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中,贺涵就是朝廷一切动乱的罪魁祸首,只要将其铲除,天子没了这个依靠,大明朝廷就能再次回到原本正确的轨道上。
侯恂却无奈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地说:“贺涵恶贼平时龟缩在军营里,身边有上万士兵严密护卫,等闲人根本靠近不了他。他日常出行也是前呼后拥,上百护卫层层保护,而且他还随身穿着宝甲,据说连火枪都射不穿。想要除掉他,谈何容易啊!”
张之极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地说:“现在对贺涵不满的可不止我们,辽东将门对他也怨气冲天。今年祖大寿他们从朝廷拿到的粮饷只有 150万两,仅仅是去年的三分之一。他们极为不满,认为是贺涵抢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财。”
在这里,历史出现了一个小的分叉口。贺涵的秀子营虽然在京城下几乎全军覆没,但他却意外救下了满桂等将领。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几乎把有经验的将领一波全送走,不得不依靠关宁铁骑来守护京师的大门,所以即便袁崇焕出事之后,对关宁铁骑的军械粮饷也从未短缺。这反而让祖大寿这些人看清了朝廷的虚实,想方设法拥兵自重,把朝廷的兵马逐渐变成了自己的私兵。
但在这条历史线上,崇祯有了贺涵的新军,对关宁铁骑便不再那么重视。他把一部分资源投给了满桂的大同镇、马世龙的宣大镇,还有一部分给了孙承宗。若不是看在关宁铁骑还要守着山海关,崇祯连这 150万两都不想给他们。
祖大寿他们并不清楚朝廷的内情,只看到自己的粮饷大幅减少,而贺涵却迅速组建了 5万新军,自然而然地认为贺涵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财。因此,在关宁军当中,那些将门每天都对贺涵骂不绝口,抱怨他抢走了自己的钱粮。
更关键的是,以往朝廷若这样对待他们,辽东的将门绝对会闹一场兵变给朝廷看看。但如今他们却不敢了,因为贺涵的 5万新军就在他们背后。秀子营和女真人的大战他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也知道贺函领着5000人就能击败女真两个旗的主力,现在贺涵有 5万新军,只怕皇太极的八旗齐出都未必打得过。祖大寿他们担心自己刚闹兵变,贺涵就会带着秀子营杀过来,所以只能敢怒不敢言。
侯恂满脸鄙夷地说:“他们难道还敢造反不成?贺涵的大军就在他们后方,关宁军要是敢兵变,不出 3日,贺涵的大军就能把他们镇压得服服帖帖。”
尽管侯恂厌恶贺涵,但对他领兵的能力还是极为信任的。同时,他也更加讨厌关宁这些拿钱不办事的将门,认为若不是他们不断吞噬朝廷的财政,朝廷也不至于不断加辽饷,更不会弄出大同贼寇这个祸害。没有大同贼寇,自然就没有秀子营,天下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动乱,逼着天子打他们这些权贵和盐商的主意来填补朝廷的亏空。
张之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说:“我们可以利用祖大寿他们,来个借刀杀人。”
侯恂嘲讽道:“你是想借贺涵的刀杀了祖大寿他们,好让贺涵镇守山海关不得回京吧?”在他看来,祖大寿他们在贺涵面前也能算是刀?
不得不说,哪怕是侯恂都对贺涵的新军抱有极大的信心。关宁铁骑以前可是大明的头号精锐,朝廷都要倚仗他们,可现在在侯恂眼里,他们就跟三流军队没什么两样,对关宁将门自然也毫不客气。
张之极解释道:“真正的刀是女真人,我们要想办法把新军调到辽东去,然后借女真人的手把贺涵除去。以祖大寿他们对贺涵的仇恨,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帮我们达成目的。”
侯恂迟疑了一下,担忧地说:“如何借刀?可千万别又把女真人放入直隶啊。”
张之极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让祖大寿他们想办法引女真人进攻山海关,然后让他向朝廷求援。整个直隶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就只有贺涵这支新军了,这本就是为了对付女真这些叛逆而组建的大军。我们再想办法激贺涵出战,剩下的事情祖大寿他们很擅长,他在辽东不知道坑了我大明多少精锐,借刀杀人的手段他再熟悉不过了。”
说到这里,张之极转头看着亢启轩,说:“对了,还要想办法联络女真人。你们晋商和关外的女真人有联系,我想皇太极在贺涵手中吃了这么大亏,肯定也想报复回来,双方的联络一定要做好,可不要让贺涵这个贼子从辽东逃了出来。”
亢启轩听到张之极他们的谋划,内心紧张无比。他没想到大明的这些重臣竟然如此正大光明地商量如何坑杀自家的 5万精锐。即便他在扬州也听闻过秀子营的大名,知道那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但很快他就想到,如果现在不让贺涵死,死的就是他家了,500万两银子,他们凑一凑还能凑到,但三千万两银子,那就真的只有抄家才能拿得出来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想到这里,亢启轩咬了咬牙,坚定地说:“小人定办好此事。”
侯恂皱眉道:“但杀了贺函,大同贼寇谁来对付?徐晨这贼子比贺涵狠辣十倍,百倍都不止,他现在躲在关中俯视中原,某担心这边我们杀了贺函,他们就杀向中原。”
说起徐晨,现场的气氛更加凝重了,他们对贺涵仇视的程度是十,徐晨就是一百了。关中发生的大清洗,已经让他们没有办法无视大同社了。
文震孟道:“徐晨不但是朝廷的大敌,更是天下的大敌,想要对付他,就要团结天下的士绅。地方大族士绅也知道徐晨这贼子的威胁,想要建立资政院以对付大同贼寇,但天子不听忠良之言,独断专行,以至于让天下士绅失望。
而天子能绕过朝廷,独断专行,靠的不就是贺涵的新军,只要把天子的新军给打散了,杀了贺函,天子就没有依靠,就必须依靠我等士绅,到时候资政院就可以建立,朝廷就能团结天下的士绅。
以天下大族的财力,不要说组建5万新军,就是组建50万新军也不在话下,有这50万新军在手,到时候不管是辽东的女真人,关中的大同贼寇都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所有人听到这话激动起来了,刚刚他们谋划暗害贺涵和新军还有点道德的负罪感,但现在被文震孟这样一说,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复兴必须付出的阵痛,他们一下子反而成了忠臣了,负罪感全无。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 18日。
凛冽的寒风依然在京城肆虐。经过贺涵的提醒,崇祯皇帝虽内心深处不太相信大明的臣子们胆敢做出欺君罔上这般大逆不道之事,但他毕竟已登基四年,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摸爬滚打多年,对臣子们的操守早已不敢轻易信任。最终下定决心下旨从天津卫调神机营到京师。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 20日。
山海关的总兵府衙内,祖大寿精心安排,摆满了丰盛的酒席,热情地宴请着张杰。酒席之上,美酒飘香,佳肴满桌,但空气中却隐隐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闹起来。张杰面带微笑道:“祖总兵,今年你们的粮饷只有去年的三成,我可是听说贺疯子已经喊出要编练 10万新军了。照这样下去,明年只怕你们连 50万两都拿不到。再过一年,这守山海关的,说不定就换成贺疯子的人马了。”
祖大寿原本还算和悦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当初袁崇焕被抓时,自己因害怕受到牵连,一时慌乱,直接从京城跑回了山海关。这一跑,便彻底失去了朝廷的信任。
尽管此后他想尽办法挽回在天子心中的形象,但终究是徒劳无功。没了袁崇焕在朝廷为他们关宁将门说话,如今天子对他们只有厌恶。而朝廷的重心全放在了贺涵编练的新军上,仅仅一年时间,就编列了 5万人马,还为了安置这些新军弄了 200万亩田地。祖大寿既羡慕又气愤,他既羡慕贺涵得到天子的信任,又记恨贺涵捞走了本该属于他们关宁将门的钱财。
祖大寿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说:“本将自认为这一年来对公子招待周到,公子这是想给某难堪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
张杰见状,连忙笑着解释道:“总兵误会了,我也恨贺疯子,咱们可是一伙的,怎么会让总兵难堪呢?现在有一个除去贺疯子的绝佳机会,就看总兵你有没有胆量动手了。”
祖大寿用鄙夷的眼光看着张杰,心中暗自冷笑,这个毛头小子竟想拿自己当枪使。他在辽东战场纵横 10年,历经无数风雨,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把多少人当枪使了?还没看过你这计量!
张杰似乎看出了祖大寿的心思,故意叹了口气说道:“总兵若不相信我,那就算了。反正等朝廷的新军编练成功,天子要算总账的时候,也算不到我头上。”
祖大寿听了,心中不禁迟疑起来。当今天子虽然年轻,但杀性极大,继位不过 4年时间,已经诛杀了杨镐、袁崇焕这样的一品大员,连阁老都想杀。尤其是杨镐,大明两代天子都没杀他,偏偏到了现在这位天子,直接把他从牢里提出来杀了。可见当今天子心胸并不宽广,而自己去年直接从北京城逃到山海关,天子只怕早已对自己怀恨在心。想到这里,祖大寿心中一阵担忧,他开始认真考虑张杰所说的话。
祖大寿沉思片刻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贺涵?”
张杰见祖大寿松口,心中暗喜,连忙说道:“在辽东战场,自然要借刀杀人。我们会想办法联络皇太极,让皇太极进攻山海关,到时候总兵你再向朝廷求援,朝廷也只能派出贺涵的新军。到了辽东地盘,贺涵是死是活,还不是任由总兵你拿捏。”
祖大寿皱了皱眉头,冷静地说:“不要给我戴高帽子,贺涵的领兵能力我是知道的,女真人未必奈何得了他。”
张杰狡黠地笑了笑,说:“一把刀杀不了他,那就轮到总兵你这把刀出手。总之,他是所有人的祸害,只有把他除去了,所有人才能安心。朝廷没了新军,也只能重用你们关宁将门。还请总兵好好思量一番吧。”
祖大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的内心在挣扎,一方面是对贺涵的仇恨和对朝廷冷落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这个计划的风险和后果的担忧。他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陷阱,也不知道自己一旦参与其中,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被朝廷边缘化,失去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最终他还是答应下来。
第243章 ,蒸汽先声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2月 25日。
大明这个冬天暗潮涌动,各方势力相互争权夺利,在关中的徐晨也没有闲着。
公民议会结束之后,整个关中的气温迅速转凉农业活动几乎停止,也只有关中的几大工业区在拼命生产货物。
徐晨则召集了关中最好的铁匠,铜匠,石匠,成立了一家蒸汽机制造厂。
没错,徐晨打算在关中制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机械蒸汽机。
而这也是有现实需求的,去年大同社攻占关中之后,7月大同社就马不停蹄的在关中大范围兴修水利,打井筑坝,建水车,风车。
但很快徐晨,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水车,风车效率太低,一架水车风车提的水极其有限,想要保证土地丰收,一架水车只能浇灌十几亩土地。最低限度的保证粮食产能不下降多少,也最多只能浇灌几十亩地。关中大地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抽水机器,徐成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蒸汽抽水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大部分其实是以经验为主,所以发明者大部分都是那种生产在第一线的工匠。
就以大明的科技水平而言,研发蒸汽机的前置科技点基本上全点开了,只是这片土地上人力资源太丰富了,没有这个需求。
但现在就不同了,关中不但有这个需求,还有徐晨这个外挂,他把自己脑海中有关蒸汽机的图纸画出来。
关中的工匠花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用徐晨的图纸制造出第一架实物蒸汽机,虽然效率不高,四处漏气,但却是极其顺利的实现了从0~1的突破。
接下来徐晨又带领这些工匠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不断用这原型机打磨完善,增加了气缸的直径,加大了马力的输出,在锅炉当中添加了8根火管,增加了火焰和锅炉的接触面积,产生蒸汽的效率更高,经过了两个月的修改,能使用的蒸汽机就制造出来了。
这个蒸汽机有一个接近一丈高像水塔一样锅炉,连接着一台单缸双动式气缸,看上去有点像徐晨小时候的那种洗澡房的锅炉,十分的蒸汽朋克。
“嘟嘟嘟!”蒸汽作坊那个一众工匠,看着他们研发的这台蒸汽机,通过滑轮组把6袋大米不紧不慢的提起来。
徐晨暗喜道:“这台蒸汽机有六马力足够用了。”
徐晨在准备测算马力的时候,就发现大明的一石粮食就是150斤,和马力的计算公式拉动75公斤的单位差不多,于是徐晨干脆就用粮食来做马力的计算单位了。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适合东方的计量单位?
开玩笑,徐晨还不想自己脑袋爆炸,他一脑袋的原本世界的标准单位,要是开发一套新的标准单位,那就是吃饱了撑着,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徐晨对主持蒸汽机项目的大匠朱九道:“这台蒸汽机已经是成熟的产品了,就以这台蒸汽机为标准,你们把各个零部件都测量出来,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同样位置的零部件,即便是坏了也可以找到相同的零部件更换。”
朱九皱眉头道:“都督,这样一来,生产一台机器的难度提升了10倍都不止,各个工匠都有自己的经验,哪怕零部件不合适,大家也可以从其他的地方补差,但您这样强制让我们用同一个规格的零件,很多人难以适应。”
徐晨道:“难以适应也要适应,如果只剩台几台蒸汽机,用你们的方式还合适,但现在整个关中需要的不是几台蒸汽机,也不是100台,1000台,而是1万台,10万台要让整个关中铺满蒸汽机,才能向着大同世界更进一步。”
“想要生产这么多蒸汽机,光靠几个大匠是不可能的,需要有无数的工匠加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标准化不但降低了制造一台蒸汽机的难度,也能降低每个步骤需要工匠的技术,所以再难也是要执行下去。”
朱九无奈道:“遵命!”
“朱大匠你估算一下,如果生产1000台蒸汽机,每生产一台这样的蒸汽机成本是多少?”
朱九想了想道:“这是一种新的机械,老朽也难以估算其准确的成本,但大概一台的成本要200两以上吧。”
徐晨道:“朱九,我现在就任命你为蒸汽作坊的管事,100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余下的人全为技术工匠,按照他们的技术等级分别制定合理的工钱。
我允许你们卖500两一台,第一批批量生产的蒸汽机如果没有质量问题,都督府先订购1000台,后续每个月的订单还会有上千台以上。”
徐晨的高工钱让所有人都激,尤其是朱九,100两一个月的工钱,想都不敢想啊,哪怕是长安的大户人家也不敢说一年能赚上千两。
不过后面徐村要他们每个月生产上千台蒸汽机,朱九为难道:“不是俺老朱想坏都督的事情,实在是一个月生产1000台蒸汽机,这数量太大了,即便是累死俺们也弄不出来,而且这台机器极其复杂,俺们都是边摸索边适应的,一般的学徒不摸索几个月,连打下手都不会。”
徐晨笑道:“这就是我叫你们制定标准零件的原因,只要这些零件可以标准,你们就不用自己一个个生产零部件,而是可以利用关中原有的作坊,今天都督就教你一套看家的本领,叫产业链管理。”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2月 26日。
徐晨领着自己打造好的蒸汽机,领着大同社的高层,在渭水河畔,让他们看看蒸汽机的效率。
刘永等人也非常好奇,都督放下政务,弄了一个冬天到底弄出了什么东西?
这台蒸汽机的分量不低,大概有300来斤,为了可以移动它,在蒸汽机下面装了4个轮子,还有配套的轴流泵,可以最大限度的抽取河道当中的水。
工匠们在旁边忙碌,徐光启好奇道:“这机器能抽水?”
徐晨当即简单的说了一下蒸汽机和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徐光启身为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科学家,一听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
他笑道:“都督倒是奇思妙想,居然用蒸汽的动力取代了风力水力,这倒是解决了风力水力不连续的问题。”
当然哪怕徐光启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科学家,对于自己没有见识到的事物,依旧难以想象其对世界带来的改变,蒸汽机在他的眼中也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水车,风车。
徐晨笑道:“更关键的是它效率高,一台这种蒸汽抽水机效率比得上几十台风车水车,如果在各个水渠的关键节弄上这样几台的抽水机,能灌溉的土地就能增加十几倍,也有更多的地方能建设水渠来灌溉。”
徐晨小时候生活在乡下,道路两旁都是有像下水沟一样的水渠,在他的记忆当中,这些水渠平时都是干枯的,但每当需要灌溉的时候,水渠里面就会灌满水,瞬间成为一条笔直的河道。
刘永道:“即便比风车高效几十倍,那也不值得都督您浪费三个月的时间,都督府有多少任务需要您来处理?。”
徐晨道:“我们大同社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如果缺了一个人就不能运转,那就说明我们制定的这套制度有问题。”
“嘟嘟嘟!”烧了半天的锅炉开始冒蒸汽,气缸也缓慢的转动起来,带动轴流泵转动,轴流泵的出水口最开始水流潺潺,但没过多久,出水的效率就提升好几倍,在经历了不到一刻钟,水开始喷涌而出,很快就把河岸上的水渠给填满了。
刘永李文兵看到这场景惊讶无比,他没想到效率真有这么高,就这个出水量,一台这样的机器能浇灌上百亩的土地,更关键的是这玩意烧煤就能转,不像水车,风车都有局限系统,风没了,风车就不能转动,刚看了水车就是停摆的状态,而关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煤炭了,去年他们挖出了30万万斤的煤炭。
刘永当即就在想,这些机器在能用在哪些地方,要是关中每个村都有几台这样的抽水机,粮食最起码能增加三成。
刘永笑道:“不愧是都督您弄三个月弄出来的机器,简直是粮食增产的神器,要是关中的田地上都布满了这种机器,像去年那种百年一遇的旱灾我们都不用怕。”
四周的人当即脸色大变,李文兵马上道:“呸,呸!你胡说些什么!”
刘永当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露出抱歉的脸色。
不怪李文兵他们这么敏感,实在是这几年,关中已经被旱灾弄得千疮百孔,大家为了抗旱也是疲惫不堪。
大同社在关中建了几千里的水渠,竖立了上万座风车,水车。水库建了上百座,为了抗旱救灾投入了上千万两的银子。
但如此大的投入,却依旧不能阻止关中粮食的减产。连着6年干旱,其中还有两年是百年一遇的旱灾,再坚韧的人也会变得敏感起来。
常五笑问道:“都督这样的一台抽水机价格是多少?如果价格不高,我们抗旱会会动员村民购买,争取每个村买一台。”
徐晨伸出一只手摊开道:“蒸汽机500两银子,配套的轴流泵还要另外加50两。”
常五当即脸色大变,500多两银子一台的机器,农户哪里用得起。
徐晨道:“都督府补贴七成,农户可以先使用抽水机,秋收之后用粮食来抵钱。”
为了稳定物价,关中的所有粮食都只允许都督府来收购,各种粮食的价格也被压的很低,小麦的收购价就没有突破一两银子,而都督府向外收购粮食的价格补贴加在一起却超过了三两银子,这其实对农户极大不公平,所以现在都督府补贴一下农户也是应该的。
刘永听到这话脸色微变道:“都督打算购买多少这台这样的?”
徐晨笑道:“先购买1000台,后续看情况,争取每个月1000台,争取三年内关中所有村落最起码都要有一台抽水机。”
刘永在心中暗算,一个月就是55万两,一年下来就是600多万,即便农户也要交一部分粮食,但都督府也要增加500万两以上的开支,这数字让刘永的脸色更难看了。
徐晨道:“随着工匠技术的提升,蒸汽机的价格会下降。而且你要往好的方向想,对现在的关中来说,粮食比银子更重要,花500万两银子能增加500万时的粮食产能,对我们都督府来说就是赚了上千万两。”
李文兵笑道:“景逸你怕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哪怕把都督府所有的银子花光,能增加500万石粮食也是值得,到时候我们直接去打山西,把那些山西财主银子们全部挖出来。”
刘永想到这里,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3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