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151节

  别林斯基本以为只是一年的时间,《现代人》杂志社应该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可当他走进杂志社的那一刻,他就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在看到那一张张年轻且陌生的面孔以及进进出出的来访者的时候,别林斯基便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个由衷的笑容。

  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

  要是米哈伊尔见到这一幕他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别林斯基高兴之余,也很快就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涅克拉索夫和帕纳耶夫,而在见到别林斯基的那一刻,两人也是由衷地给了别林斯基一个拥抱:

  “亲爱的维萨里昂,你看起来简直比之前要好太多了!”

  等三人颇为高兴地叙了一会儿旧后,在得知别林斯基最近的困境,帕纳耶夫当即就说道:

  “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依我看直接在我家举办一个宴会吧!我估计很多人都会过来,正好你也可以顺带回答他们一些问题,省得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去打扰你。至于他们想问什么你也应该很清楚吧?”

  “当然。”

  其实不太习惯这种抛头露面的场面的别林斯基有些苦恼地说道:“别说是在这里了,就算是在巴黎我都没法过上一种安宁的生活,跟米哈伊尔走得太近只有这点不好。”

  “这是当然的,你以为我们在俄国就没有相同的感觉吗?米哈伊尔的光芒仿佛都能跨越整个欧洲了。”

  三人简单开了点小玩笑后,关于宴会的事情也很快就安排了起来。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半个圣彼得堡文学界的人都可谓闻风而动,连一些贵族和贵族夫人都打探起了相关的消息。

  在这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情是迫切且充满期待的,分别了这么久,要说他不想念米哈伊尔那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米哈伊尔虽然远赴法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忙,但他依旧抽空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寄了两封信唠唠文学、唠唠家常。

  当时收到信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谓是感动完了。

  除此之外,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由自主地畅想米哈伊尔在法国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是米哈伊尔的话,那他岂不得在巴黎吃个爽、玩个爽、睡个爽然后赌个爽?

  我陀思妥耶夫斯基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幻想了一番米哈伊尔在法国的生活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便不由得为自己最近的境况叹了一口气。

  没办法,依旧是老毛病,虽然有米哈伊尔临走前的叮嘱,他在发表新小说这一块称得上比较顺畅,但他的灵感总是断断续续,几篇发出去的新小说也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响。

  当然,最主要的依旧是他花钱没什么逼数,搞得最近又在向自己的哥哥求助.

  另外要说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免费的书籍以及茶点依旧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去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聚会,要说这里最让他觉得亲近的点还是他时不时的就能听到米哈伊尔的名字。

  不过有些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会有一种莫名的忧虑

  而暂且先说回帕纳耶夫家的聚会的话,即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去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等真的去了之后还是吓了一跳,全是人!

  虽然帕纳耶夫的房子已经不小了,但有些客人为了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说说话,已经不得不退至到门口的地方,就算如此,他们有些人依旧不肯离去。

  甚至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还看到了克拉耶夫斯基正笑着跟别林斯基说点什么.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你们两个也像米哈伊尔说的那样,玩上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当然,看得出来,别林斯基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

  随着宴会的进行,很快就有人提出问题道:

  “别林斯基先生,米哈伊尔先生如今在哪呢?他还在巴黎准备写一些新东西吗?还是说他确实去了别的地方?我们好像收到了一些不够准确的消息。”

  当这个问题响起后,热闹的场面陡然就是一静,而面对众人的注视,别林斯基略显狼狈地回复道:“米哈伊尔已经离开巴黎前往伦敦了。”

  嗯?

  为什么要去伦敦?

  是要见什么人吗?

  在众人都有些疑惑的时候,也是很快就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只可惜别林斯基确实没听到米哈伊尔说过他有什么目的,因此他先是来了一句:“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就在众人有些失望之际,别林斯基便适时地补充道:

  “但我听屠格涅夫说,米哈伊尔是觉得法国实在是没什么挑战性,所以他才决定去英国看看。而且米哈伊尔现在好像已经在英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了.”

  在场的众人:“?!?!”

  我们要听的就是这个!

  还得是屠格涅夫!

  就在场上的气氛即将爆炸的时候,站在别林斯基一旁的涅克拉索夫便适时地说道:“我提议让我们为米哈伊尔干杯!”

  他这么一说,场上许多人顿时就举起了酒杯,伴随着一声响亮的“乌拉!”,碰杯声和大笑声便在帕纳耶夫家陡然炸开!

  “原来法国文学界的人也不过如此!”

  “米哈伊尔先生只是在法国待了一段时间便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那要是让他待个十几年呢?法国文学界就是他的了!”

  “看来我们俄国文学迟早有一天能够超过那群法国佬!”

  听着场上的对话的别林斯基:“.”

  有没有可能,暂时只有米哈伊尔一人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面对如此热烈的气氛,别林斯基当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而就在其他人热烈地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涅克拉索夫也是小声同别林斯基说起了一些比较隐秘的事情:“维萨里昂,我们已经在筹备等米哈伊尔回来的时候,为他举行一场庆典和欢迎仪式。”

  “这样的活动不是要向第三厅报备吗?”

  别林斯基有些诧异地看了过来。

  “是啊,我们已经试探性地提出了,然后得到了比较积极的信号”

  说到这里,涅克拉索夫也是既兴奋同时又有些担忧的问道:“据我所知,更上面似乎也有一些积极的信号,那么对此米哈伊尔是怎么想的呢?”

  关于这一点的话,简单来说就是米哈伊尔愿不愿意吃上一份皇粮,某种意义上就像果戈理那样,接受皇室的补助,这样的话似乎也没太大毛病.

  “我问过米哈伊尔。”

  按理说这种事情应该挺简单的,但别林斯基回忆了一下米哈伊尔的反应后便缓缓回道:“米哈伊尔只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然后什么都没说”

  说到这里,两人短暂地静默了一下,接着涅克拉索夫很快就打起了精神道:“还是相信米哈伊尔的判断吧,我认为是他的话,一定能做出最好的选择。那么米哈伊尔有没有别的什么安排?”

  “非要说的话,那便是连载屠格涅夫已经写好的几篇小说,我认为是很好的作品,米哈伊尔对这些作品的评价却是比我还要高。”

  “哦?”

  听到这的涅克拉索夫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不等他继续发问,费了很大的力气过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出现在了两人旁边,等他加入两人的对话聊上一会儿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便忍不住看向别林斯基问道:

  “维萨里昂,米哈伊尔他难道没有在法国的牌桌上创造奇迹吗?我好像从未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

  别林斯基:“?”

  奇怪的关注角度

  “没有。”

  别林斯基回忆了一下后便摇了摇头说道:“米哈伊尔在法国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基本上没听说他出现在牌桌上。

  而且米哈伊尔也说了,他再也不打牌了,人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当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的吗?

  我要是有他这样的本领恨不得天天待在赌场里!

  就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些捶胸顿足、甚是惋惜的时候,这场宴会那明亮的灯光亮着亮着就逐渐变为了米哈伊尔书桌前的一盏油灯。

  咦?

  怎么莫名感觉我的手痒痒的?

第242章 献词与王不见王

  当伦敦的又一个普通的白天来临的时候,在这一天有一些事情要做的米哈伊尔早早的从床上爬了起来,在简单的洗漱过后,米哈伊尔眼见时间还早,索性是先坐下来将一些需要做的事情给完成了。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回复别人的信件,回复分别来自艾米莉·勃朗特和夏洛蒂·勃朗特的信件,前者主要是简单跟米哈伊尔探讨一些诗歌问题,后者则纯粹是为了表达谢意。

  在给艾米莉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人物写回信的时候,米哈伊尔确实是费了不少脑细胞,好在是以前的时候相关文章看得多,费劲归费劲,聊还是能聊一聊的。

  回复夏洛蒂的信件就简单很多了,基本上就是表达一下对她们写作的看好,而在信中米哈伊尔也已经得知她们已经写起了小说,虽说她并未提及这些小说会取什么名字,但米哈伊尔却是已经在心中念出了答案。

  说起来比起《呼啸山庄》和《阿格尼斯·格雷》的一气呵成,《简·爱》这部小说的出现却是要更曲折一些,差不多就是夏洛蒂先写了一部不太成功的《教师》,一直投稿无果后,她有一天突然福至心灵,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简·爱》这本书。

  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她不同意两个妹妹以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必须漂亮的想法,她告诉她们:“我将用事实证明你们错了”。

  稍稍想了一下这些事情后,米哈伊尔终于是写完了回信,接着就准备找个时间将这两封回信给寄出去。

  该说不说,米哈伊尔还挺期待她们三姐妹小说的出版的,万一她们要是想在首页加上一句“献给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那就好玩了。

  当然,只是想想而已,米哈伊尔只能说希望她们的经济条件在得到改善后能够更加注意防护,或者就是把她们那个倒霉兄弟给送到别的地方继续深造。

  不过像这类提醒,米哈伊尔暂时并不方便说,只能说还要再等一等。

  忙完这件事后,米哈伊尔便穿着自己的福尔摩斯套装出了门。

  值得一提的是,米哈伊尔并未戴那顶格外显眼的帽子,斗篷也暂时收了起来拿在了手上。

  没办法,随着这些天《血字的研究》的口碑的传播以及报纸上那些新闻的发酵,米哈伊尔要是再穿上完整版,那他是真有点害怕自己会在伦敦街头被人海淹没

  但米哈伊尔也有不得不穿的理由,简单来说,他今天应邀去伦敦的一家比较有名的俱乐部里坐一坐,而想割英国的绅士们的韭菜,总得让他们看一看上身效果吧?

  而就算拆卸过后米哈伊尔身上的衣服已经没那么显眼,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然后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关于《血字的研究》的最新消息,首先它连载的第一期便为桑德斯的《小说旬刊》带来了接近两千的订户,至于销量的话每天都在变化。

  由于《小说旬刊》是半个月一期,因此再过几天,新的内容便会呈现在伦敦读者们的眼前了。

  当米哈伊尔乱七八糟的想了很多东西之后,等他回过神来,他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离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不得不说,米哈伊尔要去的这个俱乐部确实有实力,只因它的活动场地基本上位于伦敦最好的地段之一,而随着米哈伊尔越走越近,他好像还模模糊糊地看到了英国王室的寝宫白金汉宫。

  必须要说的是,别看这一时期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有关白金汉宫和维多利亚女王的乐子可太多太多了。

  首先闪亮登场的便是我们的狄更斯老哥,狄更斯老哥某种意义上也是逼王一个,尽管维多利亚女王很早就开始阅读他的作品并且非常崇拜他,常常津津有味地阅读他对伦敦下层社会的描写,但狄更斯对于君主制没有什么敬畏之心。

  甚至说,狄更斯认为自己要比女王名气更大,因此一直试图避开维多利亚女王,不愿跟她相见。

  当然,狄更斯避开维多利亚女王的原因应该很复杂,但在某种意义上,或许狄更斯老哥真的认为王不见王,维多利亚女王应该避他锋芒.

  其次就是在1840年之前,白金汉宫的安全保卫可谓是松懈到了臭名昭著的程度,就在1838年,一名男子试图闯入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礼现场,被拦下后他似乎并不死心,于是就在一个月后,王宫的看门人在王宫的肖像画廊里发现了熟睡的他。

  此时此刻,他距离维多利亚女王的卧室近在咫尺,经过审问,该男子这次来是再一次请求女王嫁给他,然后他便被送到了托西尔菲尔兹监狱。

  与此同时,在同年十二月份,一位炫压抑小子少年琼斯闯进了宫殿,经过一番追逐后他最终被逮捕,而当警察扒下他鼓鼓囊囊的外裤的时候,几件女王的原味内衣便掉了出来

  而他的行为被描述为“年轻人的愚蠢”,于是他后来被无罪释放。

  但这炫压抑小子似乎是闯王宫闯上了瘾,在接下来两年又闯进了王宫两次,引起了整个伦敦的轰动,而大英帝国的事实国王阿尔伯特亲王便趁机开始整顿王宫。

  更多的乐子就先不提了,正当想到了这些的米哈伊尔乐得不行的时候,在不远处的一家俱乐部中,身处其中的英国绅士们此时此刻正严阵以待,纷纷拿出了自己最好的姿态和状态,准备好好应对那位来自俄国的不可思议的年轻人。

  虽然他们对这个俄国年轻人更多的还是好奇,并没有太大的恶意,但他既然已经来到了英国,还进入了英国绅士们的俱乐部,那他就得遵守英国的规矩!

  而虽然在文学这方面的素养他们有可能比不上这位年轻人,但是论及其它方面,他们这些年纪已经不小的绅士们绝对会让这个年轻人感到自惭形秽。

  在这其中,有一位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却是引来在场不少人略带敬畏和警惕的注视。

  严格来说他并非这一俱乐部的常客,但他的名字许多俱乐部都有所耳闻。

  只因在如今的英国,赌博可是不少俱乐部的核心社交活动之一,赌注的金额通常极高,有的绅士们一晚上可能就会输掉几千甚至上万英镑。

首节 上一节 151/1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