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41节

  就在这时,吴亚军突然激动地指着不远处扬起的滚滚烟尘,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快看,咱们的援军来了!”

  援军抵达徐晨所在之处后,护卫队成员纷纷找地方开始休整。而贺老六、王二、朱治、周晓珊几人则径直走向徐晨。贺老六一脸严肃,开门见山地说道:“社长,此次来犯的敌人已经查明了,是河鱼堡的守备赵宝国,他是受米脂的一些大户雇佣,专门来对付咱们的。”

  徐晨听闻,不禁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问道:“赵宝国竟敢私自调兵?这可不是小事!”在他的认知里,这种行为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也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更何况是在等级森严的大明封建时代。

  贺老六无奈地叹了口气,神色淡然道:“社长,这在边军当中已经是由来已久的老传统了。朝廷常年拖欠军饷,边军将士们也要生活吃饭啊。他们大多只会舞刀弄枪,没别的谋生手段,所以很多人就想出一些歪点子,像去大漠披上羊皮袄假装胡人,靠打劫过往商队来赚钱。这次赵宝国受雇来对付咱们,也不过是他们为了生计而采取的一种极端手段罢了。”

  徐晨听后,心中感慨万千,大明的军人都这么玩的吗?

  不过想到这是明末,又觉得这非常合理。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以及那让人看了血压飙升的南明史,各种奇葩之事层出不穷。

  在这样混乱的大环境下,出现赵宝国这种私自调兵的荒唐事,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毕竟,他在现代也曾目睹过一个庞大帝国走向衰落时,那种乱象丛生的景象。

第99章 ,一触即溃

  话说那徐晨一行人准备阻击赵宝国他们。赵宝国这边,也发觉了徐晨他们这支队伍。彼时,双方相隔不过三里之地。

  眼见此状,那赵保国当即便下令麾下士兵暂停行军,就在原地休整待命。

  早在半日之前,便不断有探马鬼鬼祟祟地窥探他的军队行踪。他曾命自家家丁前去捕杀这些探马,怎奈竟让他们给逃脱了。

  这一番变故,让赵保国心中警铃大作,隐隐觉着此次面对的敌人,恐非寻常乌合之众可比。他本以为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如今看来,其中怕是暗藏玄机,这5000两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当下,他赶忙派出军中精锐“夜不收”,前往对面一探究竟。

  不多时,那“夜不收”回报:“将军,对面山坡上约莫有千五百人。其中大部分乃是手持农具的农夫,不过,也有数百人手持火枪,似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赵保国听闻,心中不悦,当即追问道:“究竟有多少人持有火器?”

  那明军“夜不收”略作思索,语气笃定道:“回将军,约摸四五百人。”

  赵保国眉头紧皱,沉声道:“再去探!”

  说罢,他转头看向贺人俊,满脸的不满:“贺兄,你可未曾告知本将,这大同社竟有四五百手持火枪的军队!”

  贺人俊赶忙解释道:“赵守备,米脂这地界,哪来的什么四五百火枪兵。那不过是徐晨圈养的家丁罢了。且这些火枪家丁训练时日,最多不超过一年,能有多大能耐?”

  言罢,他又指着那些手持农具的村民,轻蔑道:“守备大人,难道您还会忌惮这些乌合之众不成?”

  赵保国面色阴沉,哼道:“四五百支火枪齐发,那造成的伤亡可不容小觑。本将可舍不得让自家家丁在此折损。”

  要知道,对赵保国而言,家丁乃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损失一个,他都心疼得如同割肉一般。更何况,火枪这等利器,威力极大,管你是披甲还是无甲,在它面前,差距着实不大。

  他与贺人俊之间,不过是一桩价值5000银子的交易。买的不过是那些农奴兵去卖命罢了,可绝不是让自家家丁去白白送死。

  封建时代,历代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向来极为严苛,大明朝亦是如此。然而,大明朝与其他王朝相比,却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大明朝啊,堪称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王朝。朝堂之上的阁老们,即便深知当兵的不易,可国库空虚,没钱啊,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士兵们忍饥挨饿。

  与此同时,大明内部腐败之风盛行,已然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就说那发粮饷一事,从户部到兵部,层层克扣;兵部到总兵,又要雁过拔毛;总兵到参将,依旧不放过一丝一毫。如此下来,最后落到底层小兵手中的钱,能有个三成,那都算是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了。

  内部腐败不堪,可大明王朝面临的军事压力却丝毫不减。开国之时,明军四面出击,倒也威风凛凛。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便只能闭关自守。即便如此,大漠的蒙古人依旧屡屡犯边,甚至好几次都杀到了北京城下。

  尤其是那九边之地,军事压力异常沉重。这也逼得基层的武将们,不得不保留一定的军事力量,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事。

  上头拨下来的钱本就不够,可仗又不能不打。无奈之下,这些武将们经过一番摸索实践,最终发展出了家丁制度。反正钱不够,那就把有限的银子都集中起来,用来豢养家丁。

  至于其他九成的士兵,便当作农奴兵使唤。打仗之时,家丁作为主力冲锋陷阵;若有幸得胜,这些农奴兵便去打扫战场;一旦战败,那这些农奴兵便充当靶子,吸引敌人的火力,而家丁们则趁机骑马逃离战场。

  只要家丁队伍不遭受损失,自家的根基便还在。再招募一批农奴兵,稍加训练,战斗力很快便能恢复如初,而且还可以趁机向朝廷要抚恤,可谓是一举多得。

  靠着这套战术,那些装备精良的有甲家丁,对付无甲的蒙古人,倒也能打得难解难分。

  钱也赚了,九边的防线好歹也能守住。在大明官员们看来,这也算是花小钱办大事了。

  可这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九边之地全面军阀化。朝廷账面上看似有不少军队,可实际上大多是毫无战斗力的农奴兵。而那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家丁,都牢牢掌握在将门世家手中。

  这其中,军阀化最为严重的当属辽镇。想那李家巅峰之时,圈养了3000家丁,这便是辽镇的主力。可当这些家丁被消灭殆尽之后,拥有十几万军队的辽镇,也不过是徒有其表,名存实亡罢了,被努尔哈赤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贺人俊想到大同社那庞大的产业咬牙道:“赵兄,你若有一个家丁折损,我给你补200两银子;若有受伤的,我给你补100两。”

  赵宝国听闻,微微一惊,道:“贺兄这本钱下得可真不小啊。看来那徐晨把贺兄得罪得不轻啊。”

  贺人俊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怨毒:“某的族弟贺彪,就死在了大同社手中。那徐晨还带着一帮刁民,将我贺家的脸面踩在脚下肆意践踏。若不将徐晨斩杀,我贺家还有何颜面在米脂立足!”

  赵宝国哈哈一笑,道:“好!就这么说定了。为兄必定竭尽全力,将徐晨的人头双手奉上。”

  且说明军军阵之中。

  张献忠手持牛皮袋,仰头喝了一口水,而后递给旁边的士兵。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小声叮嘱道:“兄弟们,等会儿可得悠着点。莫要冲得太靠前了,倘若有个风吹草动,听我号令,赶紧撤。就那一两银子的赏钱,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呢,犯不着把咱们兄弟的命搭进去。”

  张献忠乃是河鱼堡的小旗官,家中尚有30亩薄田,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家资。他为人豪爽仗义,时常请同旗的兄弟们相聚吃喝,对外也总是为自家小弟出头,故而在当地颇具威望,周围的士兵都对他极为信服,愿意听从他的吩咐。

  这时,艾进忠不以为然道:“大哥,对面不过是一群农夫罢了,用得着这般紧张吗?”

  张献忠白了他一眼,低声道:“你懂什么!若真是一群普通农夫,怎会有探马在咱们周围窥探,就连将军的家丁都拿他们没办法。”

  顿了顿,他又小声说道:“对面可是大同社的徐晨。此人来米脂不过两年,便弄出了上万人的抗旱会,把米脂的那些大族整治得服服帖帖,大气都不敢出。

  去年,他一声令下,让那些大族降租,他们竟真的乖乖照做。这等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简直就是戏文里说的那种乱世枭雄。这种人,岂是好对付的?咱们可别钱没赚到,反倒把自家性命给搭进去了。”

  几个小弟纷纷点头认可了张献忠的话。

  “嘟嘟嘟!”牛角号雄浑的声响划破长空,赵宝国率领上百家丁整齐出列,后方900多农奴兵缓慢的跟在赵宝国他们身后。

  同时大同社的军阵之中,护卫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坚定地踏上战场。

  徐晨振臂高呼:“身后,便是我们的家园!我等当拼死保卫,歼灭眼前之敌!”

  “保卫家园,歼灭敌人!”众人齐声呐喊,声浪滚滚,响彻天地。

  此前,徐晨等人已精心商讨好战术。五百护卫队作为前锋,率先迎击敌人;上千农户手持农具,在后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支援,众人决心与敌人展开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骑兵小队则看情况出动,如果他们胜利了,骑兵追击敌人,要是他们战败了,骑兵小队则负责接应护卫队的溃兵,阻击敌人。

  据贺老六提供的情报,敌方虽有千余人马,但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不过是那百十号家丁。只要成功击溃这些家丁,后续的士兵必然不战自溃。

  起初,面对己方一千人与敌方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对比,徐晨心中难免担忧己方战斗力不足。

  然而,经贺老六详细解说,他知晓对面看似人多势众,实则外强中干。己方虽说是临时拼凑的队伍,但对方也并无多少过人之处。

  五百护卫队对阵敌方一百家丁,徐晨坚信,手中的燧发枪定能让敌人见识厉害。

  战场所在的米脂,地势极为特殊。这是一条狭长的谷地,无定河从中蜿蜒穿过。骑兵在此能够迂回的空间极为有限,敌方骑兵越是集中,护卫队火力强大的优势便越能充分发挥。

  护卫队所使用的燧发枪,皆依照徐晨的要求进行改良。大铁锤不惜花费重金,为火枪装上了刺刀。为解决刺刀卡口的难题,徐晨投入数百两银子进行研发。最终,这小小的卡口成本便高达一两多,使得火枪成本提升了三分之一。但这笔投入极为值得,因为它成功解决了火枪兵近程进攻的棘手问题,大大增强了护卫队的战斗力。

  护卫队的举动让赵宝国心中大喜,敌人在山坡上,本会减缓骑兵的冲击力,却没想到这群人连一点兵法都不懂,竟主动下山,这可方便他的骑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了。

  双方就这样缓缓靠近,当两支军队的前锋相距只有一里左右的时候,赵宝国高高拔出自己的战刀,指向徐晨的方向,声如洪钟般大吼道:“众儿郎,随我杀过去,取那贼寇性命!”

  上百骑兵开始缓缓加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护卫队的方向。

  徐晨神色镇定,大声喝道:“护卫队,听我令,举枪,预备迎敌!”

  500人排着三列密密麻麻的阵型,为了提升火枪的密度,士兵排列得非常紧凑,基本上是肩并肩,人挨人。如此紧密的阵型,在射击时能形成密集的火力网,最大范围地发挥战斗力。

  “轰轰轰!”赵宝国带着上百余人,百马奔腾,气势如龙,很快就靠近护卫队200步的位置。

  在这个距离,一般的乌合之众早已开始害怕惶恐,乃至于溃散。可赵宝国却有点惊讶,对面依旧排列整齐,一杆杆火枪对着他们,刺刀凛冽的寒光让他感到巨大的危险。

  “火炮上前!”

  十门飞雷炮迅速被摆在军阵前面。

  “开炮!”

  “砰砰砰!”10个炸药包被投送到对面。

  “轰轰轰!”炸药包猛烈爆炸,赵宝国的家丁被炸得人仰马翻,惨叫连连。赵宝国睚眦欲裂,心中又惊又怒,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伙人竟有如此厉害的火器,自己精心训练的精锐家丁瞬间就折损了不少,队伍也陷入一片混乱。当即就有十几骑失去战斗力。

  射完这一轮飞雷炮之后,炮兵小队迅速扛着飞雷炮离开阵地前方。

  赵宝国看到这幕,心中虽愤怒不已,但此时他已经不能后退了,只能大喊:“都给老子加快速度,冲上去!”继续加快冲锋的速度。很快,赵宝国等人越过了100步的距离。到了这个距离,赵宝国等人全部拿出弓箭。

  “咻咻咻!”

  几十支弓箭射向护卫队,当即有5个倒霉蛋中箭倒地。

  徐晨当即命令后方的村民把这些受伤的士兵架走。后方护卫队成员补全这个空缺,继续端着枪指着明军。

  双方继续靠近,赵宝国甚至能看清楚对面士兵紧张的脸色。一般情况下,火枪手会在这个距离开火,当然命中率却非常低,10枪能中一枪都是老天保佑。但是对面的士兵像被定住了一般,居然没有一杆枪开火,这让赵宝国内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了。

  面对敌人不到百步的距离,在射了一轮弓箭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如此镇定,500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开枪,这哪里是乌合之众,分明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这次自己真被贺人俊推到坑里了,难怪他会如此大方地开出了200两银子一条人命的价格。

  “加速!”但现在箭在弦上,他也只能闷着头继续往前冲。

  “轰轰轰!”战马的轰鸣声响彻天空,连地面都开始颤动了。

  徐晨也异常紧张,但此时反而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当中了,对面明明在加速,但他眼中敌人的骑兵却开始变得缓慢起来了,他甚至能精确地计算骑兵的距离。他不禁回想起这一年多来,为了让护卫队成员在敌人处于三十步的时候还处于镇定,骑兵小队马都跑坏了6匹,就是为了这一刻。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开火!”徐晨一声令下。

  “砰砰砰”护卫队成员经过了一年多训练,已经对命令形成条件反射了。

  他们得到徐晨的命令之后,500支火枪几乎同时开火。

  烟尘掩盖了徐晨他们的视线,但他们能听到战场上敌人士兵的哀嚎,战马的嘶鸣。

  燧发枪本来精度就高,徐晨还放到30步的距离,这一轮射击让赵宝国再次损失了五十骑兵,直接打崩了他的家丁。

  赵保国非常幸运,没被火枪打中。但意识到情况不妙的他,当即拍马转身向后逃命。

  “全军追击!”胜利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到徐晨,乃至于护卫队成员都没想到,只一轮进攻他们就胜利了。徐晨稍作镇定,立刻喊道:“骑兵小队从两翼包抄,防止贼寇逃窜,护卫队和抗旱会的村民紧紧跟上,莫要让一个贼寇跑掉!”

  “杀!”护卫队、抗旱会的村民、骑兵小队纷纷加入追击的行列当中。

第100章 ,乘胜追击

  张献忠和几个平日里关系要好的士兵,慌慌张张地朝着河鱼堡方向奔逃。在这种逃命的事情上,张献忠他们可谓是经验十足。

  自战事开始,他们就故意落在队伍的最后面。当看到赵宝国带领的队伍被护卫队打得溃不成军之后,张献忠当机立断,一挥手,招呼着兄弟们撒腿就跑。

  为了能跑得更快更轻便,他们把身上能丢弃的东西都扔了个精光,到最后手上就只握着一支长矛。就这般,他们成了这场逃亡中速度第二快的团体。

  当然这速度第一的,自然是赵宝国和他那些家丁们。人家骑着马,四条腿跑起来可比两条腿快多了,张献忠他们就算再能跑,又哪里跑得过这些骑着马的家伙。

  一行人没命地狂奔,个个都跑得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张献忠一边跑,眼睛还不停地四处张望,神情看似慌乱,却又透着一股冷静,时刻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他瞥到后方那些被护卫队渐渐包围的袍泽,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庆幸。在他看来,正是有这些人的牵制,才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逃跑时间,跑得更远一些。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死道友不死贫道。

  跑着跑着,刘祥已经累得不行,气喘吁吁地喊道:“大哥……我实在跑不动了,感觉……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刘祥本就体质弱些,这一路的狂奔对他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

  “现在还在抗旱会的地盘,绝对不能停!来,进忠,搭把手!”张献忠一边急切地喊着,一边伸手去接刘祥的长枪,直接将其丢到一旁。而后,他和艾进忠两人,一左一右紧紧拉住刘祥的手,试图带着他继续往前跑。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怒吼如炸雷般响起:“哪里逃!”

  这吼声瞬间打破了张献忠他们逃命的幻想。只见前方不知何时涌出了上千人,将他们团团包围。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艾进忠等人吓得呆立当场,动弹不得。

  原来,这些人都是屯垦营的青壮。此前,陈子昂骑马赶到屯垦营,向众人通报了有人企图谋害徐晨的消息。屯垦营的三千青壮听闻后,个个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他们二话不说,纷纷抄起身边的农具,在陈子昂的带领下,火急火燎地赶赴战场。

  只是谁都没想到,河鱼堡的士兵如此不堪一击,整场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宣告结束。陈子昂他们赶到的时候,正好赶上打扫战场。

  张献忠见此情景,脑子一转,当机立断,马上扔掉手中的长枪,高声喊道:“各位大哥,俺们投降,快,都把长枪丢了!”

  其他几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效仿,赶紧把手中的长枪扔到地上。

  带队的陈子昂面色冷峻,目光如电,冷冷地命令道:“把他们全部绑起来!”

首节 上一节 41/2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