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87节

  倒不如说,她的儿子接下来十几年的目标,应当就是试着努力成为这种小贵族才是。

  抱着这样的想法,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也终于是到了下车的地方。

  而她们刚刚落地不久,很快就看到了一位衣着颇为朴实的青年正在某个地方等着他们,在他身旁,一位有些紧张的小姑娘似乎也在一同等待。

  她们的目光穿过了人群落在了那位青年身上,很快她们也走出了人群,接着便同这位青年紧紧抱在了一起。

  等到他们分开后,普莉赫里娅便看向了米哈伊尔旁边的小姑娘,然后问道:“这个孩子是?”

  “她叫米拉,是我请她在我现在的家里面帮忙照顾一下我的生活起居。”

  “这样啊”

  尽管有些疑惑米哈伊尔为什么不请一位成熟的女佣,但普莉赫里娅也并未想太多,只是看着米哈伊尔略有些心疼地道:“亲爱的米沙,你看着瘦了不少,想必你这段时间一定很忙吧?”

  米哈伊尔:“?”

  所以说我是瘦了?

  我到底该相信谁.

  一念至此,米哈伊尔也是忍不住看向了米拉,结果这位小姑娘也正朝他看来,在米哈伊尔的注视下,这个小姑娘眨巴眨巴眼睛,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好像也什么都说了。

  米哈伊尔:“.”

  我还是相信我妈吧

  在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后,几人这才上了马车,而在马车行驶的过程中,米哈伊尔的妹妹似乎是想到了米哈伊尔一直在给她们寄钱,因此也是略带担忧地问道:“哥哥,你陆陆续续已经给我们寄了七八百卢布了,这对你来说应该也是一笔很大的钱吧?所以除了还债和买一些必要的东西以外,我们基本上就没怎么动过了。”

  该说不说,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寄回家的这笔钱其实已经是米哈伊尔最近这几个月比较小的一笔开销了,要是算上还债、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以及接下来的这个颁奖宴会,米哈伊尔估计是要快花出去五六千卢布了。

  我这种穷鬼花钱怎么花的这么厉害

  好在是进项也不少,尤其是等《八十天环游世界》这部小说在报纸上刊登之后,经济这一块估计就又要好上许多了。

  其实真要算的话,这个什么颁奖宴会是真有点花钱,在最开始的时候,米哈伊尔只准备在《现代人》的圈子里弄一个了事。

  岂料那位奥多耶夫斯基公爵在听说此事后,当即就热情地表示他也会到场,毕竟像文学奖这样的新鲜东西,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奥多耶夫斯基公爵此举当然是好意,作为圣彼得堡文化界的权威人士,他这么一出席,这个奖项的规格明显高了不少,接着便是其他的一些朋友也在问,帕纳耶夫的朋友们对这个奖项似乎也很有兴趣,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就连克拉耶夫斯基这个敌对杂志老板都想过来凑个热闹,米哈伊尔猜测这人大概率就是来抄袭创意的。。

  发展到最后,像将军这样的《现代人》资深读者似乎都想掺和一脚.

  如此一来,米哈伊尔他们这个新生的奖项,好像还真能一跃成为圣彼得堡乃至整个俄国最有排面的文学奖项。

  只是这样的话,花销就大了许多,还得跟帕纳耶夫这些大户人家一起凑笔钱出来。

  想着这件事的同时,米哈伊尔也是回答了自己妹妹的问题:“你们就放心吧,杂志的盈利能力还不错,完全支撑得起我平日里的开销。”

  “那哥哥你现在每个月能有多少钱呢?四五百卢布?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我算一算。”

  首先是《现代人》的盈利,接着是法国那边的盈利,要是动作快指不定还能卖到英国去

  算到最后,米哈伊尔给出了一个保守的回答:“每个月两三千卢布?”

  “这怎么可能呢?”

  听到米哈伊尔这么说的杜妮娅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真要是按这个算的话,你一年的收入都快抵得上一位中等贵族数年的地产收入了!”

  “好像是有些不太可能。”

  米哈伊尔微微一笑,倒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下去,而再聊着聊着,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也就得知了《现代人》杂志接下来可能举办什么颁奖宴会的事情。

  而或许是想到这样的宴会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来自家哥哥现在的事业到底到了哪一步,这位沉静的姑娘也是开口问道:“那估计会有多少人来参加?”

  “好像没多少吧。”

  稍稍思考了一阵,面对自己妈妈和妹妹好奇的眼神,这位衣着朴素的青年只是摊了摊手,接着便开玩笑般地回答道:“如果算上上流社会的有些先生,估计也就大半个圣彼得堡文化界的人吧。”

第157章 《物种起源》与宴会

  对于米哈伊尔所说的那些话,尽管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如今对米哈伊尔有着毫无保留的信任,但像这些话,她们更多的还是当作玩笑在听。

  毕竟从她们上次离开到现在差不多也就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仅仅依靠着一家杂志社,真的能取得如此高的收入、有着如此深厚的人脉吗?

  而比起那让人觉得非常不真实的收入,一场颁奖宴会竟然能让大半个圣彼得堡文化界的人参加则是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里可是圣彼得堡,在这种地方,随便扔块砖头出去都有可能砸到几个官员或者贵族老爷,至于文化界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都是地主贵族出身。

  这种情况下,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让这些贵族老爷们聚集在一起?

  因此在普莉赫里娅的猜测中,米哈伊尔参加这样的宴会应该不算困难,但估计应该只是这样的宴会中平平无奇的一员,能跟其中一些人说上话便实属不易,又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宴会的组织者和重要人物呢?

  对于自己妈妈和妹妹的这种反应,米哈伊尔确实觉得还挺正常的,毕竟就算是要米哈伊尔自己来说,也是真的没想到有些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

  而这个话题过去之后,米哈伊尔便跟自己的妈妈和妹妹聊起了接下来在圣彼得堡的一些安排和规划。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将在圣彼得堡常住一段时间,为此米哈伊尔可能还要再换个大一点的房子,至于再之后让她们住在哪,米哈伊尔暂时还未完全想好,但他还是先笑着开口问道:

  “妈妈,杜妮娅,你们接下来想出国看一看吗?比如去像法国、英国这样的国家。”

  “出国吗?我们有这个机会吗?”

  对于这年头的普通人来说,出国可谓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不光是花费巨大,出国手续也有点难办,因此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感到惊讶的同时,也是忍不住问道:

  “就算是去旅行的话也不用到这么远的地方吧?这得花多少钱?而且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似乎很少听到有人提起它。”

  在这个时代的俄国,由于俄国的上层阶级模仿和学习法国文化的缘故,因此即便是平民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些,至于英国,那就真的是只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印象了。

  不过对于米哈伊尔来说,英国无论是赚钱还是提前在那里准备一手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别的先不说,只说文化产业的状况,英国的文学市场和讨论度在这一时期并不逊色于法国,名家也确实不少。

  差不多就在两年之后也就是1847年,英国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将先后出版,其中《简·爱》和《呼啸山庄》这两部作品更是轰动了英国的文学界。

  至于狄更斯在这一时期无疑也已经确立了自己在英国文坛的地位,等到了1849年,他便开始连载起了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大卫·科波菲尔》,同样是在这一年,狄更斯怀着愤怒与沉痛的心情往《泰晤士报》寄去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则是痛斥英国人的愚昧与麻木。

  事情简单说起来就是在当时的英国,观看绞刑几乎就是一项大众娱乐活动,哪里有公开处决,哪里就有围观行刑的人群。而眼见英国民众们这么爱看这个,英国的商人们也是灵机一动,在刑场的一旁建起了巨大的露天看台。

  而这露台上的座位还是按价出售,售价高低取决于座位离死囚的距离和死囚身份的贵贱,而站在看台下的免费观众则可能根据行刑人的不同,达到几千上万,甚至十万之众。

  狄更斯看到的这一次处刑,被处死的是一对犯了谋杀罪的夫妇,而由于这是伦敦首次同时处决一对夫妇,因此吸引了至少三万多伦敦市民前来观看。

  狄更斯目睹、记录了这一场景,并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痛恨和谴责,而他写的信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而推动了英国在后面废除公开处刑这一法案。

  之所以提到这件事,那自然还是因为米哈伊尔确实要在改编过的《八十天环游世界》里写上这么一段情节,就是不知道这部作品要是在英国出版后会引起怎样的反响。

  而除了文学领域以外,英国的其它领域自然也有很多值得说的东西,就像在1845年这一年,达尔文其实已经在撰写有关进化论的论文,但他依旧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

  直到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上好友的鼓动,达尔文才最终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

  于是在1859年的时候,堪称另一种意义上的开天辟地的巨著《物种起源》正式问世,由此正式为人类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如果有缘分的话,米哈伊尔说不定还真能在英国跟这位性情温和的生物学家交流一番。

  而说到生物学家,奥地利那位主业是神父,副业是种豌豆的生物学家孟德尔,则是要在1856年才开启了他那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种出的豌豆将俯瞰整个现代遗传学,并且成为人类科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遗憾的是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他才得到了应该属于他的名誉,如果米哈伊尔到时候有足够的影响力,或许也可以提前帮这位老哥扬扬名,不然死后才成名这种事终究还是太惨了一些.

  总而言之,出国肯定是要出国的,很多事情都值得亲眼见证乃至掺和上那么一脚,至于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所说的花多少钱的问题,米哈伊尔也只是笑着说道:

  “你们就放心吧,我如果去了外国,大概率是赚到的会比花的多。”

  毕竟像《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福尔摩斯探案集》,那也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真的吗?”

  尽管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对米哈伊尔要如何才能在外国挣到钱这件事颇为费解,但因为马车已经来到了米哈伊尔的家中的缘故,她们暂时也就没有追问下去,而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准备好好看看米哈伊尔的新住所。

  准备好好看看的同时,杜妮娅也是准备好好为米哈伊尔收拾一下房子,自己的哥哥脏肯定是不脏的,但很多时候未免显得过于随意,以至于他住的地方看起来总是有些凌乱。

  可当这位认真沉静的姑娘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去后,看到屋子里的场景的她却是一下子就愣在了原地,等反应过来后,她先是将惊奇的目光看向了米哈伊尔,接着很快就摇了摇头,然后将目光看向了米哈伊尔身后的小帮佣米拉。

  米哈伊尔:“?”

  虽然你的猜测是正确的,但也不要把猜测的过程表现得这么明显好吧

  总之比起之前,米哈伊尔如今住的地方可谓是一直保持着非常干净的状态,这无疑就是小帮佣米拉的功劳。

  正因如此,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很快就跟这位小姑娘亲近了起来,而就是在这样热闹的氛围当中,久别重逢的一家人没过多久就吃起了米哈伊尔提前让人准备好的丰盛午餐,在吃饭的过程中,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也是跟米哈伊尔说了很多家里面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主打一个扬眉吐气,甚至说:

  “连我们当地的地主都听说了你的事情,还专门来拜访了我们一下。虽然他在我们面前还有着地主老爷的傲气,但是亲爱的米沙,我们估计他在你面前肯定就要变得殷勤许多了!”

  难道说,我米哈伊尔也变成了圣彼得堡爷了吗

  就这样,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完饭后,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暂且是要休息一阵好缓解旅途当中的疲惫,至于米哈伊尔,自然还是继续忙活着颁奖晚宴的事情。

  说起来也巧,宴会举办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在今天,尽管很多事情都是由涅克拉索夫和帕纳耶夫在忙,但米哈伊尔作为吉祥物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必不可少,常常要忙一些邀请谁谁谁、跟谁谁谁见面的事情。

  至于说杂志的奖项要颁给谁,首先米哈伊尔肯定是直接退出评选的,不然的话或许就像涅克拉索夫说的那样:“米哈伊尔,你要是参与了评选,难道还会有人投你的反对票吗?”

  帕纳耶夫则是开玩笑道:“谁投了赞成票米哈伊尔可能不知道,但谁投了反对票我估计米哈伊尔肯定是一清二楚!”

  米哈伊尔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但事情也确实像他们说的那样,他要是真参与这个评选,那么《现代人》的其他作者也就真的没指望了。

  而米哈伊尔不参与评选的话,关于到底选谁这件事在《现代人》编辑部可谓是引起了很多争执与讨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的人选当然已经敲定了下来,名单也即将在晚上的宴会上公布。

  事情到了这里要忙的其实已经不是很多了,剩下的差不多就是换上一身体面的衣服前去主持这场宴会了。

  米哈伊尔等自己的妈妈和妹妹休息了几个小时后,便也询问了她们要不要去这样的宴会上看看,在得到了“真的可以吗?”这样的犹疑的回答后,米哈伊尔当即便点了点头道:“当然。”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贵族宴会,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在心里面相当胆怯和犹豫,但好在她们这样的女眷不必抛头露面,并且早在之前的话,她们便已经通过米哈伊尔认识了帕纳耶娃这位贵族夫人,而且跟对方相处的还不错,

  因此为了更加确切地了解米哈伊尔如今的状况,她们也是略有忐忑地换上了米哈伊尔专门给她们买的衣服,等时间一到,她们一家人便朝着某个地方赶去。

  由于这场宴会来客众多,米哈伊尔他们自然是找了更大的场地,等到达目的地后,米哈伊尔先是将自己的妈妈和妹妹安排好,接着就不得不看向那些一个个跑来跟他打招呼的客人,然后招呼着这些人入座。

  米哈伊尔略显苦逼的开始工作的时候,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则是跟着帕纳耶娃一起站在某个地方,还不等她们为这场宴会的场地和来客人数之多而感到惊奇,她们就不由自主地用着微微有点凝滞的目光看着米哈伊尔开始营业。

  在她们最开始的设想当中,米哈伊尔要么是普普通通地坐在一个小角落,要么就是跟自己的朋友们待在一起聊天,但是现在看来,不知为何,一群又一群人都走向了米哈伊尔同他打招呼,即便有些人并不友好,甚至还在打招呼之前跟人小声议论了什么,但等真走过去后,还是露出了似乎带点殷勤的笑容。

  而随着客人越来越多,慢慢地似乎来了那么几个大人物,他们刚一出现便引起了别人的关注与讨好,但他们在应付别人的殷勤之前,依旧选择了先来到米哈伊尔这里,同他亲切地说了起话。

  在这其中,一位衣着非常得体,乍一看十分严肃和威严的中年男人,则是表现得最为热情,而从隐隐约约传来的那些声音来判断的话,这位先生似乎是一位官职不低的将军。

  等到时间继续往前推移,慢慢的,米哈伊尔似乎随着人群到了越来越中间的位置,宴会正式开始后,他更是走向了最前面的位置,随后在许许多多的人的目光中,念出了那么几个名字。

  接着就有几个人有些手足无措地走上前去,其中最为激动的那个人,看上去简直就像是要抱着米哈伊尔昏厥过去了一般。

  紧接着便是颇为热烈的掌声。

  所有这一切的过程相当漫长,但是对于近乎化为石像的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来说,这一切又仿佛只过去了那么一瞬间

第158章 娜佳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的初次见面

  尽管在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以及在场的其他很多人看来,宴会上的米哈伊尔简直就是光芒万丈,甚至说还有些初出茅庐的新人作者跟身旁的同伴感慨道:“倘若有一天我能像米哈伊尔先生那样站在那个位置上,那么我这一生真的就值了!”

  但对于米哈伊尔来说,这无疑是一件苦差事。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对于这场宴会的设想差不多就是不算太多的人一起聚在帕纳耶夫家热闹热闹,米哈伊尔也就是该吃吃该喝喝,跟自己的朋友们聊聊天,认识一些新的人,然后颁发一下奖项,最后就是再久违地打打牌了。

  结果一来二去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偏偏来这场宴会的人虽然也跟涅克拉索夫和帕纳耶夫打招呼,但好像还是更愿意凑在米哈伊尔旁边,然后认真听着米哈伊尔说出来的话,仿佛这其中藏着什么奥妙一般。

  这一点就连克拉耶夫斯基这位《现代人》的老对头都是如此,不过他跟别人不一样的点在于,他是来偷听米哈伊尔的话里面可能蕴含的商业机密的,毕竟在他看来,米哈伊尔这个狡猾、阴险的年轻人看似不怎么管《现代人》和圣彼得堡的杂志业的事情,实际上却总能抛出一些破坏行业现状的恶毒计划。

  什么完善稿酬制度,提高稿酬待遇,并且推动什么印张稿酬标准化,并且还搞出了什么分成制一类的东西

  长远来看,这对圣彼得堡的杂志业肯定是有好处的,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更加优秀的作品的出现,像《现代人》的话,由于稿酬待遇很不错,所以这一年也是收到了许多不错的稿子,即便抛开米哈伊尔那些小说先不谈,《现代人》杂志上的文章质量也绝对是要超过其它杂志的。

  正因如此,《现代人》的订户数量上涨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对于克拉耶夫斯基而言,这件事无疑让他觉得痛心疾首,好好的卢布就这样白白地撒给了这些作家们,还有比这更浪费的事情吗?!

首节 上一节 87/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