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371节

  “你明白了吗?更通俗的说,他就是为了开心。”

  “为了泄愤。”朱翊钧继续说道:“你知道他这种天生贵人,厌恶他人对他的忤逆,你杀了他的走狗的恶犬,他就觉得冒犯,你怎么可以为了活着杀了他的狗呢?你不可以,因为在他们这些天生贵人的眼里,你不是个人,甚至连牲畜都不如,就是草芥。”

  “你明白了吗?因为你反抗了,所以他要施加更多的屈辱,让别人不敢反抗。”

  陈竹思索了半天,陛下说的很深奥,他还是没想明白,摇头说道:“末将愚钝,陛下也是天生贵人。”

  陈竹完全无法理解,陛下说的理由不是理由,陛下也是天生贵人啊,为了给他这个穷民苦力的小人报仇,甚至不惜背上恶名也要把孔胤林犬决,陛下对他的遭遇十分的愤怒,这种愤怒凝如实质,而且付诸于行动。

  “朕也是天生贵人,朕和他是一样的,陈竹,你看清楚,朕和他是一样,没什么不同。”朱翊钧看了陈竹一眼,陈竹满脸的迷茫。

  朱翊钧继续说道:“他们家不让朕清丈还田,不让朕振兴大明,不让朕安定百姓,朕就杀了他们,这就是朕杀他的理由,你不让他兼并,他就残害你,这哪有什么不一样?”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陈竹被朱翊钧给绕糊涂了,他知道这里面不一样,但是他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里,其实可以从公私论去论述,朱翊钧在保护更大集体的利益,而孔府在保护他们更小集体的利益,根据张居正理论,公私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

  朱翊钧笑着说道:“天生贵人,不是天生贱人,贵贱啊,一体两面对立而统一。”

  朱翊钧看向了牢房里的孔胤林,还没有放狗的时候,孔胤林在拼命的跑,不停地摔跟头,他狼狈不堪,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贵人应该有的模样,贵贱大抵就在一念之间。

  朱翊钧之所以跟陈竹抬杠,是因为陈竹太紧张了,他的情绪太过于焦虑。

  对待穷民苦力小民的时候,朱翊钧总是那么的有耐心,甚至还要照顾到陈竹的情绪。

  “太后没有懿旨吗?”朱翊钧问冯保,他来监刑,按理说这种作恶,李太后也不应该让皇帝目睹才是,即便是日后有人论起来,皇帝也是不知道的,都是臣子的错。

  冯保又询问了小黄门,十分确定的说道:“太后没有懿旨。”

  李太后放手了,陛下已经大婚了,雄鹰翱翔于天际,开始独自捕猎,世间的丑陋也应该让陛下亲眼目睹了,因为皇帝要做一个英主明君,皇帝要大明再次伟大,皇帝要矢志不渝的振兴大明,那就必然要面对这些丑陋。

  朱翊钧笑了笑说道:“放狗吧。”

  “汪汪汪!”

  牢房的门被打开,猎犬们猛地冲了出来,而后将孔胤林团团围住,猎犬们没有立刻展开扑杀,因为在它们一贯的印象里,人,这种两脚生物是他们的主宰者。

  很快在饥饿的推动下,猎犬开始了尝试性的进攻。

  “滚!滚!”孔胤林吓傻了,他奋力的手蹬脚刨的希望远离猎犬,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无法对猎犬造成哪怕一丁点的伤害,猎犬认定了面前的人,不是主宰,而是猎物。

  惨烈的厮杀开始了。

  陈竹攥着拳用力的锤在墙壁上,慢慢的蹲下,开始抱头无声的哀嚎着。

  这些日子,他一直有些焦虑、有些后悔,这些孔府的贵人入了京,皇帝真的会杀了他们吗?自己不动手,真的还有报仇的机会吗?睡着的时候,总是能看到自己刚会走的儿子,还在襁褓里的女儿,和满是疲惫却非常满足的妻子。

  在亲眼看到孔胤林被分而食之的时候,陈竹内心情绪的阀门被猛然打开,蹲在地上如同一座小山一样,一抽一抽的哭。

  痛陈心扉的痛,哭都哭不出声来,失了声。

  朱翊钧面色不忍,拍了拍陈竹的肩膀说道:“大壮,都过去了。”

  大壮是陈竹的小名,他的儿子小名叫铁蛋。

  “凌部堂批评的对,孔家店还是杀的晚了。”朱翊钧再次对冯保十分确切的说道,一个山一样的汉子,被逼成了这般模样,陈竹甚至做过一段时间的响马,后来朝廷募兵,才投了军。

  朱翊钧,询问他的意愿,陈竹还想做海防巡检,朱翊钧准许,让人把陈竹送回了北大营,给了一些恩赏。

  “先生当初让朕见外官、见县丞、见耆老、见百姓,说是洪武永乐年间的祖宗成法,的确应该。”朱翊钧在回宫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对张宏说着话,张宏也不搭话,陛下只是自言自语罢了。

  “朕记得万历元年,丫头就这么高,躲在陈县丞的背后,偷偷的看着朕,那时候,先生也是觉得朕年纪小,让丫头陈述冤情的时候,朕还能看到善,陈县丞顶着陕州卢氏的压力,也把丫头护了下来,可是呢,陈竹这件事里,没有任何人性的善,只有恶,这才是人间的常态,这才是百姓苦楚。”

  朱翊钧的确是自言自语,一件事发生了,他就发现当初张居正的刻意安排,哪怕是让皇帝见识到人间的恶,也要带着善良,唯恐陛下对这人世间变得绝望。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呢?”朱翊钧略微有些失神的说道。

  而此时大明首辅次辅阁臣廷臣,大理寺卿、两位都察院总宪,来到了北镇抚司的天牢,他们要对案犯和案情进行调查,这是三司会审,王崇古负责这次的审问,也就是王崇古要担负杀孔圣人血脉的恶名。

  王崇古没有丝毫的负担,身后名,这种东西,对于王崇古而言,屁用没有。

  王崇古是商人出身,做一件事最喜欢计较利益得失,这个差事他挨了骂,能在陛下那里换到圣眷。

  况且不见得一定会挨骂,那些个狗碑可是被皇帝拓印了存在松脂里,就孔府干的这些糟烂事,哪怕是读书人也只能唾沫,划清界限,儒学的核心是仁,仁的核心是学道爱人,给狗送殡这种奇闻,何来仁?

  “衍圣公,你好大的威风,动不动就要灭人九族,陛下都不敢制造这种杀孽。”王崇古翻动着案卷,啧啧称奇的说道,他看完一卷就给海瑞一卷。

  王崇古说的是实情,张四维死了,他王崇古一家活的好好的,他可是在九族的名列之中,而且张四维的部分家眷被流放到了吕宋去,大明的族诛可是十五岁以下不杀,执掌了生杀予夺大权的陛下,都不曾敢做下如此杀孽来。

  衍圣公敢。

  海瑞看完看向了坐在对面的衍圣公,拳头已经纂紧了,他对着李幼滋说道:“听说衍圣公府在唐末的时候,被换了种,李总宪可曾听闻?”

  “最近杂报都在说。”李幼滋十分确信的说道。

  海瑞恍然大悟的说道:“那就不奇怪了,原来是野种。”

  京师的风力舆论上,在造势,衍圣公的本意是繁衍圣人的血脉,可是这衍圣公府连圣人的血脉都不是,那做出这么多出格的事儿,那一切都说得通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早已过去了千余年,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大明的儒学士们需要传闻是真的,来维持夫子的颜面,来维护儒学士的颜面。

  这件事还不是万士和拿出来说,而是为了解救孔夫子的贱儒们,从旧纸堆里翻出来,说是在唐末五代的时候,孔府的家奴刘景杀光了孔府的血脉,自己取而代之改名孔景,这里面的恩怨情仇很复杂,再加上孤证,其实做不得真,但是风力舆论这么一鼓噪,夫子的颜面保住了,天下儒生的脸面也保住了。

  所以,现在不仅仅是皇帝要杀人,连贱儒们也要杀人,他们希望衍圣公孔尚贤赶紧、立刻、马上去死,这样一来,这件事就不用再被讨论了。

  陈竹的遭遇不是个例,在山东,这一种普遍的现象,面前这些卷宗,桩桩件件,铁证如山,大家都骂凌云翼嗜杀成性杀孽极重,但是没人否认过,他真的很能干,罗旁山平叛,稳准狠,事后的处置也是极为妥帖。

  张居正是绝对无法处置兖州孔府的,因为孔夫子的主张里,除了仁之外,便是孝,孝狭义是一家之家的关系,广义上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

  张居正作为臣子,对兖州孔府出手,就破坏了孝这个秩序,那么皇帝、李太后、冯保理所当然的认为张居正要学了高拱,要僭越皇权,要把皇帝的爪牙打掉,要彻底把皇权束缚在皇宫之内,那么皇帝就会反扑,而反对张居正新政的人,会拥簇皇帝完成反扑。

  这也是历史上,万历六年,张居正天下清丈,唯独河南和山东无法完成清丈的原因,一直到张居正薨逝,河南和山东都没能完成清丈。

  河南多藩王,山东有孔府。

  但是皇帝可以,因为皇帝本身就是孝道这一个社会秩序的顶点,而且皇帝动兖州孔府的同时,遵从了士子们的奔走,将衢州孔府宣到京师。

  所以王崇古干起来是毫无压力的,大家在打的不是孔夫子、不是孔夫子的儒学、不是社会秩序,而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孔府。

  有了具体的对象,那就简单了。

  衍圣公孔尚贤的姿势非常放松,他整个人歪在椅子上,而后环视了一周后,露出了一个不屑笑容,十分轻蔑的说道:“爪牙而已。”

  “我远不负祖训,上不负国恩,下不负所学,君上乳臭未干,尔等非但不阻拦,反而助纣为孽,春秋自有公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尔所言之罪,我孔尚贤,未曾做下过一件。”

  “为何要抄我孔府?不就是小皇帝穷疯了吗?尔一个聚敛的逆臣,也配审问我?”

  孔尚贤根本不带怕的,他笃定了大明皇帝不敢拿他怎么样,孔府是千年以来的世家!朝代更替,他孔府的地位,何时动摇过!皇帝怎么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就为了一群如同草芥一样的百姓,就惩戒孔府?

  孔尚贤为何如此嚣张?因为信息茧房,他根本不知道皇帝下了若有抵抗杀无赦的圣旨。

  孔尚贤还以为这次抓人,是为了把他们孔府迁到京师来,毕竟万历六年开年新政,就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迁富户入京,第二件就是选官考矛盾说和算学,好巧不巧,这两件事都对准了兖州孔府。

  孔尚贤还以为自己家被抄干净了,皇帝受制于风力舆论,会留他们的命。

  “陛下驾到!闲人避让。”一个小黄门突然吊着嗓子喊着。

  一众朝臣赶忙起身,看到了陛下之后,立刻俯首见礼,齐声说道:“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朱翊钧随意的挥了挥手说道:“诸位爱卿辛苦,坐下说话,朕来看看问的如何了。”

  “死到临头还在嘴硬啊。”朱翊钧监刑结束后,来到了北镇抚司的天牢里,看完了审问的卷宗,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嘴硬好。”

  嘴硬了,朱翊钧处置起来,也可以变本加厉了。

  朱翊钧看着孔尚贤,稍微分析了一下这个家伙有恃无恐的底气,而后十分确信的说道:“孔子夫妇楷木像,朕如果没记错的话,应当你是你们兖州孔府借人家衢州孔府的吧。”

  “嗯?!”孔尚贤面色巨变!

  衍圣公供奉的楷木像,孔子长袍大袖手捧朝笏,亓官夫人长裙垂地,这一对楷木像,是孔子的徒弟子贡守墓所刻,世代相传,一直到北宋末年,被孔端友带到了衢州,在胡元年间,被北宗给借了去,北宗十分的缺德,又还给南宗,却还了个赝品。

  朱翊钧知道这件事,还是万士和查旧典查出来的,这玩意儿大抵类似于圣物,在谁手里,谁就是正朔!

  “楷木像保存妥当,那是圣人物!绝不可轻污!”孔尚贤失去了之前的懒散,愤怒无比的大声喊道。

  朱翊钧看着孔尚贤大惊失色,自己反而轻松了起来,靠在椅背上,看着孔尚贤笑着说道:“你急什么?楷木像朕说是真的,就是真的,朕说是假的,那就是假的,你又能如何呢?你藏起来,朕就一定去找?刻一个做做旧,差不多就行了。”

  “衍圣公,你说是不是?”

  “简直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孔尚贤已经出离的愤怒了!这个小皇帝,根本就是混不吝,这满肚子的弯弯绕绕,都是跟谁学的,如此歹毒!

  连圣物都要伪造!

  还有没有一点点的礼义廉耻了!

  朱翊钧往前探了探身子,十分严肃的说道:“朕玷污圣物!你们这群贱儒才是玷污圣物!唐末五代,你们老孔家把楷木像遗失了,到了宋初又刻了一个,这么多年,瞒天过海,兖州孔府可是家庙,什么狗屁的远不负祖训!真的楷木像哪去了?”

  “到底是谁玷污了圣物!”

  这是凌云翼在查案的时候,问出来的秘闻,楷木像是宋时再刻之物,真正的楷木像早就被孔府给弄丢了,兖州孔府是家庙,祖传的圣物都能给弄丢了,朱翊钧真的是服了这帮贱儒了,大明内帑太监们,连永乐年间铸的永乐宝剑都保存良好,万历年间,依旧可以拿来当尚方宝剑。

  朱翊钧比较节俭,没有另造,给戚继光的就是永乐宝剑。

  这衍圣公府还不如宦官。

  “你你你,陛下从何得知!”孔尚贤惊骇万分,这等秘闻,陛下居然知晓。

  孔尚贤以为的秘密,其实不是秘密,就像大明国朝机密,第一杠精和第一抠门是大明皇帝这件事,众所周知一样,孔府内外都知道这件事,被狗吃了的孔胤林也佐证了这个说法。

  孔胤林交待,其实从衢州借来的宋刻楷木像也没了,嘉靖元年又刻了个新的。

  刘六、刘七攻破孔府的时候,孔家为了避难,逃的时候忘记带上楷木像,不知所踪了。

  朱翊钧听闻人都傻了,这借来的楷木像还能弄丢,衍圣公府怎么没把自己弄丢呢?

  “嘿嘿,你看看这是什么?冯伴伴,端上来。”朱翊钧拍了拍手,冯保端着一个红绸布裹着的楷木像,放在了桌上。

  朱翊钧缓缓拉开,而后笑着说道:“你们孔府弄丢的宋刻楷木像,被朕给找到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凌云翼抄家,学的是骆秉良抄家法,骆秉良抄家法,主打的就是一个干干净净,连粪坑里的粪都要论斤卖了,孔府逃难的时候,没有带上祖宗家传圣物,可是孔家的下人把这玩意儿藏了起来,后来刘六、刘七兵败,孔家的下人发现,这玩意儿不好变现。

  天下独一份的宝物,出手就是招祸,就私自藏了起来。

  这凌云翼抄家,自然把宋刻楷木像给找了出来。

  这对楷木像,夫子少了个耳朵,右耳稍残,面部有裂纹,不是嘉靖元年刻的,的确是宋刻之物。

  “衢州孔府带着这对儿楷木像奔逃南方,而后兵荒马乱那么多年,一直保护的极好,到了你们手里,耳朵残了,面裂了,你们真的是真的是!”朱翊钧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越发确信杂种的说法了,不是自家的东西,不知道珍惜。

  这东西就是祖宗,正经千年世家,能把祖宗给弄丢了,弄成这样?

  宫里的宦官保护的永乐造宝剑,到现在还能砍人呢!

  “衢州孔府明日就到京师了。”朱翊钧看着孔尚贤露出了个残忍的笑容,继续说道:“你猜到了吧,朕要把此物物归原主,你们北宗衍圣公的爵位,要给南宗咯。”

  “太祖高皇帝当年为了弥合南北,选择北宗,因为当时京师在南,现在朕选择南宗,是京师在北,也是为了弥合南北。”

  朱翊钧把朱元璋拉出来扯虎皮,南衙的时候,孔庙在北,北衙的时候,孔庙在南,十分的合理!

  合理不合理,还不是他这个皇帝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儿?

  廷臣们知道皇帝愤怒的理由,是孔府用狗碑去朘剥百姓,陛下要杀孔府,可是天下人看来,就是皇帝在推行清丈新政,在山东遇到了阻力,拿孔府祭旗,以收威吓之效。

  天下人的看法也没错,朱翊钧的确有这个目的,清丈新政在山东无法推行,行政力量在山东失效,朱翊钧当然要强硬下去。

  孔尚贤扑通一声坐在了凳子上,失魂落魄的看着皇帝,他万万没想到皇帝会做到这种地步,他甚至还抱有一种侥幸心理,皇帝不敢拿他如何,他可是圣人血脉。

  “万太宰跟朕说,让朕试试你们孔家人,具体的做法是,把父亲和儿子分开关押,如果父亲和儿子都选择对方活下去,那么父亲和儿子都活,父亲和儿子有一个人选择自己活,那全都死,衍圣公,你说要不要做这个孝悌实验呢?”朱翊钧往前又倾了一下身子,乐呵呵的问道。

  “陛下,万士和此言为谗言,绝不可轻信!”海瑞立刻就坐不住了,这万士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天天出这些个馊主意,上一次那个三桃杀二士也就罢了,这次又搞出这种实验来,人心是不能考验的!

  朱翊钧立刻说道:“海总宪稍安勿躁,朕这不是没做吗?万太宰也只是建议罢了,做不做朕说了不算,这不得衍圣公说了算吗?”

  海瑞怅然,陛下比万士和还要狠毒!

  万士和说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孔府是圣人血脉,那一定十分重视孝悌,那么父慈子孝是必然的,那孔府上下应该都活下来才是。

首节 上一节 371/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