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听后,震惊不已,连忙说道:“贺总兵就这样回去了!您就不怕朝廷责怪?”
贺涵依旧淡然道:“军中无粮,本将又能如之奈何。”
吴襄急得团团转,新军可不能就这样逃了,他说道:“贺总兵,粮草本将想办法弄,可万万不可撤兵呐。”
吴襄当机立断,当即想办法联络辽东将门。接下来的几天,关宁军每天向贺涵的营地输送了上万石粮草。
贺涵静静地等待着,直到吴襄他们输送了十万石粮食,才下令将营地移到大凌河的松岭山脉。他带着大军在山上安营扎寨,选择了一个不利于骑兵作战的地方。
贺涵对新军火器的战斗力有一定的把握,但他也害怕女真人骑兵的冲击力。前年京师的那一战,秀子营几乎全军覆没,女真人骑兵强大的冲击力是最重要的原因。
话分两头,皇太极也通过探子探查得知了贺涵的大军动向。他本想以逸待劳,坐等贺涵前来进攻,可贺涵的大军却像个乌龟一样,在距离大凌河不到百里的距离止步不前。皇太极等了几天之后,心中有些不耐烦了,干脆集结人马主动杀过来了。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5月12日,松岭山下,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皇太极带着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过来,军旗猎猎作响,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贺涵则带领四万新军严阵以待,他们手持火器,眼神坚定。双方相隔一年半,再一次在战场上相遇,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即将拉开帷幕。
第248章 ,再次交锋
“嘟嘟嘟!”激昂而雄浑的鼓声霎那间响彻了松岭山的上空,那鼓点如惊雷般,重重地敲击在每一个士兵的心头,震得空气都仿佛为之颤抖。
“呜呜呜!”悠长的牛角号声音也响彻四野,那号声如泣如诉,又带着无尽的威严,充满了狂野的气息。
松岭山下,贺涵率领的新军与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军队缓缓靠近。双方的士兵们都神情紧张。
双方分别想压过对方一头,战鼓和牛角号的声音越来越响,没多久,天地之间好像就只剩下这两种声音一般,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激昂的声音所笼罩。
贺函新军4万大军,分成左、中、右三部,以品字形排开。这种阵型犹如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既能够相互支援,又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贺涵坐镇在后方,留守1万大军作为全军的预备队。他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眼神冷峻而坚定,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女真人的大军。
当他看到女真人大军当有一部分是火枪兵内心一痛,经过一年多他已经了解萧涛带着一部分被俘的秀子营士兵帮助女真人训练火器军队。
他气愤余萧涛背离了他们当初的信念,心疼的则是重民社已经已经彻底消失了,他们原本的社员分散在大明的天南海北,甚至要刀兵相见了。
皇太极此次带了8万女真主力前来。女真人的主力在相隔贺涵新军三里之外,一字排开,缓慢推进,气势磅礴。那整齐的队伍,犹如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大地上缓缓蠕动。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一种野性的气息,仿佛是一群来自草原的饿狼,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不过在队形上,还是贺涵的新军占据上风。新军在前线的军队,就像三条笔直的线段,整齐而有序。而皇太极的八旗军阵型不但更长、更宽,而且也像一条流动的波浪。这种阵型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在整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上,还是稍逊一筹。
皇太极骑在一匹高头大马,脸色凝重的观察着对面的新军。贺涵选择的战场非常不利于女真骑兵,处于一个缓坡上,不但让他们得到了居高临下的地势,而且也不利于骑兵驰骋,但皇太极还是相信自己士兵的战斗力,即便是下马也可以把敌人击败。
但看到敌人严整的军阵却有一丝疑虑,他很确定前年他在京城下几乎把秀子营全歼,只有少量的士兵逃出生天,按照常理来说,秀子营就算是被他歼灭了。
在封建时代的军队,要靠着人身依附关系,形成相对凝固的组织力,进而产生战斗力。
以满贵大军为例,在没有进京勤王之前,虽然比女真人主力差一些,但在相同的兵力情况下,满桂敢和女真人野战,更可以打到他的同胞蒙古骑兵溃不成军,可以算是一支二线巅峰的军队了。
但自从勤王之战后,他辛苦练出来的老兵死光了,家丁也死的差不多,他军队战斗力就开始直线下降,这一年多来即便是有崇祯给他钱粮补充,但过了一年多,战斗力依旧没有恢复。
而他眼前这支军队,根据他得到的情报是半年内训练出来的,但就这眼前的军阵气势,他根本不敢相信眼前这些士兵都是一些训练半年的新兵。
要是以后明朝都批量生产这种新兵,那金国就彻底没有前途了。想到这里,皇太极看了一下贺涵帅旗的方向,咬了咬牙说道:“贺涵此子留不得。”他下定决心,哪怕是拼尽代价也要把贺涵诛杀,在辽东。
“炮兵准备!”皇太极一声令下,声音冷峻而果断。
女真人阵型当中23门巨型火炮被缓缓推出,这些火炮都是8匹战马拉着,后方还有士兵推动着火炮前进。那沉重的车轮在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仿佛是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鳌拜,索尼,你们带领自己的甲喇为先锋,试探明军的底细。”皇太极目光坚定地看着鳌拜和索尼,下达了命令。
“喳!”鳌拜和索尼跪下行礼,而后策马来到自己的甲喇当中,准备出战,士兵们纷纷下战马,把自己武器装备全部带上。
“恩格参,遏必隆你们带领自己的甲喇,看到情况不对,准备接应鳌拜他们。”皇太极又下达了一道命令。
“喳!”恩格参和遏必隆两人下跪行礼,而后回到自己的甲喇准备接应鳌拜他们。
这次打头阵的是镶黄旗,也是整个八旗当中唯二的全火器军队。皇太极既有实验这支火器军队战斗力的想法,也担心他们会像当初在京城之下那样战败,所以准备了接应的军队。
皇太极登基之后,就不断在金国推行汉字,汉制度,汉文化,重用汉臣。而己巳之战后,又加上了推广火器。但在女真人内部,大部分的将领都不想要汉化,对火器更是非常抵制。推行汉化是靠着他强硬推广,而火器因为大金产能火枪有限,他也只是在自己的镶黄旗和正黄旗当中推广。
就这样,鳌拜和索尼两人带着3000女真人,也踏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的向着贺涵的新军走过去。
不过他们行军的阵型和贺函新军那种密集的阵型完全不同,而是呈现线条型的,每一列相距都有5 - 6步远,远远的看过去倒是像一道道波浪涌过来。
这也是女真将领复盘和秀子营的几战想出来的战术。面对秀子营300步外就是火炮进攻,后面还有飞雷炮,手榴弹,燧发枪,用密集阵型那就是找死,想要减少敌人火器的杀伤力,就要想办法拉开阵型。但如果阵型太散,又容易被敌人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
然后他们就想到了横列用密集阵型,但纵列则拉开距离。在装备火枪之后,在射程上他们已经在追赶上明军了,这种阵型也可以保证火力的密度,而纵列拉开距离,又能降低敌人火气的杀伤范围。
而在战场对面,贺涵察觉到女真人的动作,为了初战告捷,他派遣了他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秀字营打这一战。
女真人的阵型让贺涵一愣,他的内心开始思考这个阵型能不能用在对付大同军。不过当他看到女真人推出火炮之后,他冷笑了一声道:“比火炮,我大明是你们的祖宗。各营火炮准备,先打掉女真人的炮兵!”
传令兵如疾风般在新军阵地中穿梭,快速传达着贺涵的命令。新军的火炮在士兵们的努力下,迅速被推到战场前方。
大明新军的编制极为规整,每一营都配备有一个火炮千户所。这个千户所里,整齐地排列着12门火炮,其中轻型火炮6门,重型火炮6门。此次贺涵带来了8个营的兵力,所以火炮总数达到了96门。在贺涵的命令下,这些火炮开始集中在一起。士兵们齐心协力,将96门火炮排成三个密集的火炮阵地。每个阵地的火炮排列得错落有致,而后在炮兵们专业的调整下,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稳稳地对着女真人炮兵的方位。
调整火炮的炮手们个个神情专注,高声喊着:“校正完成,实心弹准备!”
他们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得到命令之后,炮手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娴熟地将火药填入炮口,用特制的工具杵实,确保火药的紧实度。而后轻型火炮塞入四斤重的炮弹,重型火炮则塞入8斤重的炮弹。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熟练,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射击前准备完成之后,各火炮旗手纷纷挥舞着旗帜,传达准备完成的旗语。
而在女真人一方,他们的火炮也在士兵们的推动下,缓缓地推到了阵地的最前方。女真人的炮兵没有太高深的微积分知识,他们火炮射击全靠经验。他们凭借着以往的战斗经验,觉得这个位置差不多了能打到敌人就停下。而后也是同样的流程,将火药塞进去,压实,再装上炮弹。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向皇太极请求下达射击的命令。
皇太极目光坚定,大声喊道:“开炮!”
贺涵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开炮!”
“轰轰轰!”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硝烟瞬间弥漫了整个战场。96枚轻重炮弹如同离弦之箭,划着优美的弧线,带着音爆的声音,呼啸着砸向了一里开外的女真人炮兵阵地。女真人的火炮也不甘示弱,23枚大小不一的铁炮弹射向秀子营士兵。
女真人的火炮射击缺乏精准度,打到哪算哪。只有1/3的炮弹砸中了秀子营的阵地,不过就这1/3却给秀子营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因为秀子营采用的是密集阵型,贺涵也从未想过女真人居然会有火炮。这种人挤人的阵型恰恰是炮弹最喜欢的目标,一发炮弹下去就贯穿了一排的人。秀子营十几名士兵连声音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炮弹砸得四分五裂,余下几十名被波及的士兵,更是倒在地上不断哀嚎。而且即便是抛飞出去的碎骨也具有可怕的杀伤力,被击中的人和挨了一发子弹没多大差别。基本上一枚炮弹飞行轨迹两侧的三尺米范围内都是绝对死区,而一丈内的士兵都有可能被杀伤。
但女真人的伤亡更为惨重。贺涵的新军不仅火炮数量多,而且还射得准。96枚轻重炮弹,几乎全部砸到女真人的炮兵阵地当中。
这些炮弹就好像从天降落的流星,带着巨大的冲击力,砸得女真人的火炮手四分五裂。不少炮弹直接射中了火炮和炮车,重弹的炮车当即四分五裂,火炮也有被砸裂的。金国的炮兵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了危险,他们赶紧手忙脚乱地调转炮口,按照他们的经验调整炮管的高度。
然而,明军的火炮手却已经根据第一轮火炮射击的范围,迅速而准确地调整了火炮的高度。而后其他的火炮手快速完成清理炮渣、填装火药压实、填装炮弹等一系列动作。他们的配合默契,动作流畅,仿佛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在运转。
“轰轰轰!”第二轮炮弹再次发射,这次虽然发射的时间不太整齐,但精度却极高。女真人残余的火炮手几乎全部惨遭波及,余下火炮的炮车几乎被打烂。在这种情况下,火炮自然不可能进行调整,火炮手更是被砸死了上百人。余下的炮手吓得脸色苍白,纷纷逃离炮兵阵地。
而就在他们逃离的这段时间,第三轮火炮再次射过来。
“轰轰轰!”这一轮射击下去,女真人的炮兵阵地,除了那些结实的火炮还没变形,其他的物品全部被砸成了稀烂。原本整齐的炮兵阵地,此刻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破碎的炮车、散落的炮弹和士兵的尸体。
看到这一幕的皇太极心如刀绞。女真人生产一门火炮的价格大概是3000多两,23门火炮花了他7万多两的银子。这对于金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就这么短短两柱香的时间,这些银子全打水漂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无奈,更是对明军火炮威力的震惊。
在火炮这方面,金国与大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场火炮对决,让他意识到了金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不足,他决定要想办法多招募一些大明的火炮铸造工和跑兵。
当然要说皇太极那7万多两银子完全打了水漂也不是。
双方进行激烈的炮击时,鳌拜等人率领的大军,正迈着坚定而整齐的步伐,一步步靠近秀子营。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和火炮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悲壮的战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足八十步,那23门火炮,为鳌拜等人争取了200多步的安全距离。
伍靖站在秀子营的阵前,双眼紧紧盯着逼近的女真人,大吼道:“飞雷炮发射!”
“噗噗噗!”20个10斤重的炸药包,带着呼啸的风声,划过一道显得有点混乱的弧线,砸进了女真人的军阵当中。
“轰轰轰!”比刚刚炮弹射击都要响好几倍的声音响起,巨大的气浪和冲击波瞬间席卷了周围的一切。靠近炸药包一丈范围的女真人通通被震死,他们的身体在强大的冲击力下扭曲变形,鲜血飞溅。但得益于女真人分开的队形,这些炸药包大半都没有造成什么杀伤力,余下的几个炸药包造成的伤亡不过上百人。
而此时,双方的士兵已经走近了50步的距离。两边的士兵都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手中的火枪,面对几十步外的火枪口,女真士兵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的眼神更多是漠视,因为他们知道战场上怕死的人反而死的更快。
秀子营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看到对面的女真人,额头上冷汗不时地冒出来,但半年多形成的肌肉反应,并没有阻碍他们射击的步骤。
“开火!”也不知道哪个先喊出了这句话,双方就这样在30步的位置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子弹如雨点般呼啸而过,秀子营和女真人大量的士兵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而后,双方比拼手速,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装填弹药过程。士兵们清理火药渣,咬破准备好的定量火药,压进枪管里,再填入弹丸,压实,而后抬起火枪,开火!
“砰砰砰!”双方的开火断断续续,一个士兵就这样排着队倒在对面的火枪之下。
而后方的士兵,在军官的呵斥下,在肌肉记忆的支配下,即便是再惊恐,也填补着自己战死士兵的空缺,而后再重复上述的步骤,等待着自己打死敌人,或者是被敌人打死。
鳌拜看到好几百女真士兵倒下,怒发冲冠大声吼道:“俺就不喜欢这种送死的战术,全军冲锋,杀!”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率先冲了出去。
伍靖也高喊道:“报仇的时候到了,杀奴!”残存的秀子营士兵拼死杀上去,他们过三人或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始终牢记训练的经验,不单独面对敌人。双方交战进入了最残酷的白刃格杀的状态当中。
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四处飞溅,双方的士兵都在为了生存而战。
战场之外的一个山坡,一支百人的骑兵队正在观察着交战的双方。
“强,太强了!”吴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嘴巴微微张开,眼中满是震惊。女真人什么时候被打的这么惨过,不到一个时辰居然死伤过千,女真人什么时候这么好打过?
祖大寿冷汗直流,他的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道:“俺今日终于明白,天子如此重视贺涵。贺函能如此嚣张跋扈,大明的重臣更是对他杀之而后快,训练半年的军队就能和女真人拼成这样,假以时日,这大明还有我等的位置?”
皇太极的兵是什么兵,那都是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有十几年丰富经验的老兵,这种士兵在他们这些将门都能做最核心的家丁。
而贺涵的士兵训练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这要再多给他几年时间,他们这些将门还有位置。
而战场上,进入了拼刺刀的时候,还是战斗经验丰富的女真人更占上风。他们的刀法娴熟,动作敏捷,每一刀都带着致命的力量。
不过秀子营也占据人数和组织的优势,加上贺涵招兵的时候,特意招募大量和女真人有仇恨的士兵,仇恨的力量让他们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双方倒也拼了一个势均力敌。
但在后方的皇太极却已经明白鳌拜他们快要支撑不住了。同样伤亡1000人,鳌拜他们伤亡了1/3,而秀子营却伤亡了1/5,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差距决定了双方的局势,女真的士兵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
他当即下令道:“鸣金收兵。”
“当当当!”锣鼓声音响起之后,鳌拜一刀刺死一个士兵,看到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如释重负,纷纷向后方集合,他也只能无奈地退兵。
恩格参和遏必隆二人马上带着自己的部下前来压阵,防止明军新军继续追击。
贺函看到女真人退兵之后,也下达了鸣金收兵的指令。再继续拼杀下去,对秀子营不利,他可不想一战就把自己的精锐给打残。
经过短暂的交锋之后,双方大致了解了对方的实力,收拾战场之后相互退兵。
女真人营地。中军大帐,八旗旗主,蒙八旗,汉军旗的主要将领汇聚一堂。
鳌拜,索尼两人跪着对皇太极请罪道:“奴才,让陛下您失望了。”
皇太极扶起二人说道:“贺涵的难缠朕是知道的,你二人试探出这支新军的战斗力何罪之有?”
皇太极甚至感到庆幸,他清点伤员的时候,此战镶黄旗伤亡达到了1200余人,已经接近一半,如此惨烈的伤亡,哪怕在八旗当中也没几支能扛得住,这也就是鳌拜他们能打,要不然出战就要溃败了。
多尔衮皱着眉头道:“此战我军有炮兵,牵制敌人的炮兵,但现在我们的火炮和火炮手伤亡殆尽,下一次和敌人作战,如何面对敌人上百门火炮?”
其他八旗旗主,蒙汉将领也个个眉头紧锁,明人的新军本来就战斗力强悍,如果再有火炮加持,只怕他们都打不过大明的军队。
皇太极想了想,而后轻松笑道:“你们发现了此次战场上的那些旁观者吗?”
多尔衮道:“我好像看到是祖大寿他们。”
皇太极虽然封锁了大凌河城,但现在他主力移师到对付贺涵,自然没办法封锁祖大寿他们,所以祖大寿才能带着家丁出来观战。
皇太极道:“祖大寿他们更不希望贺涵还活着,派人通知祖大寿,我们大军需要他们的火炮。”他想了一想道:“还有火炮手,命他们一起也送过来。”
锦州城。
贺涵和皇太极都打起来,祖大寿自然不会继续让自己留在危险的大凌河城。他安排何可纲继续驻守城池,而他则回到锦州城。
却没想到他刚回到锦州,皇太极的使者就来了,而且大言不惭地命令他要拿出所有的火炮。
祖大寿虽然怒不可遏,但想到贺涵新军强大的战斗力,这支军队继续再扩张下去朝廷还有他们这些辽东将门的地位。他联合辽东其他将门,他们讨论了三天,贺涵和他的新军一定要死,不把他们灭了,当年他们老大李成梁就是他们的下场,朝廷太会鸟尽弓藏,更不要说当今的天子还是一个极其苛刻天子,当初他们勤王之时,从京城逃到了山海关,要是没有用处,只怕下场会和袁崇焕一样。
最终达成双方达成方案。一门火炮换百匹战马,给皇太极交换上百门火炮再借他们上百火炮手。
第249章 ,500年一遇的旱灾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6月2日。
晴空万里无云,炎炎烈日炙烤的大地。关外后金的铁骑与大明的新军厮杀得昏天黑地。而中原大地,此时也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其战争的残酷程度,远远超过了辽东那片烽火连天的战场。
河南行省自崇祯三年起便陷入了干旱的泥潭。原本肥沃的土地,如今干裂得如同老人粗糙的手掌,一道道裂痕触目惊心。
到了崇祯四年,旱情更是变本加厉,仿佛老天爷关上了那扇降雨的大门。整个6月,河南几乎滴雨未下,炽热的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夏收时节,田野里本该是一片金黄的麦浪,如今却稀稀拉拉,河南行省夏收的粮食不到往年的一半。大量的田地减产甚至绝收,农民们望着那干瘪的麦穗,眼中满是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