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111节

  这才有现在的危机。也就是说他不乱搞改革,遵化其实是有可能守得住的,但这就是王朝末日的无奈了,不动会死,动一下死的更快。

  “贺将军,军情如火,我等是不是撇开辎重队先一步进发,好早一日抵达京师。”山西巡抚耿如杞却不想二人发生矛盾,当即转移话题道。

  他们这一路内线行军,加上又是勤王之师,这一路上各县都为他们提供粮草,合适安营扎寨的地方,所以这一路行军的速度非常快,一日接近60里(这个数字可能有点不符合大家对明朝军事常识,但历史上耿如杞他们带着兵马大半个月就从太原走到了京师,行军上千里)

  但让他疑惑的是贺涵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支重部队,宁愿降低自己的行军速度,也不撇开辎重队。

  贺涵为人孤傲归孤傲,但他是真能打,整个山西行省就没有一个人比他还能打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快马加鞭的截住贺涵带他去勤王,靠近京师之后,他们有可能会和女真人野战。

  而大明这些年和女真人野战的胜率可谓是一言难尽,几乎就没胜过一次,不带着精兵猛将在身边,他也不放心。

  最开始他是想让曹文诏去勤王的,但他一听说要去打女真人,而且还是野战,当即就病倒了。

  曹文诏的举动让耿如杞明白,这次去京师极其危险。功大莫过于勤王,连这样的功劳都不要,可见女真人的厉害。

  贺涵听到这话却极其不给面子道:“我不想自己的士兵没死在战场上,反而饿死在行军的道路上了。”

  太原镇总兵张鸿功嘲讽道:“我等此去是勤王,难道地方官员还敢苛待勤王之师?”

  贺函当面嘲讽道:“半年前,某家带着5000大军来支援山西行省。”

  后面的话他虽然没说,但耿如杞两人却知道,这一路上各州县令都没有为秀子云提供粮饷,以至于他在解州敲诈当地大户15万两银子和10万石粮草。

  崇祯二年(1629年)12月2日,直隶。

  北方的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仿佛一块巨大的幕布,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呼啸着席卷而过,割在人的脸上生疼。

  官道上,早已被逃难的人群和马车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惊惶。妇女们紧紧地拉着孩子的手,孩子则被吓得哇哇大哭,那尖锐的哭声在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耳。时不时,还能听到老人的咳嗽声和年轻人的喘息声。

  此四处都在盛传附近已经出现了鞑子的踪迹。那些关于鞑子烧杀抢掠的恐怖传言,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迅速蔓延,使得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仿佛那如狼似虎的鞑子随时都会从道路两旁的树林中冲出来,将他们吞噬。

  直隶各个县城城门紧紧地关闭着,城墙上站满了警惕士兵。

  他们注视着城外的人群,眼神中透露出冷漠。城门外,那些从附近村镇赶来的难民们,眼巴巴地望着紧闭的城门,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种绝望的气氛当中,这支从山西过来的勤王队伍,行经了上千里,终于踏上北直隶的土地了。

  只是他们看到的情况是非常不好。道路旁已经有很多因病或体力耗尽而倒毙的尸体。他们有的蜷缩成一团,有的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脸上却露出一丝让人觉得恐惧的笑脸。而活着的人则在道路两旁,一脸警惕的看着这支勤王大军。

  贺函等人看到这幕也只能叹口气了,这里是直隶,天子所在,首善之地,如今却呈现出一幅乱世之相。

  “兵部的调令到了,要我等去驻防通州。”耿如杞道。

  贺函问道:“战场情况到底怎么样,女真人的主力在哪里?”

  耿如杞苦脸道:“某也不知道,只知道女真人围攻京师,但被关宁铁骑和宣大镇士兵击溃。”

  而后他详细说自己得到的信息。自从皇太极破关之后,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驰援,试图在蓟州拦截清军,但皇太极绕过蓟州防线,直扑通州。袁崇焕被迫尾随追击,于十一月二十日抵达北京城下,在广渠门外布防。

  后面女真人主力包围京师,爆发了德胜门之战。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在德胜门外迎战后金右翼军。明军发炮误伤己方部队,侯世禄溃败,满桂负伤退守瓮城。

  爆发了广渠门之战,袁崇焕率祖大寿、何可纲等部与多尔衮、多铎激战,以少胜多,迫使后金军撤退三十里。此战虽胜,但袁崇焕因未追击清军遭朝臣质疑。

  十一月二十七日,后金军转攻左安门,袁崇焕再次阻击成功。皇太极因久攻不下,退至南苑休整,这一战也打醒了皇太极,让他知道京城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于是他并散布袁崇焕通敌的谣言,利用反间计离间崇祯君臣。

  耿如杞等人知道战场的情报之后,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这人这一路战斗下来,一只勤王大军被他们击破,野战就没有败过。

  同时他们也为朝廷军队素质担忧啊,勤王大军还没有死在女真人手中,却被京城的火炮击溃了,这算是什么事。

  在他们去通州的路,因为有可能会遇到女真人,秀子营担任前锋,他们行进了没多久,前方忽然传来一阵的喊杀声音,而后他们就看到无数的百姓狼狈向他们的方向逃过来,但等看到了贺涵他们的队伍。

  这些百姓惊呼道:“前面也有朝廷的军队,大家快跑啊!”百姓们顿时向两侧逃过去。

  贺函没有管这些,他以为在后方追赶百姓的是女真人的骑兵。

  “报将军,前面的是一支乱军。”探马道。

  贺函脸色难看起来了,乱军这都是往好听的说,实际上这就是一支在杀戮百姓的朝廷军队,以往朝廷的军队在边地这样乱来也就算了,现在到了京师也敢这样乱来,尤其是女真人还没有击退的时候。

  “伍靖,你带本部人马把他们抓起来。”

  “砰砰砰!”前方传来了激烈的火枪声音,不过很快就平息下来了。

  耿如杞这时候从后方过来问道:“前面是什么情况,是不是遇到了女真骑兵?”

  贺函摇摇头,但没有说话,没过多久伍靖就压着一群士兵过来。

  耿如杞看着这群穿着明军军服士兵,当即就明白了是什么事情,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了。

  耿如杞冷脸道:“把这些乱兵军法处置。”

  贺函道:“带他们去旁边的林子,枪毙了。”

  这些士兵虽然是第一次听到枪毙这个词,但看到秀子营的火枪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冤枉将军,我们冤枉啊!”这些被抓的士兵当即呼喊起来。

  贺函冷笑道:“本将亲眼看着你们在杀戮我大明的百姓,你等还有脸说冤枉?”

  士兵高呼道:“将军,我等没杀几人,只是抢了一些粮食而已。”

  另一个士兵也说道:“俺们本是山东登州镇士兵,一个月前俺们接到了勤王的命令,俺们这一路顶着寒风走了上千里路,终于到了京城。但兵部不给我们补充粮饷不说,还把我们调来调,今日去安次,明日去大兴,后日去良乡,每天换一个驻地,关键是一点粮草都不给我们,俺已经饿了三天的肚子了,再不抢点粮食,俺们就要饿死了。”

  “收押他们,让他们作为大军的苦力。”耿如杞和贺函两人听完了前因后果之后,脸色变得更难看了,这朝廷到底是怎么啦?

第190章 ,乱成一团与报捷的门道

  崇祯二年(1629年)12月 3日。

  通州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耿如杞、张鸿功和贺函三人率领着 2万多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通州城下。这支队伍历经长途跋涉,人马俱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期待。

  此时的通州城早已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士兵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这支大军。城楼下,一群青壮正忙碌地搬运着砖石和木头,他们时不时好奇地从城下探出头,打量着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

  一个士兵从队伍中走出,大声喊道:“我等是太原镇勤王的军队,得兵部令来固守通州,现在人马俱疲,还请开门,让我等进城休息。”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急切和渴望。

  城头上,一个明军将领探出头来,客气地说道:“还请各位稍等,我等先去汇报府君。”说完,他便匆匆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没过多久,那个将领再次出现在城头,满脸歉意地说道:“府君说了,为了防止贼寇,不允许开城门,各位如果想守城就在城外驻守。”

  对于这个回答他们也有预料,毕竟在大明朝肯放军队入城的几乎是没有的。

  但士兵再次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为我等准备一些热菜热饭,安排一些青壮帮我等修营地。”

  “抱歉,我等的粮草也不充足,没办法支援你们,府君也不允许我等打开城门说防止贼寇入。”

  张鸿功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策马出列,大声骂道:“老子是为了你们守城,居然连一口热菜热饭都不愿意提供,你们这还算人吗?”他的脸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那将领依旧满脸歉意地回答道:“抱歉,小人做不了主,这一切都要得府君的命令。”

  贺函见状道:“算了,我等安营扎寨即可。”对于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感到奇怪。

  耿如杞此时满脸尴尬,因为此次勤王,太原镇的军队带的粮草并不多,出了山西行省之后只带了 10日的口粮,如今差不多已经快吃光了(历史上日换一个驻地,连粮草都不提供的就是山西镇的这支士兵)。

  好在贺涵带了上万人的后勤部队,不管是安营扎寨还是粮草都有充足的准备,只是他们面子上觉得有些不好看。

  当日,他们便开始在通州城下安营扎寨,并且派出探马打听消息。不久后,探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两日前,皇太极率兵攻打良乡,其中一支偏师屠了固安县。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山西勤王中军大帐内,气氛紧张而凝重,耿如杞无奈地说道:“兵部下达旨意要我们去驻守昌平。”

  张鸿功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说道:“我等才刚刚扎好营房,而且这样大军不断调动,不但容易让士兵疲惫,也容易被女真人骑兵突袭。现任的兵部尚书是谁?有没有一点军事常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耿如杞皱着眉头,无奈地说道:“军令如山,我等还是拔营去昌平吧。”

  贺函却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耿巡抚,你在朝廷是不是得罪了人,这看上去不像是在调动,这就是想让我们去送死。”

  他想起一个多月前就有人想把他调到辽东去,而现在他们的大军频繁地在京师附近调动,必然会遇到女真骑兵,在京师附近这样平原地域上,骑兵那下场可想而知。

  耿如杞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苦笑着说道:“三年前,魏忠贤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大明各地争先恐后地给魏忠贤修建生祠,某当时拒绝了,得罪了镇守太监刘凤祥,因此被关押在京师大牢,差点被斩首。好在当今天子继位,让我无罪释放并升任为太仆寺卿,后又升为山西巡抚。但天子继位之后,阉党遭受打击,他们怎么可能有能力继续报复本官?”

  贺函冷笑一声,说道:“只要有东林党就会有阉党,现在朝廷上下都慌慌张张,朝令夕改,没有一个主事之人,我等要真听了朝廷指挥行动,那才真死无葬身之地。耿巡抚要是信某,就听我的话,哪里都不去,先在这里休整,士兵们这一路行经了上千里,不好好休息,哪里有力气去打女真人。当然,耿巡抚要是不信某,也可以带着张总兵的人马去昌平州,但某要为自己的子弟负责。”

  张鸿功也气愤道:“再听朝廷的胡乱指挥,我等兄弟就要死无葬身之地。”

  耿如杞听了贺函的话,又看着气愤的张鸿功。他想起这一路上发生的种种事情,朝廷的命令朝令夕改,地方官员的冷漠无情,让他对朝廷的指挥产生了怀疑。过了许久,他终于下定决心,说道:“现在大军连口粮都没有了,我等不靠着将军,也走不出这通州。”他决定相信贺涵一回,选择抗命。

  于是,山西镇这 1万大军留在了通州,开始继续休整。士兵们在营地里搭建帐篷,生火做饭,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神情。

  而耿如杞、张鸿功和贺函三人派出大量的探马,则密切关注着女真人的动向。

  “报,将军!”一名斥候策马狂奔而来,在营帐前猛地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进入营帐急切地说道,“有大股的骑兵向我等营地进发,但看那装备,像是我大明的军队。”

  耿如杞,贺函,张鸿功,听到这消息感觉一阵莫名其妙,朝廷的军队怎么会向他们这个方向前进?

  贺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他快步走到营帐外,环视四周,冷静地下达命令:“继续去探!务必查明这股骑兵的来历和动向。”

  虽然这支军队当中贺涵的官职最低,但因为遇到问题,他总是敢第一个下决断,逐渐的指挥权到了他手中。

  随后他转身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大声喊道:“全军戒严,做好战斗的准备!张总兵的士兵,你守着西北两个方向,某秀子营守着东南两个方向。”

  命令下达之后,营地里号角齐鸣,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拿起武器,各就各位。贺函的亲信将领袖子带着一队人马守着营地的东南两个方向,张鸿功则带着自己的部下守着西北两个方向,营地被布置得如铁桶一般。

  贺函站在营地的高处,目光紧紧地盯着远方。没多久,他们果然看到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正向着山海关的方向前进。那骑兵队伍浩浩荡荡,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贺函和耿如杞两人站在一起,一脸奇怪地看着旁边大路上的骑兵。这支骑兵装备极其精良,轻重武器一应俱全,士兵们身着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耿如杞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支骑兵如此精锐,应该是朝廷打造的关宁铁骑。”耿如杞曾经担任遵化兵备副使,对关宁铁骑这支军队有所了解。

  贺函一脸疑惑,喃喃自语道:“不是京师被围吗?关宁铁骑怎么往山海关的方向前进?难道是兵部的人脑子进水了,想要这支骑兵进攻遵化,堵住女真人后退的道路?”

  耿如杞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咬了咬牙,说道:“本官想去探查一下消息。”

  贺函一把拉住他的手臂,担忧地说道:“太危险了。现在局势不明,谁也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变故。”

  耿如杞拍了拍贺函的手,坚定地说:“这些都是某当初的袍泽,有何危险?我去去就回。”说完,耿如杞就带着一些亲卫,快马加鞭地追上了这支骑兵队伍。

  半天之后,耿如杞黑着脸回来了。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眼中满是愤怒和失望。

  贺函连忙迎上前去,焦急地询问道:“询问出这支骑兵为什么要去山海关的方向了吗?”

  耿如杞长叹一口气,悲愤地说道:“京师到处流传袁崇焕通敌卖国,想要和金人里应外合攻破京师。天子中了女真人的反间计,袁崇焕被陛下打入诏狱,祖大寿担心自己也被杀,带领关宁铁骑想要逃回锦州。我本打算劝劝他的,但却连人都没有看到。”

  “本官现在彻底相信你的话了,朝堂已经彻底混乱了,他们已经做不出正确的选择了。”耿如杞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卸磨杀驴虽然是朝廷的常规操作,但现在敌人还没有消灭,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这样做,但朝廷诸公还是做出了如此选择,他第一次发现贺涵说的猪队友居然如此贴切。

  贺函听到这消息,一时间呆立在原地,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心中一阵愤怒和失望,大明朝养士二百多年,在这危机时刻竟然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吗?

  现在朝廷上的官员不要说比于谦于太保那时候,就是嘉靖年间的官员也是远远不如。哪怕是放一群白痴在那上面,都比现在这群人好啊。他们这一次次胡乱指挥,浪费大明一支支精锐的力量,这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女真人的野战能力虽然很强,但他们攻坚能力极其差。入关以来几次攻陷的城池,都是有内应或者弃城而逃的事情。朝廷只要让各自勤王的军队驻扎在城池当中,女真人也只能无功而返。但现在朝堂上却在不断的调动各支勤王的军队,这简直就是在帮着女真人屠杀自己的军队。他觉得或许真的有人在通女真人,不过此人是在朝堂当中。

  翌日,果然兵部的调令又来了。这次要把他们调到良乡。贺函、耿如杞三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手中的调令,脸上满是不屑。

  贺函把调令狠狠地扔在地上,愤怒地说:“这兵部的调令简直就是乱命,这是想让我们1万多人去灭女真人?”

  耿如杞无奈说道:“现在兵部连敌人的方位都不侦查一下的吗?”

  这样送死的命令三人自然不会听,而是带领士兵继续在通州休整。士兵们在营地里修缮武器,加固营垒,养精蓄锐,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

  与此同时,关宁铁骑逃回山海关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引起了京师的一片恐慌。辽东镇一向是朝堂最能打的军队,少了这支军队,京师的官员们都感到不安。

  三天后,兵部的调令再次过来,直接是把他们调到京师来驻守了。

  贺函拿着调令,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次调我们去京师驻守,或许是朝廷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去京师也好,那里有朝廷主力,更加安全。”

  耿如杞和张鸿功也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得到调拨的命令后,开始拔营。士兵们收拾好行囊,扛着武器,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京师进发。

  崇祯二年(1629年)12月 8日,寒风凛冽,天空阴沉沉地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铅板笼罩着。山西的勤王大军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京师。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此时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城墙上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个个士兵穿着破烂的军衣缩在城墙下。

  贺函他们的勤王大军被安排驻扎在卢沟桥一线。卢沟桥横跨永定河,是京城西南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极为关键。

首节 上一节 111/2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