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投靠我们义军,你们过来了就能分到50亩土地,这可是50亩啊,值上百两银子,你们靠打仗要打多少场,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宋献策的这波舆论宣传攻势还真有点效果,听到这话的明军士兵一股委屈的心情涌上心头,明军军阵开始嘈杂起来了。
因为现实的情况比宋献策预计的还要魔幻,他们不要说军饷,就那七扣八扣,剩下几百文钱都没得到。
今年4月开始,北方各地都向大明朝廷报告旱灾,这波旱灾猛烈的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山西,河南,山东都受到了旱灾的影响,可以说整个北方无处不旱,大明朝廷本就不怎么健康的财政直接崩溃了。
受此影响,刘良佐的士兵已经有三个月了没有得到军饷了。
那为什么这支军队没有崩溃,因为大明的军队是天下少有能自给自足的军队,只要他们还在打仗,那就不怕没有战利品,庐江,六安一带也算是比较富裕之地,兵过如剃的过一遍,砍死自家的百姓,他们也能养活自己。
但自己拿归自己拿,朝廷三个月不给他们俸禄,这些士兵还是很气愤的。
刘良佐听到这话勃然大怒道:“竟然还敢在这里蛊惑人心。传我命令,命令石磊部,鲁平部即刻进攻敌军!”
传令兵得令,迅速将命令传达给石磊和鲁平两部。
二人得到命令之后,5000多人开始缓慢的往前进进攻。
宋献策这些人看到明军动了,撒腿就往自己这方跑。
“咚咚咚!”激烈的战鼓响彻天空,五千多名明军军户,在这激昂的战鼓声当中,如潮水般朝着罗汝才的军阵涌去。
“前进!”罗汝才也下命令道。
义经的三个方阵缓慢蠕动,下山虎九纹龙需要不断的呵斥,才能控制这支军队往前进。
就这三里的距离,两支军队边准备边走,硬生生的走了一炷香时间,才把距离缩短到不到100步。
到这里已经差不多进入明军火枪的射程范围内了,明军的士兵一个个端起火枪,对着对面的义军士兵。
“开火!”石磊两人命令道。
“砰砰砰!”几千支火枪,稀稀拉拉的开火,一阵硝烟弥漫。
义军一方大量的士兵被火枪击中倒在战场,虽然在这个位置上,火枪的威力已经大幅度减少,但那是在铁甲护卫的情况下,用肉身硬抗子弹,哪怕是100步那也扛不住,只有那些躲在盾牌下的士兵,才活了下来。
明军开完火枪之后,罗汝才大喜下命令道:“加快行进的步伐,快快!”
只可惜他虽然下达了命令,但他3万的大军前进的步伐依旧不快,尤其是在前面做炮灰的士兵,看到自己同伴惨死,一个个都有点畏惧不前,还是在那些火枪兵的刺刀下,他们只能无奈的缓慢前进。
而对面明军的士兵,这极其忙碌,用通条清理枪管里的残渣,重新倒入火药,弹丸,压实,在火药锅里再倒入引燃的火药,等这些步骤全部做完之后。
对面的义军士兵已经前进到他们不足70步的地方了。
“砰砰砰!”又是一阵断断续续的火枪声。
到这个距离,义军士兵手中的木盾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明军的子弹可以直接射穿了木盾,打在木盾身后的士兵身上。
这次又倒下了上千义军士兵,受伤后在地上痛苦地哀嚎,那些活着的士兵终于发现了这不是在打仗,这就是让他们在送死。
他们想止步不前,但后方的义军士兵却不答应,一个个用刺刀顶着他们的后背。罗汝才大吼道:“就剩下40步的距离,你们再走40步,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不要逼我们在这里杀了你们,现在你们往后必死无疑,往前还能有一条生路,还有50亩土地,不,现在是100亩,冲,往前冲,冲的越快,你们活下来的概率就越大。”
“啊!”终于有一些义军士兵崩溃了,他们发了疯似的王明军的阵型冲过去,其他人跟着继续往前冲。
而对面明军看到越来越近的义军这是有点慌张了,手上装火药的动作越来越快,但越快就越容易出错。
“砰砰砰!”这次来得及开枪的只有一小半,大部分是忙里出错,还有一些士兵甚至炸伤了自己。
但因为义军士兵已经冲到了30步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火枪的命中率超过了一半。这次倒下的士兵更多,前方的炮灰士兵直接崩溃。
这个时候他们再也不管罗汝才,什么50亩土地,100亩土地,他们现在只想逃离这个修罗战场。
而此时罗汝才却不管他们了,他的火枪兵终于走到明军的30步了。
在清理火枪的明军本来还在高兴,敌人已经崩溃了,但等这些士兵逃光之后,他们却惊愕的发现,在他们前方30步的位置上,有5000支黑洞洞的火枪口指着他们。
“砰砰砰!”5000支火枪开火的频率并不集中,有点像一大挂鞭炮,从最开始的稀稀拉拉,到中间密集的爆炸,最后又变得稀拉起来。
但不整齐归不整齐,30步这距离开,直接撂倒了明军2000多士兵,血流成河的战场景象,直接让明军前锋崩溃,这些士兵丢盔弃甲,直接向后方逃命。
罗汝才大喜道:“全军冲锋,歼灭刘良佐部。”
明军前锋崩溃,让义军士兵士气大振,3万多的士兵直接冲杀向明军阵地,
“不许逃,都给我向前冲,对面不过是一群乌合之,冲过去,大家就可以击败那群叛军。谁敢往后逃,杀无赦!”刘良佐指挥者一百多家丁,手持寒光闪闪的战刀,不断的杀着那些逃跑的士兵。想要重新驱赶他们上战场。
但士兵转手拿火枪对着他就是一喷子。好在刘良佐的家丁反应迅速,把他扑下了战马,让他躲过了一劫。
刘良佐本还想控制军队,但此时为时已晚,这支军队已经断了两三个月,早就沦为土匪氏的抢劫军队,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有一定的战斗力,
但现在无利可图不说,还有可能送掉性命,他们自然不肯为拖欠自己军饷的大明王朝战斗了。
当即转身逃跑,这个时候哪怕是自家的主将想要阻止自己活命,他们也会毫不留情的给他一喷子。
刘良佐无奈道:“贼寇太没人性,居然驱赶流民来送死消耗我军的火药。”但此时他也只能在家庭的裹挟下逃命了。
罗汝才在击败刘良佐部之后,乘胜追击,不给刘良佐机会集结起来,12000名明军士兵,被他俘虏4000余,而后他带着这些士兵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凤阳城。
7月 26日,罗汝才带领三万义军攻破凤阳府,天下震动。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8月 2日,紫禁城,太庙
凤阳府被攻破,大明王朝的中都被贼寇攻占,朱家的祖陵之地都没保住,这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崇祯再次下了罪己诏书,而后自己一个人在太庙静思己过。
在太庙的崇祯的确也是悔恨无比,他是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前他还在畅想着,自己的新军力挽狂澜,他能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流芳百世。
但天下的局势却会转变的如此之快,自己因为受到了祖大寿这些奸臣的蛊惑,要去大凌河修什么城池,而后又派4万新军,去救援祖大寿,最开始还是捷报频传,贺涵领着新军三战三捷,杀伤了近4000女真人,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
但之后消息就断了,朝廷派使者去辽东,得到的回复却是贺涵的新军被女真人包围,消息传不出来,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得到新军的消息。
4万新军陷在辽东,北方又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旱灾,7月开始又爆发蝗灾,现在他每天看奏折,一大半都是要求朝廷赈济,另一小半地方发生民变,请求朝廷镇压的奏折。
但现在朝廷哪里有钱,更不要说还要赈济整个北方,这场旱灾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大明朝廷的处理能力了。
崇祯这样熬了三个月,每日都是十几个,几十个这样的坏消息,年纪轻轻的就开始长白头发,整个人苍老了10岁。
看着大明历代皇帝的牌位,崇祯不断的在内心复盘,要是当初自己听了贺涵的话,让贺涵带着新军去抄盐商的家,朝廷就有3000万两银子了,有这么多钱,北方也能得到救助,就不会有这么多民变,更不会让罗汝才这样的贼寇攻入中都了。
没了新军,那些奸臣也猖狂了起来了,上要交朝廷的税负也不愿意上交了,现在朝廷的局势前所未有的恶劣,国库无钱粮,中原又到处都是贼寇,还有大同贼寇在关中虎视眈眈,随时杀入中原。眼前的局势居然比他崇祯三年更加难熬。
崇祯越复盘越觉得自己一招踏错满盘皆输。在整个大明的局势都失控了,六部的尚书和阁老们在眼前这个危机的时刻,不想着如何为朝廷平定乱局,反而明里暗里要求朕,允许他们组建资政院,好让他们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
“群臣皆该死!”想到这些结党营私的大臣崇祯恶狠狠道。
而后他又羡慕徐晨这个大同贼寇了,关中也闹旱灾,蝗灾了,但徐晨这个贼子,现在关中募集了500多万两银子,用来救助灾民,后面据说又弄出来1000万两债券据说是用来购买蝗虫。
这些用途虽然让他奇怪,但他是真羡慕徐晨有钱,对方明明只占据一个行省,也遭受了天灾,但却能那么有钱,轻轻松松就能弄到1500万两银子。而他身为大明之主,掌握着整个天下,国库当中却是空空如也,满朝皆是乱臣贼子,这天下到底是怎么啦?
贼不贼,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又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了。
“陛下,直隶总督杨鹤有要事求见。”
崇祯听到这话皱着眉头,他不想被人打扰,但听到有紧要的事,还是整理了一下自己行装来到太庙的一间偏殿道:“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这时候见朕。”
但这时候一个落魄的军官跪在崇祯身前哭泣道:“陛下,现在只有您能救救俺们将军。”
杨鹤无奈中带着气愤道:“陛下,关宁将门反了,他们联合女真人把贺涵他们包围在辽东,所以朝廷才不知道辽东的战况,贺涵已经向朝廷求援了好几波,但都被辽东将门截住了,这位将军还是从宣镇跑到京城来的。”
“祖大寿不怕朕诛他九族。”崇祯惊恐道,难怪这两个月朝廷得不到辽东的消息,他更惊恐的是关宁将门控制的山海关,要是他们反了,10万女真人就可以倾巢而下,现在的朝廷可没有办法再次召集几十万勤王大军。
第258章 ,死也要内斗
通过贺涵派来的使者,崇祯皇帝终于详细了解到了辽东战场的具体情况。
贺涵与女真人的第一场大战就彻底摧毁了女真人的火炮,然而在第二次大战中,女真人的火炮再次出现在战场上,而且威力更大,数量更多,这些火炮给新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贺涵被迫在损失一半火炮的基础上,才再次艰难地消灭了女真人的火炮。这场战斗异常惨烈,伤亡惨重,贺涵的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开始怀疑辽东将门私通女真人,于是派出使者想要请朝廷查看一下辽东火炮的情况。
紧接着,贺涵与女真人迎来了第三次大战。这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女真人的火器不仅数量增多,而且种类也更加丰富。火枪、火炮等先进武器在女真人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贺函是确定这是辽东将门把自己的火器输送给了女真人。
他立刻写了书信向朝廷汇报此事。然而他的书信却被祖大寿他们截留了。辽东将门深知一旦朝廷彻查此事,他们的罪行必将暴露无遗。
辽东的情况哪里经得起查啊,祖大寿这些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断了贺涵和朝廷之间的联系。为了彻底消灭贺涵这支大军,他们反而更加疯狂地加大了对女真人的供给,火枪甚至粮草,只要能帮助女真人消灭贺涵,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提供。
贺涵在与朝廷断绝联系一个月后,知道自己的情况危急万分。他当机立断,把新军全部驻扎在大岭山上。凭借山地势险要防御,而后他绕过辽东,派出自己最亲信的人向朝廷求援。
听完这一切后,崇祯咬牙切齿地说道:“祖大寿他为什么要如此做?辽东将门拥兵自重,朕能理解,但为什么要消灭朝廷的军队?”
站在一旁的杨鹤轻轻叹息一声,说道:“陛下和贺涵商议抄盐商家的事情泄露出去了。3000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那些人冒着抄家的风险来破坏陛下的计划。”
“大明就是有这些奸臣在才会日渐衰败!”崇祯皇帝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眼中闪烁着怒火。
杨鹤沉思片刻,说道:“陛下,现在最重要的是救回朝廷的新军,同时想办法稳定中原。中原不能再这样乱下去了,秋收之后,大同军必定会杀入中原的。”
此时,大明北方已然接近失控的状态。各地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军队来抵抗大同社。现在已经到了8月,留给朝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最多两个月,朝廷就要面临几十万更加强大的大同军。
崇祯皇帝焦急地问道:“怎么救?爱卿有办法?”
杨鹤恭敬地说道:“现在天下的局势已然不是光靠朝廷能维持得住的,只能团结天下的士绅。陛下还是召集天下的大族入京,组建资政院,与大家一起商议如何稳定北方。”
在他看来现在朝廷最大的敌人是大同社,天子和士绅可以先各退一步,共同把这个最强大的敌人消灭之后,再做打算。
崇祯皇帝突然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朕真不相信这些无君无父之辈。朕要御驾亲征,亲自把贺爱卿救出来,然后带着新军把满朝的奸臣杀得干干净净。”
杨鹤苦笑着劝说道:“陛下,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朝廷再这样内斗下去,整个天下都要白白送给徐晨了。”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说道:“他们连500万两银子都不肯给朕,好啊,好得很。徐晨得了天下就去得,让他去抄那些大户的家,抄这些吸干了我大明血的臣子的家。朕哪怕在黄泉之下也会等着他们。”
崇祯皇帝对那些臣子彻底失望了。徐晨轻轻松松就能弄到上千万两银子,而朝廷向这些士绅们筹集500万两银子都如此困难,大同社的债券其中还有不少是大明士绅的钱。大明养士200年,却养出了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
崇祯皇帝用迟疑的眼光看着杨鹤。杨鹤原本也可以算是东林党当中的一员,只是这一年他帮助自己做了不少实事,所以崇祯才信任他。但现在杨鹤为东林党人说话,崇祯又开始怀疑他的立场了。毕竟崇祯招商的欺骗太多,他本能的开始不相信大明官员。
杨鹤在官场沉浮几十年,自然看出了天子对自己的不信任。他心中一阵苦涩,此时除了苦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天子、大明的勋贵、将门、朝廷的大臣,怎么都变成这样了呢?他们怎么就看不到大同社的威胁,看不到徐晨要把他们连根拔除,还在内斗不休。这是要拉着所有人一起走向黄泉吗?
杨鹤感到无比心累。从崇祯元年到现在,他想尽办法想要拯救大明这岌岌可危的局势。但身边尽是一群猪队友,连天子有时都意气用事。敌人越强大,他们内斗越激烈,整个天下就好像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支撑,偏偏还有无穷的猪队友在把这个天下已经不多的几根支柱拆掉。
杨鹤缓缓地退了出去,缓步回到了自己家中。他的背影显得那么孤独和无奈。
而在乾清宫内,崇祯皇帝依然怒气未消。他大声说道:“王承恩,给朕准备好盔甲,朕要御驾亲征。”
王承恩吓了一跳,惊讶地说道:“啊!”他没想到崇祯皇帝真的要御驾亲征。
崇祯皇帝瞪了他一眼,说道:“没听清楚朕说的话吗?快去准备。”王承恩赶紧应了一声,匆匆退了下去,心中满是担忧。
杨府。
杨鹤找到杨嗣昌道:“你马上辞官回乡,去了老家把家里的田地全部分给无地的流民,钱财也用来赈济灾民,家里什么都不要留。”
杨嗣昌愕然道:“父亲,你这是怎么了?”
杨鹤叹息道:“我大明上下已经疯了,为了内斗,他们已经什么都不管了,天下终究会被徐晨取得,为大明守节,有为父一人就足够了,你要保留我杨家的香火。”
即便现在朝廷各方势力联合起来都未必斗得过大同社,更不要说还现在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他的这些同僚连徐晨的一根毫毛都比不上,在贺函遇到危险之后,他确定大明已经没有救了,他能接受自己为大明朝陪葬,但却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也为大明王朝陪葬。
“快,按为父说的做,现在就离开京城,越快越好。”杨鹤着急道。
深夜,英国公府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紧张。
大明的阁老、六部尚书以及勋贵等十几位位高权重之人相聚于此。
张之极满脸焦急,声音急促地问道:“辽东战局如何,皇太极有没有杀了贺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侯恂缓缓摇头,神情凝重地说道:“贺涵不愧是我大明当下少有的名将,面对十万女真精锐,他打得极其顽强。要不是女真人有骑兵优势,皇太极早就被贺涵击败了。”侯恂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贺涵的赞赏和敬佩。
张之极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辽东的事情被天子知道了,天子现在要御驾亲征了。而只要天子一到辽东,我们所做的事情全都要暴露。”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败露后的可怕后果。
文震孟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说道:“天子为什么这么固执,大明的江山都快灭亡了,难道他看不出来吗?都到这种程度了,他还不肯放权,真是个昏君独夫,他是想拉着所有人陪葬。”文震孟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无奈,他对崇祯皇帝的固执己见感到十分不满。
“我们想建立资政院,也不过是想团结所有的士绅共同对抗大同社,为什么陛下总是认为我们想害他!”文震孟越说越激动,双手紧握成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