的难度非常高,一门火炮从铸模具,等模具阴干才能真正浇筑,一门需要花费一个月时间。
火炮的重量越大,口径越大,威力自然越大,但铸造的难度也是成倍增加,大铁锤也做了两门2000斤的炮,但都失败了。
在这个时代,西方火炮铸造的工艺已经超过了大明了。那些能射一两里的大将军炮都是大明从葡萄牙人手中学来的。
徐晨现在倒是交给了大铁锤热处理的工艺,这能铸造口径更大的火炮,同时他也让大铁锤制造更大的石墨坩锅,为做钢炮准备工艺,当然此时只能勉强用这种小炮了。
“河鱼堡一营,准备完成!”
“河鱼堡二营,准备完成!”
“火炮营,准备完成!”
各营的传令兵纷纷跑到徐晨面前,大声汇报命令执行情况。
徐晨高高举起手臂,大吼一声:“擂鼓,全军前进!”
“咚咚咚……”牛皮大鼓被敲打得震天响,那震撼人心的鼓点仿佛是战斗的号角。护卫队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精准地踩在鼓点上,缓缓向前推进。五个方阵宛如五个会移动的坚固堡垒,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一点点朝着明军阵营压去。
“砰砰砰!”
“咻咻咻!”
当护卫队成员行进到距离明军 100步的位置时,明军士兵再也无法忍受这压抑到极致的气氛,终于率先开火,弓箭也射了出去。
然而,他们的鸟枪射程有限,根本无法触及到护卫队的士兵。不仅如此,还有两个倒霉的士兵,他们的鸟枪竟然直接炸膛,场面一片混乱,弓箭也是有气无力,居然没有一直射进护卫队军阵当中。
“废物!”尤世辛不甘心,紧接着命令手下,抬出了三门虎尊炮,原本他们对这三门火炮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借此扭转局势。
“轰轰轰!”三声巨响,如同晴天霹雳。可没想到,这三门虎尊炮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反而直接炸膛。火炮周围的明军士兵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凄惨的哀嚎声响彻战场。
李国奇摇头道:“我就说过不能相信这些火器,这就是一些废物。”
“轰轰轰!”几乎与此同时,护卫队的火炮营毫不示弱,4门火炮齐声轰鸣。
“砰砰砰!”紧随其后的,是十门飞雷炮发出的怒吼。
火炮发射出的实心弹丸,如出膛的猛兽,在战场上直接打出了四条深深的轨迹。几十个明军士兵瞬间被砸倒在地,当场死亡,如此惨烈的场景让明军士兵的士气一落千丈。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落下 10枚开花弹。这些开花弹精准地砸在了明军军阵的中心位置。
“砰砰砰!”又是一阵剧烈的爆炸,又有几十名明军士兵被砸伤砸死。战场上顿时一片鬼哭狼嚎,哀鸿遍野。
看到这一幕,明军的三个千人方阵士气彻底崩溃,纷纷不顾一切地向后方逃窜。
“哦哦哦!”护卫队成员看到敌人这般狼狈,不禁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尤世辛见状,脸色大变,惊叫道:“不好!敌人火炮的威力太过强大,军户们要冲乱我们的军阵!尤富,你带 100人马,赶紧把他们驱赶向敌人!命令后方的两个军阵,全速突击!”
李国奇也迅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200名家丁手持马刀,毫不留情地砍向那些逃跑的军户,转眼间就有十几个军户倒在血泊之中。这血腥的一幕,终于震慑住了那些想要逃跑的军户。
“再敢向后逃跑者,死!全军给我往前冲锋!冲过敌人火炮的射程,我们就有胜算!”
在这些家丁的逼迫下,明军军户们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再次朝着护卫队的军阵冲去。
明军就这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然而护卫队的队员们却没有丝毫慌乱。他们双手稳稳地扶着长枪,队列排列得密密麻麻,如同一堵坚不可摧的人墙。一支支长枪寒光闪闪,直指对面的敌人。
100步、50步……护卫队依旧没有开火。
当明军终于冲到距离护卫队 30步的位置时,徐晨一声令下:“开火!”
“砰砰砰!”火枪的声音连绵不绝。
一颗颗铅弹如雨点般射向明军士兵,刹那间,明军士兵被打得血肉横飞。凄惨的哀嚎声、绝望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战场。
这一轮射击,让四五百名明军士兵伤亡惨重。此刻,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些士兵逃命的脚步。
本来有福等人看到护卫队打完一轮枪,企图趁机冲过去冲破护卫队的军阵。可他们的骑兵被自己慌乱逃窜的军户挡住了去路,根本无法发起有效的冲锋。
有福气得满脸通红,挥舞着马刀,对着那些冲向自己的军户怒吼道:“你们这些胆小鬼,往边上跑!”
好不容易,他们眼前终于没有了那些拼命逃命的军户。
尤富高举马刀,指向护卫队方向,大声喊道:“全军冲锋!”
200名骑兵如一阵狂风般冲向护卫队的军阵。
杨秀头对高天磊道:“瞄准那些军户头目打。”
徐晨把100只有膛线的燧发枪交给了护卫队当中枪法最好的100个人,把他们当狙击手来培养,这些人也不负众望,在100步的位置能做到枪枪上靶。
高天磊道:“某早就想打死这些人。”
他把火枪瞄准了李国奇家丁当中的头目。
“碰!”头目顿时胸口炸出一个血洞倒下了战马,这引起了前方家丁的恐慌,还是尤福整合他们,这些家丁才勉强稳定下来,再次向着护卫队的方向冲锋!
杨秀头兴奋道:“记你一功。”
而其他护卫队士兵们,迅速再次拿出一颗弹药,熟练地塞进枪管,将铅弹用力压进去,接着用铁条紧紧压实,又在药窝里装上引燃的火药。
当这些骑兵快速冲到眼前时,护卫队士兵们虽然心中有些慌张,但一年多的严格训练已经让他们形成了条件反射。他们依旧按照训练的要求,稳稳地用长枪对准敌人,然后果断地扣动扳机。
“砰砰砰!”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200名骑兵,每个人都被十几支长枪指着,此时他们与护卫队的距离在 30步到 50步之间,在这个距离上,火枪的精度达到了五成。
随着枪声响起,明军家丁的战马嘶鸣,士兵惨叫连连。转眼间,200名家丁倒下了一大半。
徐晨看到这决定性的一幕,兴奋地大吼道:“全军冲锋!骑兵营追击敌人!”
“杀!”田建秀一把刺刀狠狠的刺中一个骑在战马上的家丁,刺刀一拔,家丁身上的血止不住的流,瞬间摔落下马。
护卫队其他成员也如猛虎下山端着刺刀,狠狠地刺向那些残余的家丁。明军家丁们面对十几支刺刀的围攻,毫无反抗之力,很快便被一一刺死,战场上流满了这些家丁的血液。
尤世辛和李国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精锐家丁就这样被敌人消灭殆尽,又看到护卫队如此勇猛凶悍,吓得脸色惨白,当即拍马向后方逃窜。他们身边的家丁见状,也纷纷跟着一起往后跑。
而战场上残存的军户们,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向着护卫队成员举起了双手。
“将军,不要杀我们,我们愿意投降!”
冲在最前方的孙可旺满脸怒容,大声喝道:“要投降到两边去!别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可没时间接受你们的投降!”
这时,张献忠带着十几个人快步赶来,大声喊道:“来来来,各位兄弟,我是河鱼堡的张献忠,要投降的到我这儿来!”
张献忠的大名他们当然听说过,甚至有不少人见过他,看到他过来这些军户就知道自己人来了,对保住自己小命有了几分信心,人也轻松起来,开始按照张献忠的命令,在道路两旁集合。
陈子昂等人目睹这戏剧性的一幕,满脸惊讶:“这就胜利了?”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仅打了两轮火枪,曾经看似强大的明军就如此不堪一击,败得如此彻底。
“大明朝廷的军队,不应该如此孱弱啊。”陈子昂喃喃自语,即便明军是他的敌人,但他做一个明人有二十几年,还是很难接受明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徐晨看着战场上的胜利景象,微笑着解释道:“从这场战斗的结果来看,我们护卫队的战斗力,明显在明军家丁之上。而那些军户,几乎算不上真正的战斗人员。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实际上只有那 400名家丁而已。咱们有 3000战斗人员,兵力优势接近敌人的 10倍。如此顺利地取得胜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徐晨笑道:“自然应该乘胜追击,攻占归德堡,响水堡。”
第115章 ,战后总结与草台班子的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