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08节

  陈学会就是鸿胪寺的堂上官,掌鸿胪寺事。

  大明的朝贡贸易因为嘉靖年间的倭乱已经完全被破坏掉了,鸿胪寺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闲散的部门,除了朝鲜、琉球,鸿胪寺基本没什么差事可言。

  大明金国与大明的贡市,完全由晋党控制,掌握在宣大督抚王崇古的手中,跟鸿胪寺没什么关系,月港的市舶司,也不再归鸿胪寺约束,而是由户部和内廷完全掌控。

  陈学会是张党,嘉靖四十四年进士,被张居正安排在这个位置,是一步棋,在大明京营练兵有成之后,张居正要对晋党发动总攻时,陈学会要将北虏贡市的差事,重新纳入朝廷的管理之下。

  而陈学会也没想到自己在等待着京营训练有成的时候,先等到了接待大佛郎机人的差事。

  这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大明之前就接待过小佛郎机人的使者。

  陈学会面色严肃的说道:“至高无上的陛下,对大佛郎机的来访格外的重视,也愿意如同我朝武庙皇帝一样,学习彼国语言,互通有无,防止有人在中间欺瞒,这是我们大明的诚意,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你们的诚意,你们上供的方物,粗制滥造。”

  黎牙实的汗都流出来了,他焦急的解释道:“不是这样的,不是的,我们有极大的诚意前来访问,希望和大明建立良好的邦交关系,我们真的带了极大的诚意,这一副格林威治式板甲,是我们手中质量最好的甲胄,虽然他名字叫格林威治式板甲,但完全是由米兰工匠所打造。”

  在黎牙实的一顿解释之下,陈学会听明白了来龙去脉。

  在泰西有一个国家叫英格兰,而英格兰出了一个杀妻狂魔的国王亨利八世,这个国王喜欢斩首自己的妻子,对板甲有着一种奇特的热衷,亨利八世一生都在收集各种各样的甲胄。

  英格兰的制甲工艺很差,亨利八世喜欢购买米兰、佛兰德、因斯布鲁克等制甲名地的板甲,然后套上一层格林威治式板甲的名号,久而久之,格林威治式板甲,就成了一个质量上乘的代名词,能被亨利八世所收藏,成为了工匠的肯定。

  “我们的国王真的很有诚意,派遣我来到这里,和大明沟通一二,即便是贵国反复强调不能传教,但是我仍然来到了这里,不是吗?”黎牙实略显慌乱的解释着。

  无敌舰队很强大,但是真的很昂贵,眼下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处于一种古怪的氛围之内。

  西班牙很有钱,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金银,但是这么多的金银,在西班牙国内流转,造成了一个极为可怕的经济结果,那就是物价飞涨,随着大航海时代,金银被源源不断的运回了西班牙国内,物价连年上涨的同时,就是贫富差距的极限拉大。

  金银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物价不断上涨,居民怨声不断。

  所以,费利佩二世在派遣黎牙实到大明来的时候,特别交待了:通过开展此种商业活动,居民便可马上增加他们的财富收入。

  费利佩二世准备在明年和后年,再次宣布国家破产,因为货币过多导致的贫富差距和税收等诸多问题,已经让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疲于应付了。

  黎牙实到了大明后,亲眼目睹了这里的繁华后,就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激昂的情绪之中!

  只要能够和大明通商,那么西班牙的经济问题,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哦,是吗?”陈学会看着黎牙实,指着板甲说道:“可是你们上贡的国礼,被弓箭射穿了,这还不是我们的床弩,还有火炮、火铳,大明的大将军迁安伯戚继光,对伱们的火炮很感兴趣,不知道能否借几门观赏一二?”

  “你知道,我们大将军简在帝心,圣眷正隆,如果你们能够让戚帅高兴,为你们美言几句,这件事就过去了。”

  “你们说呢?”

  陈学会是带着使命来的,戚继光点名要大佛郎机人的佛朗机炮,大小佛郎机的火炮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后装滑膛加农铁炮,由炮管、炮腹和子炮三部分组成,和大明的子母炮类似。

  但是小佛郎机人的火炮,气密性不佳,射程短,威力小,而大佛郎机人的火炮,似乎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案。

  目前大明账目上的火炮,包括了舰炮,城防炮、战车炮、野战炮、步兵炮、骑兵炮等火炮共计三万余门,大明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只是戚继光也想看看大佛郎机人的解决方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取长补短去芜存菁,可是陛下提出的对外交流的总纲领。

  而陈学会拿着被洞穿的板甲,逼迫黎牙实释放诚意。

  小皇帝发动了无中生有,凭空造牌。

  黎牙实冷静了下来,他思索了片刻问道:“如果我可以见到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我可以答应。”

  黎牙实提出了自己觐见大明皇帝陛下的要求,这是一个西班牙与大明外交的巨大突破。

  自从西班牙占领了吕宋之后,就多次想方设法的和大明打交道,但最多都是地方沟通,见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五品的都饷馆海防同知罗拱辰。

  这容易产生误解,比如吕宋总督弗朗西斯科总是将邦交和传教混为一谈,但其实国王失去了传教的兴趣。

  这源于费利佩二世和王后伊丽莎白·瓦卢瓦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场后,国王对宗教产生了一些疑虑。

  伊丽莎白王后第一次生产是难产,宫廷药剂师不顾宗教礼仪给王后做了清洗,而后更换了干净的衣服和床褥,这挽救了伊丽莎白王后的性命,而这名宫廷药剂师因为冒犯了宗教的威严被处死了。

  第四次生产是早产,而伊丽莎白王后因为没有沐浴干净的衣物和床褥,健康状态急转而下,最终不幸离世。

  自此以后,费利佩二世,对这些宗教的礼仪变得不再信任,对于传教不再热衷,从虔诚的信徒,变为了一个可怕的国王。

  费利佩二世对于传教变得不那么热衷,他变得更加务实,也多次和教廷产生了冲突。

  大明朝廷对于传教的态度格外的谨慎,黎牙实必须要见到大明皇帝当面说清楚,传教并不是必要的,两个帝国之间的互补,对彼此都十分有利。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陛下金口玉言答应了要接见尔等,就不必每日忧虑了。”陈学会再次做出了保证,礼部虽然不太乐意,可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却认为小皇帝应该见一见外使。

  三月初五,皇帝下章礼部要求演练,在四月初三之前,完成觐见礼仪的诸多沟通,商谈好彼此通商的条件,购买船只等一切事宜。

  陈学会和黎牙实开始频繁见面,在经过了冗长的谈判之后,彼此确定了通商的条约。

  与其说是条约,不如说是禁约,一共有五条。

  第一:禁蓄贩倭奴、黑番、亡命之徒,顺搭洋船贸易者,杀不赦;

  第二:禁买人口,凡新旧夷商,不许收买明人子女,违者杀无赦;

  第三:禁兵船编饷,入港敞炮、张弓、火铳填药者,船人货焚戮;

  第四,禁接买私货,奸徒潜运,所获之货物尽行没官以奖首报者;

  第五:禁擅自营造,擅兴一土一木者,定行拆毁焚烧,仍加重罪。

  这五条禁约相应的也适用于大明船只,大明船只到吕宋,或者日后到墨西哥、秘鲁,甚至是西班牙同样适用。

  对于大明而言,过往的朝贡贸易已经完全崩坏,建立新的贸易体系,也成为了大明朝开海,探索的新的贸易政策的一种转变。

  对于买卖上的禁约,也会在海贸事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比如大明眼下的贸易保护性质的生丝禁令,也会在实践中,逐步的解开。

  对于大明而言,尤其是对于礼部而言,看到生丝被红毛番如此作践,那真的是又气又恨,好好的丝绸,被他们织染成那个模样,着实是让万士和生了一肚子的气,大骂蛮夷就是蛮夷,不通礼仪,好东西给了他们简直浪费!

  丝绸是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红毛番既然想要沐浴王化,买了生丝,织染成那个不伦不类的模样,礼部尚书万士和自然要生气,而且还专门让陈学会又骂了特使黎牙实一顿。

  万历二年四月初三,大明小皇帝再次在皇极殿召开了常朝,而黎牙实作为大佛郎机特使焦急等在承天门外,等待着大明皇帝的宣见。

  安东尼奥看着一脸紧张的黎牙实笑着说道:“我觉得你不应该如此的紧张,若是因为紧张说错了话,会被宫廷皇家卫队廷杖,就是打屁股,传回去,一定会成为笑话的。”

  “你不紧张吗?”黎牙实看着安东尼奥疑惑的问道。

  安东尼奥非常诚恳的说道:“我也很紧张。”

  从‘玛丽玫瑰号’遗迹发掘出来英格兰长弓,最大磅数为150至160磅力,而明朝一斤为596.8克,英格兰长弓的最大磅数折算后正好是一百二十一斤,也就是大明虎力弓的范围,不得不说,世界真奇妙。求月票,嗷呜!!!!!!

第108章 小皇帝骂人,又难听又诛心

  礼部尚书总觉得有些奇怪,就是对小皇帝的奇怪,小皇帝似乎是个恶人。

  在他看来,小皇帝这种凭空造牌术,实在是小家子气,大佛郎机人不远万里远道而来,送上了板甲作为贺礼,小皇帝直接射坏了,还说人家没有恭顺之心,用铁糊弄大明皇帝。

  板甲是礼物,把礼物弄坏了,还说对方礼物质量不好,这是何等的厚颜无耻?

  可是逻辑就是这么的合适,逼迫了对方使者黎牙实,只能答应,如果可以见到皇帝,其他都好说,黎牙实必须要面奏,防止自己的话产生误解。

  朱翊钧十一岁,坐在了宝座上正襟危坐,看向了文武官员。

  黎牙实和安东尼奥的觐见,即便是入了京师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大明朝和大佛郎机的交流,大明朝廷内部,也展开了一系列的交锋。

  这一系列的交锋,堪称是礼部的屈辱,礼部各官在皇帝、内阁、廷臣的施压下一退再退。

  第一阵是关于大佛郎机国定位的问题,礼部给出的定位是撮尔小国,不必认真对待,即便觐见,也于文华殿偏殿召见就是。

  礼部的理由是: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互通有无。但丝巾、瓷器、大黄乃外夷必需之物,故加以体恤,每年赏赐若干,不必算钱。外夷偏在海屿,心向天朝即是。

  户部尚书王国光则是带着兵部,对着礼部一顿炮轰,挨个反驳了一遍。

  物产丰盈,大明国内银矿一年十万两不到,没有质量上乘的金银铜铁矿藏,怎么就是无所不有?不借外夷货物互通有无,如何维持一条编法?王国光对于赏赐若干不必算钱,更是拍着桌子愤怒的说,这笔钱你礼部出!

  兵部谭纶对撮尔小国则不认同,无论是可以远渡重洋的四桅大帆船,还是密封性更加良好的后装滑膛加农铁炮、亦或者是一体打造的铁浑甲,这些军器武备之物,与大明相比已经不算太差,甚至有所领先,撮尔小国,四个字是如何得到的?

  礼部是清贵衙门,这银子礼部哪里有?而且关于戎事,礼部也是一窍不通,而面对烤蓝工艺、花纹繁杂且精美的板甲,礼部看着那虎力弓才能破甲的强度,最终只好在这一阵上低头。

  第二阵,则是大佛郎机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之事,礼部对此的态度是,与天朝体制不合,对外夷而言更没有什么用,完全没有必要。

  理由是:若外夷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外夷各不相同。外夷所留之人即能习学,但外夷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即学会亦属无用。天朝富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外夷制办物件。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外夷亦殊觉无益。

  当初小佛郎机使者火者亚三和托梅·皮列士,留京中数年,带着武宗皇帝四处玩,属实是得不偿失。

  礼部尚书的话,遭到了鸿胪寺左少卿陈学会的坚决反对,有使者在京,则可以互通有无,防止贸易、文化、军事的冲突,进一步升级,这是现实意义,而不是什么教化、风俗制度,对此陈学会对礼部这种如同草在地里慢慢腐烂的腐儒,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哪怕不谈矛盾说,能不能谈一谈知行合一致良知,搞一点践履之实,基于现实的脚踏实地的说辞?

  刑部、兵部对陈学会的反对极其支持,战争在很多时候,都是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发生的,兵凶战危,要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导致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那就由礼部出面平叛吧。

  至此,礼部的第二阵败北,因为礼部的反对是夸夸其谈,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现实就是大明很穷,堂堂六部大司徒,每次天子南库月港抽分和抄家所得,都能乐好几天。

  第三阵,也是最羞辱的一阵,礼部尚书万士和,又又又被小皇帝给骂了。

  起因是小皇帝要学外语,礼部尚书不同意,还把武庙学外语离经叛道的典故拿出来说事,小皇帝那张嘴,骂起人来,一个脏字没有。

  小皇帝以天地君亲师的尊卑贵贱,询问礼部大臣为何要限制皇帝作为,学个外语又不是很难,也不耽误时间,元辅帝师都不反对,你礼部反对什么?

  难不成是礼部掌鸿胪寺,希望在中间模糊和搁置,上下欺瞒,上下其手?

  朱翊钧又将胡宗宪瘐死案,徐阶上下欺瞒的事儿梳理了一遍,胡宗宪在天牢里自杀前的陈情疏,世庙皇帝到底看过没有?徐阶到底有没有居中利用体制的僵化,模糊搁置,以达到自己打击报复的目的?

  小皇帝表示自己要听得懂,看得懂,不被人欺瞒,又不是张口闭口开洋腔失仪,皇帝要学外语,这个要求很过分吗?过分到值得礼部和科道言官如此喋喋不休?

  万士和跪在地上,赶紧请罪。

  万士和三阵皆败,关于大佛郎机的定位、黎牙实是否驻京、小皇帝学外语的问题,万士和都选择了让步。

  辩又辩不过,只能让步维持一下礼部尚书的颜面了。

  “宣大佛郎机使臣。”朱翊钧小手一挥,示意可以宣见使者了。

  四月初三,每月初三是朱翊钧每个月开皇极殿骂人的时间,宣见外使,彻底敲定五条禁约和彼此通商之事,只是一个顺带。

  冯保一甩拂尘大声喊道:“宣大佛郎机使臣觐见。”

  两排太监一声接着一声把天语纶音传下,一直从皇极殿传到了皇极门之前。

  鼓声在宣见口谕下达之后,猛地敲响,悠扬的号角声,深邃而久远,陈学会带着两个红毛番,一步步的走进了皇极门,穿过了皇极门的门洞,豁然开朗。

  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数旌旗招展,被风吹得翻卷着猎猎作响,而近千余名胸前绣着禽兽绫罗绸缎的京官,恭敬的站在九龙丹陛的广场上,一动不敢动的等待着朝会的结束,夹道的则是一队队的缇骑,甲胄鲜明,钩镰枪寒光闪闪、绣春刀不怒自威,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陈学会走了两步,略微一愣,随即看向了身后,黎牙实和安东尼奥居然停了下来,陈学会刚要训斥。

  “非常抱歉,我非常紧张。”黎牙实赶忙开口解释了一下,绷直了腿,深吸了口气,再次向前走去。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明的大朝会的礼仪,着实给黎牙实和安东尼奥带来了深深的震撼,这场面,他们还真的没见过。

  陈学会带着两名使臣走上了九龙丹陛,一步步的走入了殿内,陈学会带着两个使臣,行大礼觐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黎牙实和安东尼奥用着蹩脚的汉话见礼,这段时间他们也学习了一些汉话,见皇帝,这一句一定是要会说的。

  “远渡重洋而来,番夷使臣有大佛郎机国王腓力手书一封。”陈学会恭敬的递上了一封信札,信札用朱红色的蜡封好,书信是重新封蜡的,里面的书信已经翻译过了,内容朱翊钧也都看过了。

  大抵就是教廷神恩天命的西班牙国王问候大明皇帝,安东尼奥的货船上带着一些商品的样品,和一份求购的清单,希望能够确定那些可以交易,哪些不能交易,并且开通航线和增强贸易,各取所需。

  “冯大伴,宣旨吧。”朱翊钧对着冯保说道。

  冯保上前一步,拂尘一甩,看着两个小黄门展开的圣旨朗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批阅国书表文,其词意诚恳,具见尔国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赐予筵宴,迭加赏赉用示怀柔。”

  “尔国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彼此商贸旨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理当恪守禁约,以保义尔国有邦,边衅不启,共享太平之福。”

  “钦此。”

首节 上一节 108/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